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了幾件大事,劉哲心下釋然,之前的頹廢情緒也隨之一掃而光。叫來禁軍宿衛將軍向寵,劉哲要和向寵比劍論武。向寵其人性行淑均,曉暢軍事,劉備在夷陵大敗時,各營都損失慘重,唯獨向寵所領完好無損。後來向寵被推舉為中部督,負責管理宮廷宿衛軍。
劉哲是軍事白癡,在這個三國亂世,沒有兩下真本事。這皇帝如何能做得安穩?劉哲也有了深深地憂患意識。
向寵就是現成的好老師,前皇帝劉備文不成武不就,隻靠著三大必殺技,籠絡人心。劉哲決定要做一代文成武德的曠世帝王。
帥府後院的臨時校軍場上,劉哲統帥二十名校尉與向寵的二十名校尉兩陣對圓,擺開陣勢,古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劉哲目前的統兵能力二十已是極限了。這也難怪,誰也不是天生的將才,劉哲可是從小到大,連個班長都沒有當過喲。慢慢來嘛。
兩邊弓箭手射住陣腳,劉哲出馬,按軍禮對向寵一抱拳道:“向將軍手下留情喲。”雖然貴為皇帝,在兩軍陣前,還是要遵循打仗的規矩。
向寵道:“末將自有分寸。”
三國時期戰仗打法已趨向多變,可是這種上古流傳的一對一單挑的傻瓜打法,仍很常見。
皇帝年過六旬,久疏戰陣,向寵自然要多加照顧。
兩馬盤旋,戰在一處,劉哲的馬術不行,剛剛加練了一兩個月的樣子,好在這匹大宛良馬訓練有素,久經戰陣,不但不需劉哲操心,還能帶著劉哲的攻防節奏,真是一匹好馬!良馬是大將雙足,有了這匹識途的老馬,劉哲應對起來省事多了。隻是手中這雙股劍很是沉重,劉哲沒幹過這種體力活,舞起來有些費勁。劉哲的招式全無章法,隨著馬的衝鋒,大開大合,逮哪打哪。
向寵自然是戰仗老手,一把大刀隻守不攻,小心翼翼地封開皇帝的每一次進攻,隻覺得這皇帝除了力量不如從前,招式更加詭異了,不按套路,已臻神鬼莫測的地步。
兩邊戰鼓雷動,旌旗招展,士卒呐喊加油助威,頗有些兩軍陣前生死角逐的氣勢。
連番激戰之下,向寵已是滿身見汗了,皇帝還是興致勃勃,愈戰愈勇,一口氣大戰五百回合,直到馬匹疲倦,劉哲才悻悻地得勝收兵。
晚間,向寵剛解甲休息,皇帝又宣向寵去禦書房為他講解行軍布陣之法。向寵叫苦不迭,這皇帝陛下到底吃了什麽了?精力過剩,折騰完宮女又開始折騰大將。
禦書房裏藏有很多有關軍事戰陣方麵的書籍,劉哲哪有那個耐性去看書學習,可這又是馬上皇帝必備的基礎知識,不得不學,隻有煩勞向寵將軍了。
劉哲斜躺在龍榻上,月娘在身後為其輕槌肩背,劉哲微合雙目,右手持一柄鵝毛扇,左手捧著一個精致的青瓷茶碗,輕輕抿著茶水。劉哲穿越以來和常諸葛亮在一起,新添了一樣毛病,每天都要品茶。搖鵝毛扇那是為了扮酷,學習偶像。
向寵從《孫子兵法》講起,到《六韜》、《司馬法》、《尉繚子》直至諸葛丞相新近著的《兵法二十四篇》,多家綜合,加上自己的體會,摻雜講解。劉哲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不時提出幾個怪異的問題,忙的向寵又是逐一祥加解釋一番,幾節課下來,劉哲很滿意。
如此一連數日,白天習武,夜晚習文,劉哲已是武能跨馬爭殺,文能引經據典了。
宜都城的興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城防布置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有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宜都的補給也比以前快了許多,至於修路這樣的浩大工程,劉哲決定留在以後去做。
劉哲決定起駕回cd因為據他推測,吳國絕不會善罷甘休,且北魏的曹丕也不會袖手旁觀,不管曆史的車輪如何改變,按照三國的不變慣例,又一輪的鬥智鬥勇的角逐又將開始了。這次蜀漢很可能要麵臨兩線作戰,劉哲不能再留在宜都或是永安,他必須要和諸葛亮回cd坐鎮。
魏延是漢中太守,漢中方向也麵臨巨大壓力,劉哲下詔,魏延帶本部人馬先一步回漢中駐守。
劉哲在臨走前,還要做一番人事安排。
駐守永安的李嚴是不二人選,同時也是整個東方麵的最高指揮官。劉哲吸取曆史教訓,要用活李嚴這顆棋子,讓他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間。
李嚴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可是總是有個皇帝和丞相在他麵前指手畫腳,他的能力便不得完全展現,用人才的最好辦法就是放開手,讓他自己盡情發揮。
秭歸,劉哲推薦馬謖做秭歸縣令。諸葛亮頗覺得有些可惜,劉哲此舉也是為了保護人才,馬謖足智多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此人言過其實,沒有經過實際曆練,秭歸地方雖不大,馬縣令軍政一把抓,獨當一麵,鍛煉的價值,絕非一個參軍所能比的。馬謖做秭歸縣令還有一個絕佳的優勢,馬謖的哥哥馬良和秭歸的五溪蠻有很好的關係,伐吳時就是馬良遊說五溪蠻沙摩柯起兵助蜀的,馬謖在處理蠻族關係方麵和其兄思路一脈相承,頗有心得。
把馬謖放在秭歸正好揚長辟短。
宜都怎麽辦?劉哲和諸葛亮商議了多日,最後劉哲拍板定下的人選頗出人意料,廖化!廖化其人為大將勉為其難,他的特長就是沒有特長,這人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他從不犯錯誤。守宜都城就需一個“穩”字,相信經曆了荊州切膚之痛的廖化,一定不會犯這種錯的。
武昌東吳宮。吳主孫權手指西方,大罵:“大耳賊!安敢如此,孤要踏平西蜀。”
步騭立在一旁,看著暴跳如雷的主公,不敢進言。孫權也遺傳了他父兄暴烈的性格,脾氣暴戾,與父兄不同的是,他在發完一通脾氣後往往能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對策。
對蜀漢他不是沒有防備,為防蜀漢的反擊,他派步騭去守西陵峽口,控製出川通道,可是步騭還未及上任,蜀漢即強勢反擊,不僅拿下了秭歸一線,還順便取了宜都。損兵折將不說,還把吳國置於非常被動的位置。這就像棋局對弈,雙方幾乎同時都看到了一步好棋,可人家搶了先手,這些許差別,己方已落了下乘,再要扳回就費勁了。
這個大耳賊竟會裝死!這一招令孫權哭笑不得。
步騭深知主公的脾氣,見主公漸漸平複下來,步騭道:“大耳賊用奸計一時得逞,現今我若伐蜀必要顧及北魏,難竟全功。以臣之見,主公不如捐棄前嫌,遣使入魏,約魏文帝共同伐蜀,兩麵進攻,蜀必亡矣。”
孫權大悅:“卿所言整合孤意。”
劉哲回到了cd百官朝賀。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劉哲現在已經退位,皇帝應該是劉禪劉阿鬥。然在劉備多年積威之下,一提起皇帝,大臣們不由自主的想起的是劉備(現在的劉哲),既然老皇帝尚健在,那當時的禪讓隻是權宜之計,況劉禪即位以來,並未得到大臣們的認可,隻是改了一個年號而已,軍國大事還都是老皇帝說了算。
劉哲一回cd大臣們馬上都自覺地聚集到劉哲現在所居的崇德宮。
劉哲首先見了幹兒子劉禪,這孩子也是個可憐蟲,在後世的名聲因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而敗壞到了極點,簡直成了敗家子的代名詞。劉哲想乘機撫慰一下這個不成器的孩子,自他來三國時代後,已直接或間接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劉哲想,若能對這個劉禪善加引導,說不定這孩子還能成為一個守成之君。
可一見麵,劉哲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劉禪果然名不虛傳,這家夥自即位以來沒有幹過一件正事,整日在宮廷歌舞玩樂,連留守cd的大臣郭攸之、董允都輕易見不到新皇帝的麵。這孩子已經十七歲了,長期養尊處優的宮廷生活使得他現在生活基本還不能自理,長期的營養過剩,用腦不足,身體胖的像頭豬,腦袋明顯和身子不成比例。劉哲耐心的問了他幾個問題,這孩子支支吾吾一個也答不出來,又問他讀什麽書,除了玩,連四書五經都未讀過。氣的劉哲把皇帝的老師痛打了五十軍棍。
真是上一代太聰明了,子孫必定混蛋。劉備聰明過頭了,才生了這麽個混蛋兒子。看來劉禪是沒有指望了,劉哲記起了,劉禪將來有個兒子是被封為北地王的劉諶,這人還不錯,至少相當有骨氣。
唉,到時還是直接立北地王劉諶為帝吧!但願蜀漢國祚長久,能等到那一天。
劉哲把黃皓升為黃門令,留在劉禪宮中,讓黃皓發揮特長,好好陪阿鬥玩吧,也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了。
黃皓辦成了一件大事,令劉哲非常高興,升為黃門令也算是對其的褒獎。
劉哲是軍事白癡,在這個三國亂世,沒有兩下真本事。這皇帝如何能做得安穩?劉哲也有了深深地憂患意識。
向寵就是現成的好老師,前皇帝劉備文不成武不就,隻靠著三大必殺技,籠絡人心。劉哲決定要做一代文成武德的曠世帝王。
帥府後院的臨時校軍場上,劉哲統帥二十名校尉與向寵的二十名校尉兩陣對圓,擺開陣勢,古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劉哲目前的統兵能力二十已是極限了。這也難怪,誰也不是天生的將才,劉哲可是從小到大,連個班長都沒有當過喲。慢慢來嘛。
兩邊弓箭手射住陣腳,劉哲出馬,按軍禮對向寵一抱拳道:“向將軍手下留情喲。”雖然貴為皇帝,在兩軍陣前,還是要遵循打仗的規矩。
向寵道:“末將自有分寸。”
三國時期戰仗打法已趨向多變,可是這種上古流傳的一對一單挑的傻瓜打法,仍很常見。
皇帝年過六旬,久疏戰陣,向寵自然要多加照顧。
兩馬盤旋,戰在一處,劉哲的馬術不行,剛剛加練了一兩個月的樣子,好在這匹大宛良馬訓練有素,久經戰陣,不但不需劉哲操心,還能帶著劉哲的攻防節奏,真是一匹好馬!良馬是大將雙足,有了這匹識途的老馬,劉哲應對起來省事多了。隻是手中這雙股劍很是沉重,劉哲沒幹過這種體力活,舞起來有些費勁。劉哲的招式全無章法,隨著馬的衝鋒,大開大合,逮哪打哪。
向寵自然是戰仗老手,一把大刀隻守不攻,小心翼翼地封開皇帝的每一次進攻,隻覺得這皇帝除了力量不如從前,招式更加詭異了,不按套路,已臻神鬼莫測的地步。
兩邊戰鼓雷動,旌旗招展,士卒呐喊加油助威,頗有些兩軍陣前生死角逐的氣勢。
連番激戰之下,向寵已是滿身見汗了,皇帝還是興致勃勃,愈戰愈勇,一口氣大戰五百回合,直到馬匹疲倦,劉哲才悻悻地得勝收兵。
晚間,向寵剛解甲休息,皇帝又宣向寵去禦書房為他講解行軍布陣之法。向寵叫苦不迭,這皇帝陛下到底吃了什麽了?精力過剩,折騰完宮女又開始折騰大將。
禦書房裏藏有很多有關軍事戰陣方麵的書籍,劉哲哪有那個耐性去看書學習,可這又是馬上皇帝必備的基礎知識,不得不學,隻有煩勞向寵將軍了。
劉哲斜躺在龍榻上,月娘在身後為其輕槌肩背,劉哲微合雙目,右手持一柄鵝毛扇,左手捧著一個精致的青瓷茶碗,輕輕抿著茶水。劉哲穿越以來和常諸葛亮在一起,新添了一樣毛病,每天都要品茶。搖鵝毛扇那是為了扮酷,學習偶像。
向寵從《孫子兵法》講起,到《六韜》、《司馬法》、《尉繚子》直至諸葛丞相新近著的《兵法二十四篇》,多家綜合,加上自己的體會,摻雜講解。劉哲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不時提出幾個怪異的問題,忙的向寵又是逐一祥加解釋一番,幾節課下來,劉哲很滿意。
如此一連數日,白天習武,夜晚習文,劉哲已是武能跨馬爭殺,文能引經據典了。
宜都城的興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城防布置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有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宜都的補給也比以前快了許多,至於修路這樣的浩大工程,劉哲決定留在以後去做。
劉哲決定起駕回cd因為據他推測,吳國絕不會善罷甘休,且北魏的曹丕也不會袖手旁觀,不管曆史的車輪如何改變,按照三國的不變慣例,又一輪的鬥智鬥勇的角逐又將開始了。這次蜀漢很可能要麵臨兩線作戰,劉哲不能再留在宜都或是永安,他必須要和諸葛亮回cd坐鎮。
魏延是漢中太守,漢中方向也麵臨巨大壓力,劉哲下詔,魏延帶本部人馬先一步回漢中駐守。
劉哲在臨走前,還要做一番人事安排。
駐守永安的李嚴是不二人選,同時也是整個東方麵的最高指揮官。劉哲吸取曆史教訓,要用活李嚴這顆棋子,讓他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間。
李嚴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可是總是有個皇帝和丞相在他麵前指手畫腳,他的能力便不得完全展現,用人才的最好辦法就是放開手,讓他自己盡情發揮。
秭歸,劉哲推薦馬謖做秭歸縣令。諸葛亮頗覺得有些可惜,劉哲此舉也是為了保護人才,馬謖足智多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此人言過其實,沒有經過實際曆練,秭歸地方雖不大,馬縣令軍政一把抓,獨當一麵,鍛煉的價值,絕非一個參軍所能比的。馬謖做秭歸縣令還有一個絕佳的優勢,馬謖的哥哥馬良和秭歸的五溪蠻有很好的關係,伐吳時就是馬良遊說五溪蠻沙摩柯起兵助蜀的,馬謖在處理蠻族關係方麵和其兄思路一脈相承,頗有心得。
把馬謖放在秭歸正好揚長辟短。
宜都怎麽辦?劉哲和諸葛亮商議了多日,最後劉哲拍板定下的人選頗出人意料,廖化!廖化其人為大將勉為其難,他的特長就是沒有特長,這人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他從不犯錯誤。守宜都城就需一個“穩”字,相信經曆了荊州切膚之痛的廖化,一定不會犯這種錯的。
武昌東吳宮。吳主孫權手指西方,大罵:“大耳賊!安敢如此,孤要踏平西蜀。”
步騭立在一旁,看著暴跳如雷的主公,不敢進言。孫權也遺傳了他父兄暴烈的性格,脾氣暴戾,與父兄不同的是,他在發完一通脾氣後往往能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對策。
對蜀漢他不是沒有防備,為防蜀漢的反擊,他派步騭去守西陵峽口,控製出川通道,可是步騭還未及上任,蜀漢即強勢反擊,不僅拿下了秭歸一線,還順便取了宜都。損兵折將不說,還把吳國置於非常被動的位置。這就像棋局對弈,雙方幾乎同時都看到了一步好棋,可人家搶了先手,這些許差別,己方已落了下乘,再要扳回就費勁了。
這個大耳賊竟會裝死!這一招令孫權哭笑不得。
步騭深知主公的脾氣,見主公漸漸平複下來,步騭道:“大耳賊用奸計一時得逞,現今我若伐蜀必要顧及北魏,難竟全功。以臣之見,主公不如捐棄前嫌,遣使入魏,約魏文帝共同伐蜀,兩麵進攻,蜀必亡矣。”
孫權大悅:“卿所言整合孤意。”
劉哲回到了cd百官朝賀。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劉哲現在已經退位,皇帝應該是劉禪劉阿鬥。然在劉備多年積威之下,一提起皇帝,大臣們不由自主的想起的是劉備(現在的劉哲),既然老皇帝尚健在,那當時的禪讓隻是權宜之計,況劉禪即位以來,並未得到大臣們的認可,隻是改了一個年號而已,軍國大事還都是老皇帝說了算。
劉哲一回cd大臣們馬上都自覺地聚集到劉哲現在所居的崇德宮。
劉哲首先見了幹兒子劉禪,這孩子也是個可憐蟲,在後世的名聲因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而敗壞到了極點,簡直成了敗家子的代名詞。劉哲想乘機撫慰一下這個不成器的孩子,自他來三國時代後,已直接或間接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劉哲想,若能對這個劉禪善加引導,說不定這孩子還能成為一個守成之君。
可一見麵,劉哲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劉禪果然名不虛傳,這家夥自即位以來沒有幹過一件正事,整日在宮廷歌舞玩樂,連留守cd的大臣郭攸之、董允都輕易見不到新皇帝的麵。這孩子已經十七歲了,長期養尊處優的宮廷生活使得他現在生活基本還不能自理,長期的營養過剩,用腦不足,身體胖的像頭豬,腦袋明顯和身子不成比例。劉哲耐心的問了他幾個問題,這孩子支支吾吾一個也答不出來,又問他讀什麽書,除了玩,連四書五經都未讀過。氣的劉哲把皇帝的老師痛打了五十軍棍。
真是上一代太聰明了,子孫必定混蛋。劉備聰明過頭了,才生了這麽個混蛋兒子。看來劉禪是沒有指望了,劉哲記起了,劉禪將來有個兒子是被封為北地王的劉諶,這人還不錯,至少相當有骨氣。
唉,到時還是直接立北地王劉諶為帝吧!但願蜀漢國祚長久,能等到那一天。
劉哲把黃皓升為黃門令,留在劉禪宮中,讓黃皓發揮特長,好好陪阿鬥玩吧,也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了。
黃皓辦成了一件大事,令劉哲非常高興,升為黃門令也算是對其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