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油菜嘍!
空間存千億物資,後娘帶崽去逃荒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盼兒也笑道:“若是因為辛苦,就不做了,那隻能證明大寶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喜歡技藝,讓他知難而退就好。你們也不用刻意教他,但大寶請教你們的時候,給他講解。當然了,我也不會讓兩位白白教導,工錢再給你們漲三成。”
王木匠聽到這話,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跟著學。學習技藝,不僅要腦子靈活,還得手巧。大寶,你先跟在我們身邊試試。”
“多謝王大叔。”李大寶笑道,特別開心,如願以償了。
周鐵匠也笑著說:“既然你不怕熱,我也會盡力教你。”
手藝這東西,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當年他們就是學習很長時間才能出師。因此,他們根本就不擔心被李大寶學會了,也不擔心沒活幹。
就憑德瑞夫人的這個水力榨油作坊,還有水力磨盤。隻要東西好,其他地方,也會有人願意建造。
有了這番經驗,他們能賺更多的錢。
從這天開始,李大寶白天早晨起來練武,上午去學堂學習《四書》《五經》,中午吃過飯之後,休息半個時辰,就跟在王木匠和周鐵匠身邊學習。
油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好,柳盼兒把事情交給王木匠和周鐵匠,讓李大寶在邊上學習,派了十歲的五毛,跟在李大寶身邊,幫忙跑腿。
村裏的水稻插秧結束,還沒休息兩天,油菜成熟了。
柳盼兒來到隔壁李村長家,李太奶奶坐在屋簷陰涼處,正在擰線。
李太奶奶看著更老了,看到柳盼兒進來,昏黃的眼睛,帶著笑意,招了招手,“元青家的,你怎麽有空過來啊?有事嗎?”
柳盼兒輕笑,坐在李太奶奶邊上的小凳子上,“奶奶,我來想問問你,關節還疼嗎?”
李太奶奶笑了,“不疼,一點都不疼,很舒爽。油菜籽熟了,我還在催促翠花,趕緊帶人下地,把油菜收上來。”
柳盼兒點頭,“我也想收油菜籽,怕天氣不好,特來問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啊,是我們吉祥村最大的寶。”
李太奶奶笑得慈眉善目,雖然牙齒掉了幾顆,但並不影響李太奶奶的慈愛,“我這把老骨頭就有這點用了,若是關節疼了,我會讓人告訴你家,別擔心。”
“多謝奶奶。”柳盼兒笑道,跟李太奶奶一起吃芙蓉糕。
李太奶奶吃了一口,一臉的滿足,“真甜。元青家的,你也吃。”
柳盼兒點了點頭,淺淺笑著,“嗯,吃了。奶奶,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還記得這老太太在逃荒時的冷靜,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拖累孩子。
還記得李老頭和李老太口不擇言的時候,並且以長輩欺壓柳盼兒,是李太奶奶站出來,替她說話。
李太奶奶見小輩回來,總會給小輩點心糖果吃,尤其是小孩,特別喜歡她。
是整個李家村公認的老壽星,也是長輩。
李太奶奶笑笑,“那當然,苦了一輩子,終於過上了每天吃白米吃白麵的好日子,我可不想早去見閻王爺,我得多享幾年福。”
跟李太奶奶閑聊一會兒,柳盼兒回家,準備收割油菜,家裏有三十多畝的油菜,估計要收很長時間。
地裏的油菜整株砍掉,綁成捆,一車車拉回來。
雇傭長工,力氣大,在地裏砍油菜,並且運送回來。
家裏的劉氏,貓兒和魚兒,就在門口的打穀場上,晾曬這些油菜。等到足夠幹燥之後,用棒槌砸,把油菜籽從顆粒麵全部敲出來。
柳盼兒看到大家隻能蹲在地上敲擊,而且棒槌敲擊的麵積很小,她覺得應該有更好的工具。
連枷!
這東西即使在前世的時候,老家農村收油菜的時候,人們還會用。
油菜被曬得足夠幹,並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就能把油菜籽從殼裏麵敲擊出來。連枷比棒槌好用,而且還省力,關鍵是站著的。
說做就做,製作連枷的材料很容易找,在家裏就能找到。一根長棍子,幾個厚一點的竹片,再加上幾根鐵絲和釘子,就能搞定。
鐵絲和釘子,是前段時間柳盼兒讓周鐵匠準備做的。畢竟榫卯結構的東西,不是誰都能做的,用釘子、用錘子砸進去就能用。
才不過一小會兒,柳盼兒就拿著製作好的連枷從家裏出來。在距離劉氏遠一點的地方,柳盼兒晃著連枷,一下下砸在一層層的油菜上。
那些油菜籽不斷從殼子裏蹦出來,落在地上的聲音,不絕於耳。
劉氏等人都看向柳盼兒快速地甩動,不一會兒一小片就油菜脫粒成功。
劉氏蹲著腳累,趕緊站起來,“柳妹妹,趕緊給我試試。這叫什麽啊?”
柳盼兒笑道:“這個省力一些,叫連枷。”
劉氏接過來柳盼兒手裏的連枷,開始砸地上曬幹的油菜枝葉,油菜籽快速從殼子裏蹦出來,挺幹淨的。
劉氏幹了一會兒,這才放下來,對柳盼兒說:“柳妹妹,這個連枷比棒槌快好,而且不用蹲著,挺省力氣。”
柳盼兒輕笑,“既然好用,我再做幾個。”
劉氏擺手,“不用你做,家裏的鐵絲和釘子太貴,另有他用。我去做,隻用木頭和繩子就行。”
柳盼兒詫異,劉氏到雜物房找到材料和工具,用繩子和竹片、棍子,製作出來一個新的連枷。
劉氏頗為得意地說:“柳妹妹怎麽樣?我這個也不錯吧?”
柳盼兒點頭,麵露詫異,“不錯,雖然沒有我這個結實,但便宜啊,多費點事情就行。小花姐,你厲害。”
劉氏笑道:“我腦子不如你,但我動手能力,還不錯。有模學樣,簡單的東西,我能製作。我多弄兩個,爭取早日把油菜顆粒歸倉。”
柳盼兒讚同,“都聽小花姐的。”
這幾天太陽相當好,已經成熟的油菜,砍下來放在地上暴曬,進行脫粒最合適。
吉祥村的旱田地,基本都種植油菜。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有很多油菜,連枷這麽好用的東西,自然也被村裏其他人學去了。
好東西傳得快,其他村子也學到了,紛紛模仿。
王木匠聽到這話,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跟著學。學習技藝,不僅要腦子靈活,還得手巧。大寶,你先跟在我們身邊試試。”
“多謝王大叔。”李大寶笑道,特別開心,如願以償了。
周鐵匠也笑著說:“既然你不怕熱,我也會盡力教你。”
手藝這東西,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當年他們就是學習很長時間才能出師。因此,他們根本就不擔心被李大寶學會了,也不擔心沒活幹。
就憑德瑞夫人的這個水力榨油作坊,還有水力磨盤。隻要東西好,其他地方,也會有人願意建造。
有了這番經驗,他們能賺更多的錢。
從這天開始,李大寶白天早晨起來練武,上午去學堂學習《四書》《五經》,中午吃過飯之後,休息半個時辰,就跟在王木匠和周鐵匠身邊學習。
油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好,柳盼兒把事情交給王木匠和周鐵匠,讓李大寶在邊上學習,派了十歲的五毛,跟在李大寶身邊,幫忙跑腿。
村裏的水稻插秧結束,還沒休息兩天,油菜成熟了。
柳盼兒來到隔壁李村長家,李太奶奶坐在屋簷陰涼處,正在擰線。
李太奶奶看著更老了,看到柳盼兒進來,昏黃的眼睛,帶著笑意,招了招手,“元青家的,你怎麽有空過來啊?有事嗎?”
柳盼兒輕笑,坐在李太奶奶邊上的小凳子上,“奶奶,我來想問問你,關節還疼嗎?”
李太奶奶笑了,“不疼,一點都不疼,很舒爽。油菜籽熟了,我還在催促翠花,趕緊帶人下地,把油菜收上來。”
柳盼兒點頭,“我也想收油菜籽,怕天氣不好,特來問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啊,是我們吉祥村最大的寶。”
李太奶奶笑得慈眉善目,雖然牙齒掉了幾顆,但並不影響李太奶奶的慈愛,“我這把老骨頭就有這點用了,若是關節疼了,我會讓人告訴你家,別擔心。”
“多謝奶奶。”柳盼兒笑道,跟李太奶奶一起吃芙蓉糕。
李太奶奶吃了一口,一臉的滿足,“真甜。元青家的,你也吃。”
柳盼兒點了點頭,淺淺笑著,“嗯,吃了。奶奶,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還記得這老太太在逃荒時的冷靜,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拖累孩子。
還記得李老頭和李老太口不擇言的時候,並且以長輩欺壓柳盼兒,是李太奶奶站出來,替她說話。
李太奶奶見小輩回來,總會給小輩點心糖果吃,尤其是小孩,特別喜歡她。
是整個李家村公認的老壽星,也是長輩。
李太奶奶笑笑,“那當然,苦了一輩子,終於過上了每天吃白米吃白麵的好日子,我可不想早去見閻王爺,我得多享幾年福。”
跟李太奶奶閑聊一會兒,柳盼兒回家,準備收割油菜,家裏有三十多畝的油菜,估計要收很長時間。
地裏的油菜整株砍掉,綁成捆,一車車拉回來。
雇傭長工,力氣大,在地裏砍油菜,並且運送回來。
家裏的劉氏,貓兒和魚兒,就在門口的打穀場上,晾曬這些油菜。等到足夠幹燥之後,用棒槌砸,把油菜籽從顆粒麵全部敲出來。
柳盼兒看到大家隻能蹲在地上敲擊,而且棒槌敲擊的麵積很小,她覺得應該有更好的工具。
連枷!
這東西即使在前世的時候,老家農村收油菜的時候,人們還會用。
油菜被曬得足夠幹,並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就能把油菜籽從殼裏麵敲擊出來。連枷比棒槌好用,而且還省力,關鍵是站著的。
說做就做,製作連枷的材料很容易找,在家裏就能找到。一根長棍子,幾個厚一點的竹片,再加上幾根鐵絲和釘子,就能搞定。
鐵絲和釘子,是前段時間柳盼兒讓周鐵匠準備做的。畢竟榫卯結構的東西,不是誰都能做的,用釘子、用錘子砸進去就能用。
才不過一小會兒,柳盼兒就拿著製作好的連枷從家裏出來。在距離劉氏遠一點的地方,柳盼兒晃著連枷,一下下砸在一層層的油菜上。
那些油菜籽不斷從殼子裏蹦出來,落在地上的聲音,不絕於耳。
劉氏等人都看向柳盼兒快速地甩動,不一會兒一小片就油菜脫粒成功。
劉氏蹲著腳累,趕緊站起來,“柳妹妹,趕緊給我試試。這叫什麽啊?”
柳盼兒笑道:“這個省力一些,叫連枷。”
劉氏接過來柳盼兒手裏的連枷,開始砸地上曬幹的油菜枝葉,油菜籽快速從殼子裏蹦出來,挺幹淨的。
劉氏幹了一會兒,這才放下來,對柳盼兒說:“柳妹妹,這個連枷比棒槌快好,而且不用蹲著,挺省力氣。”
柳盼兒輕笑,“既然好用,我再做幾個。”
劉氏擺手,“不用你做,家裏的鐵絲和釘子太貴,另有他用。我去做,隻用木頭和繩子就行。”
柳盼兒詫異,劉氏到雜物房找到材料和工具,用繩子和竹片、棍子,製作出來一個新的連枷。
劉氏頗為得意地說:“柳妹妹怎麽樣?我這個也不錯吧?”
柳盼兒點頭,麵露詫異,“不錯,雖然沒有我這個結實,但便宜啊,多費點事情就行。小花姐,你厲害。”
劉氏笑道:“我腦子不如你,但我動手能力,還不錯。有模學樣,簡單的東西,我能製作。我多弄兩個,爭取早日把油菜顆粒歸倉。”
柳盼兒讚同,“都聽小花姐的。”
這幾天太陽相當好,已經成熟的油菜,砍下來放在地上暴曬,進行脫粒最合適。
吉祥村的旱田地,基本都種植油菜。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有很多油菜,連枷這麽好用的東西,自然也被村裏其他人學去了。
好東西傳得快,其他村子也學到了,紛紛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