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匈奴,北方現突厥。我自東方來,驅虜關門外。敵逃千百裏,單槍挑王營……”</p>
南門城樓上傳來大乾士兵激昂的歌聲。</p>
離得近了,聽得真切。</p>
賀魯岩終於記起,這首歌的名字。</p>
是大乾歌頌長公主戰功卓越的《長勝歌》。</p>
歌是什麽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城樓上有多少人!</p>
“將軍,南城門開了,外麵都是人,我們衝不出去!”</p>
通向城外的甬道狹窄。</p>
五萬騎兵想要經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p>
候於城外的大乾士兵,隻需要堵住城樓門洞,便能防止他們出城。</p>
這也是為何攻城要用數倍兵力,突圍同樣的原因所在。</p>
攻城時,甬道會作為重要的隘口,遍布精兵阻攔攻城敵兵。</p>
哪怕靠雲梯翻越城牆,想要大軍全數通過,也要拿下甬道才行。</p>
出城突圍時,也是必經甬道,大軍才能撤退。</p>
“走,去東城門和北城門,大家一起殺出去!”</p>
賀魯岩當機立斷,選擇了距離西城門最遠的兩處城門。</p>
並分散兵力,試圖以此來突圍出去。</p>
大乾士兵守住了甬道以外的城門處不假,可西城門與南城門的士兵數量,粗略估計,約有十萬兵馬。</p>
白日裏,橫州城內的大乾百姓還在包餃子、蒸包子。</p>
他們攻城時,還能夠聽得到城內百姓們歡奏歌聲。</p>
突然攻城,定會有士兵護送城中百姓出城。</p>
他們進入的是西城門,南城門有重兵把守,那麽大乾百姓撤離的方向,隻剩下東城門和北城門。</p>
無論是哪一個,大乾士兵為保護城內百姓撤離,自然是人手不足,他們便能夠借機突圍!</p>
</p>
“將軍,我帶兩萬兵馬去北城門!”</p>
副將請令。</p>
“好,我率三萬兵馬去東城門。”</p>
按照大汗的安排。</p>
前去天鎮城的便是讓他率領三萬騎兵,剩下的兩萬騎兵,留守橫州城內。</p>
如今橫州城內是留不下了。</p>
但兩萬兵馬留下來在城外遊蕩,也能夠牽製住這一帶的大乾兵馬。</p>
剩下的三萬騎兵,按照大汗命令前往天鎮城方向,也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p>
“一定要衝出去!”</p>
賀魯岩大喊一聲,身先士卒,朝著東城門奔去。</p>
“衝啊!”</p>
大乾士兵的歌聲越來越遠。</p>
由於南北跨度比東西小,副將優先率領兩萬騎兵靠近北城門。</p>
當挺進北城門,看到路上燈光通明,還在冒著蒸氣的包子蒸屜時,副將還以為他們運氣好,北門是大乾百姓們撤離的路線。</p>
可是。</p>
當他們距離北門僅剩下不到一百米,已臨城下時。</p>
再次聽到了熟悉的歌聲。</p>
呼哧!</p>
一直黑漆漆的城樓上,突然燃起無數火把。</p>
身穿百姓服飾的大乾士兵們,全部脫下各種各樣的外衣,手持弓箭,瞄準了下方的突厥騎兵。</p>
“射!”</p>
不知是誰一聲令下。</p>
副將還沒來得及看清城外是否有大乾伏兵。</p>
箭雨已然從天而落。</p>
嗖——</p>
嗖——</p>
位於馬背上、人數眾多的騎兵,此時根本沒地方閃躲,相當於立在當場的靶子。</p>
箭雨落下便能收割讓他們非死即傷,鮮少落空。</p>
三波箭雨而過,位於最前方的突厥騎兵,除了副將以及身手不錯的個別將領還好生生地騎在馬背上。</p>
剩下的突厥士兵全部被箭雨射中,擊落於馬下。</p>
沒有了主人牽製的馬匹,有些受傷的,馬上開始橫衝直撞,讓原本就因箭雨洗禮而慌亂的兵隊,更加騷擾起來。</p>
“快跑!”</p>
“北門也有伏兵!”</p>
後麵未被射中的騎兵,看到受傷的馬匹掉頭。</p>
反應過來,也跟著全部掉頭往後跑。</p>
然而兩萬騎兵的戰線,在街道中約有一裏地左右,前方掉頭,後頭還不知情。</p>
如此一來,兩相碰撞,光是無畏的傷亡,便有上百。</p>
“冷靜!”</p>
副將在箭雨停歇,城樓上換箭的時候,終於看清了城外的情況。</p>
雖然也有兵馬,但並不像西門和南門一樣,有數萬的士兵。</p>
有突圍出去的可能性!</p>
“快回……”</p>
“放箭!”</p>
城樓上,弓箭手再次拉滿弓弦,無數的箭雨落下。</p>
猶如一道難以跨越的屏障。</p>
副將在肩膀中了一箭後,看著外麵稀疏的大乾士兵。</p>
終於明白了,為何他們隻敢在城樓上埋伏五百弓箭手。</p>
因為,光是這道箭雨,他們就無法穿越過去。</p>
而已被大乾士兵埋伏嚇壞的新兵們,無法有效組織應對之策,也導致他們連犧牲數百先鋒部隊,突圍拚一拚的可能性也沒有了。</p>
“撤!”</p>
“去東門!”</p>
副將再不情願,也隻能讓那些還敢勇於當先鋒的手下先行撤退。</p>
前往東門與賀魯將軍集合,作殊死一搏,衝出城去。</p>
“駕!”</p>
賀魯岩騎馬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快速奔騰。</p>
近了。</p>
更近了。</p>
東門城樓已遙遙在望,黑漆漆的城樓和淩亂的街道,滾落在地的半個果子和爛菜子,說明大乾百姓撤離時很慌亂。</p>
如此一來,東城門外聚集著大乾士兵的可能,幾乎沒……</p>
呼哧!</p>
城樓上火苗燃起。</p>
能夠看得到,密密麻麻的人頭站在城樓上。</p>
約有上千。</p>
而火光映照下,東城城門洞開,外麵看不到頭的大乾兵隊,已經亮出手裏反光的兵器,蓄勢待發。</p>
“肖將軍,北城的突厥騎兵正在往這裏趕來!”</p>
“正好可以一網打盡。”</p>
城樓上。</p>
大乾將領毫不避諱,說得很大聲。</p>
賀魯岩心中一震,不敢置信地望著城樓上的大乾將領們。</p>
“為何?!”</p>
“為何你們能夠如此神速的撤走城中數萬百姓,還設下埋伏?”</p>
在賀魯岩的印象裏,大乾最在乎百姓生死。</p>
正因如此。</p>
他才沒有考慮過,大乾士兵會利用今日還在歡慶臘月初一的城中百姓來做誘餌,一腳踏進了他們的陷阱裏!</p>
“百姓?”</p>
城樓上傳來大乾眾將領們的大笑聲。</p>
“突厥賊兵,你們說的百姓,不就是我們嗎?”</p>
火把靠近城樓上的大乾將領們。</p>
當賀魯岩看到他們身上的衣著時,瞳孔猛一地縮。</p>
終於意識到自己為何會上當了。</p>
原來,城內的大乾百姓,竟都是大乾將士們假扮的!</p>
“不可能!”</p>
賀魯岩更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p>
大乾的將士如此安排,說明他們奇兵突襲,早已被掌握了動向。</p>
但這件事,除了大汗和軍師以外,根本沒人知曉!</p>
為何?!</p>
“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p>
“關門!”</p>
“放箭!”</p>
肖長青出聲下令。</p>
如今突厥的五萬騎兵,已中甕中之鱉。</p>
經曆了四處奔波,隻能任人宰割。</p>
“這可真是一場沒有反轉的戰爭。”</p>
……</p>
同州城外。</p>
半夜新的一輪將士輪值。</p>
一個將領,發現前來交接的並非唐清峙,好奇不已。</p>
當初提議加強守衛的可是唐清峙,這幾日輪值時總會提前趕到,如今怎麽換上了後軍的將領?</p>
“唐先鋒呢?”</p>
原本當值的將領好奇地問。</p>
南門城樓上傳來大乾士兵激昂的歌聲。</p>
離得近了,聽得真切。</p>
賀魯岩終於記起,這首歌的名字。</p>
是大乾歌頌長公主戰功卓越的《長勝歌》。</p>
歌是什麽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城樓上有多少人!</p>
“將軍,南城門開了,外麵都是人,我們衝不出去!”</p>
通向城外的甬道狹窄。</p>
五萬騎兵想要經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p>
候於城外的大乾士兵,隻需要堵住城樓門洞,便能防止他們出城。</p>
這也是為何攻城要用數倍兵力,突圍同樣的原因所在。</p>
攻城時,甬道會作為重要的隘口,遍布精兵阻攔攻城敵兵。</p>
哪怕靠雲梯翻越城牆,想要大軍全數通過,也要拿下甬道才行。</p>
出城突圍時,也是必經甬道,大軍才能撤退。</p>
“走,去東城門和北城門,大家一起殺出去!”</p>
賀魯岩當機立斷,選擇了距離西城門最遠的兩處城門。</p>
並分散兵力,試圖以此來突圍出去。</p>
大乾士兵守住了甬道以外的城門處不假,可西城門與南城門的士兵數量,粗略估計,約有十萬兵馬。</p>
白日裏,橫州城內的大乾百姓還在包餃子、蒸包子。</p>
他們攻城時,還能夠聽得到城內百姓們歡奏歌聲。</p>
突然攻城,定會有士兵護送城中百姓出城。</p>
他們進入的是西城門,南城門有重兵把守,那麽大乾百姓撤離的方向,隻剩下東城門和北城門。</p>
無論是哪一個,大乾士兵為保護城內百姓撤離,自然是人手不足,他們便能夠借機突圍!</p>
</p>
“將軍,我帶兩萬兵馬去北城門!”</p>
副將請令。</p>
“好,我率三萬兵馬去東城門。”</p>
按照大汗的安排。</p>
前去天鎮城的便是讓他率領三萬騎兵,剩下的兩萬騎兵,留守橫州城內。</p>
如今橫州城內是留不下了。</p>
但兩萬兵馬留下來在城外遊蕩,也能夠牽製住這一帶的大乾兵馬。</p>
剩下的三萬騎兵,按照大汗命令前往天鎮城方向,也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p>
“一定要衝出去!”</p>
賀魯岩大喊一聲,身先士卒,朝著東城門奔去。</p>
“衝啊!”</p>
大乾士兵的歌聲越來越遠。</p>
由於南北跨度比東西小,副將優先率領兩萬騎兵靠近北城門。</p>
當挺進北城門,看到路上燈光通明,還在冒著蒸氣的包子蒸屜時,副將還以為他們運氣好,北門是大乾百姓們撤離的路線。</p>
可是。</p>
當他們距離北門僅剩下不到一百米,已臨城下時。</p>
再次聽到了熟悉的歌聲。</p>
呼哧!</p>
一直黑漆漆的城樓上,突然燃起無數火把。</p>
身穿百姓服飾的大乾士兵們,全部脫下各種各樣的外衣,手持弓箭,瞄準了下方的突厥騎兵。</p>
“射!”</p>
不知是誰一聲令下。</p>
副將還沒來得及看清城外是否有大乾伏兵。</p>
箭雨已然從天而落。</p>
嗖——</p>
嗖——</p>
位於馬背上、人數眾多的騎兵,此時根本沒地方閃躲,相當於立在當場的靶子。</p>
箭雨落下便能收割讓他們非死即傷,鮮少落空。</p>
三波箭雨而過,位於最前方的突厥騎兵,除了副將以及身手不錯的個別將領還好生生地騎在馬背上。</p>
剩下的突厥士兵全部被箭雨射中,擊落於馬下。</p>
沒有了主人牽製的馬匹,有些受傷的,馬上開始橫衝直撞,讓原本就因箭雨洗禮而慌亂的兵隊,更加騷擾起來。</p>
“快跑!”</p>
“北門也有伏兵!”</p>
後麵未被射中的騎兵,看到受傷的馬匹掉頭。</p>
反應過來,也跟著全部掉頭往後跑。</p>
然而兩萬騎兵的戰線,在街道中約有一裏地左右,前方掉頭,後頭還不知情。</p>
如此一來,兩相碰撞,光是無畏的傷亡,便有上百。</p>
“冷靜!”</p>
副將在箭雨停歇,城樓上換箭的時候,終於看清了城外的情況。</p>
雖然也有兵馬,但並不像西門和南門一樣,有數萬的士兵。</p>
有突圍出去的可能性!</p>
“快回……”</p>
“放箭!”</p>
城樓上,弓箭手再次拉滿弓弦,無數的箭雨落下。</p>
猶如一道難以跨越的屏障。</p>
副將在肩膀中了一箭後,看著外麵稀疏的大乾士兵。</p>
終於明白了,為何他們隻敢在城樓上埋伏五百弓箭手。</p>
因為,光是這道箭雨,他們就無法穿越過去。</p>
而已被大乾士兵埋伏嚇壞的新兵們,無法有效組織應對之策,也導致他們連犧牲數百先鋒部隊,突圍拚一拚的可能性也沒有了。</p>
“撤!”</p>
“去東門!”</p>
副將再不情願,也隻能讓那些還敢勇於當先鋒的手下先行撤退。</p>
前往東門與賀魯將軍集合,作殊死一搏,衝出城去。</p>
“駕!”</p>
賀魯岩騎馬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快速奔騰。</p>
近了。</p>
更近了。</p>
東門城樓已遙遙在望,黑漆漆的城樓和淩亂的街道,滾落在地的半個果子和爛菜子,說明大乾百姓撤離時很慌亂。</p>
如此一來,東城門外聚集著大乾士兵的可能,幾乎沒……</p>
呼哧!</p>
城樓上火苗燃起。</p>
能夠看得到,密密麻麻的人頭站在城樓上。</p>
約有上千。</p>
而火光映照下,東城城門洞開,外麵看不到頭的大乾兵隊,已經亮出手裏反光的兵器,蓄勢待發。</p>
“肖將軍,北城的突厥騎兵正在往這裏趕來!”</p>
“正好可以一網打盡。”</p>
城樓上。</p>
大乾將領毫不避諱,說得很大聲。</p>
賀魯岩心中一震,不敢置信地望著城樓上的大乾將領們。</p>
“為何?!”</p>
“為何你們能夠如此神速的撤走城中數萬百姓,還設下埋伏?”</p>
在賀魯岩的印象裏,大乾最在乎百姓生死。</p>
正因如此。</p>
他才沒有考慮過,大乾士兵會利用今日還在歡慶臘月初一的城中百姓來做誘餌,一腳踏進了他們的陷阱裏!</p>
“百姓?”</p>
城樓上傳來大乾眾將領們的大笑聲。</p>
“突厥賊兵,你們說的百姓,不就是我們嗎?”</p>
火把靠近城樓上的大乾將領們。</p>
當賀魯岩看到他們身上的衣著時,瞳孔猛一地縮。</p>
終於意識到自己為何會上當了。</p>
原來,城內的大乾百姓,竟都是大乾將士們假扮的!</p>
“不可能!”</p>
賀魯岩更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p>
大乾的將士如此安排,說明他們奇兵突襲,早已被掌握了動向。</p>
但這件事,除了大汗和軍師以外,根本沒人知曉!</p>
為何?!</p>
“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p>
“關門!”</p>
“放箭!”</p>
肖長青出聲下令。</p>
如今突厥的五萬騎兵,已中甕中之鱉。</p>
經曆了四處奔波,隻能任人宰割。</p>
“這可真是一場沒有反轉的戰爭。”</p>
……</p>
同州城外。</p>
半夜新的一輪將士輪值。</p>
一個將領,發現前來交接的並非唐清峙,好奇不已。</p>
當初提議加強守衛的可是唐清峙,這幾日輪值時總會提前趕到,如今怎麽換上了後軍的將領?</p>
“唐先鋒呢?”</p>
原本當值的將領好奇地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