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雎循著香味便看到一輛花車停在十丈開外。</p>
一個身姿婀娜、美豔無雙的少女,抱著一把琴走下花車。</p>
盡管是第一次見麵,但謝文雎還是猜出了對方的身份。</p>
“百花樓花魁——花容姑娘!”</p>
若說唐清柔如江南水鄉般溫柔,仿若畫中仙子般令人神往。</p>
那麽花容姑娘就像掛在空中皎潔的冷月,讓人為之沉醉,寫盡讚美之詞,卻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p>
“像極了富貴人家的千金誤入風塵。”</p>
謝文雎再看畫中仙子,與浣衣的尋常婦人融為一體。</p>
此刻已被人間的煙火氣拉入了這塵世中。</p>
感覺還是花容姑娘顯得更豔麗三分。</p>
“大晚上的,花容姑娘不在百花樓歇著,來這裏做什麽?”</p>
謝文雎正好奇。</p>
卻見花容姑娘抱著琴,往河道方向走去。</p>
然後。</p>
在秦小滿十步開外停下。</p>
“秦公子,我知你與唐姑娘連日勞累,可我不擅長女紅,便隻能為大家獻上幾曲,為大家助助興。”</p>
素來一曲值百金的花容姑娘。</p>
此時卻像街頭賣藝的,隨便找了塊幹淨的石板,讓貼身丫環鋪上油布,便將琴置於桌上。</p>
謝文雎看到如此不講究的花容姑娘,驚得目瞪口呆。</p>
“莫非花容姑娘也是為了秦公子特意委身前來給大家彈琴的?”</p>
錚!</p>
一段鏗鏘有力的琴音撥弄而出。</p>
謝文雎仿佛看到了烈馬金戈的沙場,剛才還快要合在一起的眼皮,瞬間擴張。</p>
精神為之一振,頓時不困了。</p>
“《破陣曲》!”</p>
製衣行的人們,都是為了北境將士縫製衣物。</p>
此曲,確實能夠起到振奮人心的效果。</p>
就憑這一曲,足以證明她的猜測不假。</p>
謝文雎再看花容姑娘彈曲時,一眼不錯地盯著秦小滿的方向,掩麵悲歎。</p>
“四姐姐,我真的心疼你。”</p>
除了京城第一美人唐清柔願意為秦小滿浣衣,還有天府第一花魁為秦小滿調琴。</p>
</p>
這還怎麽爭?</p>
爭不過啊!</p>
“睡吧,睡醒快去替四姐姐,免得她越看越傷心。”</p>
謝文雎捂住耳朵,縮進被子裏。</p>
等著睡醒一覺,繼續監工。</p>
……嗡!</p>
當謝文雎從睡夢裏驚醒,發現自己踢開了被子,用力地裹了下被子,過堂風卻將車簾掀開。</p>
她眼角餘光掃了眼外麵的情景。</p>
剛要閉眼接著眯一會兒。</p>
忽地反應過來,震驚坐起,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p>
“我這是……在做夢嗎?”</p>
她伸手捏了一把肉嘟嘟的臉頰,疼得倒吸一口涼氣。</p>
再次朝外看去。</p>
忍不住又捏了自己一把,疼得她眼淚直打轉,卻依然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是真實存在的。</p>
“太可怕了!”</p>
她突然後悔當秦氏製衣行的總管事了。</p>
……</p>
京城。</p>
天剛蒙蒙亮。</p>
沈國丈聽到有人敲門,緩緩撐起身體下了床,推開門,便被外麵地上的一層細雨驚了一下。</p>
“城中竟然也下雪了!”</p>
一股冷意襲來,他連忙讓管家進屋。</p>
將門掩上。</p>
拿起一方帕子遞給管家,讓其打理額前的雪霜。</p>
“老爺,天府急信。”</p>
管家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這才接著帕子,隨便擦了擦。</p>
一般天府來的急信,需要老爺馬上回複。</p>
怎麽也要冒雪跑一趟,擦不擦沒必要。</p>
管家心裏這麽想著,身體卻誠實地打了一個寒顫。</p>
無它。</p>
實在是太冷了。</p>
剛穿上身沒幾日的雙層麻衣,根本抵擋不住飄雪時的寒風。</p>
等給公子送完回信,他便去加一件厚衣。</p>
誰知。</p>
老爺看完信,麵色大變。</p>
“老於,快去備車!”</p>
沈國丈將信揣進胸口裏,越過屏風往裏間走去。</p>
“夫人,我進宮麵聖,你暫且再小睡一會兒,進宮去見娘娘!”</p>
“唔……見娘娘?為何?”</p>
沈老夫人還睡得正迷糊,睜眼看了下外麵的天色,嚇了一跳。</p>
“你這麽早進宮,到了正在上早朝,你可要在外麵等上至少半個時辰,不如隨我一起先去見娘娘。”</p>
別看身為國丈,但已是六十高齡。</p>
原本的閑職早已退位。</p>
沈家也不摻和朝堂爭鬥。</p>
家裏諸子也皆是天子親信耳目,擔任高不成低不就的官職。</p>
沈老夫人還真想不到,能有何急事,讓她家老爺冒著風雪去麵聖。</p>
“事關重大,等一等也是值得的。”</p>
沈國丈伸手摸了摸胸口的信件,想到信上所說的內容。</p>
哪怕周身一片寒涼,心中卻湧起一股熱意。</p>
“秦家,不枉陛下賞賜的忠義牌匾。”</p>
羽絨服。</p>
雖未曾穿上身,但隻是想到這三個字,便感覺到了一股暖意。</p>
文羲有了舉薦羽絨服之功,就能從劍南道遷官,榮歸京城了。</p>
沈國丈麻利地穿戴整齊,又多拿了一件兔毛拚起的大氅。</p>
出門看到凍得鼻尖和臉頰泛著青紅、瑟瑟發抖的管家,將大氅披在管家身上。</p>
“進宮!”</p>
富貴人家遇到這樣的天寒地凍,尚且倍感嚴寒。</p>
更別提戍守北疆的將士。</p>
有羽絨服此等寶物,必當讓天子知曉。</p>
早一日給北境將士們安排上,便能少一日嚴寒。</p>
……</p>
金鑾殿上。</p>
天子聽著玉階下麵,文武百官匯報完各地發生的近況。</p>
好不容易因為再生稻滿足了賑災的需要,而寬鬆了沒幾日的心,再次懸了起來。</p>
今年曆經旱災、澇災和蝗災,原以為到了冬日,能好好地貓一個冬。</p>
就等著增產稻秧成熟,在青史上再添一筆豐功偉績。</p>
如今看來,不讓他下罪己詔就不錯了。</p>
“陛下,隴西未至十月飄雪,看來欽天監預言成真,今年恐有凍災發生!”</p>
兵部尚書出列,神色十分嚴峻。</p>
“陛下數日前讓董家製衣行增添冬衣,以備不時之需,實乃明智之舉。”</p>
天子看到兵部尚書一臉凶神惡煞地說著誇獎的話,就知道下文一定不好聽。</p>
果然。</p>
兵部尚書欲抑先揚。</p>
“陛下,今年不止大乾各地天災不斷,據說突厥夏秋兩季,壩上一帶有一半的區域牧草沒長出芽來,臣擔心他們會提前至冬月騷擾邊境,掠奪我大乾百姓的衣食,還請陛下早做打算。”</p>
應付敵人侵掠能做何打算?</p>
新兵已北上。</p>
剩下的,自然是增加軍需。</p>
“戶部撥白銀三十萬兩增加武器裝備、再從朕的私庫撥十萬兩增加糧草。”</p>
長姐說過,將士們吃得好才有力氣禦敵。</p>
他從秦家收購的再生稻,有一部分以私庫庫銀買的。</p>
由於大家圖個新鮮,糧價到京城漲了一倍。</p>
私庫裏有的是銀子。</p>
“多謝陛下體恤前方將士!”</p>
兵部尚書第一次要錢要得這麽痛快,冷臉都有了笑意。</p>
有了兵部尚書打樣。</p>
剩下的各個官員,也開始索要禦寒的花費。</p>
天子不可能厚此薄彼。</p>
隻能推給唐丞相,讓唐丞相先確認一遍再批準。</p>
光是聽大臣們各種花樣說辭要錢,就聽了半個時辰。</p>
好不容易挨到下朝。</p>
天子望著還要飄著細雪的殿門,思考著這個時節,宮內何處燃起了暖爐。</p>
小李子匆匆跑來。</p>
“陛下,國丈大人求見!”</p>
“大冷天的見什麽見,無事的話,請國丈改日再來同朕和皇後一同用膳。”</p>
天子搓了搓手,準備去上書房蹭公主們寫字必須要用的暖爐。</p>
他這個年紀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飄雪凍得直打哆嗦。</p>
國丈上了年紀,萬一吹個風得了風寒,皇後又要埋怨他思慮不周。</p>
“陛下,國丈大人已在宮門外候了半個時辰……”</p>
一個身姿婀娜、美豔無雙的少女,抱著一把琴走下花車。</p>
盡管是第一次見麵,但謝文雎還是猜出了對方的身份。</p>
“百花樓花魁——花容姑娘!”</p>
若說唐清柔如江南水鄉般溫柔,仿若畫中仙子般令人神往。</p>
那麽花容姑娘就像掛在空中皎潔的冷月,讓人為之沉醉,寫盡讚美之詞,卻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p>
“像極了富貴人家的千金誤入風塵。”</p>
謝文雎再看畫中仙子,與浣衣的尋常婦人融為一體。</p>
此刻已被人間的煙火氣拉入了這塵世中。</p>
感覺還是花容姑娘顯得更豔麗三分。</p>
“大晚上的,花容姑娘不在百花樓歇著,來這裏做什麽?”</p>
謝文雎正好奇。</p>
卻見花容姑娘抱著琴,往河道方向走去。</p>
然後。</p>
在秦小滿十步開外停下。</p>
“秦公子,我知你與唐姑娘連日勞累,可我不擅長女紅,便隻能為大家獻上幾曲,為大家助助興。”</p>
素來一曲值百金的花容姑娘。</p>
此時卻像街頭賣藝的,隨便找了塊幹淨的石板,讓貼身丫環鋪上油布,便將琴置於桌上。</p>
謝文雎看到如此不講究的花容姑娘,驚得目瞪口呆。</p>
“莫非花容姑娘也是為了秦公子特意委身前來給大家彈琴的?”</p>
錚!</p>
一段鏗鏘有力的琴音撥弄而出。</p>
謝文雎仿佛看到了烈馬金戈的沙場,剛才還快要合在一起的眼皮,瞬間擴張。</p>
精神為之一振,頓時不困了。</p>
“《破陣曲》!”</p>
製衣行的人們,都是為了北境將士縫製衣物。</p>
此曲,確實能夠起到振奮人心的效果。</p>
就憑這一曲,足以證明她的猜測不假。</p>
謝文雎再看花容姑娘彈曲時,一眼不錯地盯著秦小滿的方向,掩麵悲歎。</p>
“四姐姐,我真的心疼你。”</p>
除了京城第一美人唐清柔願意為秦小滿浣衣,還有天府第一花魁為秦小滿調琴。</p>
</p>
這還怎麽爭?</p>
爭不過啊!</p>
“睡吧,睡醒快去替四姐姐,免得她越看越傷心。”</p>
謝文雎捂住耳朵,縮進被子裏。</p>
等著睡醒一覺,繼續監工。</p>
……嗡!</p>
當謝文雎從睡夢裏驚醒,發現自己踢開了被子,用力地裹了下被子,過堂風卻將車簾掀開。</p>
她眼角餘光掃了眼外麵的情景。</p>
剛要閉眼接著眯一會兒。</p>
忽地反應過來,震驚坐起,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p>
“我這是……在做夢嗎?”</p>
她伸手捏了一把肉嘟嘟的臉頰,疼得倒吸一口涼氣。</p>
再次朝外看去。</p>
忍不住又捏了自己一把,疼得她眼淚直打轉,卻依然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是真實存在的。</p>
“太可怕了!”</p>
她突然後悔當秦氏製衣行的總管事了。</p>
……</p>
京城。</p>
天剛蒙蒙亮。</p>
沈國丈聽到有人敲門,緩緩撐起身體下了床,推開門,便被外麵地上的一層細雨驚了一下。</p>
“城中竟然也下雪了!”</p>
一股冷意襲來,他連忙讓管家進屋。</p>
將門掩上。</p>
拿起一方帕子遞給管家,讓其打理額前的雪霜。</p>
“老爺,天府急信。”</p>
管家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這才接著帕子,隨便擦了擦。</p>
一般天府來的急信,需要老爺馬上回複。</p>
怎麽也要冒雪跑一趟,擦不擦沒必要。</p>
管家心裏這麽想著,身體卻誠實地打了一個寒顫。</p>
無它。</p>
實在是太冷了。</p>
剛穿上身沒幾日的雙層麻衣,根本抵擋不住飄雪時的寒風。</p>
等給公子送完回信,他便去加一件厚衣。</p>
誰知。</p>
老爺看完信,麵色大變。</p>
“老於,快去備車!”</p>
沈國丈將信揣進胸口裏,越過屏風往裏間走去。</p>
“夫人,我進宮麵聖,你暫且再小睡一會兒,進宮去見娘娘!”</p>
“唔……見娘娘?為何?”</p>
沈老夫人還睡得正迷糊,睜眼看了下外麵的天色,嚇了一跳。</p>
“你這麽早進宮,到了正在上早朝,你可要在外麵等上至少半個時辰,不如隨我一起先去見娘娘。”</p>
別看身為國丈,但已是六十高齡。</p>
原本的閑職早已退位。</p>
沈家也不摻和朝堂爭鬥。</p>
家裏諸子也皆是天子親信耳目,擔任高不成低不就的官職。</p>
沈老夫人還真想不到,能有何急事,讓她家老爺冒著風雪去麵聖。</p>
“事關重大,等一等也是值得的。”</p>
沈國丈伸手摸了摸胸口的信件,想到信上所說的內容。</p>
哪怕周身一片寒涼,心中卻湧起一股熱意。</p>
“秦家,不枉陛下賞賜的忠義牌匾。”</p>
羽絨服。</p>
雖未曾穿上身,但隻是想到這三個字,便感覺到了一股暖意。</p>
文羲有了舉薦羽絨服之功,就能從劍南道遷官,榮歸京城了。</p>
沈國丈麻利地穿戴整齊,又多拿了一件兔毛拚起的大氅。</p>
出門看到凍得鼻尖和臉頰泛著青紅、瑟瑟發抖的管家,將大氅披在管家身上。</p>
“進宮!”</p>
富貴人家遇到這樣的天寒地凍,尚且倍感嚴寒。</p>
更別提戍守北疆的將士。</p>
有羽絨服此等寶物,必當讓天子知曉。</p>
早一日給北境將士們安排上,便能少一日嚴寒。</p>
……</p>
金鑾殿上。</p>
天子聽著玉階下麵,文武百官匯報完各地發生的近況。</p>
好不容易因為再生稻滿足了賑災的需要,而寬鬆了沒幾日的心,再次懸了起來。</p>
今年曆經旱災、澇災和蝗災,原以為到了冬日,能好好地貓一個冬。</p>
就等著增產稻秧成熟,在青史上再添一筆豐功偉績。</p>
如今看來,不讓他下罪己詔就不錯了。</p>
“陛下,隴西未至十月飄雪,看來欽天監預言成真,今年恐有凍災發生!”</p>
兵部尚書出列,神色十分嚴峻。</p>
“陛下數日前讓董家製衣行增添冬衣,以備不時之需,實乃明智之舉。”</p>
天子看到兵部尚書一臉凶神惡煞地說著誇獎的話,就知道下文一定不好聽。</p>
果然。</p>
兵部尚書欲抑先揚。</p>
“陛下,今年不止大乾各地天災不斷,據說突厥夏秋兩季,壩上一帶有一半的區域牧草沒長出芽來,臣擔心他們會提前至冬月騷擾邊境,掠奪我大乾百姓的衣食,還請陛下早做打算。”</p>
應付敵人侵掠能做何打算?</p>
新兵已北上。</p>
剩下的,自然是增加軍需。</p>
“戶部撥白銀三十萬兩增加武器裝備、再從朕的私庫撥十萬兩增加糧草。”</p>
長姐說過,將士們吃得好才有力氣禦敵。</p>
他從秦家收購的再生稻,有一部分以私庫庫銀買的。</p>
由於大家圖個新鮮,糧價到京城漲了一倍。</p>
私庫裏有的是銀子。</p>
“多謝陛下體恤前方將士!”</p>
兵部尚書第一次要錢要得這麽痛快,冷臉都有了笑意。</p>
有了兵部尚書打樣。</p>
剩下的各個官員,也開始索要禦寒的花費。</p>
天子不可能厚此薄彼。</p>
隻能推給唐丞相,讓唐丞相先確認一遍再批準。</p>
光是聽大臣們各種花樣說辭要錢,就聽了半個時辰。</p>
好不容易挨到下朝。</p>
天子望著還要飄著細雪的殿門,思考著這個時節,宮內何處燃起了暖爐。</p>
小李子匆匆跑來。</p>
“陛下,國丈大人求見!”</p>
“大冷天的見什麽見,無事的話,請國丈改日再來同朕和皇後一同用膳。”</p>
天子搓了搓手,準備去上書房蹭公主們寫字必須要用的暖爐。</p>
他這個年紀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飄雪凍得直打哆嗦。</p>
國丈上了年紀,萬一吹個風得了風寒,皇後又要埋怨他思慮不周。</p>
“陛下,國丈大人已在宮門外候了半個時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