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六月,杭州郊外毛家莊園,軍事指揮室內將星雲集,根據可靠情報,這個情報當然是穿越者毛鈺根據曆史記載的出來的。由於這一年來朝廷大量的精力用於圍剿死灰複燃的農民軍,兵部尚書楊嗣昌更是親自坐鎮,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麵張網的策略想要一句消滅農民軍。結果湖廣的左良玉等人出工不出力,農民軍屢屢逃脫,反而是越剿越多。</p>
正是在這種情況,南下準備侵占朝*鮮的清軍在東江受挫,被東江軍和朝*鮮軍聯合阻擋在鴨綠江北岸不得寸進。尤其是北海艦隊的戰艦開到鴨綠江邊,控製了整條鴨綠江一大半流域。於是黃台吉決定戰略轉移,去西南掠奪大明京畿!</p>
毛鈺召開的這次會議就是針對黃台吉即將的動作進行部署。首先太平洋艦隊配合葉流雲、鄭雲峰的兩個步兵師前往流雲島,等待機會再次在廣袤的鬆花江流域展開搶馬行動!</p>
北海艦隊從八月份起封鎖渤海灣,並且找機會前潛入遼河打探清軍動向。孔有德第1軍、毛承福第4軍以及騎兵第1師、第2師八月初在皮島集結待命。</p>
毛鈺這麽做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崇禎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黃台吉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托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貝勒杜度、大皇子豪格等相副,兩路征明。九月二十二日,嶽托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壞長城,破邊牆入邊,斬殺明薊遼總督吳阿衡。多爾袞則於九月二十八日於青山關毀邊牆而入,兩軍在北*京郊區通州會師。大明朝廷再次震動,麵對來勢洶洶的清軍,崇禎詔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的盧象升,攜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以盧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賜尚方劍。</p>
而在此之前的五月,盧象升的父親去世,他十次上書請求回家奔喪。當時楊嗣昌免行守喪在兵部任職,也起用陳新甲在守喪期間出仕,並命令盧象升在職守喪,等候別人接替,並升他兵部尚書。</p>
現在清軍入關,盧象升自然更加不能回鄉了。朱由檢這是根據以往的戰績準備讓盧象升指揮全國各地來增援的部隊。因為除了楊嗣昌,更合適的人選洪承疇在寧願,孫傳庭在陝西。一時半會幹不來,而且局麵也不暈這兩個輕易換帥。</p>
於是盧象升披麻戴孝,腳穿草鞋,誓師後來到京城郊區,飛章向朝廷報告說:“我並不是用兵之才,過去憑著一顆愚魯的心,擔任了些職事,按理不應該回避艱難,但是自從我父親病逝以後,我在長長的征途上傷心過度,五官散亂,不像從前那樣了。加上以不體麵的打扮位居三軍之上,不僅看起來沒有威信,我還擔心號令不靈,難於取勝。”</p>
後來聽說總監宦官高起潛也即將身穿孝服來指揮軍事,盧象升對自己的親隨說:“我們三個人現在都是不祥之身。人臣不管自己的父母,心中哪還有什麽天子?閣部大臣楊嗣昌自己不守喪,也想讓我放棄禮製跟著他受人指責嗎?一個人居心如此,怎麽能跟他一塊服侍皇上呢?以後我一定要當麵數落他。”</p>
這就是大明的讀書人啊,純潔沒有被汙染的讀書人,哪裏是楊嗣昌這種沽名釣譽之輩能夠比的,但是盧象升也因此得罪了楊嗣昌和高起潛為自己招來禍害。</p>
清軍來勢洶洶,京城周圍又是一馬平川毫無先祖可言。這個時候,楊嗣昌、高起潛主張和議。盧象升得知後,跺著腳感慨說:“我蒙受國家的大恩,隻是恨這下要死而不得其所了,假如這一回有萬分之一的不幸,我寧願捐軀斷頭,以身殉國。”</p>
盧象升到都城後,朱由檢召見他,向他詢問方略。盧象升回答說:“我主張開戰。”朱由檢臉色變了,好久才說:“招撫隻是朝臣們的意見,希望你出去和楊嗣昌、高起潛再商量商量!”盧象升出去跟他們倆討論,意見當然不一致。</p>
第二天,皇帝朱由檢發出一萬兩銀子犒勞部隊,楊嗣昌為盧象升送行時喝退左右,告誡他不要冒失地出戰,盧象升於是分別而去。其實平心而論這時候的盎司長的想法是正確的,雖然楊嗣昌的出發點是為了不觸怒清軍。但是無論是天雄軍還是其他部隊都是步兵為主,清軍雖然也經常下馬步戰,但人家機動能力強啊,士兵不勞累啊。步兵駐紮在城內依靠城牆防禦優勢還是能和清軍抗衡的,不過城市周邊的鄉村可就是要遭殃了。所以純潔的讀書人盧象升是無法接受的也沒有將楊嗣昌的提醒放心上。</p>
當盧象升部隊駐紮在昌平時,皇帝朱由檢又派宦官送來三萬兩國庫銀,犒勞部隊。第二天又賜給一百匹禦用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養的馬,五百條銀鐵鞭。盧象升說:“和議果然是朝臣們的意見,看來皇上抗戰的決心堅定得很呀。”於是下定決心考慮作戰。但是很多事都受到楊嗣昌、高起潛的阻撓。盧象升不會天真地拿著尚方寶劍去斬殺楊嗣昌和高起潛。於是隻好上書請分編部隊,朝廷就決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總兵的部隊歸盧象升指揮,山海關、寧遠等各路部隊歸屬於高起潛指揮。盧象升名義上統率全國各地的部隊,實際上領的兵不到兩萬人,駐紮在順義。</p>
此時崇禎已經有和議的意願,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清朝在私底下接觸。陳新甲也是個滑頭,生怕和談的罪名背在自己身上,就將消息透露了出去。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揣測到了崇禎意在和議,所以才對盧象升多方阻撓,盧象升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根本調動不了其他人的兵馬,他定下的幾條用兵策略一條也沒法實現。由於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宣、大、山西三總兵吃空餉吃得太狠,相比日後楊國柱、王樸參與的鬆錦之戰,八總兵十三萬,這次三總兵竟不到兩萬人。因數量不及來援關寧軍,結果關寧軍宦官監軍高起潛不願接受盧象升指揮。</p>
</p>
正是在這種情況,南下準備侵占朝*鮮的清軍在東江受挫,被東江軍和朝*鮮軍聯合阻擋在鴨綠江北岸不得寸進。尤其是北海艦隊的戰艦開到鴨綠江邊,控製了整條鴨綠江一大半流域。於是黃台吉決定戰略轉移,去西南掠奪大明京畿!</p>
毛鈺召開的這次會議就是針對黃台吉即將的動作進行部署。首先太平洋艦隊配合葉流雲、鄭雲峰的兩個步兵師前往流雲島,等待機會再次在廣袤的鬆花江流域展開搶馬行動!</p>
北海艦隊從八月份起封鎖渤海灣,並且找機會前潛入遼河打探清軍動向。孔有德第1軍、毛承福第4軍以及騎兵第1師、第2師八月初在皮島集結待命。</p>
毛鈺這麽做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崇禎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黃台吉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托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貝勒杜度、大皇子豪格等相副,兩路征明。九月二十二日,嶽托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壞長城,破邊牆入邊,斬殺明薊遼總督吳阿衡。多爾袞則於九月二十八日於青山關毀邊牆而入,兩軍在北*京郊區通州會師。大明朝廷再次震動,麵對來勢洶洶的清軍,崇禎詔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的盧象升,攜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以盧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賜尚方劍。</p>
而在此之前的五月,盧象升的父親去世,他十次上書請求回家奔喪。當時楊嗣昌免行守喪在兵部任職,也起用陳新甲在守喪期間出仕,並命令盧象升在職守喪,等候別人接替,並升他兵部尚書。</p>
現在清軍入關,盧象升自然更加不能回鄉了。朱由檢這是根據以往的戰績準備讓盧象升指揮全國各地來增援的部隊。因為除了楊嗣昌,更合適的人選洪承疇在寧願,孫傳庭在陝西。一時半會幹不來,而且局麵也不暈這兩個輕易換帥。</p>
於是盧象升披麻戴孝,腳穿草鞋,誓師後來到京城郊區,飛章向朝廷報告說:“我並不是用兵之才,過去憑著一顆愚魯的心,擔任了些職事,按理不應該回避艱難,但是自從我父親病逝以後,我在長長的征途上傷心過度,五官散亂,不像從前那樣了。加上以不體麵的打扮位居三軍之上,不僅看起來沒有威信,我還擔心號令不靈,難於取勝。”</p>
後來聽說總監宦官高起潛也即將身穿孝服來指揮軍事,盧象升對自己的親隨說:“我們三個人現在都是不祥之身。人臣不管自己的父母,心中哪還有什麽天子?閣部大臣楊嗣昌自己不守喪,也想讓我放棄禮製跟著他受人指責嗎?一個人居心如此,怎麽能跟他一塊服侍皇上呢?以後我一定要當麵數落他。”</p>
這就是大明的讀書人啊,純潔沒有被汙染的讀書人,哪裏是楊嗣昌這種沽名釣譽之輩能夠比的,但是盧象升也因此得罪了楊嗣昌和高起潛為自己招來禍害。</p>
清軍來勢洶洶,京城周圍又是一馬平川毫無先祖可言。這個時候,楊嗣昌、高起潛主張和議。盧象升得知後,跺著腳感慨說:“我蒙受國家的大恩,隻是恨這下要死而不得其所了,假如這一回有萬分之一的不幸,我寧願捐軀斷頭,以身殉國。”</p>
盧象升到都城後,朱由檢召見他,向他詢問方略。盧象升回答說:“我主張開戰。”朱由檢臉色變了,好久才說:“招撫隻是朝臣們的意見,希望你出去和楊嗣昌、高起潛再商量商量!”盧象升出去跟他們倆討論,意見當然不一致。</p>
第二天,皇帝朱由檢發出一萬兩銀子犒勞部隊,楊嗣昌為盧象升送行時喝退左右,告誡他不要冒失地出戰,盧象升於是分別而去。其實平心而論這時候的盎司長的想法是正確的,雖然楊嗣昌的出發點是為了不觸怒清軍。但是無論是天雄軍還是其他部隊都是步兵為主,清軍雖然也經常下馬步戰,但人家機動能力強啊,士兵不勞累啊。步兵駐紮在城內依靠城牆防禦優勢還是能和清軍抗衡的,不過城市周邊的鄉村可就是要遭殃了。所以純潔的讀書人盧象升是無法接受的也沒有將楊嗣昌的提醒放心上。</p>
當盧象升部隊駐紮在昌平時,皇帝朱由檢又派宦官送來三萬兩國庫銀,犒勞部隊。第二天又賜給一百匹禦用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養的馬,五百條銀鐵鞭。盧象升說:“和議果然是朝臣們的意見,看來皇上抗戰的決心堅定得很呀。”於是下定決心考慮作戰。但是很多事都受到楊嗣昌、高起潛的阻撓。盧象升不會天真地拿著尚方寶劍去斬殺楊嗣昌和高起潛。於是隻好上書請分編部隊,朝廷就決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總兵的部隊歸盧象升指揮,山海關、寧遠等各路部隊歸屬於高起潛指揮。盧象升名義上統率全國各地的部隊,實際上領的兵不到兩萬人,駐紮在順義。</p>
此時崇禎已經有和議的意願,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清朝在私底下接觸。陳新甲也是個滑頭,生怕和談的罪名背在自己身上,就將消息透露了出去。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揣測到了崇禎意在和議,所以才對盧象升多方阻撓,盧象升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根本調動不了其他人的兵馬,他定下的幾條用兵策略一條也沒法實現。由於盧象升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宣、大、山西三總兵吃空餉吃得太狠,相比日後楊國柱、王樸參與的鬆錦之戰,八總兵十三萬,這次三總兵竟不到兩萬人。因數量不及來援關寧軍,結果關寧軍宦官監軍高起潛不願接受盧象升指揮。</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