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家的插手,林予很快就從衙門裏出來。
這其中的博弈林予不得而知,但她知曉自己再留在楚都必定沒什麽好事,所以在李子鬆提議,與他一起前往邊關的時候,林予思考了一會兒也就同意了。當一個士兵,也算是回歸了她的老本行。
李子蘭在得知了林予的選擇後,沒有一點意外,她想或許那裏才是林予的歸宿。她雖然不知道那位大人到底需要林予做什麽,但此刻李家庇護林予的行為想必也落入了他的眼中,這樣也就足夠了。
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林予由一個跟隨在少將軍身邊的小白臉變為了一個廣受士兵愛戴的將軍,這其中一點也不容易。
在參軍後,林予多次利用自己現代化的軍事知識讓士兵們轉危為安,甚至在他獲得獨自領兵的權利後多次戰勝異族,庇護邊境的百姓。這種種讓林予在邊境之地聲名遠揚,連朝廷也對他多有嘉獎。
常年身處軍中,林予也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她的身份第一時間被粗中有細的李將軍察覺,在仔細的詢問過兒子之後,李將軍選擇替林予隱瞞。
風雪邊關路,寒光照帖衣。縱然知曉邊境的生活辛苦,林予也沒有想到會辛苦到這個境地,但既然是她自己選擇的路,林予也隻能認了。
在邊關生活久了之後,她反而因為這裏與前世生存環境的相似而習慣了起來,甚至那層一直存在的無形隔膜也在一點一點的消融。
林予知道自己掩飾的不是盡善盡美,軍中應該有一部分人知曉了她的真實來曆,但他們都沒有揭穿自己,當然,這與李將軍的庇護有關,他們都是李家的嫡係將領。林予承了李家的這份情,同時也用一次次的勝利還回報他們。
春暖花開,隨著氣溫慢慢的回暖,異族們也要育肥牛羊,漸漸的退去,林予倒是享受了一段日子輕鬆的日子。而就在這時,皇帝下令,令征西軍的將領班師回朝,皇帝要為他們舉行慶功之宴。
這一道命令看似普通,實則內裏大不尋常。
與異族的戰事連綿數年,雙方各有勝負,或許一開始還有慶功這一說,但到了後來都麻木了,自然就隻當做平常了。
而召征西軍的將領回朝,就更是古怪了,李家父子雖常年駐紮在邊境,但每隔個三年都會回朝述職,三年之期將近,李家父子本就會回朝,也無需皇帝特地下一道喻令,所以這道喻令實在是古怪的緊。
再聯想到皇帝近年來身體越發的不好,諸皇子之間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的朝政格局,若說這其中沒有古怪,隻怕軍中這一些大老粗都不會相信。
在林予到達軍中主帳時,帳篷裏正在進行激烈的爭吵,李將軍正坐在主位,下首一個個身材巍峨的將軍們大聲的嚷嚷著。
其中一個滿麵通紅的將軍拍桌而起,“去她娘的去,這道聖旨還不知道是誰寫的呢?萬一將軍去了京城中了誰的埋伏,還能不能回來還是說不準了!”
另一位麵上有道疤的八尺大漢聲如洪雷,“什麽叫還能不能回來,你別動不動就咒將軍!”
旁邊站著的清雋文士趕緊上前勸架,“好了好了,二位將軍,事情還沒商量個章程出來,可別你們先吵上了。”
說完,文士就看上了上首的那位虎目顧盼的老將軍,“將軍意下如何?”
李將軍聽到帳外傳來輕巧的腳步聲,看向了那個撩開帳篷走進來的人,“林予你認為如何?”
林予知曉在帳篷外也聽了一耳朵,她認真的思考了片刻,隨即緩緩的說道,“去了恐有變故,不去又算是抗旨,去與不去皆不好應對啊。”
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那是指在行軍打仗方麵,現在戰事已停歇,這樣明晃晃的抗旨等於是直接將把柄與人。
李將軍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東邊的方向歎了歎氣,“不知京中的情形到底如何了。”
林予看著這位頭發已經花白的老將軍,沉思了片刻,又說道,“陛下想來是無事的。隻不過這道喻令是不是陛下頒發的就不知道了。”
李將軍又沉默了起來,李家世代忠於帝皇,但現如今皇帝有疾,太子未立,李家也需要表明姿態了,所以此次是否前去就至關重要,而回到京都見了什麽人也至關重要。可京中局勢波瀾詭譎,李將軍能不能回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看著他們二人如同打啞謎一般的對話,站在下首的將軍們都不是很明白,一位性急的將軍更是直接問道,“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你說該怎麽辦?”
這幾年來,林予儼然成為了一個智囊形的人物,深受各位將軍的信任。
林予淡然自若的一笑,“喻令上隻說要求征西軍的將領前去,可沒說一定要將軍前去。”
是這個理,眾人紛紛的反映了過來,那該誰去呢?他們又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李將軍看著下首哄亂的局麵,拍了拍桌子,渾厚的聲音直接讓眾人閉上了嘴,李將軍再次看向了林予,“那你認為該讓誰去呢?”
林予雙手握拳,直接的說道,“末將不才,願去。”
李將軍深深的看了一眼林予,然後點了點頭,“好!”聲音豪氣四溢。
林予抬起頭來,兩人對視了一眼,目中各有深意。
李將軍本就想讓林予前去,林予也就順水推舟的應下了此事。這些年,林予與李家早已不可分割,在世人的眼裏,林予就是李家的人,所以林予代替李將軍前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李家也庇護了林予這麽多年,若不是李將軍幾次三番的回護,林予早就遭了八皇子的毒手,所以讓林予前去也是甘願的。
這些年來,八皇子屢次對林予下手,當初的小衝突早已變成了生死大仇,所以八皇子一直想要除去這個威脅,隻不過八皇子的手無法伸到軍中,才讓林予屢次立功,現在林予獨自前往京都,真是他下手的好時機,所以說,林予此次的行程危險重重。
這其中的博弈林予不得而知,但她知曉自己再留在楚都必定沒什麽好事,所以在李子鬆提議,與他一起前往邊關的時候,林予思考了一會兒也就同意了。當一個士兵,也算是回歸了她的老本行。
李子蘭在得知了林予的選擇後,沒有一點意外,她想或許那裏才是林予的歸宿。她雖然不知道那位大人到底需要林予做什麽,但此刻李家庇護林予的行為想必也落入了他的眼中,這樣也就足夠了。
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林予由一個跟隨在少將軍身邊的小白臉變為了一個廣受士兵愛戴的將軍,這其中一點也不容易。
在參軍後,林予多次利用自己現代化的軍事知識讓士兵們轉危為安,甚至在他獲得獨自領兵的權利後多次戰勝異族,庇護邊境的百姓。這種種讓林予在邊境之地聲名遠揚,連朝廷也對他多有嘉獎。
常年身處軍中,林予也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她的身份第一時間被粗中有細的李將軍察覺,在仔細的詢問過兒子之後,李將軍選擇替林予隱瞞。
風雪邊關路,寒光照帖衣。縱然知曉邊境的生活辛苦,林予也沒有想到會辛苦到這個境地,但既然是她自己選擇的路,林予也隻能認了。
在邊關生活久了之後,她反而因為這裏與前世生存環境的相似而習慣了起來,甚至那層一直存在的無形隔膜也在一點一點的消融。
林予知道自己掩飾的不是盡善盡美,軍中應該有一部分人知曉了她的真實來曆,但他們都沒有揭穿自己,當然,這與李將軍的庇護有關,他們都是李家的嫡係將領。林予承了李家的這份情,同時也用一次次的勝利還回報他們。
春暖花開,隨著氣溫慢慢的回暖,異族們也要育肥牛羊,漸漸的退去,林予倒是享受了一段日子輕鬆的日子。而就在這時,皇帝下令,令征西軍的將領班師回朝,皇帝要為他們舉行慶功之宴。
這一道命令看似普通,實則內裏大不尋常。
與異族的戰事連綿數年,雙方各有勝負,或許一開始還有慶功這一說,但到了後來都麻木了,自然就隻當做平常了。
而召征西軍的將領回朝,就更是古怪了,李家父子雖常年駐紮在邊境,但每隔個三年都會回朝述職,三年之期將近,李家父子本就會回朝,也無需皇帝特地下一道喻令,所以這道喻令實在是古怪的緊。
再聯想到皇帝近年來身體越發的不好,諸皇子之間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的朝政格局,若說這其中沒有古怪,隻怕軍中這一些大老粗都不會相信。
在林予到達軍中主帳時,帳篷裏正在進行激烈的爭吵,李將軍正坐在主位,下首一個個身材巍峨的將軍們大聲的嚷嚷著。
其中一個滿麵通紅的將軍拍桌而起,“去她娘的去,這道聖旨還不知道是誰寫的呢?萬一將軍去了京城中了誰的埋伏,還能不能回來還是說不準了!”
另一位麵上有道疤的八尺大漢聲如洪雷,“什麽叫還能不能回來,你別動不動就咒將軍!”
旁邊站著的清雋文士趕緊上前勸架,“好了好了,二位將軍,事情還沒商量個章程出來,可別你們先吵上了。”
說完,文士就看上了上首的那位虎目顧盼的老將軍,“將軍意下如何?”
李將軍聽到帳外傳來輕巧的腳步聲,看向了那個撩開帳篷走進來的人,“林予你認為如何?”
林予知曉在帳篷外也聽了一耳朵,她認真的思考了片刻,隨即緩緩的說道,“去了恐有變故,不去又算是抗旨,去與不去皆不好應對啊。”
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那是指在行軍打仗方麵,現在戰事已停歇,這樣明晃晃的抗旨等於是直接將把柄與人。
李將軍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東邊的方向歎了歎氣,“不知京中的情形到底如何了。”
林予看著這位頭發已經花白的老將軍,沉思了片刻,又說道,“陛下想來是無事的。隻不過這道喻令是不是陛下頒發的就不知道了。”
李將軍又沉默了起來,李家世代忠於帝皇,但現如今皇帝有疾,太子未立,李家也需要表明姿態了,所以此次是否前去就至關重要,而回到京都見了什麽人也至關重要。可京中局勢波瀾詭譎,李將軍能不能回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看著他們二人如同打啞謎一般的對話,站在下首的將軍們都不是很明白,一位性急的將軍更是直接問道,“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你說該怎麽辦?”
這幾年來,林予儼然成為了一個智囊形的人物,深受各位將軍的信任。
林予淡然自若的一笑,“喻令上隻說要求征西軍的將領前去,可沒說一定要將軍前去。”
是這個理,眾人紛紛的反映了過來,那該誰去呢?他們又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李將軍看著下首哄亂的局麵,拍了拍桌子,渾厚的聲音直接讓眾人閉上了嘴,李將軍再次看向了林予,“那你認為該讓誰去呢?”
林予雙手握拳,直接的說道,“末將不才,願去。”
李將軍深深的看了一眼林予,然後點了點頭,“好!”聲音豪氣四溢。
林予抬起頭來,兩人對視了一眼,目中各有深意。
李將軍本就想讓林予前去,林予也就順水推舟的應下了此事。這些年,林予與李家早已不可分割,在世人的眼裏,林予就是李家的人,所以林予代替李將軍前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李家也庇護了林予這麽多年,若不是李將軍幾次三番的回護,林予早就遭了八皇子的毒手,所以讓林予前去也是甘願的。
這些年來,八皇子屢次對林予下手,當初的小衝突早已變成了生死大仇,所以八皇子一直想要除去這個威脅,隻不過八皇子的手無法伸到軍中,才讓林予屢次立功,現在林予獨自前往京都,真是他下手的好時機,所以說,林予此次的行程危險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