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懲罰,不甘心
空間存千億物資,後娘帶崽去逃荒 作者:米花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藍郡主心裏緊張,一直低著頭,期望之前做的隱秘之事,不要被發現。
隻是她的祈禱,並沒有起作用。
周平帝進來之後,他的後麵跟著徐嬤嬤,正是替衛藍郡主做事的人。
此時她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後麵還跟著兩個知情的宮人,麵如死灰,眼神驚恐。
衛藍郡主看到這樣的畫麵嚇得瑟瑟發抖,麵色蒼白,連連後退兩步。
晚了,難道皇帝叔叔知道了?
周太後見狀,心裏咯噔一下,看來這個孫女又瞞著她做了不少事情。之前明明警告過她,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要肆意妄為。
可是為什麽就不聽呢?
雖然怒其不爭,但周太後這時候強製鎮定,不敢大意。
不管如何,她都要保住兒子留下來的這一點血脈。
周平帝上前,躬身行禮,“母後金安。”
周太後麵露苦笑,微微點頭,“陛下免禮,不知道陛下過來有何事?”
周平帝眼眸微沉,“衛藍指使人在朕賞賜德瑞夫人的宅子裏做手腳,還請母後過目。”
周太後聽到這話,麵色大變,保養得宜的臉,此時也滿是震驚,接過來內侍遞過來的冊子。
仔細一看,周太後氣得渾身哆嗦,再看看孫女身邊伺候的徐嬤嬤,就知道證據確鑿,人贓俱獲。
同時,周太後也相信皇帝不會弄虛作假,故意陷害侄女。
畢竟她和孫女不會威脅到周平帝,維持彼此體麵,才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隻是其他小事,周平帝不計較,但事關德瑞夫人和李元青,陛下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周太後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打了衛藍郡主一巴掌,“你這個不長腦子,不長記性的,不知道輕重,明知不可為,還要做。你就這麽想男人嗎?好,哀家這就把你嫁出去。”
周平帝見太後如此,揮了揮手,“把這些人帶下去,了結了。母後,上次看在已故皇兄的份上,朕沒有計較衛藍的魯莽無禮。這一次,朕也看在您的份上,不會宣揚,但她做的錯事,不能輕易饒了她。母後,您說該怎麽處罰?”
周太後心裏苦澀,思索片刻,然後緩緩說:“陛下,哀家身體不適,讓衛藍去大林寺,給哀家祈福三年,如何?”
說是祈福,其實就是關在大林寺三年,不準出入。
周平帝聽了,聲音依舊很冷,“三年之後呢?”
周太後心裏咯噔,周平帝這次不依不饒,不會善罷甘休,“三年之後,哀家給她賜婚,把她嫁出去。女子嫁人,有了孩子就能收心了。”
周平帝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還請母後嚴加管教衛藍。若是再犯,朕不輕饒。”
周太後苦笑,“陛下放心,哀家一定嚴加管教衛藍。”
衛藍郡主跪在地上,不停哀求,“皇帝叔叔,求求你放過我吧,我不想被關三年。”
周平帝眼神冰冷,看向衛藍郡主,“衛藍,朕以前的確善待你,畢竟皇家子嗣並不豐厚。可你一次次讓朕失望,而且還想謀人性命。在你眼裏,別人的命,一文不值。別人的尊嚴,你可以隨意踐踏。”
“這是誰給你的權利?就連朕也不敢如此妄為。你身份最貴,但你想想,你為了大周這個國家做了什麽?用的是民脂民膏,還隨意殘害別人的性命,你當真不值當朕這些年對你的關心愛護。”
說完,周平帝轉身離開,神情嚴肅。
衛藍郡主被周平帝的那番話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隻會一個勁兒的哭。
周太後失魂落魄坐在椅子上,眼神失落。
她知道孫女落到今日的地步,罪有應得。可是她內心又不甘心,周平帝的那番話不僅說給衛藍聽,也說給她聽。諷刺她不事生產,還不安分,就連唯一的孫女也管不好。
如果她的兒子登基上位,也不會有今日的難堪和屈辱。
不過,這世上沒有如果。
她不識趣,宮裏也隻不過多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太後而已。她的孫女,也會沒命。
周太後想到這,歎息一聲,對身邊的嬤嬤說:“收拾東西,哀家跟衛藍一起去禮佛祈福。”
衛藍郡主哽咽,“祖母,孫女錯了,咱們再求求陛下。我真不想被關進寺廟思念,連吃口肉都吃不到。”
如果以前,麵對孫女的哭喊,周太後心疼,就會屈服。可這一次,她不能改變主意,否則衛藍早晚會丟了性命
周太後閉上眼睛,再次睜開眼睛之後,眼神裏一片冰冷,問:“衛藍,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老實回答我。”
衛藍郡主連連點頭,“祖母,您說,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哀家想問你,是想去大林寺禮佛三年,還是現在就給你三尺白綾吊死?”周太後沉聲問,目光盯著衛藍郡主。
衛藍郡主聽到這話,嚇得連連後退兩步,“祖母,我還小,我不想死。”
周太後咬牙切齒,再也維持不住體麵,“不想死,你盡做一些作死的事情。這次陛下沒有懲罰你,隻是讓你禮佛,也是看在哀家的麵子上。若是你一意孤行,下場隻有死路一條。與其你死在別人手裏,不如死在哀家的手裏,到了地下,哀家也會跟你父親解釋。”
衛藍郡主後悔了,她想嫁給李元青,怎麽就這麽難?
明明是皇家郡主,卻這麽憋屈。
如果她爹是皇帝就好了,她就可以像當年的西陽郡主一樣,直接賜婚給李元青,然後想個法子弄死柳盼兒,她就能獨占李元青。
可一切都是如果,並不是真的。
衛藍郡主現在後悔莫及,隻得跟著周太後,收拾行禮,然後去皇家寺院大林寺禮佛。
三年不回來。
周太後把手裏的剩下的那點權力全部交給趙皇後,從此退出大周後宮曆史舞台,以此來保全孫女衛藍郡主的命。
隻盼著三年之後,陛下的氣能消了。周太後到時候想辦法給孫女找一門親事,生兒育女,和樂一生。
隻是這樣的想法很好,但衛藍郡主心比天高,但命比紙薄,還不行善積德,最後的下場,隻會越來越慘。
當然了,這是後話。
隻是她的祈禱,並沒有起作用。
周平帝進來之後,他的後麵跟著徐嬤嬤,正是替衛藍郡主做事的人。
此時她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後麵還跟著兩個知情的宮人,麵如死灰,眼神驚恐。
衛藍郡主看到這樣的畫麵嚇得瑟瑟發抖,麵色蒼白,連連後退兩步。
晚了,難道皇帝叔叔知道了?
周太後見狀,心裏咯噔一下,看來這個孫女又瞞著她做了不少事情。之前明明警告過她,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要肆意妄為。
可是為什麽就不聽呢?
雖然怒其不爭,但周太後這時候強製鎮定,不敢大意。
不管如何,她都要保住兒子留下來的這一點血脈。
周平帝上前,躬身行禮,“母後金安。”
周太後麵露苦笑,微微點頭,“陛下免禮,不知道陛下過來有何事?”
周平帝眼眸微沉,“衛藍指使人在朕賞賜德瑞夫人的宅子裏做手腳,還請母後過目。”
周太後聽到這話,麵色大變,保養得宜的臉,此時也滿是震驚,接過來內侍遞過來的冊子。
仔細一看,周太後氣得渾身哆嗦,再看看孫女身邊伺候的徐嬤嬤,就知道證據確鑿,人贓俱獲。
同時,周太後也相信皇帝不會弄虛作假,故意陷害侄女。
畢竟她和孫女不會威脅到周平帝,維持彼此體麵,才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隻是其他小事,周平帝不計較,但事關德瑞夫人和李元青,陛下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周太後幾乎用了全身的力氣,打了衛藍郡主一巴掌,“你這個不長腦子,不長記性的,不知道輕重,明知不可為,還要做。你就這麽想男人嗎?好,哀家這就把你嫁出去。”
周平帝見太後如此,揮了揮手,“把這些人帶下去,了結了。母後,上次看在已故皇兄的份上,朕沒有計較衛藍的魯莽無禮。這一次,朕也看在您的份上,不會宣揚,但她做的錯事,不能輕易饒了她。母後,您說該怎麽處罰?”
周太後心裏苦澀,思索片刻,然後緩緩說:“陛下,哀家身體不適,讓衛藍去大林寺,給哀家祈福三年,如何?”
說是祈福,其實就是關在大林寺三年,不準出入。
周平帝聽了,聲音依舊很冷,“三年之後呢?”
周太後心裏咯噔,周平帝這次不依不饒,不會善罷甘休,“三年之後,哀家給她賜婚,把她嫁出去。女子嫁人,有了孩子就能收心了。”
周平帝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還請母後嚴加管教衛藍。若是再犯,朕不輕饒。”
周太後苦笑,“陛下放心,哀家一定嚴加管教衛藍。”
衛藍郡主跪在地上,不停哀求,“皇帝叔叔,求求你放過我吧,我不想被關三年。”
周平帝眼神冰冷,看向衛藍郡主,“衛藍,朕以前的確善待你,畢竟皇家子嗣並不豐厚。可你一次次讓朕失望,而且還想謀人性命。在你眼裏,別人的命,一文不值。別人的尊嚴,你可以隨意踐踏。”
“這是誰給你的權利?就連朕也不敢如此妄為。你身份最貴,但你想想,你為了大周這個國家做了什麽?用的是民脂民膏,還隨意殘害別人的性命,你當真不值當朕這些年對你的關心愛護。”
說完,周平帝轉身離開,神情嚴肅。
衛藍郡主被周平帝的那番話嚇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隻會一個勁兒的哭。
周太後失魂落魄坐在椅子上,眼神失落。
她知道孫女落到今日的地步,罪有應得。可是她內心又不甘心,周平帝的那番話不僅說給衛藍聽,也說給她聽。諷刺她不事生產,還不安分,就連唯一的孫女也管不好。
如果她的兒子登基上位,也不會有今日的難堪和屈辱。
不過,這世上沒有如果。
她不識趣,宮裏也隻不過多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太後而已。她的孫女,也會沒命。
周太後想到這,歎息一聲,對身邊的嬤嬤說:“收拾東西,哀家跟衛藍一起去禮佛祈福。”
衛藍郡主哽咽,“祖母,孫女錯了,咱們再求求陛下。我真不想被關進寺廟思念,連吃口肉都吃不到。”
如果以前,麵對孫女的哭喊,周太後心疼,就會屈服。可這一次,她不能改變主意,否則衛藍早晚會丟了性命
周太後閉上眼睛,再次睜開眼睛之後,眼神裏一片冰冷,問:“衛藍,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老實回答我。”
衛藍郡主連連點頭,“祖母,您說,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哀家想問你,是想去大林寺禮佛三年,還是現在就給你三尺白綾吊死?”周太後沉聲問,目光盯著衛藍郡主。
衛藍郡主聽到這話,嚇得連連後退兩步,“祖母,我還小,我不想死。”
周太後咬牙切齒,再也維持不住體麵,“不想死,你盡做一些作死的事情。這次陛下沒有懲罰你,隻是讓你禮佛,也是看在哀家的麵子上。若是你一意孤行,下場隻有死路一條。與其你死在別人手裏,不如死在哀家的手裏,到了地下,哀家也會跟你父親解釋。”
衛藍郡主後悔了,她想嫁給李元青,怎麽就這麽難?
明明是皇家郡主,卻這麽憋屈。
如果她爹是皇帝就好了,她就可以像當年的西陽郡主一樣,直接賜婚給李元青,然後想個法子弄死柳盼兒,她就能獨占李元青。
可一切都是如果,並不是真的。
衛藍郡主現在後悔莫及,隻得跟著周太後,收拾行禮,然後去皇家寺院大林寺禮佛。
三年不回來。
周太後把手裏的剩下的那點權力全部交給趙皇後,從此退出大周後宮曆史舞台,以此來保全孫女衛藍郡主的命。
隻盼著三年之後,陛下的氣能消了。周太後到時候想辦法給孫女找一門親事,生兒育女,和樂一生。
隻是這樣的想法很好,但衛藍郡主心比天高,但命比紙薄,還不行善積德,最後的下場,隻會越來越慘。
當然了,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