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流逝,幾月之後,何易進士及第的消息傳來,二甲十七名。


    一個不算好也不算差的成績,當然,對於以往何易身上背負的盛名來看,這個名次有些低了,這其中除了何易分心於雜事之上,,還有一個勢字。


    運勢一道,向來是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但若是在運勢堆積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受到了影響,那接下來的一連串事情也會發生變化。


    就比如何易,他本該是狀元及第的命格,結果因為某些細小的改變,他的運道發生了些許的偏移,這一絲小小的偏移就越滾越大,越滾越大,以至於讓何易錯失了狀元之位。


    當然,這作用到現實生活中,大概就是,因為婚事答應的太快,所以何易沒能擰著一口氣,拚命考取狀元的功名以求獲得方氏的認同。


    或者也可以解釋為,沒能獲得方氏的支持,與方琇發生了齟齬,以至於將注意力轉到了其他的女子身上,分了心,總之,正是這種微不足道的理由讓何易的運程發生了偏差。


    可就算是這樣,何易依然成功的入選了庶吉士。


    當朝官場的隱形規矩,非翰林不入內閣,何易能入選翰林院,成為一名庶吉士,就說明他的通天大道已經打開了。


    當然,這隻是相對來說的,曆代老死翰林院的飽學之士都不少,何易未必能夠曾這許多的年輕士子中脫穎而出,青雲直上。


    不管事情進行到了何等地步,何易入選翰林院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而在這個消息傳到了江寧府的時候,何氏還好是熱鬧了一會兒,可在熱鬧之後,他們又開始發起了愁,畢竟,何易與他們可談不上什麽親近,甚至,說不定他還對之前何氏族人謀奪他家產的事情生怨。


    不提何家人喜憂參半的心情,在城池另一端的方府就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方旭命中傳臚,位列探花之下,為二甲第一名,成功的入選庶吉士館。


    方旭,就是小童方晨的兄長,那位小小年紀就已經有幾分和光同塵味道的少年。


    入命中之日他尚未及冠,是名副其實的少年俊才,聽說當日會試的主考官是想將他點探花的,可後來覺得他年歲太小,為了不讓他驕傲自滿,便降了一等,點為了傳臚。


    當然,這種成績已實屬難得,最起碼比何易要好上許多,若非是被長離的名聲遮擋,他的名聲說不定都已經傳遍了江南。


    他在入選庶吉士館後就向館主告了假,前來江寧方府,與長離一見。


    雖然他已有進士功名,可在長離麵前,依然是恭恭敬敬,無關其他,若是沒有江寧方氏的護持,他未必能前六部步關政,而在之後的官路中,他依然需要方家主支的錢財與人脈支撐,現如今方氏的幾個為官族人就是如此。


    望著麵前這個多了一分飛揚自信的少年,長離倒也樂於指點他。


    當朝的官場製度運行了這麽久,隱隱間幾乎已經將皇帝架空,以至於這些新進士雖然名為天子門生,可三鼎甲卻都是主考官所選定的,而這也是為何長離與新皇扳了一次手腕之後,方氏依然能夠在江寧之地紮根立足。


    小皇帝雖然雄心勃勃,可奈何他並非先皇嫡子,而是一個臨時從皇室旁支選定的繼承人,所以,在民眾之中的認可度不高,官場上的那些各有打算的老狐狸也不一定衷心聽命與他。


    方旭這一次前來,除了要與方氏嫡支達成共識以外,還要將自己的胞弟接往京城。


    他們兄弟二人是其父元妻所生,現已誕下了一對龍鳳雙胞胎的繼母向來視他們兄弟二人為眼中釘肉中刺。


    現如今,他入選翰林院,若是將弟弟留在江寧,一是他弟弟容易被養廢,二是他弟弟可能成為繼母挾持他的一個人質,屆時,兄弟二人分隔一方,他連確認方晨是否安全都做不到。


    而這個要求,他父親自然是不答應的,一個尚未成年的兒子跟在尚未成家的兄長旁邊算什麽,作為他們父母的夫妻二人有沒有死!


    眼見在父親那裏說不通,方旭隻好求到了長離的麵前來。


    長離沉吟了片刻:“你想要將方晨接往京城也不是不可,可接到了京城之後由誰照顧?”


    翰林院是清貴,可那並不代表著清閑,屆時方旭肯定有的忙,能不能顧得上照顧方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聽到長離的這個問題,方旭臉上出現了難色,他之前一門心思要讓弟弟脫離危險,確實沒想到這一點,他們那一脈在京城中可沒有什麽根基,倒是確實顧及不上弟弟。


    到底是一個少年人,所以此時方旭的憂色就直接顯露在了臉上,他看著麵前風輕雲淡的方氏家主,心念突然一動,他試探著問道:“不知大公子可有何高見?”


    雖然長離是方氏的族長,可方氏的族人們都是稱呼長離為大公子,就如同江寧之地的百姓也是如此稱呼的一般。江寧之地隻有一個大公子,江南也隻有一個大公子,那個人,就是方氏的族長,方氏長離。


    長離悠悠然然的撥弄著茶盞,眼中盡是淡然,就如同一個撫琴放歌的世外名士,他道:“不如將方晨接到主家來如何?”


    雖然心中猜到了這個結果,可方旭還是難掩震驚之色,這不止是代表了方氏主家對他的看重,更代表了方晨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在方氏一族中,一直有一個批語隱隱流傳,那就是當代方氏之主,雖聰慧至極,卻難以長留,將來必是難以自全。


    這個批語,是淳慧大師所留。


    當日,名聲響便整個江南的淳慧大師被一小小三歲孩童所擊敗,在悵惘失落之餘,也為這孩童留下了這一道批語,這道批語在出世的那一刻,就被方氏的老家主方閣老所封存,所以現如今江南人士少有知曉。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當日方氏長離與淳慧和尚的論道可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舉辦的,吸引了江南無數飽學人士,那道批語雖被方閣老第一時間封存,可總有一些有心人留心了此事,並暗暗將那批語記在了心中,以至於讓方旭知曉。


    而在傳言中,正是因為淳慧和尚的批語,方氏下一任族長才有了長離此名,一是去鳳凰涅槃,另有生機之意,二是暗合其命格,希望借著這個名字保住一段時間的圓滿,既然命中注定不全,不如以長久的離逝換來一時的圓滿,這既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無奈。


    所以,哪怕方氏現一任家主及冠在即,也無人為他取字,因為,他的名,即他的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逍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青並收藏快穿之逍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