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許長安率領一眾手下對後金八旗各部及所謂的貴族展開了清剿行動。</p>
大明方麵,也陸陸續續派軍隊駐紮與接管。</p>
僅用了半年時間,遼東所有地盤盡數納入大明版圖。</p>
後金,徹底消亡。</p>
所謂的大清,還沒有開始,便告結束。</p>
不過許長安的行動並未結束,率部開始轉戰漠南、漠北。</p>
相對來說,最難打的是漠北。</p>
畢竟漠北的疆域大太了,而且各部落之間很分散。</p>
為了節省時間,許長安將自己的人馬分成三路分頭出擊,同時調邊軍一萬協助。</p>
不過這一萬邊軍主要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負責運輸各類物資、清理戰場、押解俘虜等等。</p>
一年後,韃靼、瓦刺各部滅的滅,降的降。</p>
許長安之前立下的軍令狀為兩年,如今提前半年達成任務,將遼東、漠北、漠南盡數納入大明版圖,完成了南北大統。</p>
同時,大明最新的戰船也開始下水作戰,雖然暫時隻有幾艘,卻打得一眾西洋戰船落花流水,聞風而逃。</p>
這幾艘戰船全部采用大型蒸汽機驅動,速度遠遠超過帆船。</p>
重要的是,戰船上的火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完全碾壓他國戰船,幾炮轟過去便能轟沉對方的戰船。</p>
其中有兩艘更是直接打到倭國,在倭國沿岸持續炮轟,打得倭國一點脾氣都沒。</p>
他們的戰船來一艘沉一艘,完全就是送人頭。</p>
這下子,大明近海一下子變得無比清朗。</p>
不過,外患解決了,內亂卻突如其來。</p>
就在許長安準備班師回朝時,卻突然收到京中傳來的八百裏急報:魏忠賢謀反!</p>
準確地說,是協助熹宗的皇叔楚王謀反。</p>
畢竟魏忠賢再怎麽號稱九千九百歲,那也隻是個太監,就算造反成功也當不了皇帝。</p>
一眾大臣或許可以容忍一個女人稱帝,但絕不會容忍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稱帝。</p>
這,也正是曆代帝王喜歡重用太監的一個原因。</p>
因為太監權柄再大,一般不會造反。</p>
正如魏忠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皇後他都可以不放在眼中。</p>
換一個皇帝,他不一定比現在混的更好,有什麽必要造反?</p>
關鍵是,許長安崛起太快,而這一次立的功勞實在太大,回朝之後必然會死死壓他一頭。</p>
搞不好,還會與他清算舊賬。</p>
所以,這家夥趁著許長安不在京城,終於忍不住反了。</p>
魏忠賢之所以敢反,倒也不是一時衝動,畢竟他手中掌握著太多的力量。</p>
東廠、羽林衛、金吾衛、虎賁衛、燕山衛、騰驤衛等等親衛幾乎都掌握在他的手中。</p>
如今京中的力量,能與他抗衡的也隻有錦衣衛與錦衣內衛。</p>
不過,這老家夥在錦衣衛中也安插了不少人手,比如侯國興,還有他的幾個親信,皆是千戶級別的,還有一個指揮僉事。</p>
至於錦衣內衛,許長安如今不在京中,沉煉、裴綸、盧劍星等重要首領也都不在。</p>
故而,在魏忠賢看來,不足為懼。</p>
在控製了熹宗之後,這老家夥又假傳聖旨,將兩個錦衣衛指揮同知革職,將侯國興與另外一個親信扶上了指揮同知的位置。</p>
如此一來,陸文昭的權力幾乎被架空,根本沒有辦法與魏忠賢對抗。</p>
魏忠賢分別派人控製了皇宮,以及一些不聽他話的文武百官。</p>
同時,楚王那邊也率領數萬兵馬急赴京城,想要改天換地。</p>
夜已深。</p>
魏忠賢的私宅中依然燈火通明。</p>
侯國興、客氏,以及其幾個親信正聚在一起密謀大事。</p>
如今,熹宗已被魏忠賢軟禁在宮中。</p>
這也是與楚王密謀的結果,楚王擔心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成功篡位登基,恐怕也難以讓天下人臣服,搞不好會引起各地叛亂。</p>
故而,吩咐魏忠賢軟禁熹宗,屆時讓熹宗詔告天下,主動禪讓帝位給楚王。</p>
這樣總好過弑君奪位,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p>
侯國興道:“阿爹,剛收到消息,楚王大部隊已抵達淶水,估計兩日後抵京。”</p>
</p>
客氏忍不住問:“那姓許的隊伍呢?”</p>
侯國興回道:“那小子的隊伍還在漠南,再快也得四五天。等他趕到京城時,大局已定,他要麽臣服,要麽死!”</p>
魏忠賢冷哼一聲:“臣服?我不要他臣服,我要他死!”</p>
“沒錯!”客氏附和道:“那小子詭計多端,咱們絕不能留下隱患,務必及早除之。”</p>
侯國興點了點頭:“嗯,那就殺了!”</p>
這時,魏忠賢似有些不放心問:“國興,你確定那小子還在漠南?”</p>
“阿爹放心,孩兒已經收到了幾批探子傳回的消息,那小子正率隊急急返京。</p>
再快,那也得四五日才能抵京,根本沒有機會扭轉局勢。”</p>
“那就好!”</p>
魏忠賢鬆了口氣。</p>
隻是,內心裏卻有些隱隱有些不安,總感覺事情不會這麽順利。</p>
這時,一個丫鬟低著頭,端著茶走了進來。</p>
客氏下意識瞟了丫鬟一眼,不由皺了皺眉,衝著丫鬟喝道:“頭抬起來。”</p>
丫鬟緩緩抬起頭……</p>
客氏猛地站起身來:“你是誰?”</p>
同一時間,丫鬟手中的托盤連帶著滾燙的茶水照準侯國興潑了過去。</p>
“啊!”</p>
這丫鬟明顯是個高手,動作與力道遠超常人,再加上侯國興猝不及防,被滾燙的茶水潑了個正著,當即捂麵慘叫。</p>
“唰!”</p>
緊接著,丫鬟的手中憑空出現了一把軟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一劍。</p>
血光飛濺。</p>
可憐那侯國興,根本來不及有所動作,已被一劍封喉。</p>
“不好!有刺客!”</p>
院中,魏忠賢的義女魏廷臉色一驚,當即喝令一眾手下衝向屋子裏。</p>
魏廷本不姓魏,她是個孤女,是魏忠賢收留了她並賜了魏姓。</p>
說起來,魏忠賢收養了不少孤兒、孤女。</p>
當然,這老家夥可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為了培養死士。</p>
魏廷忠心耿耿,身手也不錯,故而深受魏忠賢信任,命其統領一眾死士。</p>
“休休休……”</p>
沒等一眾死士衝進去,一陣密集的箭雨襲來。</p>
這並非普通的箭失,而是袖珍弩箭,隻有手指長短,乃是錦衣內衛最新製造的連發弩。</p>
此弩與普通的弩並不一樣,無需弓弦,而是采用高強度機黃彈射。</p>
中間有個圓筒可以拆卸,而這個圓筒相當於是彈匣,一次可填裝五十發弩箭。</p>
射完了馬上拆下,換上一管新的。</p>
整體來說比較輕巧,便於攜帶,射程雖然遠不及火槍,但在近距離使用威力依然相當驚人。</p>
而且,動靜小。</p>
轉眼間,一眾死士躺了一片。</p>
緊接著,十幾道人影紛紛從院牆、屋頂飛了下來。</p>
“是你?”</p>
魏廷不由驚呼了一聲,仿佛見鬼一般。</p>
許長安一臉戲謔:“驚不驚喜,意不意外?”</p>
魏忠賢一行隻以為他還在率領隊伍匆匆往京城趕。</p>
帶著數千兵馬,速度怎麽可能快的起來?</p>
為了迷惑對手,許長安找了個體型與他差不多的手下換上了他的官服。</p>
暗地裏,卻帶了沉煉、裴綸等幾個心腹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秘密潛回京城。</p>
再說屋子裏。</p>
侯國興一死,魏忠賢、客氏與其幾個親信手下嚇得魂飛魄散,一邊大喊大叫,一邊急急往外衝。</p>
可惜……</p>
那個假扮丫鬟的乃是脫脫。</p>
她的戰力,幾乎稱得上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p>
就算是與幾個高手對戰都遊忍有餘,更不要說殺魏忠賢、客氏這樣的普通人。</p>
“唰唰唰……”</p>
一陣密集的劍光掠過。</p>
魏忠賢等人一個接一個接在血泊中。</p>
而院中,除了許長安之外,還有沉煉、裴綸、盧劍星、靳一川、丁白纓、丁修、丁泰、丁翀等十幾人,全都是一等一的高手。</p>
而魏廷一方的死士已經死傷過半。</p>
就算一個都沒死,也不可能是許長安等人的對手。</p>
“這女人交給我!”</p>
丁修大吼一聲,揮舞著長刀衝向魏廷。</p>
“鐺鐺鐺……”</p>
僅僅三刀,便將魏廷斬於刀下。</p>
其他死士雖然悍不畏死,但不畏死不代表實力強,很快,便被許長安一行盡數誅殺。</p>
而這時候,前院還有兩三百錦衣內衛正在大開殺戒,將魏忠賢明裏暗裏培養的護衛一一清剿。</p>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p>
魏忠賢一死,一眾黨羽失去了依附,沒有一個能撐起大局。</p>
何況,之前很多人是迫於其淫威不得不屈從。</p>
可如今魏忠賢、客氏、侯國興等一眾親信皆已伏誅,再加上許長安回歸的消息一傳開,京城的風向頓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p>
除東廠之外,羽林衛、金吾衛、虎賁衛、燕山衛、騰驤衛等等紛紛發生嘩變。</p>
不少頭目紛紛倒戈相向,率手下掉過頭去對付閹黨,甚至是實施斬首行動,誅殺一意孤行的指揮使。</p>
趙靖忠率一眾東廠番子占領了皇宮,挾天子為人質,妄圖拖延時間等到楚王到來。</p>
在趙靖忠想來,隻要楚王一到,逼迫熹宗詔告天下,禪位於楚王。</p>
那時候一切便迎刃而解。</p>
隻可惜,算盤打得震天響,最終還是功虧一簣。</p>
許長安率一眾高手趁夜潛入內宮,對趙靖忠及其心腹發動突襲,並派人趁亂救出了熹宗與皇後等人。</p>
同時,又有三千錦衣內衛攜帶火器前去伏擊楚王。</p>
一場謀朝篡位的陰謀,就此告破。</p>
數日後。</p>
熹宗論功行賞。</p>
這一次受到封賞的人很多,凡平叛有功者皆有份。</p>
不過,功勞最大的自然還是許長安。</p>
如果不是他及時趕回京城除掉了魏忠賢與客氏,後果不堪設想。</p>
再加上許長安平後金、韃靼、瓦刺,為大明開疆拓土,故而再一次晉爵,由侯爵晉為公爵,封號“鎮國公”,並加封少保。</p>
對於一個朝臣來說,這,算是位極人臣,無上榮光了。</p>
接下來,大明進入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p>
除了各類新型的火器、戰船之外,還陸陸續續出現了水泥、橡膠、合成纖維……甚至是蓄電池、內燃機等等。</p>
大明戰船也開始浩浩蕩蕩出海遠航,開啟了一個獨領風騷的全新大航海時代。</p>
南洋、波斯灣、波羅的海、加勒比海、地中海……戰船所到之處,盡皆插上了大明龍旗。</p>
一時間,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榮耀與風華。</p>
不過,這時候許長安已經離開,隻留下一大堆圖紙與資料,以及一段不朽的傳說。</p>
……</p>
大明方麵,也陸陸續續派軍隊駐紮與接管。</p>
僅用了半年時間,遼東所有地盤盡數納入大明版圖。</p>
後金,徹底消亡。</p>
所謂的大清,還沒有開始,便告結束。</p>
不過許長安的行動並未結束,率部開始轉戰漠南、漠北。</p>
相對來說,最難打的是漠北。</p>
畢竟漠北的疆域大太了,而且各部落之間很分散。</p>
為了節省時間,許長安將自己的人馬分成三路分頭出擊,同時調邊軍一萬協助。</p>
不過這一萬邊軍主要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負責運輸各類物資、清理戰場、押解俘虜等等。</p>
一年後,韃靼、瓦刺各部滅的滅,降的降。</p>
許長安之前立下的軍令狀為兩年,如今提前半年達成任務,將遼東、漠北、漠南盡數納入大明版圖,完成了南北大統。</p>
同時,大明最新的戰船也開始下水作戰,雖然暫時隻有幾艘,卻打得一眾西洋戰船落花流水,聞風而逃。</p>
這幾艘戰船全部采用大型蒸汽機驅動,速度遠遠超過帆船。</p>
重要的是,戰船上的火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完全碾壓他國戰船,幾炮轟過去便能轟沉對方的戰船。</p>
其中有兩艘更是直接打到倭國,在倭國沿岸持續炮轟,打得倭國一點脾氣都沒。</p>
他們的戰船來一艘沉一艘,完全就是送人頭。</p>
這下子,大明近海一下子變得無比清朗。</p>
不過,外患解決了,內亂卻突如其來。</p>
就在許長安準備班師回朝時,卻突然收到京中傳來的八百裏急報:魏忠賢謀反!</p>
準確地說,是協助熹宗的皇叔楚王謀反。</p>
畢竟魏忠賢再怎麽號稱九千九百歲,那也隻是個太監,就算造反成功也當不了皇帝。</p>
一眾大臣或許可以容忍一個女人稱帝,但絕不會容忍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稱帝。</p>
這,也正是曆代帝王喜歡重用太監的一個原因。</p>
因為太監權柄再大,一般不會造反。</p>
正如魏忠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皇後他都可以不放在眼中。</p>
換一個皇帝,他不一定比現在混的更好,有什麽必要造反?</p>
關鍵是,許長安崛起太快,而這一次立的功勞實在太大,回朝之後必然會死死壓他一頭。</p>
搞不好,還會與他清算舊賬。</p>
所以,這家夥趁著許長安不在京城,終於忍不住反了。</p>
魏忠賢之所以敢反,倒也不是一時衝動,畢竟他手中掌握著太多的力量。</p>
東廠、羽林衛、金吾衛、虎賁衛、燕山衛、騰驤衛等等親衛幾乎都掌握在他的手中。</p>
如今京中的力量,能與他抗衡的也隻有錦衣衛與錦衣內衛。</p>
不過,這老家夥在錦衣衛中也安插了不少人手,比如侯國興,還有他的幾個親信,皆是千戶級別的,還有一個指揮僉事。</p>
至於錦衣內衛,許長安如今不在京中,沉煉、裴綸、盧劍星等重要首領也都不在。</p>
故而,在魏忠賢看來,不足為懼。</p>
在控製了熹宗之後,這老家夥又假傳聖旨,將兩個錦衣衛指揮同知革職,將侯國興與另外一個親信扶上了指揮同知的位置。</p>
如此一來,陸文昭的權力幾乎被架空,根本沒有辦法與魏忠賢對抗。</p>
魏忠賢分別派人控製了皇宮,以及一些不聽他話的文武百官。</p>
同時,楚王那邊也率領數萬兵馬急赴京城,想要改天換地。</p>
夜已深。</p>
魏忠賢的私宅中依然燈火通明。</p>
侯國興、客氏,以及其幾個親信正聚在一起密謀大事。</p>
如今,熹宗已被魏忠賢軟禁在宮中。</p>
這也是與楚王密謀的結果,楚王擔心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成功篡位登基,恐怕也難以讓天下人臣服,搞不好會引起各地叛亂。</p>
故而,吩咐魏忠賢軟禁熹宗,屆時讓熹宗詔告天下,主動禪讓帝位給楚王。</p>
這樣總好過弑君奪位,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p>
侯國興道:“阿爹,剛收到消息,楚王大部隊已抵達淶水,估計兩日後抵京。”</p>
</p>
客氏忍不住問:“那姓許的隊伍呢?”</p>
侯國興回道:“那小子的隊伍還在漠南,再快也得四五天。等他趕到京城時,大局已定,他要麽臣服,要麽死!”</p>
魏忠賢冷哼一聲:“臣服?我不要他臣服,我要他死!”</p>
“沒錯!”客氏附和道:“那小子詭計多端,咱們絕不能留下隱患,務必及早除之。”</p>
侯國興點了點頭:“嗯,那就殺了!”</p>
這時,魏忠賢似有些不放心問:“國興,你確定那小子還在漠南?”</p>
“阿爹放心,孩兒已經收到了幾批探子傳回的消息,那小子正率隊急急返京。</p>
再快,那也得四五日才能抵京,根本沒有機會扭轉局勢。”</p>
“那就好!”</p>
魏忠賢鬆了口氣。</p>
隻是,內心裏卻有些隱隱有些不安,總感覺事情不會這麽順利。</p>
這時,一個丫鬟低著頭,端著茶走了進來。</p>
客氏下意識瞟了丫鬟一眼,不由皺了皺眉,衝著丫鬟喝道:“頭抬起來。”</p>
丫鬟緩緩抬起頭……</p>
客氏猛地站起身來:“你是誰?”</p>
同一時間,丫鬟手中的托盤連帶著滾燙的茶水照準侯國興潑了過去。</p>
“啊!”</p>
這丫鬟明顯是個高手,動作與力道遠超常人,再加上侯國興猝不及防,被滾燙的茶水潑了個正著,當即捂麵慘叫。</p>
“唰!”</p>
緊接著,丫鬟的手中憑空出現了一把軟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一劍。</p>
血光飛濺。</p>
可憐那侯國興,根本來不及有所動作,已被一劍封喉。</p>
“不好!有刺客!”</p>
院中,魏忠賢的義女魏廷臉色一驚,當即喝令一眾手下衝向屋子裏。</p>
魏廷本不姓魏,她是個孤女,是魏忠賢收留了她並賜了魏姓。</p>
說起來,魏忠賢收養了不少孤兒、孤女。</p>
當然,這老家夥可不是為了做慈善,而是為了培養死士。</p>
魏廷忠心耿耿,身手也不錯,故而深受魏忠賢信任,命其統領一眾死士。</p>
“休休休……”</p>
沒等一眾死士衝進去,一陣密集的箭雨襲來。</p>
這並非普通的箭失,而是袖珍弩箭,隻有手指長短,乃是錦衣內衛最新製造的連發弩。</p>
此弩與普通的弩並不一樣,無需弓弦,而是采用高強度機黃彈射。</p>
中間有個圓筒可以拆卸,而這個圓筒相當於是彈匣,一次可填裝五十發弩箭。</p>
射完了馬上拆下,換上一管新的。</p>
整體來說比較輕巧,便於攜帶,射程雖然遠不及火槍,但在近距離使用威力依然相當驚人。</p>
而且,動靜小。</p>
轉眼間,一眾死士躺了一片。</p>
緊接著,十幾道人影紛紛從院牆、屋頂飛了下來。</p>
“是你?”</p>
魏廷不由驚呼了一聲,仿佛見鬼一般。</p>
許長安一臉戲謔:“驚不驚喜,意不意外?”</p>
魏忠賢一行隻以為他還在率領隊伍匆匆往京城趕。</p>
帶著數千兵馬,速度怎麽可能快的起來?</p>
為了迷惑對手,許長安找了個體型與他差不多的手下換上了他的官服。</p>
暗地裏,卻帶了沉煉、裴綸等幾個心腹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秘密潛回京城。</p>
再說屋子裏。</p>
侯國興一死,魏忠賢、客氏與其幾個親信手下嚇得魂飛魄散,一邊大喊大叫,一邊急急往外衝。</p>
可惜……</p>
那個假扮丫鬟的乃是脫脫。</p>
她的戰力,幾乎稱得上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p>
就算是與幾個高手對戰都遊忍有餘,更不要說殺魏忠賢、客氏這樣的普通人。</p>
“唰唰唰……”</p>
一陣密集的劍光掠過。</p>
魏忠賢等人一個接一個接在血泊中。</p>
而院中,除了許長安之外,還有沉煉、裴綸、盧劍星、靳一川、丁白纓、丁修、丁泰、丁翀等十幾人,全都是一等一的高手。</p>
而魏廷一方的死士已經死傷過半。</p>
就算一個都沒死,也不可能是許長安等人的對手。</p>
“這女人交給我!”</p>
丁修大吼一聲,揮舞著長刀衝向魏廷。</p>
“鐺鐺鐺……”</p>
僅僅三刀,便將魏廷斬於刀下。</p>
其他死士雖然悍不畏死,但不畏死不代表實力強,很快,便被許長安一行盡數誅殺。</p>
而這時候,前院還有兩三百錦衣內衛正在大開殺戒,將魏忠賢明裏暗裏培養的護衛一一清剿。</p>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p>
魏忠賢一死,一眾黨羽失去了依附,沒有一個能撐起大局。</p>
何況,之前很多人是迫於其淫威不得不屈從。</p>
可如今魏忠賢、客氏、侯國興等一眾親信皆已伏誅,再加上許長安回歸的消息一傳開,京城的風向頓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p>
除東廠之外,羽林衛、金吾衛、虎賁衛、燕山衛、騰驤衛等等紛紛發生嘩變。</p>
不少頭目紛紛倒戈相向,率手下掉過頭去對付閹黨,甚至是實施斬首行動,誅殺一意孤行的指揮使。</p>
趙靖忠率一眾東廠番子占領了皇宮,挾天子為人質,妄圖拖延時間等到楚王到來。</p>
在趙靖忠想來,隻要楚王一到,逼迫熹宗詔告天下,禪位於楚王。</p>
那時候一切便迎刃而解。</p>
隻可惜,算盤打得震天響,最終還是功虧一簣。</p>
許長安率一眾高手趁夜潛入內宮,對趙靖忠及其心腹發動突襲,並派人趁亂救出了熹宗與皇後等人。</p>
同時,又有三千錦衣內衛攜帶火器前去伏擊楚王。</p>
一場謀朝篡位的陰謀,就此告破。</p>
數日後。</p>
熹宗論功行賞。</p>
這一次受到封賞的人很多,凡平叛有功者皆有份。</p>
不過,功勞最大的自然還是許長安。</p>
如果不是他及時趕回京城除掉了魏忠賢與客氏,後果不堪設想。</p>
再加上許長安平後金、韃靼、瓦刺,為大明開疆拓土,故而再一次晉爵,由侯爵晉為公爵,封號“鎮國公”,並加封少保。</p>
對於一個朝臣來說,這,算是位極人臣,無上榮光了。</p>
接下來,大明進入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p>
除了各類新型的火器、戰船之外,還陸陸續續出現了水泥、橡膠、合成纖維……甚至是蓄電池、內燃機等等。</p>
大明戰船也開始浩浩蕩蕩出海遠航,開啟了一個獨領風騷的全新大航海時代。</p>
南洋、波斯灣、波羅的海、加勒比海、地中海……戰船所到之處,盡皆插上了大明龍旗。</p>
一時間,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榮耀與風華。</p>
不過,這時候許長安已經離開,隻留下一大堆圖紙與資料,以及一段不朽的傳說。</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