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以後這裏就是李家村了
空間存千億物資,後娘帶崽去逃荒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侍衛指著這一片,沉聲說:“這就是潯州府最為西麵的山脈,距離最近的縣城,也有八十裏。這裏都是無主之地,你們可以在這裏開荒。”</p>
柳盼兒觀察前麵的環境,植被茂盛,有河有溝有小溪。雖然平坦的地少,但山坡並不陡峭,可以開梯田。</p>
李村長看了看周圍,對那個侍衛說:“多謝,以後這裏就是李家村了。”</p>
“南方氣候濕潤,一年兩熟,三熟,現在開荒種地,還來得及。四個月之後,我家少爺還會派人來。”侍衛臨走之前交代,希望這些人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開荒種地,安頓下來。</p>
李村長連連點頭,“多謝壯士,多謝顧大人。”</p>
雖然隻是這個侍衛隻是帶他們來到荒無人煙的地方,但李村長已經很感激了。</p>
等到侍衛離開,李家村老老小小一百零三人,表情愴然,甚至有幾分手足無措。</p>
周翠花心慌,“當家的,咱們糧食撐不了多久了······”</p>
李村長也緩過神,“大家都別怕,這裏沒有土匪,可能有猛獸,但咱們有武器,不怕!”</p>
柳盼兒跳下牛車,跑到溪水邊,看到小溪裏有魚,笑著大喊一聲,“小溪裏有魚,快來撈魚!”</p>
柳盼兒的清脆聲音,讓大家從失落心情裏緩過來,紛紛跑了過去。</p>
“哎呦,真的有不少魚,這南方的物產就是豐富,就算咱們什麽都沒有也不怕。隻要勤勞,總能找到吃的。”</p>
“對,我看這樹上有不少果子。”</p>
“我會編漁網,那邊黃麻,砍了剝皮,能做成麻繩,做漁網。”</p>
“我會木匠活,蓋房子。”</p>
“我力氣大,開荒種地。”</p>
大家互相鼓勵,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p>
“可是咱們沒有種子啊!”李大壯撓撓頭,“沒種子,咱們開荒,也沒法種地啊!”</p>
眾人又是一愣,茫然無措。</p>
柳盼兒這時候,又大聲鼓勵,“怕什麽?咱們身上多多少少還有點銀子,等安頓下來,咱們去買稻種。去縣城八十裏路,並不遠,兩天就能來回。”</p>
李村長也連忙說:“對,咱們可以買種子。女人在小溪裏邊上抓魚做飯,男人們趕緊看看哪裏適合咱們安頓。”</p>
李村長帶著三四十個青壯年,開始尋找能夠安頓的地方。</p>
柳盼兒在小溪比較窄的地方,用石頭在兩邊壘起來,然後把籃子放在中間,人站在小溪裏,固定住籃子。</p>
小魚順著溪水往下流,不一會兒籃子裏,就遊進來很多小魚。</p>
劉氏喜笑顏開,拿著另一個籃子,對柳盼兒說:“三弟妹,你把籃子拎起來,我換另一隻籃子捉魚。”</p>
柳盼兒應下,拎起籃子,裏麵大約有半斤多的小魚。</p>
魚雖然小,但也是魚。</p>
柳盼兒對李麗招了招手,“阿麗,我教你,這樣輕輕擠壓小魚的肚子,裏麵的腸子就清理出來了,在溪水裏洗洗,然後放在大石頭上晾曬,可以做成小魚幹。”</p>
李麗喜笑顏開,“三嬸,我會。”</p>
李大寶看了看,對柳盼兒說:“娘,我四處看看,先找個山洞,遮風擋雨。”</p>
柳盼兒把籃子遞過來,“大寶,你來跟你大伯娘一起捉魚,我去尋找山洞。阿蓉照顧小寶和阿楠,阿芳做飯,咱們分頭行事。”</p>
柳盼兒隨身帶著剔骨刀,而且還有武功,生活經驗也比李大寶多。</p>
柳盼兒現在是家裏的主心骨,這麽說了,大家都服從。</p>
李楠在邊上奶聲奶氣地說:“娘,那你小心點,早去早回!”</p>
柳盼兒輕笑,伸手輕輕擰了李楠小臉,“好,阿楠和小寶聽話,回來給你們做好吃的。”</p>
在家人的殷切目光之下,柳盼兒尋找山洞。</p>
柳盼兒一邊尋找山洞,一邊手指摸著手腕處的紅點,然後她發現倉庫空間變大了,而且多了十幾個麻袋。</p>
她仔細一看,全部是水稻種子,而且還是那種具有可繁殖能力的種子。</p>
看到這些,柳盼兒心花怒放。</p>
這些種子高產,隻要開出來荒地,產量可能沒有前世用化肥長出來的多,但也比現在的水稻產量高。</p>
有了這些,柳盼兒放心了。</p>
這裏並沒有山洞,讓柳盼兒頗為著急。南方多雨,沒有山洞,就隻能淋雨。大人都受不了,更別說小孩子。</p>
“村長大叔,這地方山坡並不太陡峭,沒有山洞,咱們還是另想辦法吧。”走了兩個多時辰,仍舊沒有找到山洞,柳盼兒開口建議。</p>
李村長心裏也非常著急,本來還想找山洞,先住下來,然後開荒種地。等把地種好了,再去蓋房子。</p>
“元青家,你有什麽想法?”李村長問,眼露希冀,希望柳盼兒能有好辦法。</p>
柳盼兒看向李村長,說:“房子是必須要蓋的,但現在夏天,並不冷,最主要的是遮風擋雨。</p>
咱們先讓村裏會蓋房子的人,搭竹棚子。大埂叔,你是木匠,以前也在村子裏幫忙幹活,用竹子能夠搭建遮風擋雨的棚子嗎?”</p>
李大梗點頭,“能,用竹子搭棚子不太結實,雖然蓋棚子很快,但可能用不了多久。”</p>
</p>
柳盼兒笑笑,“能住,又快,正符合咱們現在的需求。等到我們開完荒之後,再想辦法蓋房子。”</p>
“可我蓋房子了,我家就我一個壯勞力,剩下的都是婦孺,怎麽開荒啊?”李大埂倒是想蓋房子,但他去蓋房子,家裏沒人開荒,以後吃什麽喝什麽。</p>
李村長也很為難,有的家裏隻有婦孺,不能開荒。</p>
這時候,柳盼兒想了想,提出來建議,“村長,我有個想法,咱們一個村子,逃難過程中,死傷很多。有的人家裏沒有勞動力,隻剩下老弱,想要開荒蓋房子很難。</p>
她們不能幹重活,但可以做飯,洗衣服,看孩子。咱們把所有人分成幹雜物的活,做飯的,蓋房子的,開荒的,還有去縣城買種子買犁。</p>
這樣各種事情都不耽擱,還能共同開出來的荒地。竹子房子,按照需要分配。人多的,就分大一點的;人少的,就分小一點的。</p>
至於開出來的田,今年咱們開出來的荒地,按照人頭算,平均分配。八歲以上的孩子,跟大人一樣。八歲以下,分到大人一半的田。”</p>
柳盼兒觀察前麵的環境,植被茂盛,有河有溝有小溪。雖然平坦的地少,但山坡並不陡峭,可以開梯田。</p>
李村長看了看周圍,對那個侍衛說:“多謝,以後這裏就是李家村了。”</p>
“南方氣候濕潤,一年兩熟,三熟,現在開荒種地,還來得及。四個月之後,我家少爺還會派人來。”侍衛臨走之前交代,希望這些人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開荒種地,安頓下來。</p>
李村長連連點頭,“多謝壯士,多謝顧大人。”</p>
雖然隻是這個侍衛隻是帶他們來到荒無人煙的地方,但李村長已經很感激了。</p>
等到侍衛離開,李家村老老小小一百零三人,表情愴然,甚至有幾分手足無措。</p>
周翠花心慌,“當家的,咱們糧食撐不了多久了······”</p>
李村長也緩過神,“大家都別怕,這裏沒有土匪,可能有猛獸,但咱們有武器,不怕!”</p>
柳盼兒跳下牛車,跑到溪水邊,看到小溪裏有魚,笑著大喊一聲,“小溪裏有魚,快來撈魚!”</p>
柳盼兒的清脆聲音,讓大家從失落心情裏緩過來,紛紛跑了過去。</p>
“哎呦,真的有不少魚,這南方的物產就是豐富,就算咱們什麽都沒有也不怕。隻要勤勞,總能找到吃的。”</p>
“對,我看這樹上有不少果子。”</p>
“我會編漁網,那邊黃麻,砍了剝皮,能做成麻繩,做漁網。”</p>
“我會木匠活,蓋房子。”</p>
“我力氣大,開荒種地。”</p>
大家互相鼓勵,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p>
“可是咱們沒有種子啊!”李大壯撓撓頭,“沒種子,咱們開荒,也沒法種地啊!”</p>
眾人又是一愣,茫然無措。</p>
柳盼兒這時候,又大聲鼓勵,“怕什麽?咱們身上多多少少還有點銀子,等安頓下來,咱們去買稻種。去縣城八十裏路,並不遠,兩天就能來回。”</p>
李村長也連忙說:“對,咱們可以買種子。女人在小溪裏邊上抓魚做飯,男人們趕緊看看哪裏適合咱們安頓。”</p>
李村長帶著三四十個青壯年,開始尋找能夠安頓的地方。</p>
柳盼兒在小溪比較窄的地方,用石頭在兩邊壘起來,然後把籃子放在中間,人站在小溪裏,固定住籃子。</p>
小魚順著溪水往下流,不一會兒籃子裏,就遊進來很多小魚。</p>
劉氏喜笑顏開,拿著另一個籃子,對柳盼兒說:“三弟妹,你把籃子拎起來,我換另一隻籃子捉魚。”</p>
柳盼兒應下,拎起籃子,裏麵大約有半斤多的小魚。</p>
魚雖然小,但也是魚。</p>
柳盼兒對李麗招了招手,“阿麗,我教你,這樣輕輕擠壓小魚的肚子,裏麵的腸子就清理出來了,在溪水裏洗洗,然後放在大石頭上晾曬,可以做成小魚幹。”</p>
李麗喜笑顏開,“三嬸,我會。”</p>
李大寶看了看,對柳盼兒說:“娘,我四處看看,先找個山洞,遮風擋雨。”</p>
柳盼兒把籃子遞過來,“大寶,你來跟你大伯娘一起捉魚,我去尋找山洞。阿蓉照顧小寶和阿楠,阿芳做飯,咱們分頭行事。”</p>
柳盼兒隨身帶著剔骨刀,而且還有武功,生活經驗也比李大寶多。</p>
柳盼兒現在是家裏的主心骨,這麽說了,大家都服從。</p>
李楠在邊上奶聲奶氣地說:“娘,那你小心點,早去早回!”</p>
柳盼兒輕笑,伸手輕輕擰了李楠小臉,“好,阿楠和小寶聽話,回來給你們做好吃的。”</p>
在家人的殷切目光之下,柳盼兒尋找山洞。</p>
柳盼兒一邊尋找山洞,一邊手指摸著手腕處的紅點,然後她發現倉庫空間變大了,而且多了十幾個麻袋。</p>
她仔細一看,全部是水稻種子,而且還是那種具有可繁殖能力的種子。</p>
看到這些,柳盼兒心花怒放。</p>
這些種子高產,隻要開出來荒地,產量可能沒有前世用化肥長出來的多,但也比現在的水稻產量高。</p>
有了這些,柳盼兒放心了。</p>
這裏並沒有山洞,讓柳盼兒頗為著急。南方多雨,沒有山洞,就隻能淋雨。大人都受不了,更別說小孩子。</p>
“村長大叔,這地方山坡並不太陡峭,沒有山洞,咱們還是另想辦法吧。”走了兩個多時辰,仍舊沒有找到山洞,柳盼兒開口建議。</p>
李村長心裏也非常著急,本來還想找山洞,先住下來,然後開荒種地。等把地種好了,再去蓋房子。</p>
“元青家,你有什麽想法?”李村長問,眼露希冀,希望柳盼兒能有好辦法。</p>
柳盼兒看向李村長,說:“房子是必須要蓋的,但現在夏天,並不冷,最主要的是遮風擋雨。</p>
咱們先讓村裏會蓋房子的人,搭竹棚子。大埂叔,你是木匠,以前也在村子裏幫忙幹活,用竹子能夠搭建遮風擋雨的棚子嗎?”</p>
李大梗點頭,“能,用竹子搭棚子不太結實,雖然蓋棚子很快,但可能用不了多久。”</p>
</p>
柳盼兒笑笑,“能住,又快,正符合咱們現在的需求。等到我們開完荒之後,再想辦法蓋房子。”</p>
“可我蓋房子了,我家就我一個壯勞力,剩下的都是婦孺,怎麽開荒啊?”李大埂倒是想蓋房子,但他去蓋房子,家裏沒人開荒,以後吃什麽喝什麽。</p>
李村長也很為難,有的家裏隻有婦孺,不能開荒。</p>
這時候,柳盼兒想了想,提出來建議,“村長,我有個想法,咱們一個村子,逃難過程中,死傷很多。有的人家裏沒有勞動力,隻剩下老弱,想要開荒蓋房子很難。</p>
她們不能幹重活,但可以做飯,洗衣服,看孩子。咱們把所有人分成幹雜物的活,做飯的,蓋房子的,開荒的,還有去縣城買種子買犁。</p>
這樣各種事情都不耽擱,還能共同開出來的荒地。竹子房子,按照需要分配。人多的,就分大一點的;人少的,就分小一點的。</p>
至於開出來的田,今年咱們開出來的荒地,按照人頭算,平均分配。八歲以上的孩子,跟大人一樣。八歲以下,分到大人一半的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