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林嶽東和李輕嵐決定,將這個信息向聖女和盤托出。
“異界之暗?”
聖女有些疑惑的重複著這個詞,“那是什麽東西?”
“很難形容的一個東西,對於精靈和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足以毀滅一個世界的存在。”林嶽東答道。原作裏對異界之暗的描寫也是語焉不詳,說不清到底是什麽,隻是大致形容為某種極為黑暗的東西,裏麵還藏有大批的天使。
——沒錯,就是天使,長著翅膀的那種。
林嶽東對天使的印象基本就是上帝的走狗,李輕嵐接觸的較多,知道現實中存在的天使是一些神創造出來用來協助自己管理世界的戰士。
但基本來說,天使代表守序善良,除非墮落了,否則不可能和異界之暗這種毀滅世界的玩意拉上關係。
可是魔王軍的旗幟的確是天使,原作中異界之暗的真麵目,這讓兩人從一開始就捉摸不定,搞不清楚這個原作中最大謎團的真相。
“毀滅世界?五大精靈王難道對付不了麽?”聖女問道。
“他們也不行。這種異界之暗非常恐怖,估計這個世界上應該無人可擋——大概也就是艾斯特能對付一下吧。”林嶽東想起原作裏主角用艾斯特為五大精靈王和尤利婭等人解脫的劇情。
原作主角用艾斯特先後刺入了兩個被異界之暗侵蝕的精靈王身體,和一個被異界之暗吞噬的精靈使身體,但艾斯特卻半點問題都沒有,說不定是有點抵抗力的。
“這種異界之暗你們很了解麽?為什麽知道艾斯特能對付?”聖女敏銳的問道。
“了解談不上,若真了解,此時也不會瞻前顧後了。”林嶽東苦笑,“我們的情報來源,聖女殿下就不要打聽了,目前需要考慮的是所羅門的真實目的。假如他征服世界隻是為了召喚異界之暗,那麽他此時的退守就很令人擔心了。”
“他是真的打算毀滅世界麽?”聖女蹙了下眉頭。他們之前宣傳所羅門無惡不作要毀滅世界,不過那隻是一種宣傳手段,實際上聯軍這邊的高層還是普遍認為所羅門隻是想要一統天下而已,林嶽東提出這個可能,著實有些出乎她的預料。
“從魔王軍的所作所為來看,恐怕不無可能。”李輕嵐說道,“魔王軍不事生產,一味的橫征暴斂向外擴張,這不像是農耕文明的作風。”
這片大陸是典型的農耕文明,並沒有遊牧文明,大家都是靠種田生活。農耕文明很少會催生出魔王軍這樣隻顧著搶劫掠奪卻不在乎可持續發展的奇葩國家,一般來說多多少少都是會搞點建設的。
就算當年日本人入侵,那也是在占領區搞了不少工業商業的,並不是完全的三光政策。
會如此不重視持續發展,隻顧著燒殺搶掠的,基本隻有遊牧民族,比如蒙元就是典型。所羅門起於大陸中部,統轄的也都是農耕文明,並非遊牧出身,怎麽會變成這樣的國家呢?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他根本沒打算長治久安,就是準備撈一票就走,結果就培養出這樣的一支軍隊來。
“那他如果真的隻是為了召喚異界之暗……據我所知,召喚類的魔術往往需要相當的準備,尤其是向第三個世界發起的召喚,隻怕要消耗大量的各種材料和神威,還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某些千金難尋的珍稀材料。難道他就是為了搶到相應的材料,所以才發起戰爭的?”聖女猜測道。
“這是一種可能,也可能是他需要別的東西,比如說,他需要一塊足夠大的地方,供他布置一個足夠大的法陣。”李輕嵐說道,“總之,不管怎麽說,征服戰爭或許不是他的目的,而是為了達成他目的的手段。”
聖女一點就透:“這樣的話,他現在如此幹脆的撤退,也就是說……他已經要準備好了?”
林嶽東和李輕嵐一齊點頭,他們就是這麽想的。
所羅門出於某種緣由需要大片人間界受自己控製的土地,於是他發起了戰爭,在打夠地盤之後就縮在佐哈爾慢慢折騰,也不繼續擴張。現在他完成了目的,不再需要這些土地,於是果斷撤退,用空間換取時間。這在邏輯上完全說得通。
雖然兩人沒有證據來證實這一點,但不管怎麽看可能性都不小。
這樣的話,聯軍為了避免異界之暗降臨,或許隻能速戰速決。
可反過來說,如果所羅門需要的是土地本身,那麽聯軍就得慢慢打過去,一點一點清除魔王軍留下的痕跡,這樣才能破壞所羅門的計劃。
甚至或許所羅門壓根就沒打算召喚異界之暗,一切都隻是林嶽東和李輕嵐的誤會,那麽聯軍應該做的決策就又不一樣。
搞不清楚這些,林嶽東和李輕嵐實在不敢輕易開口,指導聯軍行動。
其實他們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如果此時不能讓異界之暗降臨,這個世界主要的矛盾可是在千年之後的,說不定千年之後劇情悉數改變,到時候失去了熟悉劇情的優勢,更不好弄。
但也有可能劇情中曆史上本來異界之暗就沒弄成,五大精靈王中招是另有原因呢?
亦或者如果此刻聯軍衝過去阻止,就能讓異界之暗隻降臨在精靈界,若是不加阻止,異界之暗就會連人間界一並侵蝕?
可能性如此之多,兩個人又哪裏還敢輕舉妄動呢?
“原來你們是有這樣的顧慮……”聖女想了想道,“之前我們抓了不少魔王軍的俘虜,可以試著去審問一下這方麵的情況。此外我們也可以多派人手,前往佐哈爾加以打探。”
“很難。那些普通士兵不可能知道這等機密,打探恐怕也不好打探。”林嶽東不怎麽抱希望。
“那我們難道按兵不動麽?”聖女有些不滿的說道。兵貴神速,一幫人在這空耗軍糧,可不是什麽好事。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李輕嵐背誦了一段劉伯溫的《百戰奇略》,“謀定而後動,就算我們搞不清楚如今佐哈爾具體的情況,不管怎麽動作都可能是犯險,但至少也該找一條風險最小的路。”
“異界之暗?”
聖女有些疑惑的重複著這個詞,“那是什麽東西?”
“很難形容的一個東西,對於精靈和人類來說都是致命的,足以毀滅一個世界的存在。”林嶽東答道。原作裏對異界之暗的描寫也是語焉不詳,說不清到底是什麽,隻是大致形容為某種極為黑暗的東西,裏麵還藏有大批的天使。
——沒錯,就是天使,長著翅膀的那種。
林嶽東對天使的印象基本就是上帝的走狗,李輕嵐接觸的較多,知道現實中存在的天使是一些神創造出來用來協助自己管理世界的戰士。
但基本來說,天使代表守序善良,除非墮落了,否則不可能和異界之暗這種毀滅世界的玩意拉上關係。
可是魔王軍的旗幟的確是天使,原作中異界之暗的真麵目,這讓兩人從一開始就捉摸不定,搞不清楚這個原作中最大謎團的真相。
“毀滅世界?五大精靈王難道對付不了麽?”聖女問道。
“他們也不行。這種異界之暗非常恐怖,估計這個世界上應該無人可擋——大概也就是艾斯特能對付一下吧。”林嶽東想起原作裏主角用艾斯特為五大精靈王和尤利婭等人解脫的劇情。
原作主角用艾斯特先後刺入了兩個被異界之暗侵蝕的精靈王身體,和一個被異界之暗吞噬的精靈使身體,但艾斯特卻半點問題都沒有,說不定是有點抵抗力的。
“這種異界之暗你們很了解麽?為什麽知道艾斯特能對付?”聖女敏銳的問道。
“了解談不上,若真了解,此時也不會瞻前顧後了。”林嶽東苦笑,“我們的情報來源,聖女殿下就不要打聽了,目前需要考慮的是所羅門的真實目的。假如他征服世界隻是為了召喚異界之暗,那麽他此時的退守就很令人擔心了。”
“他是真的打算毀滅世界麽?”聖女蹙了下眉頭。他們之前宣傳所羅門無惡不作要毀滅世界,不過那隻是一種宣傳手段,實際上聯軍這邊的高層還是普遍認為所羅門隻是想要一統天下而已,林嶽東提出這個可能,著實有些出乎她的預料。
“從魔王軍的所作所為來看,恐怕不無可能。”李輕嵐說道,“魔王軍不事生產,一味的橫征暴斂向外擴張,這不像是農耕文明的作風。”
這片大陸是典型的農耕文明,並沒有遊牧文明,大家都是靠種田生活。農耕文明很少會催生出魔王軍這樣隻顧著搶劫掠奪卻不在乎可持續發展的奇葩國家,一般來說多多少少都是會搞點建設的。
就算當年日本人入侵,那也是在占領區搞了不少工業商業的,並不是完全的三光政策。
會如此不重視持續發展,隻顧著燒殺搶掠的,基本隻有遊牧民族,比如蒙元就是典型。所羅門起於大陸中部,統轄的也都是農耕文明,並非遊牧出身,怎麽會變成這樣的國家呢?
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他根本沒打算長治久安,就是準備撈一票就走,結果就培養出這樣的一支軍隊來。
“那他如果真的隻是為了召喚異界之暗……據我所知,召喚類的魔術往往需要相當的準備,尤其是向第三個世界發起的召喚,隻怕要消耗大量的各種材料和神威,還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某些千金難尋的珍稀材料。難道他就是為了搶到相應的材料,所以才發起戰爭的?”聖女猜測道。
“這是一種可能,也可能是他需要別的東西,比如說,他需要一塊足夠大的地方,供他布置一個足夠大的法陣。”李輕嵐說道,“總之,不管怎麽說,征服戰爭或許不是他的目的,而是為了達成他目的的手段。”
聖女一點就透:“這樣的話,他現在如此幹脆的撤退,也就是說……他已經要準備好了?”
林嶽東和李輕嵐一齊點頭,他們就是這麽想的。
所羅門出於某種緣由需要大片人間界受自己控製的土地,於是他發起了戰爭,在打夠地盤之後就縮在佐哈爾慢慢折騰,也不繼續擴張。現在他完成了目的,不再需要這些土地,於是果斷撤退,用空間換取時間。這在邏輯上完全說得通。
雖然兩人沒有證據來證實這一點,但不管怎麽看可能性都不小。
這樣的話,聯軍為了避免異界之暗降臨,或許隻能速戰速決。
可反過來說,如果所羅門需要的是土地本身,那麽聯軍就得慢慢打過去,一點一點清除魔王軍留下的痕跡,這樣才能破壞所羅門的計劃。
甚至或許所羅門壓根就沒打算召喚異界之暗,一切都隻是林嶽東和李輕嵐的誤會,那麽聯軍應該做的決策就又不一樣。
搞不清楚這些,林嶽東和李輕嵐實在不敢輕易開口,指導聯軍行動。
其實他們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如果此時不能讓異界之暗降臨,這個世界主要的矛盾可是在千年之後的,說不定千年之後劇情悉數改變,到時候失去了熟悉劇情的優勢,更不好弄。
但也有可能劇情中曆史上本來異界之暗就沒弄成,五大精靈王中招是另有原因呢?
亦或者如果此刻聯軍衝過去阻止,就能讓異界之暗隻降臨在精靈界,若是不加阻止,異界之暗就會連人間界一並侵蝕?
可能性如此之多,兩個人又哪裏還敢輕舉妄動呢?
“原來你們是有這樣的顧慮……”聖女想了想道,“之前我們抓了不少魔王軍的俘虜,可以試著去審問一下這方麵的情況。此外我們也可以多派人手,前往佐哈爾加以打探。”
“很難。那些普通士兵不可能知道這等機密,打探恐怕也不好打探。”林嶽東不怎麽抱希望。
“那我們難道按兵不動麽?”聖女有些不滿的說道。兵貴神速,一幫人在這空耗軍糧,可不是什麽好事。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李輕嵐背誦了一段劉伯溫的《百戰奇略》,“謀定而後動,就算我們搞不清楚如今佐哈爾具體的情況,不管怎麽動作都可能是犯險,但至少也該找一條風險最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