“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p>
秦小滿念完這首詩。</p>
剛才還互相謙讓的謝七和謝小九,念叨了一遍這首詩。</p>
臉上的神情變得慚愧不已。</p>
“哪怕是直挺挺躺在荒涼孤村裏的老者,都沒有考慮自身,而是想著報效國家,聽到風雨的聲音,在夢中還想著自己騎馬跨越冰河去防衛邊疆……”</p>
章夫人對著秦小滿再次福了一禮。</p>
“公子之誌,令人欽佩。”</p>
“我是看到謝七公子和謝九公子爭論,有感而發罷了,這可不是我的誌向。”</p>
秦小滿連忙澄清。</p>
若是國家有需要的話,他必定勇往無前。</p>
可像做夢都去守衛邊疆,他真達不到作者陸遊的思想境界。</p>
“有感而發……”</p>
章夫人品味著這句話,看向謝七和謝小九。</p>
其實早在來東陵鎮以前,她就根據二人的性格和擅長的事務,決定出了去留。</p>
</p>
這個決定,對榮州水利的後續進展、對他們自身的發展都是有利的。</p>
隻是謝小九不同意。</p>
“九弟,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感情,影響到大局。”</p>
謝七再次力勸。</p>
“你當初的誌向,隻有當朝為官才能實現,我等著你帶領我,看到整個大乾水利重新規劃、互通互流的那一天。”</p>
勸的話還和剛才說的差不多。</p>
但有了秦小滿這首詩的加持,不免讓謝小九原本堅定的心情,變得動搖起來。</p>
“可是,七哥……”</p>
謝小九也想舊話重提,將這個機會讓出去。</p>
可腦海裏回蕩著秦小滿剛才所念的詩,心中蕩氣回腸,想要報效國家的那種心情,揮之不去。</p>
拒絕的話,哪怕說得出來,也能讓人看出很勉強。</p>
更傷七哥的心。</p>
“……好,我去京城。”</p>
謝小九最終同意了起初的安排。</p>
頓時。</p>
在場眾人全部釋然一笑。</p>
尤其是秦小滿,成功完成章夫人的試探,笑得更是開心。</p>
從現在起,謝家便和他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p>
謝家把掌舵權交到他的手裏,他也不能讓謝家人失望。</p>
“公子,小九何時入京?”</p>
章夫人眼中滿是期許。</p>
“正好長公主昨日派來了侍衛說要舉辦宴會,要帶著秦家的新物件回京,秦家也要準備兩日。”</p>
秦小滿看到章夫人並不因為長公主突然要舉辦宴會的事感到驚訝,反倒是神情有些焦急,心中了然。</p>
謝小九帶著水轉筒車的功勞,進京麵聖。</p>
對蟄伏了十年的謝家而言,十分重要。</p>
著急也是難免的,隻不過……</p>
“新的水轉筒車需要由瀘陽吳家重新製作,到時候你們便和長公主的侍衛一起回京。”</p>
他的話,讓章夫人三人都是一臉狐疑。</p>
“公子,水車筒車如此龐大,從劍南道到京城,無法過棧道吊繩索,走陸路加水路的話,恐怕要半個月才能抵京。”</p>
既然有了圖紙,謝小九也參與了製作。</p>
帶上圖紙和人進京,省時又省力。</p>
“章夫人,皇家木工皆由董家承製,當他們得知,水轉筒車是在東陵鎮製造出來的,謝家人與我交好,一旦筒車製作時出現什麽差池,影響了效果……”</p>
換作別人的話,還有解釋的機會。</p>
謝家本身就因前塵往事不討天子的喜歡,有心人當場煽風點火幾句。</p>
謝小九的下場可想而知。</p>
“還是公子考慮周全,是我急功近利了。”</p>
章夫人知錯就改。</p>
對秦小滿的決定不再發表任何意見。</p>
“秦公子,瀘陽吳家製出來的水轉筒車很厲害嗎?”</p>
謝小九擔心地問。</p>
“一路顛簸送往京城,萬一途中出現差池……”</p>
“不會,瀘陽吳家的用料和手藝,都比市場上董家賣的木製品好了不止一點點,不然的話,我也絕不可能想出這個法子來。”</p>
秦小滿是與董家為敵。</p>
可他不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p>
“董家真有那個本事,可以在你展示完水轉筒車後,製作出工藝更優良、價格更低廉的水轉筒車,要是因此能夠讓使用的民眾得到實惠,也算好事一樁。”</p>
謝小九和謝七聽到他的話,皆是麵露敬意。</p>
連身為商人的秦小滿,都能夠為了大義而不顧一己私利。</p>
他們兄弟二人先前的爭執,就像一場笑話。</p>
“秦公子,我這就重新抄錄一份圖紙,去瀘陽吳家製筒車。”</p>
謝小九來了精神。</p>
“我去向張縣令匯報此事,先向瀘陽吳家訂製一百架水轉筒車,在小九上京這段時間,先將榮州開荒的山地裏,鋪排好水轉筒車。”</p>
謝七見秦小滿連筒車在哪裏做,都替他們安排好了。</p>
一下子也有了幹勁兒。</p>
“秦公子,小姑姑,我們先告辭了。”</p>
秦小滿笑著目送他們走遠。</p>
目光轉移到章夫人身上,就見章夫人笑吟吟地盯著他。</p>
“公子不讓小九借機向天子提出,讓瀘陽吳家承製水轉筒車的請求,我還當公子對董家高抬貴手,原來拖延時間,就能做成此事。”</p>
秦小滿知道章夫人是個聰明人,也沒打算瞞著她。</p>
是的。</p>
從瀘陽拉著水車回京,半個月的時間。</p>
足夠整個榮州的河道裏,該安裝水轉筒車的地方,安裝上吳家承製的水轉筒車。</p>
到時候,隻要榮州府衙的奏折呈報上去。</p>
天子對比董家木製品的工藝和價格,再親眼驗證完吳家承製的水轉筒車的效果。</p>
董家除非賠本賺吆喝,不然隻有乖乖放棄的命。</p>
他是不拿國家大事開玩笑。</p>
可吳家承製水轉筒車的事唐姑娘都讓唐家幫忙了,他沒道理把送到嘴邊的鴨子再放飛。</p>
“公子,你一首詩外加幾句話,哄得小七和小九團團轉,真的是……”</p>
章夫人一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p>
“狡猾?”</p>
秦小滿提示了一句。</p>
見章夫人讚同地點了點頭,他也不以為恥。</p>
“看到公子如此狡猾,謝家的未來交付於公子手裏,我也能安心了。”</p>
章夫人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枚巴掌大的青銅質地的令牌。</p>
“謝家有誌子弟,皆已遷往劍南道,等他們來找公子,若誰有不服,見此令如見族長,不服者,皆可除族。”</p>
這麽貴重的東西,秦小滿自然是塞到懷裏,貼身放好。</p>
為表示重視,還特意拍了幾下,保證不會掉了。</p>
章夫人見狀,團扇掩麵輕笑,話題猛地一轉。</p>
“公子,你所作的那些詩,其中不少能夠激發文人墨客們的愛國情懷,更能凸顯出你的才學,隻是口口相傳,終究有限。”</p>
“不如再將平日裏有感而發的詩全部印刷成詩集,可以讓你的詩在民間流通,在文人墨客當中也能有一席之地。”</p>
章夫人的建議是好的。</p>
士農工商齊發展,可到底還是存在等級分化。</p>
在這個時代,有名氣可比有錢重要多了。</p>
隻有錢的話,行差踏錯一步可能人財兩空。</p>
有名氣,別人想要潑髒水,也有一群擁護的人跳出來維護著。</p>
不過,秦小滿想到要印刷成詩集,少說也要湊夠幾十上百首詩才行,頓時頭皮發麻。</p>
劍南道第一大詩人,腹中也沒有多少庫存了。</p>
“佳作本天成……”</p>
“不求公子首首精品,寫些尋常百姓也能聽得懂、讀得通的打油詩也無妨。像那首《詠鵝》,如今榮州全境稚童都會背誦了。”</p>
章夫人花樣催詩。</p>
讓秦小滿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p>
“正好我這幾日在山中,我想想……”</p>
想想要抄哪些詩,好給小朋友們增加一些學習的素材。</p>
秦小滿念完這首詩。</p>
剛才還互相謙讓的謝七和謝小九,念叨了一遍這首詩。</p>
臉上的神情變得慚愧不已。</p>
“哪怕是直挺挺躺在荒涼孤村裏的老者,都沒有考慮自身,而是想著報效國家,聽到風雨的聲音,在夢中還想著自己騎馬跨越冰河去防衛邊疆……”</p>
章夫人對著秦小滿再次福了一禮。</p>
“公子之誌,令人欽佩。”</p>
“我是看到謝七公子和謝九公子爭論,有感而發罷了,這可不是我的誌向。”</p>
秦小滿連忙澄清。</p>
若是國家有需要的話,他必定勇往無前。</p>
可像做夢都去守衛邊疆,他真達不到作者陸遊的思想境界。</p>
“有感而發……”</p>
章夫人品味著這句話,看向謝七和謝小九。</p>
其實早在來東陵鎮以前,她就根據二人的性格和擅長的事務,決定出了去留。</p>
</p>
這個決定,對榮州水利的後續進展、對他們自身的發展都是有利的。</p>
隻是謝小九不同意。</p>
“九弟,我們不能因為個人的感情,影響到大局。”</p>
謝七再次力勸。</p>
“你當初的誌向,隻有當朝為官才能實現,我等著你帶領我,看到整個大乾水利重新規劃、互通互流的那一天。”</p>
勸的話還和剛才說的差不多。</p>
但有了秦小滿這首詩的加持,不免讓謝小九原本堅定的心情,變得動搖起來。</p>
“可是,七哥……”</p>
謝小九也想舊話重提,將這個機會讓出去。</p>
可腦海裏回蕩著秦小滿剛才所念的詩,心中蕩氣回腸,想要報效國家的那種心情,揮之不去。</p>
拒絕的話,哪怕說得出來,也能讓人看出很勉強。</p>
更傷七哥的心。</p>
“……好,我去京城。”</p>
謝小九最終同意了起初的安排。</p>
頓時。</p>
在場眾人全部釋然一笑。</p>
尤其是秦小滿,成功完成章夫人的試探,笑得更是開心。</p>
從現在起,謝家便和他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p>
謝家把掌舵權交到他的手裏,他也不能讓謝家人失望。</p>
“公子,小九何時入京?”</p>
章夫人眼中滿是期許。</p>
“正好長公主昨日派來了侍衛說要舉辦宴會,要帶著秦家的新物件回京,秦家也要準備兩日。”</p>
秦小滿看到章夫人並不因為長公主突然要舉辦宴會的事感到驚訝,反倒是神情有些焦急,心中了然。</p>
謝小九帶著水轉筒車的功勞,進京麵聖。</p>
對蟄伏了十年的謝家而言,十分重要。</p>
著急也是難免的,隻不過……</p>
“新的水轉筒車需要由瀘陽吳家重新製作,到時候你們便和長公主的侍衛一起回京。”</p>
他的話,讓章夫人三人都是一臉狐疑。</p>
“公子,水車筒車如此龐大,從劍南道到京城,無法過棧道吊繩索,走陸路加水路的話,恐怕要半個月才能抵京。”</p>
既然有了圖紙,謝小九也參與了製作。</p>
帶上圖紙和人進京,省時又省力。</p>
“章夫人,皇家木工皆由董家承製,當他們得知,水轉筒車是在東陵鎮製造出來的,謝家人與我交好,一旦筒車製作時出現什麽差池,影響了效果……”</p>
換作別人的話,還有解釋的機會。</p>
謝家本身就因前塵往事不討天子的喜歡,有心人當場煽風點火幾句。</p>
謝小九的下場可想而知。</p>
“還是公子考慮周全,是我急功近利了。”</p>
章夫人知錯就改。</p>
對秦小滿的決定不再發表任何意見。</p>
“秦公子,瀘陽吳家製出來的水轉筒車很厲害嗎?”</p>
謝小九擔心地問。</p>
“一路顛簸送往京城,萬一途中出現差池……”</p>
“不會,瀘陽吳家的用料和手藝,都比市場上董家賣的木製品好了不止一點點,不然的話,我也絕不可能想出這個法子來。”</p>
秦小滿是與董家為敵。</p>
可他不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p>
“董家真有那個本事,可以在你展示完水轉筒車後,製作出工藝更優良、價格更低廉的水轉筒車,要是因此能夠讓使用的民眾得到實惠,也算好事一樁。”</p>
謝小九和謝七聽到他的話,皆是麵露敬意。</p>
連身為商人的秦小滿,都能夠為了大義而不顧一己私利。</p>
他們兄弟二人先前的爭執,就像一場笑話。</p>
“秦公子,我這就重新抄錄一份圖紙,去瀘陽吳家製筒車。”</p>
謝小九來了精神。</p>
“我去向張縣令匯報此事,先向瀘陽吳家訂製一百架水轉筒車,在小九上京這段時間,先將榮州開荒的山地裏,鋪排好水轉筒車。”</p>
謝七見秦小滿連筒車在哪裏做,都替他們安排好了。</p>
一下子也有了幹勁兒。</p>
“秦公子,小姑姑,我們先告辭了。”</p>
秦小滿笑著目送他們走遠。</p>
目光轉移到章夫人身上,就見章夫人笑吟吟地盯著他。</p>
“公子不讓小九借機向天子提出,讓瀘陽吳家承製水轉筒車的請求,我還當公子對董家高抬貴手,原來拖延時間,就能做成此事。”</p>
秦小滿知道章夫人是個聰明人,也沒打算瞞著她。</p>
是的。</p>
從瀘陽拉著水車回京,半個月的時間。</p>
足夠整個榮州的河道裏,該安裝水轉筒車的地方,安裝上吳家承製的水轉筒車。</p>
到時候,隻要榮州府衙的奏折呈報上去。</p>
天子對比董家木製品的工藝和價格,再親眼驗證完吳家承製的水轉筒車的效果。</p>
董家除非賠本賺吆喝,不然隻有乖乖放棄的命。</p>
他是不拿國家大事開玩笑。</p>
可吳家承製水轉筒車的事唐姑娘都讓唐家幫忙了,他沒道理把送到嘴邊的鴨子再放飛。</p>
“公子,你一首詩外加幾句話,哄得小七和小九團團轉,真的是……”</p>
章夫人一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p>
“狡猾?”</p>
秦小滿提示了一句。</p>
見章夫人讚同地點了點頭,他也不以為恥。</p>
“看到公子如此狡猾,謝家的未來交付於公子手裏,我也能安心了。”</p>
章夫人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枚巴掌大的青銅質地的令牌。</p>
“謝家有誌子弟,皆已遷往劍南道,等他們來找公子,若誰有不服,見此令如見族長,不服者,皆可除族。”</p>
這麽貴重的東西,秦小滿自然是塞到懷裏,貼身放好。</p>
為表示重視,還特意拍了幾下,保證不會掉了。</p>
章夫人見狀,團扇掩麵輕笑,話題猛地一轉。</p>
“公子,你所作的那些詩,其中不少能夠激發文人墨客們的愛國情懷,更能凸顯出你的才學,隻是口口相傳,終究有限。”</p>
“不如再將平日裏有感而發的詩全部印刷成詩集,可以讓你的詩在民間流通,在文人墨客當中也能有一席之地。”</p>
章夫人的建議是好的。</p>
士農工商齊發展,可到底還是存在等級分化。</p>
在這個時代,有名氣可比有錢重要多了。</p>
隻有錢的話,行差踏錯一步可能人財兩空。</p>
有名氣,別人想要潑髒水,也有一群擁護的人跳出來維護著。</p>
不過,秦小滿想到要印刷成詩集,少說也要湊夠幾十上百首詩才行,頓時頭皮發麻。</p>
劍南道第一大詩人,腹中也沒有多少庫存了。</p>
“佳作本天成……”</p>
“不求公子首首精品,寫些尋常百姓也能聽得懂、讀得通的打油詩也無妨。像那首《詠鵝》,如今榮州全境稚童都會背誦了。”</p>
章夫人花樣催詩。</p>
讓秦小滿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p>
“正好我這幾日在山中,我想想……”</p>
想想要抄哪些詩,好給小朋友們增加一些學習的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