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結也快了,董家在外的兩個總管事認了罪,順藤摸瓜查出不少事來,可京城的董家子弟,包括董必達,死鴨子嘴硬說是總管事們一意孤行。”</p>
“而那些總管事死罪已定,也沒有攀咬董必達,想要給董必達定罪,還得等京城的那些董家子弟堅持不住開口才行。”</p>
沈別駕一口氣說完。</p>
看到梁家管家端上來新的一盆菜湯。</p>
連碗都沒接。</p>
再次端著盆喝了起來。</p>
秦小滿盯著狼吞虎咽的沈別駕,想到董家束手就擒後,沒有任何反擊的動作。</p>
如今已接近尾聲,再不動作,便成了鐵案無法更改。</p>
一種風雨欲來的危機感湧上心頭。</p>
“秦公子,董家的事不重要,他們犯下的錯是鐵板釘釘的,隻要時間到了,該死的總會死的。”</p>
</p>
沈別駕幾口吸入式灌了半盆湯,抹了把嘴接著傳達天子的聖意。</p>
“陛下讓你和秦老爺準備準備,臘月前抵京。”</p>
如今已近冬月。</p>
北方冬寒,江南上吹的都是東北風,為保太平,還是走陸路,翻山越嶺才能抵達京城。</p>
光是路上就要耽誤半個月,更別提還要準備。</p>
“陛下說的?”</p>
秦小滿還想著拖到臘月再動身。</p>
以為天子會等今年官員們的考核結束,再統一進行賞罰。</p>
“月季小姐種的增產稻秧,前幾日結出了粒,雖還未成熟,但司農大人說至少能增產六成。”</p>
“長公主要收月季小姐為義女的事,你們也應該曉得了,作為月季小姐的主子,你和秦老爺必須到場處理一些事情。”</p>
沈別駕的話有理有據,讓人無法拒絕。</p>
說完這些。</p>
沈別駕剩下的半盆菜湯也不喝了。</p>
秦小滿便知道他的真正用意,是來通知他趕緊收拾一下,回富陽把月季的奴籍帶入京城。</p>
一來二去,這兩日必須啟程才行。</p>
“秦公子,你先忙著,此去京城還不知何時能歸,生意上的事,可要交代好了。”</p>
沈別駕又抓了兩個包子,扔給站在門外的副手。</p>
這才笑哈哈地轉身。</p>
“秦公子不必送了,快忙吧。”</p>
不等相送,人已走遠。</p>
秦小滿站在當場,望著空無一人的庭院,臉色有些凝重。</p>
“公子不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去京城?”</p>
唐參見狀,十分不解地問。</p>
“嗯。”</p>
“公子早已同老爺安排好了劍南道的生意,也計劃好了到達京城後,買哪處鋪麵,既是如此,為何……”</p>
臉色如此難看?</p>
麵對唐叔的問題,秦小滿悵然一歎。</p>
“是啊,我都準備好了,誰也知道我們準備好了,卻還要來催,甚至利用月季的事來催我,看來京城之中,有人翹首以盼,等我前去。”</p>
“……”</p>
唐參不知想到何人,臉色也變得格外凝重。</p>
長公主應當是思念公子的。</p>
可長公主並未提到讓公子著急入京。</p>
相反。</p>
北境戰亂將起,京城諸事繁雜。</p>
公子去了,若是出事的話,長公主也無法及時照應……</p>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唐叔,收拾收拾,回富陽。”</p>
秦小滿還沒打算在這個時候抵抗皇權。</p>
既然天子來催著入京,那便去。</p>
去看看那大乾最繁華的帝都——長安。</p>
“川樸,你把這兩張圖紙送給林子豪去,讓他再改進一下製出來的縫紉機,機座連接處不要局限於木頭。”</p>
秦小滿知道。</p>
自己可能無緣觀賞第一台縫紉機問世了。</p>
這個發明。</p>
他隻是在旁邊指點了一二。</p>
發明者的稱號,就送給出了全力的林子豪吧。</p>
走之前,先把合作談妥了。</p>
先買它一百年的使用權。</p>
這樣的肥水,堅決不能流進外人田裏。</p>
……</p>
北境。</p>
同州邊塞。</p>
冬月裏的頭一天。</p>
從傍晚便飄起了雪粒子,不多時,變成了鵝毛般的雪花,覆蓋在七日前因下了場大雪,至今未化的雪地上。</p>
一層,又一層。</p>
每個烽火台上值守的四個士兵,兩人當值,兩人掃雪。</p>
以免敵襲時,烽火台熄了火。</p>
無法向駐守三十裏外的軍隊傳遞消息。</p>
上百裏延綿不絕的防守城牆中段,一隊守望烽火台的士兵,正在替換掃雪和眺望城下雪地的人手。</p>
“天天盯著雪地看,我這眼睛都快瞎了。”</p>
“誰說不是呢,十天以前,突厥兵隔三岔五來跟咱們碰一碰,上次一千來號人大敗而歸,這都十天沒動靜了,也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挨過去了?”</p>
“希望挨過去,不然這天寒地凍的練起手來,羽絨坎肩都得讓汗水給塌透,那就不暖和了。”</p>
比較起往年值守烽火台,天寒地凍的全靠一身正氣扛過去。</p>
今年換了秦家承製軍服後,他們的日子好過多了。</p>
一個士兵接過另一個士兵手裏的掃帚,正要打掃時,眼角餘光瞄到一處反光。</p>
“老吳,底下有動靜。”</p>
他壓低聲音。</p>
“右前方三十丈,好像是金屬的反光。”</p>
“小錢,這麽遠你都能看到?你看花了吧,今天沒月亮,哪來的反光?”</p>
老吳嘴上這麽說著,還是右手一揮,讓其他三個士兵全部伏下身體,以防下方來箭中傷。</p>
接著,朝著右邊挪了幾步,從懷裏掏出一根火折子,朝著另外三個士兵使了個眼色。</p>
三個士兵迅速湊上前來,將老吳手裏的火折子團團圍住,不讓別人看到它冒出來的光點。</p>
等到火折子燃起紅光,老吳迅速插到掃帚裏,胳膊貼著城牆牆壁,將掃帚高舉起來。</p>
嗖——</p>
咄!</p>
一支利箭紮進掃帚把裏。</p>
“草!幸好老子機靈,不然這一箭就紮到我心坎上了。”</p>
老吳臨危不亂,又掏出一個火折子,往烽火台的墩子裏扔去。</p>
嗖嗖嗖——</p>
咄咄咄!</p>
扔入墩子裏的火折子,這次被數箭洞穿,從而熄滅。</p>
站在老吳對麵的小錢還沒反應過來,愣愣地望著沒入脖子的利箭,捂著噴出的鮮血,軟趴趴地倒在地上。</p>
“箭是從左前方射來的!至少數千!甚至數萬!”</p>
老吳是個老兵,一下子就判斷出來者眾多。</p>
要知道,這一片的每個烽火台,相隔二百米遠。</p>
他剛才利用火折子定位。</p>
對方從右手邊射箭,一擊能夠即中,說明這群敵兵裏有厲害的弓箭手。</p>
而左手邊為了防止火折子燃火,一下子射來十數支箭,且準頭都能與百步穿楊媲美。</p>
說明先攻隊是弓箭手。</p>
衝上來的弓箭手,能夠填平烽火台相隔間的距離,少說要數百人。</p>
如此規模的弓箭手,身後必定跟著急行軍和大部隊!</p>
“點火!”</p>
老吳手裏兩根火折子全部被滅,隻能向剩下的兩個士兵示意。</p>
“不點火的話,等他們衝過這道城防,城外五千守兵沒有防備,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p>
“一旦他們殺入城中……咱們的家人就沒了!”</p>
點火!</p>
兩個士兵看了一眼倒在血泊裏的小錢,掏出火折子。</p>
火苗剛剛燃起的瞬間。</p>
“嗖嗖——”</p>
“而那些總管事死罪已定,也沒有攀咬董必達,想要給董必達定罪,還得等京城的那些董家子弟堅持不住開口才行。”</p>
沈別駕一口氣說完。</p>
看到梁家管家端上來新的一盆菜湯。</p>
連碗都沒接。</p>
再次端著盆喝了起來。</p>
秦小滿盯著狼吞虎咽的沈別駕,想到董家束手就擒後,沒有任何反擊的動作。</p>
如今已接近尾聲,再不動作,便成了鐵案無法更改。</p>
一種風雨欲來的危機感湧上心頭。</p>
“秦公子,董家的事不重要,他們犯下的錯是鐵板釘釘的,隻要時間到了,該死的總會死的。”</p>
</p>
沈別駕幾口吸入式灌了半盆湯,抹了把嘴接著傳達天子的聖意。</p>
“陛下讓你和秦老爺準備準備,臘月前抵京。”</p>
如今已近冬月。</p>
北方冬寒,江南上吹的都是東北風,為保太平,還是走陸路,翻山越嶺才能抵達京城。</p>
光是路上就要耽誤半個月,更別提還要準備。</p>
“陛下說的?”</p>
秦小滿還想著拖到臘月再動身。</p>
以為天子會等今年官員們的考核結束,再統一進行賞罰。</p>
“月季小姐種的增產稻秧,前幾日結出了粒,雖還未成熟,但司農大人說至少能增產六成。”</p>
“長公主要收月季小姐為義女的事,你們也應該曉得了,作為月季小姐的主子,你和秦老爺必須到場處理一些事情。”</p>
沈別駕的話有理有據,讓人無法拒絕。</p>
說完這些。</p>
沈別駕剩下的半盆菜湯也不喝了。</p>
秦小滿便知道他的真正用意,是來通知他趕緊收拾一下,回富陽把月季的奴籍帶入京城。</p>
一來二去,這兩日必須啟程才行。</p>
“秦公子,你先忙著,此去京城還不知何時能歸,生意上的事,可要交代好了。”</p>
沈別駕又抓了兩個包子,扔給站在門外的副手。</p>
這才笑哈哈地轉身。</p>
“秦公子不必送了,快忙吧。”</p>
不等相送,人已走遠。</p>
秦小滿站在當場,望著空無一人的庭院,臉色有些凝重。</p>
“公子不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去京城?”</p>
唐參見狀,十分不解地問。</p>
“嗯。”</p>
“公子早已同老爺安排好了劍南道的生意,也計劃好了到達京城後,買哪處鋪麵,既是如此,為何……”</p>
臉色如此難看?</p>
麵對唐叔的問題,秦小滿悵然一歎。</p>
“是啊,我都準備好了,誰也知道我們準備好了,卻還要來催,甚至利用月季的事來催我,看來京城之中,有人翹首以盼,等我前去。”</p>
“……”</p>
唐參不知想到何人,臉色也變得格外凝重。</p>
長公主應當是思念公子的。</p>
可長公主並未提到讓公子著急入京。</p>
相反。</p>
北境戰亂將起,京城諸事繁雜。</p>
公子去了,若是出事的話,長公主也無法及時照應……</p>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唐叔,收拾收拾,回富陽。”</p>
秦小滿還沒打算在這個時候抵抗皇權。</p>
既然天子來催著入京,那便去。</p>
去看看那大乾最繁華的帝都——長安。</p>
“川樸,你把這兩張圖紙送給林子豪去,讓他再改進一下製出來的縫紉機,機座連接處不要局限於木頭。”</p>
秦小滿知道。</p>
自己可能無緣觀賞第一台縫紉機問世了。</p>
這個發明。</p>
他隻是在旁邊指點了一二。</p>
發明者的稱號,就送給出了全力的林子豪吧。</p>
走之前,先把合作談妥了。</p>
先買它一百年的使用權。</p>
這樣的肥水,堅決不能流進外人田裏。</p>
……</p>
北境。</p>
同州邊塞。</p>
冬月裏的頭一天。</p>
從傍晚便飄起了雪粒子,不多時,變成了鵝毛般的雪花,覆蓋在七日前因下了場大雪,至今未化的雪地上。</p>
一層,又一層。</p>
每個烽火台上值守的四個士兵,兩人當值,兩人掃雪。</p>
以免敵襲時,烽火台熄了火。</p>
無法向駐守三十裏外的軍隊傳遞消息。</p>
上百裏延綿不絕的防守城牆中段,一隊守望烽火台的士兵,正在替換掃雪和眺望城下雪地的人手。</p>
“天天盯著雪地看,我這眼睛都快瞎了。”</p>
“誰說不是呢,十天以前,突厥兵隔三岔五來跟咱們碰一碰,上次一千來號人大敗而歸,這都十天沒動靜了,也不知道今年是不是挨過去了?”</p>
“希望挨過去,不然這天寒地凍的練起手來,羽絨坎肩都得讓汗水給塌透,那就不暖和了。”</p>
比較起往年值守烽火台,天寒地凍的全靠一身正氣扛過去。</p>
今年換了秦家承製軍服後,他們的日子好過多了。</p>
一個士兵接過另一個士兵手裏的掃帚,正要打掃時,眼角餘光瞄到一處反光。</p>
“老吳,底下有動靜。”</p>
他壓低聲音。</p>
“右前方三十丈,好像是金屬的反光。”</p>
“小錢,這麽遠你都能看到?你看花了吧,今天沒月亮,哪來的反光?”</p>
老吳嘴上這麽說著,還是右手一揮,讓其他三個士兵全部伏下身體,以防下方來箭中傷。</p>
接著,朝著右邊挪了幾步,從懷裏掏出一根火折子,朝著另外三個士兵使了個眼色。</p>
三個士兵迅速湊上前來,將老吳手裏的火折子團團圍住,不讓別人看到它冒出來的光點。</p>
等到火折子燃起紅光,老吳迅速插到掃帚裏,胳膊貼著城牆牆壁,將掃帚高舉起來。</p>
嗖——</p>
咄!</p>
一支利箭紮進掃帚把裏。</p>
“草!幸好老子機靈,不然這一箭就紮到我心坎上了。”</p>
老吳臨危不亂,又掏出一個火折子,往烽火台的墩子裏扔去。</p>
嗖嗖嗖——</p>
咄咄咄!</p>
扔入墩子裏的火折子,這次被數箭洞穿,從而熄滅。</p>
站在老吳對麵的小錢還沒反應過來,愣愣地望著沒入脖子的利箭,捂著噴出的鮮血,軟趴趴地倒在地上。</p>
“箭是從左前方射來的!至少數千!甚至數萬!”</p>
老吳是個老兵,一下子就判斷出來者眾多。</p>
要知道,這一片的每個烽火台,相隔二百米遠。</p>
他剛才利用火折子定位。</p>
對方從右手邊射箭,一擊能夠即中,說明這群敵兵裏有厲害的弓箭手。</p>
而左手邊為了防止火折子燃火,一下子射來十數支箭,且準頭都能與百步穿楊媲美。</p>
說明先攻隊是弓箭手。</p>
衝上來的弓箭手,能夠填平烽火台相隔間的距離,少說要數百人。</p>
如此規模的弓箭手,身後必定跟著急行軍和大部隊!</p>
“點火!”</p>
老吳手裏兩根火折子全部被滅,隻能向剩下的兩個士兵示意。</p>
“不點火的話,等他們衝過這道城防,城外五千守兵沒有防備,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p>
“一旦他們殺入城中……咱們的家人就沒了!”</p>
點火!</p>
兩個士兵看了一眼倒在血泊裏的小錢,掏出火折子。</p>
火苗剛剛燃起的瞬間。</p>
“嗖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