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p>
眼看董家製衣行的罪名板上釘釘,再無翻案的可能性。</p>
平日裏那些倍受董家欺壓,卻狀告無門的苦主們。</p>
此時再無顧忌,痛打落水狗。</p>
由於人員眾多加上還不少人聽聞董家製衣行定案參與進來,衙役們甚至攔不住數十個苦主一擁而入。</p>
秦小滿見勢不妙,一手拉著唐姑娘,一手拽著愣在當場的葛大根,退到了沈別駕的後方。</p>
提防有人趁機,意圖不軌。</p>
“肅靜!”</p>
沈別駕拍斷了驚堂木。</p>
此時隻能用手掌拍著桌案,震懾眾人。</p>
“你們的冤屈,本官自會一一證實,讓你們與董家人對質,大堂之上不可喧嘩!”</p>
“誰再亂闖,別怪本官不客氣!”</p>
一番話敲打下來。</p>
真正的苦主們都停下了腳步。</p>
其中有人見狀,便趁機退回了大門以外。</p>
場麵這才趨於平靜。</p>
“公子,有人混進來了。”</p>
唐參緊盯著退出去的兩人,低聲提醒。</p>
“董家的人?”</p>
唐清柔微訝。</p>
葛大根已證實了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的手法,殺人滅口也晚了。</p>
不知衝進來,所圖為何。</p>
“董家人自顧不暇,哪有工夫理會這些事,應該是想借機把事情鬧大,拖延時間善後的那些人。”</p>
這些人不是衝著葛大根來的。</p>
而是衝著唐姑娘來的!</p>
“唐姑娘,你將賬目的事告知沈大人,人證你也找來了,此案等著天子下令徹查,你再參與。如何?”</p>
他商量著問。</p>
“不。”</p>
唐清柔不假思索地回拒,直勾勾地盯著從人群裏溜走的那人。</p>
“我倒想知道,和董家同流合汙的,還有誰!”</p>
行吧。</p>
秦小滿知道,他在這方麵,是勸不住唐姑娘的。</p>
隻能對著天璿姑娘說道:“那隻能麻煩天璿姑娘,好生照看你家小姐,別讓人鑽了漏子。”</p>
丞相千金的身份,許多時候是免死金牌。</p>
無人敢冒著得罪唐家的風險,對唐姑娘痛下毒手。</p>
可有時候,它也是催命符。</p>
沈別駕雖是皇親國戚,但背後的世族卻敵不過唐家勢力一二成。</p>
一旦唐姑娘說服唐家助陣,天子徹查的力度可能會更大。</p>
“秦公子,護衛小姐是我的職責所在,不用你麻煩。”</p>
天璿心直口快。</p>
讓秦小滿和唐清柔都鬧了個大紅臉。</p>
正當秦小滿想說些啥找補一下。</p>
衙役已將還沒走遠的幾個董家人抓了回來。</p>
“跪下!”</p>
方才對待董家人還算客氣的衙役,此時已然換了一副凶神惡煞的麵孔。</p>
倒不是他們捧高踩低。</p>
而是董家承製的不光是軍服,還有官府的製服。</p>
他們身上穿的,就是董家所製。</p>
想到穿在身上的可能是不知從何處撿來的破麻爛布製成的衣服,衙役隻覺得渾身難受。</p>
“大人!董家案犯已帶到!”</p>
衙役匯報完畢,站在一旁。</p>
等著扒下董家人們身上織金戴銀的衣服,將他們打入大牢。</p>
體驗一把穿舊布麻衣是何種滋味。</p>
被再次帶回大堂的董家子弟,茫然且憤怒地盯著堂上的沈別駕,和其身後的秦小滿,怒不可遏地質問。</p>
“沈大人,對於昨夜董必誠指使奴仆們火燒秦家產業的事,剛才不是簽了結案書?”</p>
“該賠的賠,該罰的罰,可此案與我們無關,剛放了我們又把我們抓回來,府衙大堂是菜市場嗎,如此胡鬧?”</p>
麵對著董家子弟振振有詞的質問。</p>
不隻沈別駕諷笑出聲。</p>
堂下圍觀的民眾們也是哄堂大笑。</p>
將原本自認為義正詞嚴董家子弟笑得犯起了糊塗。</p>
“沈大人何故發笑?”</p>
“笑你們死到臨頭還要狡辯!”</p>
沈別駕吐出一口憋了許久的鬱氣,猛地往桌子上一拍。</p>
“昨夜放火案已經了結,本官做主將董家酒樓和店鋪賠償給秦家……”</p>
“什麽?!沈大人你這麽做,經過我們的同意了嗎?”</p>
董家子弟怒而起身。</p>
衙役們抬起板子便將人打回原地,跪在當場。</p>
大堂裏立即響起一片殺豬般的慘嚎聲。</p>
“沈光羲,你私相授受!”</p>
“我要見張刺史!我要進京告禦狀!”</p>
砰!</p>
沈別駕拍案而起。</p>
“告禦狀?你們先看看,這是何物!”</p>
沈別駕讓人將拉到後院的粗麻抬上來幾捆。</p>
又將葛大根先前磨出來的麻線,讓董家子弟看清楚。</p>
講明白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的手段和人證物證後。</p>
方才還叫囂著告禦狀的董家子弟,此時根本無心顧及賠償的事,全部狡辯著,製衣行的事與他們無關。</p>
“無關?你們拿的董家製衣行的分紅,就是貪汙了朝廷軍需費用的錢,你們說無關沒有用!”</p>
沈別駕朝著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無聲冷笑。</p>
“得天子說無關才行!”</p>
撲嗵。</p>
董家子弟癱坐在地,麵若死灰。</p>
天子本就疑心,如今抓了個正著,還如何推脫?</p>
怕是參與的、知情不報的,全部都要掉腦袋。</p>
“沈大人,我們真的不知情啊!”</p>
董家子弟哭訴起來。</p>
卻被葛大根無情地拆穿。</p>
“製衣行的管事在辭退了我們這些外姓工人們,都是從各房各院抽調或者舉薦的新人頂了我們的缺,你們不可能不知情!”</p>
“還有,威脅我們不能泄露這些秘密的,就是你們家中的奴仆!”</p>
鐵證如山。</p>
董家眾人根本無法狡辯。</p>
“你們如若認罪,指不定天子還會念及舊情,從輕發落,但我知道,你們董家上下一心,是絕不會認罪的。”</p>
沈別駕根本不給董家人反駁的機會,從木筒裏抽出簽令。</p>
“將所有拿到董家製衣行分紅的人,無論多少銀錢,全部抓來下大牢,無需再審問。”</p>
“待本官向天子奏明此案,由天子來決斷對你們的罪罰!”</p>
哐啷!</p>
簽令落地。</p>
堂下跪著的董家人全部押入大牢。</p>
但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p>
根據府衙的契約文書來看,參與董家製衣行分紅者,高達上百人。</p>
沈別駕逐一念出他們的名諱,讓衙役通知其他州縣抓捕到案。</p>
當又一批董家涉案人員羈押到案,獄卒來報。</p>
“大人,天牢滿員了!”</p>
“鎖上鏈子押到軍營去看管!”</p>
沈別駕的話,讓手下的士兵們精神一振。</p>
等著董家人抵達軍營裏,好好地待客一番。</p>
而跪在堂下的董家子弟聞言,嚇得癱倒在地。</p>
任憑衙役怎麽拽,都賴著不肯起身。</p>
“家主!救命啊!”</p>
“家主救救我們啊!”</p>
也許是他們的祈禱有了效果。</p>
就在衙役將他們抬出府衙大門時,一匹快馬自西而來。</p>
“京城急報!”</p>
“京城北郊飄雪,凜冬將至,天子憂心北境將士禦寒衣物不夠,特令董家製衣行盡快添補十萬件軍服冬衣,欽此!”</p>
</p>
報信者拚盡最後一口氣念完,連人帶馬便摔倒在地。</p>
官兵迅速去攙扶,抬醫救治。</p>
在一片慌亂中,董家眾人仰天大笑。</p>
“是軍中的八百裏加急!”</p>
“陛下要我們董家加急製衣,沈光羲、秦小滿,我看你們誰敢抗旨不遵!”</p>
麵對氣焰再複囂張的董家眾人,沈別駕幾乎將牙齒咬斷。</p>
京城飄雪,冬衣一定早就北上,想要搜證徹查隻會影響軍需,動搖軍心!</p>
也沒有時間再重製軍服冬衣……</p>
“秦公子,看來老天爺不站在我們這一邊。”</p>
沈別駕神情慘淡地看向秦小滿。</p>
卻見秦小滿依舊淡定從容。</p>
仿佛沒拿董家借機東山再起的危機當回事似的。</p>
“沈大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它才不會站在誰那一邊。”</p>
眼看董家製衣行的罪名板上釘釘,再無翻案的可能性。</p>
平日裏那些倍受董家欺壓,卻狀告無門的苦主們。</p>
此時再無顧忌,痛打落水狗。</p>
由於人員眾多加上還不少人聽聞董家製衣行定案參與進來,衙役們甚至攔不住數十個苦主一擁而入。</p>
秦小滿見勢不妙,一手拉著唐姑娘,一手拽著愣在當場的葛大根,退到了沈別駕的後方。</p>
提防有人趁機,意圖不軌。</p>
“肅靜!”</p>
沈別駕拍斷了驚堂木。</p>
此時隻能用手掌拍著桌案,震懾眾人。</p>
“你們的冤屈,本官自會一一證實,讓你們與董家人對質,大堂之上不可喧嘩!”</p>
“誰再亂闖,別怪本官不客氣!”</p>
一番話敲打下來。</p>
真正的苦主們都停下了腳步。</p>
其中有人見狀,便趁機退回了大門以外。</p>
場麵這才趨於平靜。</p>
“公子,有人混進來了。”</p>
唐參緊盯著退出去的兩人,低聲提醒。</p>
“董家的人?”</p>
唐清柔微訝。</p>
葛大根已證實了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的手法,殺人滅口也晚了。</p>
不知衝進來,所圖為何。</p>
“董家人自顧不暇,哪有工夫理會這些事,應該是想借機把事情鬧大,拖延時間善後的那些人。”</p>
這些人不是衝著葛大根來的。</p>
而是衝著唐姑娘來的!</p>
“唐姑娘,你將賬目的事告知沈大人,人證你也找來了,此案等著天子下令徹查,你再參與。如何?”</p>
他商量著問。</p>
“不。”</p>
唐清柔不假思索地回拒,直勾勾地盯著從人群裏溜走的那人。</p>
“我倒想知道,和董家同流合汙的,還有誰!”</p>
行吧。</p>
秦小滿知道,他在這方麵,是勸不住唐姑娘的。</p>
隻能對著天璿姑娘說道:“那隻能麻煩天璿姑娘,好生照看你家小姐,別讓人鑽了漏子。”</p>
丞相千金的身份,許多時候是免死金牌。</p>
無人敢冒著得罪唐家的風險,對唐姑娘痛下毒手。</p>
可有時候,它也是催命符。</p>
沈別駕雖是皇親國戚,但背後的世族卻敵不過唐家勢力一二成。</p>
一旦唐姑娘說服唐家助陣,天子徹查的力度可能會更大。</p>
“秦公子,護衛小姐是我的職責所在,不用你麻煩。”</p>
天璿心直口快。</p>
讓秦小滿和唐清柔都鬧了個大紅臉。</p>
正當秦小滿想說些啥找補一下。</p>
衙役已將還沒走遠的幾個董家人抓了回來。</p>
“跪下!”</p>
方才對待董家人還算客氣的衙役,此時已然換了一副凶神惡煞的麵孔。</p>
倒不是他們捧高踩低。</p>
而是董家承製的不光是軍服,還有官府的製服。</p>
他們身上穿的,就是董家所製。</p>
想到穿在身上的可能是不知從何處撿來的破麻爛布製成的衣服,衙役隻覺得渾身難受。</p>
“大人!董家案犯已帶到!”</p>
衙役匯報完畢,站在一旁。</p>
等著扒下董家人們身上織金戴銀的衣服,將他們打入大牢。</p>
體驗一把穿舊布麻衣是何種滋味。</p>
被再次帶回大堂的董家子弟,茫然且憤怒地盯著堂上的沈別駕,和其身後的秦小滿,怒不可遏地質問。</p>
“沈大人,對於昨夜董必誠指使奴仆們火燒秦家產業的事,剛才不是簽了結案書?”</p>
“該賠的賠,該罰的罰,可此案與我們無關,剛放了我們又把我們抓回來,府衙大堂是菜市場嗎,如此胡鬧?”</p>
麵對著董家子弟振振有詞的質問。</p>
不隻沈別駕諷笑出聲。</p>
堂下圍觀的民眾們也是哄堂大笑。</p>
將原本自認為義正詞嚴董家子弟笑得犯起了糊塗。</p>
“沈大人何故發笑?”</p>
“笑你們死到臨頭還要狡辯!”</p>
沈別駕吐出一口憋了許久的鬱氣,猛地往桌子上一拍。</p>
“昨夜放火案已經了結,本官做主將董家酒樓和店鋪賠償給秦家……”</p>
“什麽?!沈大人你這麽做,經過我們的同意了嗎?”</p>
董家子弟怒而起身。</p>
衙役們抬起板子便將人打回原地,跪在當場。</p>
大堂裏立即響起一片殺豬般的慘嚎聲。</p>
“沈光羲,你私相授受!”</p>
“我要見張刺史!我要進京告禦狀!”</p>
砰!</p>
沈別駕拍案而起。</p>
“告禦狀?你們先看看,這是何物!”</p>
沈別駕讓人將拉到後院的粗麻抬上來幾捆。</p>
又將葛大根先前磨出來的麻線,讓董家子弟看清楚。</p>
講明白董家製衣行以次充好的手段和人證物證後。</p>
方才還叫囂著告禦狀的董家子弟,此時根本無心顧及賠償的事,全部狡辯著,製衣行的事與他們無關。</p>
“無關?你們拿的董家製衣行的分紅,就是貪汙了朝廷軍需費用的錢,你們說無關沒有用!”</p>
沈別駕朝著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無聲冷笑。</p>
“得天子說無關才行!”</p>
撲嗵。</p>
董家子弟癱坐在地,麵若死灰。</p>
天子本就疑心,如今抓了個正著,還如何推脫?</p>
怕是參與的、知情不報的,全部都要掉腦袋。</p>
“沈大人,我們真的不知情啊!”</p>
董家子弟哭訴起來。</p>
卻被葛大根無情地拆穿。</p>
“製衣行的管事在辭退了我們這些外姓工人們,都是從各房各院抽調或者舉薦的新人頂了我們的缺,你們不可能不知情!”</p>
“還有,威脅我們不能泄露這些秘密的,就是你們家中的奴仆!”</p>
鐵證如山。</p>
董家眾人根本無法狡辯。</p>
“你們如若認罪,指不定天子還會念及舊情,從輕發落,但我知道,你們董家上下一心,是絕不會認罪的。”</p>
沈別駕根本不給董家人反駁的機會,從木筒裏抽出簽令。</p>
“將所有拿到董家製衣行分紅的人,無論多少銀錢,全部抓來下大牢,無需再審問。”</p>
“待本官向天子奏明此案,由天子來決斷對你們的罪罰!”</p>
哐啷!</p>
簽令落地。</p>
堂下跪著的董家人全部押入大牢。</p>
但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p>
根據府衙的契約文書來看,參與董家製衣行分紅者,高達上百人。</p>
沈別駕逐一念出他們的名諱,讓衙役通知其他州縣抓捕到案。</p>
當又一批董家涉案人員羈押到案,獄卒來報。</p>
“大人,天牢滿員了!”</p>
“鎖上鏈子押到軍營去看管!”</p>
沈別駕的話,讓手下的士兵們精神一振。</p>
等著董家人抵達軍營裏,好好地待客一番。</p>
而跪在堂下的董家子弟聞言,嚇得癱倒在地。</p>
任憑衙役怎麽拽,都賴著不肯起身。</p>
“家主!救命啊!”</p>
“家主救救我們啊!”</p>
也許是他們的祈禱有了效果。</p>
就在衙役將他們抬出府衙大門時,一匹快馬自西而來。</p>
“京城急報!”</p>
“京城北郊飄雪,凜冬將至,天子憂心北境將士禦寒衣物不夠,特令董家製衣行盡快添補十萬件軍服冬衣,欽此!”</p>
</p>
報信者拚盡最後一口氣念完,連人帶馬便摔倒在地。</p>
官兵迅速去攙扶,抬醫救治。</p>
在一片慌亂中,董家眾人仰天大笑。</p>
“是軍中的八百裏加急!”</p>
“陛下要我們董家加急製衣,沈光羲、秦小滿,我看你們誰敢抗旨不遵!”</p>
麵對氣焰再複囂張的董家眾人,沈別駕幾乎將牙齒咬斷。</p>
京城飄雪,冬衣一定早就北上,想要搜證徹查隻會影響軍需,動搖軍心!</p>
也沒有時間再重製軍服冬衣……</p>
“秦公子,看來老天爺不站在我們這一邊。”</p>
沈別駕神情慘淡地看向秦小滿。</p>
卻見秦小滿依舊淡定從容。</p>
仿佛沒拿董家借機東山再起的危機當回事似的。</p>
“沈大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它才不會站在誰那一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