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金燦燦沉甸甸的稻穗
空間存千億物資,後娘帶崽去逃荒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縣令劉大人擔心紅薯成熟,在地裏不挖壞掉,親自來地裏看看,發現紅薯還保持不錯的狀態,繼續等待京城來人。</p>
好在他已經收到六百裏加急的信件,大人們已經上路,很快就能到來。</p>
劉縣令找來李大山和柳盼兒、李村長,仔細詢問:“這些紅薯再推遲三天采挖,可以嗎?”</p>
柳盼兒點頭回答:“應該可以的,大人要是不放心,咱們現在就開始挖,反正這麽多地,也不是三兩天能挖完的。另外,我家水稻已經成熟了,也該收割水稻。在此之前,我們還想把門口的紅薯挖了,弄成打穀場,要晾曬稻穀。”</p>
劉縣令聽到這話,也覺得柳盼兒說得有道理,“那行,地裏先不挖,先把你們門口的這些紅薯挖了,畢竟要做打穀場。”</p>
李家村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種植了紅薯,現在聽說不用挖地裏的,先挖門口的,一大早天剛亮,就開始挖。</p>
當然了,還有劉大人派來的衙役,在這邊看管稱重。</p>
經過簡單的晾曬之後,源源不斷運往縣城,儲存起來。這些紅薯因為種在家門口,淘米水,除草排水勤快,肥料用得多,長得也好。</p>
尤其是柳盼兒家的紅薯,產量這次更好,達到七千多斤。其他人家的紅薯好的產量五六千斤,不好的,甚至才四五千斤。</p>
既然給京城的老大人看,當然要看產量最高的,縣令劉大人當即阻攔柳盼兒家剩下的一畝八分地,留著等到京城的大人們再挖。</p>
其他家的紅薯挖得如火如荼,運輸紅薯的車子,絡繹不絕。</p>
三寡婦的茶攤生意好了很多,不僅有縣衙的衙役喝茶,那些車夫也喝,還有周圍村子過來看熱鬧的。一天居然能賺一兩百文錢,比給人幹活強多了。</p>
不得不說,貓有貓道,狗有狗道,聰明人賺錢的手段也多。如果這三寡婦把所有的心思用在掙錢和經營家庭上,婆媳二人的日子能過得美美的。</p>
柳盼兒擔心地裏的水稻成熟,不及時收割,影響產量,於是把家裏采挖過那一畝多的紅薯地連同院子裏的剩下的空地,全部平整,然後用石碾子用力地壓實了,用來做打穀場。</p>
劉大人閑著沒事,就在柳盼兒和李村長的帶領之下,去水稻田看看。</p>
這一看,劉大人瞪大眼睛。</p>
他出身大家族,在當官之前,雖然不至於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但對農事並不精通。聽說欽差顧大人來崔陽縣,他才積極做各種事情。</p>
不僅規範縣城的商業,整治各處的治安,也會下地走走看看,聽老農講講地裏的事情。</p>
他親眼看過當地的稻穗,沒有這麽大。可李家村的稻穗不僅大,而且顆粒飽滿,摘了一個稻穗放在手裏,沉甸甸的。</p>
劉大人招了招手,對身邊的侍衛交代一句,“去其他村子的稻田裏,給我揪十個稻穗。”</p>
雖然侍衛疑惑,但這是大人交代的,立即騎馬過去辦事。</p>
李村長得意,他知道劉大人想要對比他們稻田裏的稻穗和其他村子的稻穗大小。結果毫無疑問,當然是他們村子的稻穗更大。</p>
因為他和李大山從水稻抽穗之後,就經常去其他村子對比。</p>
有一次偷偷揪人家的稻穗,被當成賊,跑了好幾裏地才甩開追打的人。</p>
李大寶不自覺地就把劉大人帶到自家稻田,之前在顧大人麵前,落落大方,口齒清晰,不卑不亢,在劉大人麵前也是如此。</p>
“劉大人,我家的稻田裏還養了魚呢,今天中午在村長家吃的魚,就是我家在稻田裏養的稻花魚。吃著稻田裏的蟲子和稻花、水藻長大的,不管是燒湯,還是紅燒,都很好吃。”</p>
劉大人也挺喜歡李大寶這個活潑能說會道的孩子,多了幾分寬容,此時聽到李大寶的話,笑了笑,“味道的確不錯,水稻田裏還能養魚,就算不賣,也能自家吃。”</p>
農家想吃肉,太難了。</p>
魚肉雖然沒有羊肉好吃,但也是肉啊!</p>
還有那個炸的脆脆的小螃蟹小白蝦,味道相當好。</p>
本來在農家吃飯,劉大人準備隨便吃一口,能填飽肚子就行,沒想到味道這麽好,就連醃臢的豬大腸,也能做得特別好吃。</p>
這在以前,他打死也不會吃豬大腸。</p>
沒想到小小的李家村,有這麽多的驚喜。</p>
李大寶點頭,“李大人說的是,我娘說我們逃荒路上餓得太瘦了,想給我們補充營養。我娘還說了,稻種直接撒在田裏,魚在稻田裏的活動空間太小,明年她決定嚐試新的種植水稻的辦法。”</p>
</p>
聽到這話,劉大人轉頭看向走在後麵,不太說話的柳盼兒,“柳娘子,本官知道你很聰明,但如果為了吃魚,影響種植水稻,得不償失。”</p>
柳盼兒見劉大人這麽說,上前輕笑解釋:“回柳大人,民婦從小就喜歡思考,喜歡嚐試。我之所以想改變水稻的種植方式,不僅僅是為了養魚,而是為了增加水稻的產量,尤其是雙季稻的產量。”</p>
“我了解到當地也有雙季稻,但往往因為氣候的原因,第二季的水稻長得並沒有頭一茬長得好,有的甚至還沒長得飽滿,就要收割了。民婦想著,如果我不是直接把水稻灑在田裏,而是先在溫暖的地方育苗,等到秧苗長大,移植到水田裏。”</p>
“頭茬水稻,並不能節約時間,但收割完頭茬的水稻之後,立即翻耕,然後把已經長到半尺長的秧苗種植到田裏,比直接撒稻種節省十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第二茬的水稻生長周期就能多出來十天半個月。有這點時間,就能稻穗更加飽滿。”</p>
劉縣令原本漫不經心地走到小路上,此時聽著柳盼兒的回答,站在原地,仔細思索之後,眼睛一亮!</p>
有道理啊!</p>
在同一塊地裏,的確不能節約時間,但在其他地方育秧,的確可以節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p>
有很強的操作性。</p>
“柳娘子,明年你務必按照你的想法操作。如果你成功了,能夠增加雙季稻的產量,本官有賞賜。如果失敗了,也不用擔心,本官會酌情給你賠償。大膽的嚐試,不用有後顧之憂。”</p>
好在他已經收到六百裏加急的信件,大人們已經上路,很快就能到來。</p>
劉縣令找來李大山和柳盼兒、李村長,仔細詢問:“這些紅薯再推遲三天采挖,可以嗎?”</p>
柳盼兒點頭回答:“應該可以的,大人要是不放心,咱們現在就開始挖,反正這麽多地,也不是三兩天能挖完的。另外,我家水稻已經成熟了,也該收割水稻。在此之前,我們還想把門口的紅薯挖了,弄成打穀場,要晾曬稻穀。”</p>
劉縣令聽到這話,也覺得柳盼兒說得有道理,“那行,地裏先不挖,先把你們門口的這些紅薯挖了,畢竟要做打穀場。”</p>
李家村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種植了紅薯,現在聽說不用挖地裏的,先挖門口的,一大早天剛亮,就開始挖。</p>
當然了,還有劉大人派來的衙役,在這邊看管稱重。</p>
經過簡單的晾曬之後,源源不斷運往縣城,儲存起來。這些紅薯因為種在家門口,淘米水,除草排水勤快,肥料用得多,長得也好。</p>
尤其是柳盼兒家的紅薯,產量這次更好,達到七千多斤。其他人家的紅薯好的產量五六千斤,不好的,甚至才四五千斤。</p>
既然給京城的老大人看,當然要看產量最高的,縣令劉大人當即阻攔柳盼兒家剩下的一畝八分地,留著等到京城的大人們再挖。</p>
其他家的紅薯挖得如火如荼,運輸紅薯的車子,絡繹不絕。</p>
三寡婦的茶攤生意好了很多,不僅有縣衙的衙役喝茶,那些車夫也喝,還有周圍村子過來看熱鬧的。一天居然能賺一兩百文錢,比給人幹活強多了。</p>
不得不說,貓有貓道,狗有狗道,聰明人賺錢的手段也多。如果這三寡婦把所有的心思用在掙錢和經營家庭上,婆媳二人的日子能過得美美的。</p>
柳盼兒擔心地裏的水稻成熟,不及時收割,影響產量,於是把家裏采挖過那一畝多的紅薯地連同院子裏的剩下的空地,全部平整,然後用石碾子用力地壓實了,用來做打穀場。</p>
劉大人閑著沒事,就在柳盼兒和李村長的帶領之下,去水稻田看看。</p>
這一看,劉大人瞪大眼睛。</p>
他出身大家族,在當官之前,雖然不至於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但對農事並不精通。聽說欽差顧大人來崔陽縣,他才積極做各種事情。</p>
不僅規範縣城的商業,整治各處的治安,也會下地走走看看,聽老農講講地裏的事情。</p>
他親眼看過當地的稻穗,沒有這麽大。可李家村的稻穗不僅大,而且顆粒飽滿,摘了一個稻穗放在手裏,沉甸甸的。</p>
劉大人招了招手,對身邊的侍衛交代一句,“去其他村子的稻田裏,給我揪十個稻穗。”</p>
雖然侍衛疑惑,但這是大人交代的,立即騎馬過去辦事。</p>
李村長得意,他知道劉大人想要對比他們稻田裏的稻穗和其他村子的稻穗大小。結果毫無疑問,當然是他們村子的稻穗更大。</p>
因為他和李大山從水稻抽穗之後,就經常去其他村子對比。</p>
有一次偷偷揪人家的稻穗,被當成賊,跑了好幾裏地才甩開追打的人。</p>
李大寶不自覺地就把劉大人帶到自家稻田,之前在顧大人麵前,落落大方,口齒清晰,不卑不亢,在劉大人麵前也是如此。</p>
“劉大人,我家的稻田裏還養了魚呢,今天中午在村長家吃的魚,就是我家在稻田裏養的稻花魚。吃著稻田裏的蟲子和稻花、水藻長大的,不管是燒湯,還是紅燒,都很好吃。”</p>
劉大人也挺喜歡李大寶這個活潑能說會道的孩子,多了幾分寬容,此時聽到李大寶的話,笑了笑,“味道的確不錯,水稻田裏還能養魚,就算不賣,也能自家吃。”</p>
農家想吃肉,太難了。</p>
魚肉雖然沒有羊肉好吃,但也是肉啊!</p>
還有那個炸的脆脆的小螃蟹小白蝦,味道相當好。</p>
本來在農家吃飯,劉大人準備隨便吃一口,能填飽肚子就行,沒想到味道這麽好,就連醃臢的豬大腸,也能做得特別好吃。</p>
這在以前,他打死也不會吃豬大腸。</p>
沒想到小小的李家村,有這麽多的驚喜。</p>
李大寶點頭,“李大人說的是,我娘說我們逃荒路上餓得太瘦了,想給我們補充營養。我娘還說了,稻種直接撒在田裏,魚在稻田裏的活動空間太小,明年她決定嚐試新的種植水稻的辦法。”</p>
</p>
聽到這話,劉大人轉頭看向走在後麵,不太說話的柳盼兒,“柳娘子,本官知道你很聰明,但如果為了吃魚,影響種植水稻,得不償失。”</p>
柳盼兒見劉大人這麽說,上前輕笑解釋:“回柳大人,民婦從小就喜歡思考,喜歡嚐試。我之所以想改變水稻的種植方式,不僅僅是為了養魚,而是為了增加水稻的產量,尤其是雙季稻的產量。”</p>
“我了解到當地也有雙季稻,但往往因為氣候的原因,第二季的水稻長得並沒有頭一茬長得好,有的甚至還沒長得飽滿,就要收割了。民婦想著,如果我不是直接把水稻灑在田裏,而是先在溫暖的地方育苗,等到秧苗長大,移植到水田裏。”</p>
“頭茬水稻,並不能節約時間,但收割完頭茬的水稻之後,立即翻耕,然後把已經長到半尺長的秧苗種植到田裏,比直接撒稻種節省十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第二茬的水稻生長周期就能多出來十天半個月。有這點時間,就能稻穗更加飽滿。”</p>
劉縣令原本漫不經心地走到小路上,此時聽著柳盼兒的回答,站在原地,仔細思索之後,眼睛一亮!</p>
有道理啊!</p>
在同一塊地裏,的確不能節約時間,但在其他地方育秧,的確可以節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p>
有很強的操作性。</p>
“柳娘子,明年你務必按照你的想法操作。如果你成功了,能夠增加雙季稻的產量,本官有賞賜。如果失敗了,也不用擔心,本官會酌情給你賠償。大膽的嚐試,不用有後顧之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