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p>
禦書房裏隻剩下炭火發出的“劈啪”聲。</p>
天子與唐清柔四目相對良久後,默默地收回視線。</p>
又默默地拿起桌子上被他扔掉的奏折,雙手捧著湊到眼前,仔細地看了起來。</p>
</p>
越看。</p>
天子的雙眼睜得越開,臉上的神情不時地變幻著。</p>
最後,又是“砰”的一聲。</p>
天子一巴掌將奏折拍在桌子上,深深地看了一眼唐清柔後,抄起京城商會集體成員的請願書……又扔到一邊,拿起位於最下方的一頁信紙看了起來。</p>
上麵密密麻麻寫著西域有而大乾並不存在或是稀缺的產物。</p>
熟悉的字跡。</p>
確實是秦先生所寫。</p>
秦先生所說的許多事物,聽上去很荒誕,許多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能相信是真實存在的。</p>
但。</p>
數次的經驗告訴他,聽上去再荒誕的事,從秦小滿的嘴裏說出來,也會成真。</p>
“原來如此。”</p>
天子看完紙上的內容,再連同奏折與眾人的請願書。</p>
便明白發生了何事。</p>
“唐家丫頭,他們真的願意攤派西域商路的軍需費用?”</p>
不是天子摳門。</p>
實在是家業大了,處處用錢。</p>
如果沒有一個妥善之法,就算他想自掏腰包,別的朝臣也不會答應。</p>
與西域通商,可不僅僅是通商這麽簡單。</p>
還要諸國建交,甚至會因此發生戰爭。</p>
那麽,走的第一步,就必須讓人無法詬病。</p>
“回陛下,與其說他們願意,倒不如說……他們爭著搶著,想要多攤派一些,才好拿下獨家經營權。”</p>
唐清柔朝著門外站著的天璿看去。</p>
天子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就見天璿手裏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麵露不解。</p>
“門口那個丫頭,你進來。”</p>
“諾!”</p>
天璿應了一聲,拎著包袱走進殿中。</p>
不等天子再次開口,十分主動地將包袱遞了上去。</p>
“退下。”</p>
李公公嗬斥一聲。</p>
天璿一愣。</p>
“陛下不是要錢?這裏麵可都是銀票。”</p>
此話一出。</p>
天子錯愕不已。</p>
“銀票?唐家丫頭,你不會是想學秦先生補稅,自掏腰包為朕添軍需吧?”</p>
真要是這樣的話,天子都有些不好意思收了。</p>
心裏這麽想著,天子朝著天璿伸出手去。</p>
“拿上來朕瞧瞧,唐家丫頭給朕捐了多少銀票?”</p>
包袱到手。</p>
天子迫不及待地剛要打開。</p>
就聽唐清柔笑著回話。</p>
“陛下,這包袱裏的銀票不是臣捐的,是京城商會諸人掏的錢,他們說,這是他們向陛下請願的誠意,事發突然,他們也拿不出更多的銀錢了。”</p>
“……”</p>
天子望著滿滿當當一萬數額的銀票。</p>
厚厚的一包袱,大概有二百來張。</p>
有了這些銀票,能夠讓五萬大軍在河套地區跑一年。</p>
“補完了雙倍的稅,再每家掏這麽多錢出來,他們確實拿不出錢來了。”</p>
天子掂量著這厚厚的銀票,心裏沉甸甸的。</p>
既高興於這些商戶們的奉獻,同時也擔憂,商路開通後,沒辦法讓他們獲取豐厚的回報。</p>
導致大乾商業不穩定。</p>
“唐家丫頭,有了這些錢,朕明日早朝便能夠下達通商的聖旨,做好準備後,便派遣大軍開路,疏通商道,隻是,西域擁有豐富的產物不假,可怎麽利用起來,不僅讓大乾賺到錢,更能夠讓西域各國的王族同我們長久地做生意?”</p>
做生意這種事,光靠拳頭硬還不行。</p>
大乾的商人是外來客。</p>
客隨主便。</p>
還得想辦法讓西域各國主動同他們做生意,這樣才會減少摩擦,避免發生戰爭。</p>
“唐家丫頭,如今北境還在打仗,這場戰爭要打多久才能真正的停下來,是一年半載,還是三年五年,不是靠我們來決定的。”</p>
天子眼神閃爍不定,內心糾結萬分。</p>
再次征兵,必然會引起民憤。</p>
所以這三五年裏,想要保持商道太平,必須要給西域各國王族看到足夠豐厚的利益。</p>
但他對西域諸事並不了解。</p>
在這個前提下說服文武百官……他連自己都說服不了。</p>
“這……”</p>
唐清柔黛眉微蹙,低下頭掩飾住眼神裏的些許慌亂。</p>
她確實沒站在西域各國想這個問題。</p>
布匹瓷器等物賣到西域去,能夠吸引西域各國來同他們做生意,隻是一個設想。</p>
就算有先例,但難保時光荏苒,這個方法已然被淘汰了。</p>
但唐清柔隻是慌亂了片刻,便穩住了心神。</p>
抬起頭,目光奕奕地看著還在思考破解之法的天子。</p>
“陛下,臣提議先派一支隊伍前去探路以及與各國外交,確認他們是否有交好與互商的意願。”</p>
“隻要將他們稀缺而我們大乾所有的貨物帶去,再以使臣建交,臣相信,必能水到渠成!”</p>
誠意是兩國邦交的基礎。</p>
需求則是的紐帶。</p>
“這些朕也知道,可西域諸國需求之物,唐家丫頭,你可曉得?”</p>
天子與無話可說的唐清柔四目相對,都是暗歎一聲。</p>
萬事俱備,隻欠一個對西域諸國有了解的人。</p>
“陛下……不如,宣秦先生覲見?”</p>
唐清柔自知她能力有限。</p>
碰到這樣的事,也隻能把秦先生叫來,一起參謀參謀了。</p>
“對啊!秦先生既然知道西域各國的特產,想來也應該聽說過他們缺什麽,小李子,宣秦先生入宮!”</p>
李公公聞言,也是暗歎一聲。</p>
陛下這是一日不見秦先生都不行了。</p>
“宣秦先生覲見!”</p>
……</p>
王府。</p>
王之遜正拿著鐵鍬鏟著地上的積雪,將它們往未結冰的湖裏扔。</p>
嗒嗒嗒!</p>
一進院子正對著的大門外,響起急促的馬蹄聲。</p>
他探頭看到穿著明黃色彩的宮中侍衛,朝著秦府所在的方向奔去,還沒派人詢問發生何事,細辛連忙小跑過來。</p>
“老爺,京城商會出事了……”</p>
低語幾句。</p>
王之遜便恍然大悟。</p>
“這秦帝師和唐女官可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總想著改變朝廷的規矩,我以為稅改是唐女官的目標,沒想到隻是他們的起步。”</p>
嚓!</p>
話罷,王之遜繼續用鐵鍬鏟雪,往湖裏拋去。</p>
看到白雪融於湖水中,化作無形。</p>
明明存在於湖中卻看不見的積雪,讓他的眼神也變得如同湖水般泛起了涼意。</p>
“老爺,我們是參與其中還是反對?”</p>
細辛低聲詢問。</p>
“參與,為何不參與?大乾國力日盛,就算別人不提,我遲早也會提及對外通商一事,讓他們搶了先,可不能讓他們獨占功勞,去挑選幾個身體不錯吃得了苦口才又好的年輕後生。”</p>
如此吩咐,細辛馬上便明白了老爺的意思。</p>
秦家賺錢他們領功。</p>
出使西域的人選,老爺已經選好了!</p>
“這可是一個苦差事,選中的人哪怕出身差些,能力和耐力都需出類拔萃,誤了陛下的大事,誰也擔待不起。”</p>
王之遜不忘叮嚀一句。</p>
“是。”</p>
細辛正準備離開。</p>
大門外再次響起急促的馬蹄聲。</p>
隻是這一次,徑直地停在了王府門前。</p>
撲棱撲棱……</p>
馬背上的信鷹還在振動著翅膀。</p>
送信的人踉蹌著翻下馬來。</p>
“老爺!富陽急信!”</p>
禦書房裏隻剩下炭火發出的“劈啪”聲。</p>
天子與唐清柔四目相對良久後,默默地收回視線。</p>
又默默地拿起桌子上被他扔掉的奏折,雙手捧著湊到眼前,仔細地看了起來。</p>
</p>
越看。</p>
天子的雙眼睜得越開,臉上的神情不時地變幻著。</p>
最後,又是“砰”的一聲。</p>
天子一巴掌將奏折拍在桌子上,深深地看了一眼唐清柔後,抄起京城商會集體成員的請願書……又扔到一邊,拿起位於最下方的一頁信紙看了起來。</p>
上麵密密麻麻寫著西域有而大乾並不存在或是稀缺的產物。</p>
熟悉的字跡。</p>
確實是秦先生所寫。</p>
秦先生所說的許多事物,聽上去很荒誕,許多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能相信是真實存在的。</p>
但。</p>
數次的經驗告訴他,聽上去再荒誕的事,從秦小滿的嘴裏說出來,也會成真。</p>
“原來如此。”</p>
天子看完紙上的內容,再連同奏折與眾人的請願書。</p>
便明白發生了何事。</p>
“唐家丫頭,他們真的願意攤派西域商路的軍需費用?”</p>
不是天子摳門。</p>
實在是家業大了,處處用錢。</p>
如果沒有一個妥善之法,就算他想自掏腰包,別的朝臣也不會答應。</p>
與西域通商,可不僅僅是通商這麽簡單。</p>
還要諸國建交,甚至會因此發生戰爭。</p>
那麽,走的第一步,就必須讓人無法詬病。</p>
“回陛下,與其說他們願意,倒不如說……他們爭著搶著,想要多攤派一些,才好拿下獨家經營權。”</p>
唐清柔朝著門外站著的天璿看去。</p>
天子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就見天璿手裏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麵露不解。</p>
“門口那個丫頭,你進來。”</p>
“諾!”</p>
天璿應了一聲,拎著包袱走進殿中。</p>
不等天子再次開口,十分主動地將包袱遞了上去。</p>
“退下。”</p>
李公公嗬斥一聲。</p>
天璿一愣。</p>
“陛下不是要錢?這裏麵可都是銀票。”</p>
此話一出。</p>
天子錯愕不已。</p>
“銀票?唐家丫頭,你不會是想學秦先生補稅,自掏腰包為朕添軍需吧?”</p>
真要是這樣的話,天子都有些不好意思收了。</p>
心裏這麽想著,天子朝著天璿伸出手去。</p>
“拿上來朕瞧瞧,唐家丫頭給朕捐了多少銀票?”</p>
包袱到手。</p>
天子迫不及待地剛要打開。</p>
就聽唐清柔笑著回話。</p>
“陛下,這包袱裏的銀票不是臣捐的,是京城商會諸人掏的錢,他們說,這是他們向陛下請願的誠意,事發突然,他們也拿不出更多的銀錢了。”</p>
“……”</p>
天子望著滿滿當當一萬數額的銀票。</p>
厚厚的一包袱,大概有二百來張。</p>
有了這些銀票,能夠讓五萬大軍在河套地區跑一年。</p>
“補完了雙倍的稅,再每家掏這麽多錢出來,他們確實拿不出錢來了。”</p>
天子掂量著這厚厚的銀票,心裏沉甸甸的。</p>
既高興於這些商戶們的奉獻,同時也擔憂,商路開通後,沒辦法讓他們獲取豐厚的回報。</p>
導致大乾商業不穩定。</p>
“唐家丫頭,有了這些錢,朕明日早朝便能夠下達通商的聖旨,做好準備後,便派遣大軍開路,疏通商道,隻是,西域擁有豐富的產物不假,可怎麽利用起來,不僅讓大乾賺到錢,更能夠讓西域各國的王族同我們長久地做生意?”</p>
做生意這種事,光靠拳頭硬還不行。</p>
大乾的商人是外來客。</p>
客隨主便。</p>
還得想辦法讓西域各國主動同他們做生意,這樣才會減少摩擦,避免發生戰爭。</p>
“唐家丫頭,如今北境還在打仗,這場戰爭要打多久才能真正的停下來,是一年半載,還是三年五年,不是靠我們來決定的。”</p>
天子眼神閃爍不定,內心糾結萬分。</p>
再次征兵,必然會引起民憤。</p>
所以這三五年裏,想要保持商道太平,必須要給西域各國王族看到足夠豐厚的利益。</p>
但他對西域諸事並不了解。</p>
在這個前提下說服文武百官……他連自己都說服不了。</p>
“這……”</p>
唐清柔黛眉微蹙,低下頭掩飾住眼神裏的些許慌亂。</p>
她確實沒站在西域各國想這個問題。</p>
布匹瓷器等物賣到西域去,能夠吸引西域各國來同他們做生意,隻是一個設想。</p>
就算有先例,但難保時光荏苒,這個方法已然被淘汰了。</p>
但唐清柔隻是慌亂了片刻,便穩住了心神。</p>
抬起頭,目光奕奕地看著還在思考破解之法的天子。</p>
“陛下,臣提議先派一支隊伍前去探路以及與各國外交,確認他們是否有交好與互商的意願。”</p>
“隻要將他們稀缺而我們大乾所有的貨物帶去,再以使臣建交,臣相信,必能水到渠成!”</p>
誠意是兩國邦交的基礎。</p>
需求則是的紐帶。</p>
“這些朕也知道,可西域諸國需求之物,唐家丫頭,你可曉得?”</p>
天子與無話可說的唐清柔四目相對,都是暗歎一聲。</p>
萬事俱備,隻欠一個對西域諸國有了解的人。</p>
“陛下……不如,宣秦先生覲見?”</p>
唐清柔自知她能力有限。</p>
碰到這樣的事,也隻能把秦先生叫來,一起參謀參謀了。</p>
“對啊!秦先生既然知道西域各國的特產,想來也應該聽說過他們缺什麽,小李子,宣秦先生入宮!”</p>
李公公聞言,也是暗歎一聲。</p>
陛下這是一日不見秦先生都不行了。</p>
“宣秦先生覲見!”</p>
……</p>
王府。</p>
王之遜正拿著鐵鍬鏟著地上的積雪,將它們往未結冰的湖裏扔。</p>
嗒嗒嗒!</p>
一進院子正對著的大門外,響起急促的馬蹄聲。</p>
他探頭看到穿著明黃色彩的宮中侍衛,朝著秦府所在的方向奔去,還沒派人詢問發生何事,細辛連忙小跑過來。</p>
“老爺,京城商會出事了……”</p>
低語幾句。</p>
王之遜便恍然大悟。</p>
“這秦帝師和唐女官可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總想著改變朝廷的規矩,我以為稅改是唐女官的目標,沒想到隻是他們的起步。”</p>
嚓!</p>
話罷,王之遜繼續用鐵鍬鏟雪,往湖裏拋去。</p>
看到白雪融於湖水中,化作無形。</p>
明明存在於湖中卻看不見的積雪,讓他的眼神也變得如同湖水般泛起了涼意。</p>
“老爺,我們是參與其中還是反對?”</p>
細辛低聲詢問。</p>
“參與,為何不參與?大乾國力日盛,就算別人不提,我遲早也會提及對外通商一事,讓他們搶了先,可不能讓他們獨占功勞,去挑選幾個身體不錯吃得了苦口才又好的年輕後生。”</p>
如此吩咐,細辛馬上便明白了老爺的意思。</p>
秦家賺錢他們領功。</p>
出使西域的人選,老爺已經選好了!</p>
“這可是一個苦差事,選中的人哪怕出身差些,能力和耐力都需出類拔萃,誤了陛下的大事,誰也擔待不起。”</p>
王之遜不忘叮嚀一句。</p>
“是。”</p>
細辛正準備離開。</p>
大門外再次響起急促的馬蹄聲。</p>
隻是這一次,徑直地停在了王府門前。</p>
撲棱撲棱……</p>
馬背上的信鷹還在振動著翅膀。</p>
送信的人踉蹌著翻下馬來。</p>
“老爺!富陽急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