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教加減算術
空間存千億物資,後娘帶崽去逃荒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翠花曾經嚐過紅薯和土豆的味道,對紅薯土豆非常上心,幾乎每天都要來田裏轉一遍。</p>
反倒是對那些香瓜羊角蜜,西紅柿辣椒。雖然她也打理,但因為沒見過實物,也不知道能不能結果子,所以並不上心。</p>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每當下雨刮風打雷的時候,柳盼兒就特別擔心風太大把田裏的莊稼吹倒了。</p>
今天又開始下大雨,柳盼兒坐在自家山洞門口,看著外麵的瓢潑大雨,微微出神。</p>
女兒李楠跑了過來,依偎在柳盼兒的身邊,“娘,你是不是不高興啊?”</p>
柳盼兒搖了搖頭,莞爾一笑,“沒有不高興,就是擔心暴風雨太大,壞了咱們的莊稼。”</p>
劉氏麵露擔憂地看向外麵,“唉,希望老天爺睜開眼,千萬別弄壞了咱們的莊稼。那可是咱們安身立命留在這裏的本錢啊!”</p>
聽到這話,李楠也皺著眉頭,她是小孩,更加沒有辦法。</p>
憂愁的情緒蔓延,從大人傳遞到小孩身上,所有人都悶悶不樂。</p>
看到大家愁眉不展,柳盼兒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發愁也沒用,那就不愁了,順其自然吧。正好今天沒事,我先檢查你們九九乘法表的背誦情況。如果都會背誦,就教你們加減算術。”</p>
小孩子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立即開始爭先恐後給柳盼兒背誦九九乘法表。</p>
孩子們背誦非常流利,即使最小的李楠,也全部背會了。</p>
大一點的李蓉和李大寶,以及劉氏的兩個女兒李芳和李麗,也能流利地背誦出來。</p>
柳盼兒拿著一根樹枝,在沙盤上寫下阿拉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來,這是我在西北跟一個番邦人學得,簡單的計數辦法。這是一,二,很簡單,這隻是符號。記下這是個數字,可以組成所有的你能說出來的數字。”</p>
李楠一愣,急忙舉手,“你,一百是多少?”</p>
柳盼兒在沙盤上寫下一個一,後麵兩個零,“這就是一百,由一百個一,或者十個十組成。”</p>
“那五十九,是不是就一個五和一個九組合在一起?”李小寶直接問,他好像已經摸到門道了。</p>
柳盼兒點了點頭,“對,這個就是五十九。”</p>
“兩個九,就是九十九?”李蓉問,特別好奇,原來還可以這樣計數啊!</p>
柳盼兒點頭,“對,阿蓉很棒。來,先練習,把這些個數字,記住了,我再好好教你們。”</p>
</p>
“嗯!”眾人應下,在沙盤上寫下來數字。</p>
在不遠處的劉氏,驚訝於這麽數字簡單,她也學會了,特別開心,以後她也能計數了。</p>
柳盼兒看大家都學會了,笑著說:“那我今天我來教你們加減······”</p>
豎式列起來,講了運算方法,再大的數字,很快都能計算出加減。</p>
劉氏見孩子們學得快,她也學會了,特別開心,等到外麵雨停之後,笑著說:“三弟妹,你教的這些真簡單,我都學會了。”</p>
柳盼兒笑笑,“學會才好呢,以後總能派上用處。不求其他人知曉我們自己會算術,隻求不被騙,能算賬,以後生活中,都能用到。”</p>
“那行,你們繼續學,我去地裏看看,看看咱家的莊稼還好嗎?”劉氏笑笑,披著蓑衣戴著鬥笠,就從山洞裏出去。</p>
柳盼兒不放心,關上山洞的門,對李大寶等人說:“你們在家裏,我也要出去看看。出來的時候,要把門關上,免得有什麽東西進來。”</p>
“知道了,娘,您放心。”李大寶應下,不讓娘親有後顧之憂。</p>
柳盼兒來到院子裏不遠處的紅薯田,裏麵就有不少水,她用鐵鍬,挖了排水溝。</p>
紅薯喜旱,太多水,會影響紅薯的生長。</p>
放完了自家門口的紅薯田裏的水,柳盼兒跟劉氏一起去田裏。</p>
梯田裏的水,自動流出來了,而且是水稻,不用擔心。</p>
路上遇到李大山,已經開始在田裏查看,比誰都上心。不一會兒,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去地裏查看。</p>
柳盼兒見水稻田沒事,趕緊去旱地的莊稼看看。</p>
有些地方積水了,柳盼兒和劉氏挖排水溝,把田裏的水排出來。南方除了水稻,其他的莊稼不需要特別澆水。</p>
因為這裏氣候濕潤,幾天就會下一次雨。</p>
柳盼兒看到瓜架子都在,長舒一口氣,“幸好架子都沒倒,如果快要掛果莊稼壞掉了,太可惜。”</p>
劉氏點頭,“三弟妹,還是你有先見之明。之前搭架子的時候,你就跟我們說,要盡可能地綁結實的架子。現在省事了,你看看李村長家的,有不少倒了。”</p>
柳盼兒順著劉氏的手指看過去,看見瓜田裏的秧子倒了,不過並不嚴重,扶起來鞏固一下即可。</p>
雨過天晴,太陽高高照,很快氣溫就上來,炙烤著大地。</p>
地上的水汽,很快被蒸發,田間的莊稼,又開始茁壯成長。</p>
這些都是新的品種,抗旱抗澇,而且還高產,柳盼兒期待這些莊稼,能夠長出來足夠多的瓜果。</p>
能不能蓋房子?能不能過好日子?就看這些了!</p>
柳盼兒回來之後,看到周翠花也在放水,提醒,“嬸子,你們田裏的那些瓜架子倒了,你們趕緊去扶起來。小心點,應該沒事。”</p>
周翠花聽到這話,麵露心疼,“剛才下雨,我就特別擔心。他們去護著泥磚了,不在家。我放完水之後,就去地裏看看。”</p>
“嬸子,也不用擔心,不多。”柳盼兒笑道,寬慰周翠花。</p>
不一會兒,周翠花就帶著工具,和兒媳婦一起去田裏整理莊稼。</p>
元嘉媳婦小聲說:“娘,那些東西我都沒見過,真的能結出來東西嗎?”</p>
周翠花翻白眼,沒好氣反駁,“你沒見過的東西多著呢,紅薯葉子,你之前也沒見過,現在吃得不比誰歡啊?”</p>
“娘,我就說說。”元嘉媳婦以前一直被村裏人稱讚賢惠,可現在有比她更加賢惠的柳盼兒和劉氏,就顯不出來她了。</p>
因此元嘉媳婦,一直在私底下不服氣。</p>
以前逃荒,肚子都吃不飽,沒工夫計較這些。可現在安穩的日子過得充實,雖然累,但沒有性命之憂,還不能挨餓,於是她的小心思又來了。</p>
反倒是對那些香瓜羊角蜜,西紅柿辣椒。雖然她也打理,但因為沒見過實物,也不知道能不能結果子,所以並不上心。</p>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每當下雨刮風打雷的時候,柳盼兒就特別擔心風太大把田裏的莊稼吹倒了。</p>
今天又開始下大雨,柳盼兒坐在自家山洞門口,看著外麵的瓢潑大雨,微微出神。</p>
女兒李楠跑了過來,依偎在柳盼兒的身邊,“娘,你是不是不高興啊?”</p>
柳盼兒搖了搖頭,莞爾一笑,“沒有不高興,就是擔心暴風雨太大,壞了咱們的莊稼。”</p>
劉氏麵露擔憂地看向外麵,“唉,希望老天爺睜開眼,千萬別弄壞了咱們的莊稼。那可是咱們安身立命留在這裏的本錢啊!”</p>
聽到這話,李楠也皺著眉頭,她是小孩,更加沒有辦法。</p>
憂愁的情緒蔓延,從大人傳遞到小孩身上,所有人都悶悶不樂。</p>
看到大家愁眉不展,柳盼兒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發愁也沒用,那就不愁了,順其自然吧。正好今天沒事,我先檢查你們九九乘法表的背誦情況。如果都會背誦,就教你們加減算術。”</p>
小孩子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立即開始爭先恐後給柳盼兒背誦九九乘法表。</p>
孩子們背誦非常流利,即使最小的李楠,也全部背會了。</p>
大一點的李蓉和李大寶,以及劉氏的兩個女兒李芳和李麗,也能流利地背誦出來。</p>
柳盼兒拿著一根樹枝,在沙盤上寫下阿拉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來,這是我在西北跟一個番邦人學得,簡單的計數辦法。這是一,二,很簡單,這隻是符號。記下這是個數字,可以組成所有的你能說出來的數字。”</p>
李楠一愣,急忙舉手,“你,一百是多少?”</p>
柳盼兒在沙盤上寫下一個一,後麵兩個零,“這就是一百,由一百個一,或者十個十組成。”</p>
“那五十九,是不是就一個五和一個九組合在一起?”李小寶直接問,他好像已經摸到門道了。</p>
柳盼兒點了點頭,“對,這個就是五十九。”</p>
“兩個九,就是九十九?”李蓉問,特別好奇,原來還可以這樣計數啊!</p>
柳盼兒點頭,“對,阿蓉很棒。來,先練習,把這些個數字,記住了,我再好好教你們。”</p>
</p>
“嗯!”眾人應下,在沙盤上寫下來數字。</p>
在不遠處的劉氏,驚訝於這麽數字簡單,她也學會了,特別開心,以後她也能計數了。</p>
柳盼兒看大家都學會了,笑著說:“那我今天我來教你們加減······”</p>
豎式列起來,講了運算方法,再大的數字,很快都能計算出加減。</p>
劉氏見孩子們學得快,她也學會了,特別開心,等到外麵雨停之後,笑著說:“三弟妹,你教的這些真簡單,我都學會了。”</p>
柳盼兒笑笑,“學會才好呢,以後總能派上用處。不求其他人知曉我們自己會算術,隻求不被騙,能算賬,以後生活中,都能用到。”</p>
“那行,你們繼續學,我去地裏看看,看看咱家的莊稼還好嗎?”劉氏笑笑,披著蓑衣戴著鬥笠,就從山洞裏出去。</p>
柳盼兒不放心,關上山洞的門,對李大寶等人說:“你們在家裏,我也要出去看看。出來的時候,要把門關上,免得有什麽東西進來。”</p>
“知道了,娘,您放心。”李大寶應下,不讓娘親有後顧之憂。</p>
柳盼兒來到院子裏不遠處的紅薯田,裏麵就有不少水,她用鐵鍬,挖了排水溝。</p>
紅薯喜旱,太多水,會影響紅薯的生長。</p>
放完了自家門口的紅薯田裏的水,柳盼兒跟劉氏一起去田裏。</p>
梯田裏的水,自動流出來了,而且是水稻,不用擔心。</p>
路上遇到李大山,已經開始在田裏查看,比誰都上心。不一會兒,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去地裏查看。</p>
柳盼兒見水稻田沒事,趕緊去旱地的莊稼看看。</p>
有些地方積水了,柳盼兒和劉氏挖排水溝,把田裏的水排出來。南方除了水稻,其他的莊稼不需要特別澆水。</p>
因為這裏氣候濕潤,幾天就會下一次雨。</p>
柳盼兒看到瓜架子都在,長舒一口氣,“幸好架子都沒倒,如果快要掛果莊稼壞掉了,太可惜。”</p>
劉氏點頭,“三弟妹,還是你有先見之明。之前搭架子的時候,你就跟我們說,要盡可能地綁結實的架子。現在省事了,你看看李村長家的,有不少倒了。”</p>
柳盼兒順著劉氏的手指看過去,看見瓜田裏的秧子倒了,不過並不嚴重,扶起來鞏固一下即可。</p>
雨過天晴,太陽高高照,很快氣溫就上來,炙烤著大地。</p>
地上的水汽,很快被蒸發,田間的莊稼,又開始茁壯成長。</p>
這些都是新的品種,抗旱抗澇,而且還高產,柳盼兒期待這些莊稼,能夠長出來足夠多的瓜果。</p>
能不能蓋房子?能不能過好日子?就看這些了!</p>
柳盼兒回來之後,看到周翠花也在放水,提醒,“嬸子,你們田裏的那些瓜架子倒了,你們趕緊去扶起來。小心點,應該沒事。”</p>
周翠花聽到這話,麵露心疼,“剛才下雨,我就特別擔心。他們去護著泥磚了,不在家。我放完水之後,就去地裏看看。”</p>
“嬸子,也不用擔心,不多。”柳盼兒笑道,寬慰周翠花。</p>
不一會兒,周翠花就帶著工具,和兒媳婦一起去田裏整理莊稼。</p>
元嘉媳婦小聲說:“娘,那些東西我都沒見過,真的能結出來東西嗎?”</p>
周翠花翻白眼,沒好氣反駁,“你沒見過的東西多著呢,紅薯葉子,你之前也沒見過,現在吃得不比誰歡啊?”</p>
“娘,我就說說。”元嘉媳婦以前一直被村裏人稱讚賢惠,可現在有比她更加賢惠的柳盼兒和劉氏,就顯不出來她了。</p>
因此元嘉媳婦,一直在私底下不服氣。</p>
以前逃荒,肚子都吃不飽,沒工夫計較這些。可現在安穩的日子過得充實,雖然累,但沒有性命之憂,還不能挨餓,於是她的小心思又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