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近。</p>
李公公看到領頭的正是細辛,便確認了自己的猜測。</p>
“陛下,是王副丞。”</p>
細辛於王副丞,就像半夏於長公主。</p>
細辛這個名字還是後來隨著半夏改的。</p>
想到這裏,李公公甩了一下拂塵。</p>
“陛下,還要擺駕回宮嗎?”</p>
“副丞相昨晚半夜入京,不顧千裏奔波來找朕,總不能再讓他折騰。”</p>
看在玉璽的份兒上,天子決定賣王之遜一個麵子。</p>
再說了。</p>
他也想讓王之遜看一眼現今的神機營有何改變。</p>
讓王之遜回去好好管教王氏子弟,這次征兵,王氏子弟可是推三阻四,無一人參加。</p>
直到連弩試射成功,才想要投機取巧。</p>
也算是給了王家一個教訓。</p>
“諾……”</p>
李公公低聲應著,心裏明白。</p>
陛下這是決定再給王家一個機會。</p>
縱然董繼武設局陷害秦家一事,有王家人參與的可能,但證據全無,且王之遜還費盡心機搞了一個“魚群獻祥瑞”。</p>
這算是獻到了陛下的心坎上。</p>
李公公望著不斷接近的馬車在百步之外停下。</p>
車上緩慢下來一人,腳步蹣跚地往這邊走來。</p>
“副丞相這是受傷了?”</p>
天子大吃一驚。</p>
他怎麽沒聽暗衛匯報這個情況?</p>
不得不說,除了北境一事,王家人表現不太滿意,其他時候,王副丞所做之事,都很合他的心意。</p>
特別是王副丞才四十,正值盛年。</p>
此人能用,於後任也有益處。</p>
稍一猶豫後,天子還是主動朝前走去。</p>
“副丞相,你既行走不良,就應該在車上呆著。”</p>
不等走近,天子便閑話家常般抱怨起來。</p>
正費力往前走的王之遜,聞言頓時輕鬆起來。</p>
陛下心裏還有他!</p>
“臣有罪,還勞陛下親自過來……隻是臣這腿是因走水路太多,又因洛陽今年積濕,這才落下了風濕骨痛,讓陛下見笑了。”</p>
王之遜一瘸一拐地抱著厚厚一遝卷宗,向天子見完禮。</p>
也沒閑聊,直奔主題。</p>
“陛下,洛陽貪汙賑災款一案,臣已悉數查清,人證物證加上犯人們的簽字畫押,都在這裏。”</p>
王之遜把卷宗遞向李公公。</p>
等到李公公接過,又補充了一句。</p>
“其中,我的門生也有知情不報之嫌疑,臣去查抄他時,他已因罪自盡,後臣查實,他並非參與其中,而是貪汙之人與他有救命之恩,忠義難兩全,便一時糊塗犯了錯。”</p>
</p>
天子聽到此事,挑了挑眉。</p>
好一個忠義難兩全。</p>
若不是知道王副丞根本沒參與到這件案子裏,他都懷疑這個門生是受王副丞指揮,認罪自盡的。</p>
“知情不報也是大罪,罰抄家,男丁流放嶺南,女眷貶為賤籍。”</p>
天子專門欽點了如何處置。</p>
那便是無法更改。</p>
王之遜低頭應“諾”,心裏有些惋惜。</p>
但他已然盡了力,能夠保住這個門生全家性命已是不易,剩下的,隻能聽天由命了。</p>
“其他犯人,便交由刑部處置,該斬的斬,該殺的殺,該夷族的夷族,正逢災年還要貪百姓的救濟糧,罪加一等!”</p>
王之遜明白,天子這是要嚴懲不怠。</p>
也未有替誰求情的意思。</p>
站在旁邊,等著天子看完卷宗,再行對他的賞罰。</p>
“王愛卿,這次洛陽之行辛苦你了,論功,朕應當封賞於你。”</p>
“為天子效勞,是身為臣子的本分,不敢言辛苦,若陛下要封賞臣,臣早在洛陽便聽聞,秦家獨創的羽絨保暖衣物輕巧又好用,可是市麵上流通的衣物過於緊俏,洛陽也買不到,不如賞臣幾副護膝,臣這老腿也好早日複原。”</p>
王之遜此言一出。</p>
天子險些沒繃住笑出聲來。</p>
這話看上去是討要護膝,實際上是承認了秦氏羽絨衣物的重要性。</p>
也有王之遜想與秦家交好的意思。</p>
“王愛卿,你要討要護膝當封賞,光問朕還不行,得問問秦家願不願意,朕向秦家買護膝,那也是可丁可卯的,有一副算一副都送到了北境去。”</p>
天子認為,王之遜既然選擇向秦家透露善意。</p>
那便再低一次頭也沒關係。</p>
“恰好,今日秦先生就在神機營練兵,朕請他來與你商量商量?”</p>
天子朝著場地正中的秦小滿指去。</p>
隔著太遠。</p>
隻能夠看到一個身形挺拔似竹的青年,穿著樸素的藍色單衣站在當場。</p>
似乎察覺到他們的目光,朝他們扭頭看了過來。</p>
哪怕沒有看到臉龐。</p>
但王之遜卻莫名覺得,秦小滿給他一種莫名的熟悉感。</p>
這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p>
“陛下,聽聞您讓秦小滿當三位殿下的師父,許以帝師之名,如今又讓他來操練神機營的兵馬,可見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p>
王副丞人還沒見到,誇讚的話不絕於口。</p>
和朝堂上的王氏子弟對著秦家父子倆挑剔,嫌棄他們是商賈之流。</p>
完全不像是一家人似的。</p>
“王愛卿說得不錯,若非身懷奇術,朕怎會許以帝師這樣重要的位置?”</p>
天子對秦小滿的滿意,那也是不加掩飾。</p>
“王愛卿應該也聽說了,在他的指導下,二公主與三公主一起造出了一件神兵利器,而這,不過是一個開始。”</p>
王之遜當然聽說了。</p>
因此。</p>
他許以重望的耀謙,被撤了夫子一位,打發去翰林苑修書。</p>
不出意外,這應該是秦小滿的手筆。</p>
他不知道這個秦小滿,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操縱陛下的想法,滿足其個人的欲望的。</p>
總之。</p>
既然陛下想讓他與秦家交好,他便順著陛下的心意來。</p>
“對了,王愛卿,你遠在洛陽,或許不知,北境出了大事,董家設計陷害秦家,害死了五千將士,你們王氏子弟也參與其中。”</p>
天子說到這裏,特意停頓下來,目光灼灼地盯著王之遜的臉龐。</p>
不放過任何的異動。</p>
王之遜聞言,臉色頓時灰黑一片。</p>
“臣回家時聽耀東提起過此事,還說耀勳為了洗清王氏子弟的冤情,救出被燒著的屍體,不幸遇難……臣不知,那六人是否受人蠱惑或是被人利用,但臣敢保證,我王家對陛下,絕無二心,絕不會做危害陛下以及大乾的事!”</p>
說到此處,王之遜激動地舉手發誓。</p>
“若有食言,我王之遜定當天打雷劈!”</p>
話音剛落。</p>
“呼”地一陣狂風,卷起陰雲,遮住了原本的冬日豔陽。</p>
天子與神情微妙的王之遜麵麵相望,忽地放聲大笑。</p>
“哈哈哈,若是真的引來冬雷,這冬雷震震,定是王愛卿有冤,你這賭咒發誓,上天都不知道該不該靈驗了。”</p>
麵對天子的打趣。</p>
王之遜故作窘迫地跟著笑了笑,心裏也在埋怨,天公不作美。</p>
他對於這種鬼神之事,自是不信的。</p>
否則虧心事做了那麽多、賭咒發誓多少次,也沒見靈驗過。</p>
走夜路更沒撞到過鬼。</p>
但。</p>
隻要聽他發誓的人,相信他的誠意,那便是有用。</p>
“小李子,去請秦先生過來,就說王副丞想見見他。”</p>
終於。</p>
天子還是開了金口。</p>
給了王之遜與秦小滿二人握手言和的機會。</p>
李公公看到領頭的正是細辛,便確認了自己的猜測。</p>
“陛下,是王副丞。”</p>
細辛於王副丞,就像半夏於長公主。</p>
細辛這個名字還是後來隨著半夏改的。</p>
想到這裏,李公公甩了一下拂塵。</p>
“陛下,還要擺駕回宮嗎?”</p>
“副丞相昨晚半夜入京,不顧千裏奔波來找朕,總不能再讓他折騰。”</p>
看在玉璽的份兒上,天子決定賣王之遜一個麵子。</p>
再說了。</p>
他也想讓王之遜看一眼現今的神機營有何改變。</p>
讓王之遜回去好好管教王氏子弟,這次征兵,王氏子弟可是推三阻四,無一人參加。</p>
直到連弩試射成功,才想要投機取巧。</p>
也算是給了王家一個教訓。</p>
“諾……”</p>
李公公低聲應著,心裏明白。</p>
陛下這是決定再給王家一個機會。</p>
縱然董繼武設局陷害秦家一事,有王家人參與的可能,但證據全無,且王之遜還費盡心機搞了一個“魚群獻祥瑞”。</p>
這算是獻到了陛下的心坎上。</p>
李公公望著不斷接近的馬車在百步之外停下。</p>
車上緩慢下來一人,腳步蹣跚地往這邊走來。</p>
“副丞相這是受傷了?”</p>
天子大吃一驚。</p>
他怎麽沒聽暗衛匯報這個情況?</p>
不得不說,除了北境一事,王家人表現不太滿意,其他時候,王副丞所做之事,都很合他的心意。</p>
特別是王副丞才四十,正值盛年。</p>
此人能用,於後任也有益處。</p>
稍一猶豫後,天子還是主動朝前走去。</p>
“副丞相,你既行走不良,就應該在車上呆著。”</p>
不等走近,天子便閑話家常般抱怨起來。</p>
正費力往前走的王之遜,聞言頓時輕鬆起來。</p>
陛下心裏還有他!</p>
“臣有罪,還勞陛下親自過來……隻是臣這腿是因走水路太多,又因洛陽今年積濕,這才落下了風濕骨痛,讓陛下見笑了。”</p>
王之遜一瘸一拐地抱著厚厚一遝卷宗,向天子見完禮。</p>
也沒閑聊,直奔主題。</p>
“陛下,洛陽貪汙賑災款一案,臣已悉數查清,人證物證加上犯人們的簽字畫押,都在這裏。”</p>
王之遜把卷宗遞向李公公。</p>
等到李公公接過,又補充了一句。</p>
“其中,我的門生也有知情不報之嫌疑,臣去查抄他時,他已因罪自盡,後臣查實,他並非參與其中,而是貪汙之人與他有救命之恩,忠義難兩全,便一時糊塗犯了錯。”</p>
</p>
天子聽到此事,挑了挑眉。</p>
好一個忠義難兩全。</p>
若不是知道王副丞根本沒參與到這件案子裏,他都懷疑這個門生是受王副丞指揮,認罪自盡的。</p>
“知情不報也是大罪,罰抄家,男丁流放嶺南,女眷貶為賤籍。”</p>
天子專門欽點了如何處置。</p>
那便是無法更改。</p>
王之遜低頭應“諾”,心裏有些惋惜。</p>
但他已然盡了力,能夠保住這個門生全家性命已是不易,剩下的,隻能聽天由命了。</p>
“其他犯人,便交由刑部處置,該斬的斬,該殺的殺,該夷族的夷族,正逢災年還要貪百姓的救濟糧,罪加一等!”</p>
王之遜明白,天子這是要嚴懲不怠。</p>
也未有替誰求情的意思。</p>
站在旁邊,等著天子看完卷宗,再行對他的賞罰。</p>
“王愛卿,這次洛陽之行辛苦你了,論功,朕應當封賞於你。”</p>
“為天子效勞,是身為臣子的本分,不敢言辛苦,若陛下要封賞臣,臣早在洛陽便聽聞,秦家獨創的羽絨保暖衣物輕巧又好用,可是市麵上流通的衣物過於緊俏,洛陽也買不到,不如賞臣幾副護膝,臣這老腿也好早日複原。”</p>
王之遜此言一出。</p>
天子險些沒繃住笑出聲來。</p>
這話看上去是討要護膝,實際上是承認了秦氏羽絨衣物的重要性。</p>
也有王之遜想與秦家交好的意思。</p>
“王愛卿,你要討要護膝當封賞,光問朕還不行,得問問秦家願不願意,朕向秦家買護膝,那也是可丁可卯的,有一副算一副都送到了北境去。”</p>
天子認為,王之遜既然選擇向秦家透露善意。</p>
那便再低一次頭也沒關係。</p>
“恰好,今日秦先生就在神機營練兵,朕請他來與你商量商量?”</p>
天子朝著場地正中的秦小滿指去。</p>
隔著太遠。</p>
隻能夠看到一個身形挺拔似竹的青年,穿著樸素的藍色單衣站在當場。</p>
似乎察覺到他們的目光,朝他們扭頭看了過來。</p>
哪怕沒有看到臉龐。</p>
但王之遜卻莫名覺得,秦小滿給他一種莫名的熟悉感。</p>
這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p>
“陛下,聽聞您讓秦小滿當三位殿下的師父,許以帝師之名,如今又讓他來操練神機營的兵馬,可見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p>
王副丞人還沒見到,誇讚的話不絕於口。</p>
和朝堂上的王氏子弟對著秦家父子倆挑剔,嫌棄他們是商賈之流。</p>
完全不像是一家人似的。</p>
“王愛卿說得不錯,若非身懷奇術,朕怎會許以帝師這樣重要的位置?”</p>
天子對秦小滿的滿意,那也是不加掩飾。</p>
“王愛卿應該也聽說了,在他的指導下,二公主與三公主一起造出了一件神兵利器,而這,不過是一個開始。”</p>
王之遜當然聽說了。</p>
因此。</p>
他許以重望的耀謙,被撤了夫子一位,打發去翰林苑修書。</p>
不出意外,這應該是秦小滿的手筆。</p>
他不知道這個秦小滿,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操縱陛下的想法,滿足其個人的欲望的。</p>
總之。</p>
既然陛下想讓他與秦家交好,他便順著陛下的心意來。</p>
“對了,王愛卿,你遠在洛陽,或許不知,北境出了大事,董家設計陷害秦家,害死了五千將士,你們王氏子弟也參與其中。”</p>
天子說到這裏,特意停頓下來,目光灼灼地盯著王之遜的臉龐。</p>
不放過任何的異動。</p>
王之遜聞言,臉色頓時灰黑一片。</p>
“臣回家時聽耀東提起過此事,還說耀勳為了洗清王氏子弟的冤情,救出被燒著的屍體,不幸遇難……臣不知,那六人是否受人蠱惑或是被人利用,但臣敢保證,我王家對陛下,絕無二心,絕不會做危害陛下以及大乾的事!”</p>
說到此處,王之遜激動地舉手發誓。</p>
“若有食言,我王之遜定當天打雷劈!”</p>
話音剛落。</p>
“呼”地一陣狂風,卷起陰雲,遮住了原本的冬日豔陽。</p>
天子與神情微妙的王之遜麵麵相望,忽地放聲大笑。</p>
“哈哈哈,若是真的引來冬雷,這冬雷震震,定是王愛卿有冤,你這賭咒發誓,上天都不知道該不該靈驗了。”</p>
麵對天子的打趣。</p>
王之遜故作窘迫地跟著笑了笑,心裏也在埋怨,天公不作美。</p>
他對於這種鬼神之事,自是不信的。</p>
否則虧心事做了那麽多、賭咒發誓多少次,也沒見靈驗過。</p>
走夜路更沒撞到過鬼。</p>
但。</p>
隻要聽他發誓的人,相信他的誠意,那便是有用。</p>
“小李子,去請秦先生過來,就說王副丞想見見他。”</p>
終於。</p>
天子還是開了金口。</p>
給了王之遜與秦小滿二人握手言和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