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p>


    “參見侯爺!”</p>


    許長安一回到府裏,一眾下人紛紛上前見禮。</p>


    杜十娘也迎了出來,體貼地上前理了理許長安的衣衫,柔聲道:“公子,今日府裏來了不少人送禮。”</p>


    無論許長安的官階如何變化,她還是喜歡稱公子。</p>


    對此,許長安倒也不意外。</p>


    畢竟他如今已經是堂堂侯爺,又是錦衣內衛指揮使,且深受皇上重用,朝中自然會有不少人上門巴結。</p>


    “那你都收了?”</p>


    杜十娘笑著搖了搖頭:“公子不在家,奴婢哪敢自作主張?都被奴婢給打發了。”</p>


    一聽此話,許長安不由一臉欣慰:“很好,本公子今晚一定好好獎勵你。”</p>


    杜十娘一臉羞紅,嬌嗔了一句:“公子……”</p>


    “哈哈哈,走,進屋去。”</p>


    脫脫聽到聲音,下意識開門看了看,也不知滴咕了一句什麽,又將房門關上。</p>


    結果,到了半夜時分,許長安卻悄悄從窗戶裏翻了進來。</p>


    “有賊,抓賊啊……”</p>


    脫脫翻起身來,抓著被子一角,故作一副驚恐的樣子大聲尖叫。</p>


    許長安:“……”</p>


    “看我怎麽收拾你!”</p>


    “來啊,怕你啊!”</p>


    脫脫一臉挑釁,勾了勾手指。</p>


    又是歡脫的一夜。</p>


    接下來,大明進入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p>


    邊境雖偶有小摩擦,但並不影響大局。</p>


    神機營開始配發新式火器,並進行戰術特訓。</p>


    新學堂廣納天下賢士,報名者絡繹不絕。</p>


    因為,這是除科舉之外的又一條出路,凡成績優秀者便有機會混個一官半職。</p>


    等到這些人學有所成,大明又將進入一段高速發展期。</p>


    ……</p>


    不覺間,一年多過去。</p>


    蟄伏已久的後金突然間又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p>


    或許,是不甘寂寞,也或許,是意識到了危機。</p>


    畢竟,皇太極野心勃勃,又怎麽甘心龜縮在天寒地凍的遼東一角?</p>


    根據朝廷探子的密報,遼東方麵頻頻派人與韃靼各部落首領接觸。</p>


    甚至,還與倭寇有往來。</p>


    遼東邊境,也多了不少後金的斥候。</p>


    朝堂上,熹宗看著一眾大臣問:“諸位愛卿,女真人賊心不死,意圖與韃靼、倭寇聯手進犯我大明,諸位愛卿有何對策?”</p>


    內閣一幫老臣倒是積極,紛紛上前發言。</p>


    “皇上,以老臣之見,不如采取懷柔之策,派使臣前往遼東談判,以避免戰事發生。”</p>


    “皇上,女真人狼子野心,懷柔之策恐不可取。</p>


    以老臣之見,不如派使臣與韃靼談判,許之以利,曉之以理,進而分化之……”</p>


    “啟稟皇上,戰事一起,朝廷必將大量征用糧草、兵丁,增加朝廷與百姓的負擔,能談和最好不過。”</p>


    “臣附議……”</p>


    堂上大臣,大多都是主和派,保守派,生怕打仗。</p>


    有的甚至寧願朝廷賠銀子、割地,也主張求和。</p>


    說來說去,他們真正在乎的並非天下百姓,而是生怕一開戰便會影響自身的利益與安逸的生活。</p>


    還有就是當年的薩爾滸一戰,也在不少人心裏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影。</p>


    當時,明軍集結了全國精銳二十餘萬,再加上高麗的軍隊,分成四路向遼東發起進攻。</p>


    結果,努爾哈赤本著“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打法,集中六萬餘兵力認準一路進攻。</p>


    僅用了短短五天,便連破三路明軍,擊殺數萬人。</p>


    最終,隻有李如柏率領的一路人馬倉惶敗退。</p>


    也正是因為這一戰,令得大明對後金產生了深深的畏懼,再也不敢主動進攻,隻能高築城池嚴防死守。</p>


    可以說,這是大明之恥!</p>


    換作以前,熹宗肯定也巴不得花錢買個平安,隻要不打仗什麽都好說。</p>


    可現在不一樣了。</p>


    有底氣了。</p>


    朕有錢、有人、有火炮,為什麽還要苟著裝孫子?</p>


    於是一臉不滿地瞟向眾臣:“難不成,諸位愛卿都主張求和?”</p>


    兵部尚書猶豫了一會,不由上前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求和也不是長法……”</p>


    總算聽到一句不一樣的了,熹宗臉色一喜,忙道:“愛卿有何良策?”</p>


    “微臣以為,先不與女真人硬碰,可以先行攻打漠南、瓦刺各部。</p>


    如此一來,他們自顧不暇,自然也就無法再與女真人聯手。”</p>


    “劉大人此言差矣!一旦我們與韃靼開戰,女真人趁機進犯,那豈不是更亂?”</p>


    “郭大人,咱們不是有新型火炮防守麽?”</p>


    “防守也隻是守城,如果女真人繞道,那火炮豈不是失去了效用?”</p>


    “皇上,一旦開戰,我大明百姓必將陷於水深火熱中,望皇上三思。”</p>


    “夠了!”熹宗猛地一拍龍椅扶手:“你們一個個隻知道勸和,仗豈是你們說不打就不打的?</p>


    你們不想打,不代表女真人不想打。</p>


    來人,速傳長安侯覲見。”</p>


    熹宗算是想明白了,他想實現自己的抱負,指望這些老臣是指望不上的,隻會拖他的後腿。</p>


    一聽皇上召見長安侯,一幫大臣不由麵麵相覷。</p>


    他們很裏很清楚,這朝內,許長安算是最狂熱的一個主戰分子。</p>


    他一上殿,豈有不主張打的?</p>


    果然不出所料,許長安來到金鑾殿,一聽緣由,當即拱手道:“皇上,臣主張打,不僅要打,而且還要將漠北、漠南、遼東納入咱們大明的版圖。”</p>


    “嘶!”</p>


    金鑾殿上,響起了一陣倒吸涼氣的聲音。</p>


    這小子到底還是年輕啊,打了幾場勝仗便開始飄飄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p>


    先不說遼東,單說漠北、漠南。</p>


    當年太祖皇帝推翻蒙人統治的元朝,建立了大明朝。</p>


    元人退回了漠北,至今快三百年了,大明朝與之不知交戰了多少次,一直未能打下,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麵,誰也奈何不了誰。</p>


    如今,許長安豪氣幹雲,不僅要打元人,還要打女真人。</p>


    打也就罷了,居然還說要將對方的地盤納入大明版圖?</p>


    別說這些大臣,就連熹宗都有點不敢相信。</p>


    “許愛卿,漠北、遼東地廣人稀,疆域遼闊,想要全部打下來恐怕沒那麽容易吧?”</p>


    結果,許長安卻道:“臣願當著皇上,當著群臣立軍令狀!”</p>


    熹宗心裏一驚:“愛卿不可……”</p>


    畢竟,軍令狀可不是開玩笑的。</p>


    一旦立下了軍立狀,屆時達不成目標,那可是殺頭之罪。</p>


    沒等皇上的話說完,便已經有人迫不及待跳了出來。</p>


    “皇上,長安侯乃堂堂侯爺,且在金鑾殿上出此豪言壯語,想必是有自信的,故而才敢誇口說立軍令狀。”</p>


    此人,正是魏忠賢。</p>


    雖然他心裏清楚說這番話會引起皇上的不滿,但這機會太難得了,他實在是忍不住。</p>


    如今,許長安的地位節節攀升。</p>


    反之,他的地位卻在不斷地縮水。</p>


    以前他可以隨心所欲,甚至是假傳聖旨。</p>


    一旦哪個大臣得罪了他,幾乎不會有好下場,隨意栽贓個罪名就能將對方弄得半死不活。</p>


    可如今這一套行不通了。</p>


    原因就在於許長安崛起太快,足以與他抗衡。</p>


    再這麽下去,恐怕就不是抗衡那麽簡單了,搞不好還會壓他一頭。</p>


    所以,魏忠賢一直都在尋找扳倒許長安的機會。</p>


    沒料到,機會說來就來。</p>


    如果許長安僅僅隻是誇口說打敗韃靼人與女真人,或許會有那一點可能。</p>


    畢竟魏忠賢也知道大明如今的火器威力的確很大。</p>


    但是,遼東、漠北、漠南那是多麽大一片疆土?</p>


    大明朝花了近三百年時間都沒有征服,他又怎麽可能相信許長安能征服?</p>


    火器再厲害又怎麽樣?</p>


    到了一望無垠的茫茫戈壁與草原,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p>


    魏忠賢這麽一開口,當即有不少大臣紛紛附和:</p>


    “魏公公言之有理。”</p>


    “許侯爺年輕有為,想必是有必勝之把握。”</p>


    “皇上,許侯爺願立軍立狀也是一樁好事,可以鼓舞軍心,令士氣高漲。”</p>


    </p>


    “許侯爺勇氣可嘉,忠心可嘉……”</p>


    許長安當然知道魏忠賢等人心裏打的是什麽算盤,不過,他不在乎。</p>


    他之所以敢立軍令狀,倒不是一拍腦門或是想出風頭,內心裏至少有八成所握。</p>


    餘下的兩成……真要是失敗了,大不了拍屁股走人。</p>


    係統的能量分為兩種,一種是能量等級,另外一種以進度條方式呈現。</p>


    進度條一滿,便可以進行時空跨躍,也就是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p>


    如今,進度條已經滿了。</p>


    這也就意味著,許長安隨時都可以離開。</p>


    隻不過,他現在玩的正嗨,就算要離開也要將之前的規劃先完成再說。</p>


    “皇上,臣願親自領兵攻打遼東及漠北,最多兩年,將此二地納入大明版圖。同時,臣願當麵立下軍令狀……”</p>


    熹宗歎了一口氣:“也罷,既然愛卿心意已決,就依愛卿所說。</p>


    不過,朕不要你的腦袋,如果沒有達成目標,便罷官削爵以示懲罰。”</p>


    “臣,遵旨!”</p>


    接下來,熹宗宣旨,提點許長安為征遼總兵,率部攻打遼東、漠北等地,同時賜下兵符、帥印,以號令邊軍協戰。</p>


    如今,錦衣內衛已有一萬餘人,許長安挑選了五千,並加緊準備糧草、武器等物資。</p>


    三日後,隊伍浩浩蕩蕩離開京城,向著遼東方向進發……</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繡春刀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三郎並收藏從繡春刀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