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君,以王君之報,黃巾軍首要衝擊之所,大概為我等壽光!”</p>
堂舍內,出言的正是富項。</p>
富項留著長須,隻是這段時間少於打理,忙於公務,有些雜亂,他摸著胡須,一臉憂慮。</p>
壽光城還真是處於多事之時,方於糧食有了緩解,黃巾軍又卷土重來。</p>
桉首下,孫觀則無大憂慮。</p>
在一個時辰前,劉祈將事情告知後,他已經讓巨澱湖留守之部,全數歸來。</p>
近些時日之訓練下,一千六百之部,已能阻敵,不複初時之混亂。</p>
講起來,其中訓練之法,也多虧李展等人,於昌慮時一道總結,方得應用。</p>
餘者眾人,業壽、劉直等,皆以沉默。</p>
已為劉祈任做縣功曹掾的王楷,則是出聲道:“縣丞不必憂也!</p>
縣君時已召集大部歸來,不算城內民眾,我等守城之部,將近兩千人。</p>
即便黃巾軍萬人又如何?</p>
何況現今有千石糧食,百姓俱安定,遠比二十多日前之情況,好上不少!</p>
此外,黃巾軍大部人馬,隻有進犯壽光之跡象,並未入境,而今縣內要做的是,民眾疏離,及鄉邑通報。</p>
此中事項,縣君已讓人處之耳!”</p>
在得曉黃巾軍轉移方向後,如王楷所言,劉祈一是讓大部人馬回城,二是為各鄉地去信,以之躲避。但有要入城避難的本地百姓,也大開方便之門。</p>
過去半旬,為了防止地方叛亂,百姓湧入生息之事,城內為劉祈所令下,於業壽親自主持下,於縣城多地屋舍,含城中荒廢之地,已完成改造。</p>
整座壽光城內,將所有地方騰出,統一管理,暫時性地安頓五萬人,都不成問題。</p>
這般作為,也是劉祈想要將大部分鄉民留下,防止百姓逃難,並有吸引其他地方百姓,於壽光安定之念頭。</p>
七日前,見無叛民來襲,以思家之心,可是有不少人,即便餓著肚子,也回鄉地一看。</p>
王楷這般解釋下,富項臉色果然緩和了一些。</p>
不僅僅是富項,近段時間來,於縣衙的高強度處事中,一應縣吏,都有杯弓蛇影之態。一聽黃巾軍來襲,莫不大驚失色。</p>
等著下方官吏討論完了,傾聽中的劉祈,這才道:“城內雖有布置,這段時間縣衙所為,也是為了防備此事。</p>
然,事到臨頭,斷不能掉以輕心。</p>
富君,城內百姓安穩,關係重大,還需富君協助多也!</p>
至於城外鄉民避難之事,胡君,還有仲台,你二人當聯合處置,但以勸諫,有願意離開者,絕不拋棄一人。</p>
……”</p>
劉祈每念到一個人,如縣丞富項等,莫不頷首應之。</p>
一共說出了二十三條,他思襯之防備要點,這才停罷。</p>
各吏員領命離開後,劉祈又將業壽單獨留下,行以作對。</p>
在軍政諸事處置中,自昌慮以來,業壽便擅於查漏補缺,於劉祈輔左眾多,即接替方真,今於壽光,不僅為之任做縣中主簿,也是絕對的幕僚核心。</p>
這邊剛商議完,業壽離開處事,天色已暗,整個城內多顯喧鬧。</p>
劉祈準備打開地圖,研究下黃巾軍到來之可能進攻。</p>
叩門聲忽響,待來者入內,原是領命而去的王楷,再度歸來。</p>
“子正請坐,可是有要事?”</p>
劉祈抬首看去。</p>
王楷一禮罷,坐於下桉,歎道:“回縣君,乃是我家舅翁來信,其見黃巾軍來勢洶洶,憂及家人,打算將大部族人送來城內。</p>
為此,方才還單獨使我那翁家兄長,專門來城內告之。</p>
翁家塢堡雖挺立,然若是萬眾黃巾軍,取城不成,轉而攻之,未嚐不會破也!</p>
隻是我家舅翁,又是舍不得,這才如此!”</p>
劉祈還當是何事,原來是這件事情。</p>
他即道:“翁氏雖非壽光翁氏,但也是樂安郡翁氏,且前次於我壽光縣幫助多也!</p>
其能來城內,我自允也!</p>
隻是同大多數避難百姓一般,我不能特別照拂!”</p>
王楷忙道:“縣君秉公處事,能為翁氏尋得安全之地足也!我且代我家舅翁謝之。”</p>
劉祈忽然想到王楷還有族人於臨縣,補充道:“子正若有親族,也可召來,此外,但於益國等臨近縣地,願於縣城避難者,於此兩日間,皆不用阻也!”</p>
</p>
王楷起身深深一禮:“縣君不負仁義之名,此事,下官且代鄉人謝過縣君!”</p>
離開官舍,往城外輔助百姓入城路上,望著來回火把,王楷再度為劉祈人品折服。</p>
縣令劉祈,或不能救天下,但不放棄百姓,以城池接納萬眾,又能同百姓共苦。</p>
試問當今之世道,有幾位地方長吏,能做到如此?</p>
隻要此次黃巾動亂,能夠平息,以其中所為,必傳遍州郡!</p>
“劉君有大誌,為匡扶天下之大誌也!</p>
將來必能入主州郡府寺,我為之從事,並不辱沒才華。”</p>
王楷心道。</p>
見到表兄翁振後,王楷且是將劉祈所言,一字不差,悉數告知。</p>
隻是花費不到半日功夫,益國縣北部,靠近壽光之絕大部分鄉地,都知道劉祈所言。</p>
得曉黃巾軍來襲,許多人開始拖家帶口,往壽光城奔來。</p>
翁氏等前來避難之豪族,也非空手到來,在同劉祈溝通,帶著大量錢糧資助。</p>
一時間,壽光令劉祈所駐之壽光城,成了樂安郡百姓的避風港。</p>
……</p>
《左傳.襄公四年》:“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p>
灌亭,其處於壽光縣內,於縣東南,乃為原斟灌國所在。</p>
於灌亭南三十裏,有一山。</p>
名為荊山,山不算高,叢林彌補。</p>
隻是去歲至今歲大旱下,荊山已顯枯萎之態。</p>
史舟站在營地處,視線從滿天繁星,轉移到遠方的山巒處,心思不覺想起二十多日前,於壽光城下之遭遇。</p>
那場遭遇,而今於北海國太平道內部,已成為笑話。</p>
是於事後,他才得知,州郡並無援兵,所為千眾人馬來援,不過是壽光縣令,為解壽光城危急,虛張聲勢。</p>
偏偏地,他史舟帶著信眾組織之數千流民,給嚇得落荒而逃。</p>
屈辱、憤恨……</p>
一直充斥與史舟內心。</p>
在回到北海國,正是將召集之流民,轉化為黃巾軍,同大部人馬匯合,以奪朱虛、安丘等多縣地中,史舟以手中之刀刃,斬殺無數縣吏,還有不服之民眾,以發泄心中憤怒。</p>
這一次,他史舟再度回來了!</p>
還是同上萬黃巾軍,一道折返。</p>
小小壽光城,豈能阻之?</p>
史舟手持大刀,尚在思索,忽聽到“冬冬冬”的腳步聲傳來。</p>
回首望去,一部從臨近,抱拳道:“渠帥,將軍讓你過去一趟,以有要事相商!”</p>
荊山下的黃巾軍營帳內,一應渠帥相繼到來。</p>
黃巾軍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繼續北行,以大部謀取安樂,實也是首領管由獲曉朝廷派遣大將來平叛後,勢力擴張,以吸引更多流民加入,而備戰之重要舉措。</p>
此路萬部人馬,以渠帥史舟為主,共計四名渠帥,全由地安將軍管亥所領。</p>
自半月前,統領流民,亮出太平道大名,以黃巾軍起事以來,管由自號天安將軍,以其從弟管亥為地安將軍,打算繼承當年張角自號“天公將軍”後,以席卷天下,建立黃巾之世之目標。</p>
相比於兄長管由,管亥更為沉穩一些。</p>
其內心實際並不認同從兄於此時起事,畢竟青州多地太平道殘餘信眾,尚未統籌聯係,何論天下地方。</p>
依他所見,要幹即做一場大的,重現當年張角所為,使朝廷手忙腳亂,才能借機成事。否則朝廷遣大將來平,本部人馬會成為眾失之的。</p>
奈何其從兄不聽之,而今朝廷所任,正在驗證管亥當日所論。</p>
但管亥也不能置之不理,自大首領張角逝世後,黃巾軍多以分散,各太平道於地方主事之人,同樣如此。</p>
這次起事,也是將北海國之地,好不容易經營之信眾,一應發起。</p>
一旦失敗,數年之輩,勢必會功虧一簣。</p>
“將軍,各部渠帥已至!”</p>
親兵聲音於耳邊想起,管亥那張年輕的臉盤,漸漸從手中圖紙移開,以看向眾人,道:“吾知安樂地少人也少,然以朝廷賑災之糧方至,據聞郡中趁此機會,已往縣地下發不少,以安百姓。</p>
另以流民肆虐,難做平息,其郡地亦憂也!</p>
吾等這次往之,所為者,便是將這幾十萬石糧食,取於手中,另有招收更多民眾入內,以備漢廷之戰!</p>
君等知之乎?”</p>
“回稟將軍,吾等必以將軍之命為主,以取各縣地,拿得糧草!”</p>
有一人表態後,其他人紛紛表態。</p>
管亥頷首應之,接著他重重點了點地圖上的位置,正是壽光所在,道:“前番史渠帥,率眾未能……取得此城。</p>
今往樂安郡,首破此地,誰願為先鋒?”</p>
不等其他人出言,即以管亥所道罷,史舟無視數雙目光,垂首抱拳道:“史舟不才!</p>
願領三千人先行之,必助將軍破城!”</p>
同夜間,壽光城內。</p>
在得曉黃巾軍大部人馬,已到灌亭後,情況迅速嚴峻起來。</p>
倒不是因城內防範不足,而是因大部百姓,尚於路上。</p>
若是黃巾軍來襲,看到這些途中打算往壽光城避難之百姓,會如何作為?</p>
其中生死難有保障也!</p>
作為壽光令,劉祈豈能置之不理。</p>
遂於堂舍內,激烈爭辯之際,他做出了決定:“從冷水鄉,還有青桐鄉,尚有數百戶百姓於路上,此中雖非全是我壽光民眾,但同屬我大漢子民。</p>
我既然為一地之長,受天子信賴,朝廷信賴,地方百姓信賴,我可會見死不救?</p>
城內之守衛,暫由富君、胡君,還有子正負責。</p>
仲台,你領八百人馬,我與一道,前去阻叛軍,務必為這數百戶百姓入場,爭取時間!”</p>
劉祈這般命令,像富項等人,迅速出言製止。</p>
“縣君身份尊貴,誠當以於縣地,才能安眾人之心也!”</p>
“是然,下官不才,願同孫君一道,前去阻敵!”</p>
議論紛紛中,劉祈起身,舉手製止道:“縣中招募之普通士卒,且將生死於外,我劉祈即召之用之,豈能歸縮於城內。而以縣令者,本有守衛一縣之責,若以地失,民亡,不能護衛之,有何顏麵,生於世間?”</p>
他接著指了指桉幾上的官印,道:“若是我有了三長兩短,縣衙諸事,暫由富君主動,胡君,另有子正等相輔也!”</p>
劉祈這寥寥幾句話,早讓堂舍內許多縣吏,抹起了眼淚。</p>
聞世間有剛正之士,不顧生死,而為君王勸諫。今卻見仁德之士,同將生死,置之度外,以盡漢吏之責。</p>
堂舍內,出言的正是富項。</p>
富項留著長須,隻是這段時間少於打理,忙於公務,有些雜亂,他摸著胡須,一臉憂慮。</p>
壽光城還真是處於多事之時,方於糧食有了緩解,黃巾軍又卷土重來。</p>
桉首下,孫觀則無大憂慮。</p>
在一個時辰前,劉祈將事情告知後,他已經讓巨澱湖留守之部,全數歸來。</p>
近些時日之訓練下,一千六百之部,已能阻敵,不複初時之混亂。</p>
講起來,其中訓練之法,也多虧李展等人,於昌慮時一道總結,方得應用。</p>
餘者眾人,業壽、劉直等,皆以沉默。</p>
已為劉祈任做縣功曹掾的王楷,則是出聲道:“縣丞不必憂也!</p>
縣君時已召集大部歸來,不算城內民眾,我等守城之部,將近兩千人。</p>
即便黃巾軍萬人又如何?</p>
何況現今有千石糧食,百姓俱安定,遠比二十多日前之情況,好上不少!</p>
此外,黃巾軍大部人馬,隻有進犯壽光之跡象,並未入境,而今縣內要做的是,民眾疏離,及鄉邑通報。</p>
此中事項,縣君已讓人處之耳!”</p>
在得曉黃巾軍轉移方向後,如王楷所言,劉祈一是讓大部人馬回城,二是為各鄉地去信,以之躲避。但有要入城避難的本地百姓,也大開方便之門。</p>
過去半旬,為了防止地方叛亂,百姓湧入生息之事,城內為劉祈所令下,於業壽親自主持下,於縣城多地屋舍,含城中荒廢之地,已完成改造。</p>
整座壽光城內,將所有地方騰出,統一管理,暫時性地安頓五萬人,都不成問題。</p>
這般作為,也是劉祈想要將大部分鄉民留下,防止百姓逃難,並有吸引其他地方百姓,於壽光安定之念頭。</p>
七日前,見無叛民來襲,以思家之心,可是有不少人,即便餓著肚子,也回鄉地一看。</p>
王楷這般解釋下,富項臉色果然緩和了一些。</p>
不僅僅是富項,近段時間來,於縣衙的高強度處事中,一應縣吏,都有杯弓蛇影之態。一聽黃巾軍來襲,莫不大驚失色。</p>
等著下方官吏討論完了,傾聽中的劉祈,這才道:“城內雖有布置,這段時間縣衙所為,也是為了防備此事。</p>
然,事到臨頭,斷不能掉以輕心。</p>
富君,城內百姓安穩,關係重大,還需富君協助多也!</p>
至於城外鄉民避難之事,胡君,還有仲台,你二人當聯合處置,但以勸諫,有願意離開者,絕不拋棄一人。</p>
……”</p>
劉祈每念到一個人,如縣丞富項等,莫不頷首應之。</p>
一共說出了二十三條,他思襯之防備要點,這才停罷。</p>
各吏員領命離開後,劉祈又將業壽單獨留下,行以作對。</p>
在軍政諸事處置中,自昌慮以來,業壽便擅於查漏補缺,於劉祈輔左眾多,即接替方真,今於壽光,不僅為之任做縣中主簿,也是絕對的幕僚核心。</p>
這邊剛商議完,業壽離開處事,天色已暗,整個城內多顯喧鬧。</p>
劉祈準備打開地圖,研究下黃巾軍到來之可能進攻。</p>
叩門聲忽響,待來者入內,原是領命而去的王楷,再度歸來。</p>
“子正請坐,可是有要事?”</p>
劉祈抬首看去。</p>
王楷一禮罷,坐於下桉,歎道:“回縣君,乃是我家舅翁來信,其見黃巾軍來勢洶洶,憂及家人,打算將大部族人送來城內。</p>
為此,方才還單獨使我那翁家兄長,專門來城內告之。</p>
翁家塢堡雖挺立,然若是萬眾黃巾軍,取城不成,轉而攻之,未嚐不會破也!</p>
隻是我家舅翁,又是舍不得,這才如此!”</p>
劉祈還當是何事,原來是這件事情。</p>
他即道:“翁氏雖非壽光翁氏,但也是樂安郡翁氏,且前次於我壽光縣幫助多也!</p>
其能來城內,我自允也!</p>
隻是同大多數避難百姓一般,我不能特別照拂!”</p>
王楷忙道:“縣君秉公處事,能為翁氏尋得安全之地足也!我且代我家舅翁謝之。”</p>
劉祈忽然想到王楷還有族人於臨縣,補充道:“子正若有親族,也可召來,此外,但於益國等臨近縣地,願於縣城避難者,於此兩日間,皆不用阻也!”</p>
</p>
王楷起身深深一禮:“縣君不負仁義之名,此事,下官且代鄉人謝過縣君!”</p>
離開官舍,往城外輔助百姓入城路上,望著來回火把,王楷再度為劉祈人品折服。</p>
縣令劉祈,或不能救天下,但不放棄百姓,以城池接納萬眾,又能同百姓共苦。</p>
試問當今之世道,有幾位地方長吏,能做到如此?</p>
隻要此次黃巾動亂,能夠平息,以其中所為,必傳遍州郡!</p>
“劉君有大誌,為匡扶天下之大誌也!</p>
將來必能入主州郡府寺,我為之從事,並不辱沒才華。”</p>
王楷心道。</p>
見到表兄翁振後,王楷且是將劉祈所言,一字不差,悉數告知。</p>
隻是花費不到半日功夫,益國縣北部,靠近壽光之絕大部分鄉地,都知道劉祈所言。</p>
得曉黃巾軍來襲,許多人開始拖家帶口,往壽光城奔來。</p>
翁氏等前來避難之豪族,也非空手到來,在同劉祈溝通,帶著大量錢糧資助。</p>
一時間,壽光令劉祈所駐之壽光城,成了樂安郡百姓的避風港。</p>
……</p>
《左傳.襄公四年》:“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鄩氏。”</p>
灌亭,其處於壽光縣內,於縣東南,乃為原斟灌國所在。</p>
於灌亭南三十裏,有一山。</p>
名為荊山,山不算高,叢林彌補。</p>
隻是去歲至今歲大旱下,荊山已顯枯萎之態。</p>
史舟站在營地處,視線從滿天繁星,轉移到遠方的山巒處,心思不覺想起二十多日前,於壽光城下之遭遇。</p>
那場遭遇,而今於北海國太平道內部,已成為笑話。</p>
是於事後,他才得知,州郡並無援兵,所為千眾人馬來援,不過是壽光縣令,為解壽光城危急,虛張聲勢。</p>
偏偏地,他史舟帶著信眾組織之數千流民,給嚇得落荒而逃。</p>
屈辱、憤恨……</p>
一直充斥與史舟內心。</p>
在回到北海國,正是將召集之流民,轉化為黃巾軍,同大部人馬匯合,以奪朱虛、安丘等多縣地中,史舟以手中之刀刃,斬殺無數縣吏,還有不服之民眾,以發泄心中憤怒。</p>
這一次,他史舟再度回來了!</p>
還是同上萬黃巾軍,一道折返。</p>
小小壽光城,豈能阻之?</p>
史舟手持大刀,尚在思索,忽聽到“冬冬冬”的腳步聲傳來。</p>
回首望去,一部從臨近,抱拳道:“渠帥,將軍讓你過去一趟,以有要事相商!”</p>
荊山下的黃巾軍營帳內,一應渠帥相繼到來。</p>
黃巾軍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繼續北行,以大部謀取安樂,實也是首領管由獲曉朝廷派遣大將來平叛後,勢力擴張,以吸引更多流民加入,而備戰之重要舉措。</p>
此路萬部人馬,以渠帥史舟為主,共計四名渠帥,全由地安將軍管亥所領。</p>
自半月前,統領流民,亮出太平道大名,以黃巾軍起事以來,管由自號天安將軍,以其從弟管亥為地安將軍,打算繼承當年張角自號“天公將軍”後,以席卷天下,建立黃巾之世之目標。</p>
相比於兄長管由,管亥更為沉穩一些。</p>
其內心實際並不認同從兄於此時起事,畢竟青州多地太平道殘餘信眾,尚未統籌聯係,何論天下地方。</p>
依他所見,要幹即做一場大的,重現當年張角所為,使朝廷手忙腳亂,才能借機成事。否則朝廷遣大將來平,本部人馬會成為眾失之的。</p>
奈何其從兄不聽之,而今朝廷所任,正在驗證管亥當日所論。</p>
但管亥也不能置之不理,自大首領張角逝世後,黃巾軍多以分散,各太平道於地方主事之人,同樣如此。</p>
這次起事,也是將北海國之地,好不容易經營之信眾,一應發起。</p>
一旦失敗,數年之輩,勢必會功虧一簣。</p>
“將軍,各部渠帥已至!”</p>
親兵聲音於耳邊想起,管亥那張年輕的臉盤,漸漸從手中圖紙移開,以看向眾人,道:“吾知安樂地少人也少,然以朝廷賑災之糧方至,據聞郡中趁此機會,已往縣地下發不少,以安百姓。</p>
另以流民肆虐,難做平息,其郡地亦憂也!</p>
吾等這次往之,所為者,便是將這幾十萬石糧食,取於手中,另有招收更多民眾入內,以備漢廷之戰!</p>
君等知之乎?”</p>
“回稟將軍,吾等必以將軍之命為主,以取各縣地,拿得糧草!”</p>
有一人表態後,其他人紛紛表態。</p>
管亥頷首應之,接著他重重點了點地圖上的位置,正是壽光所在,道:“前番史渠帥,率眾未能……取得此城。</p>
今往樂安郡,首破此地,誰願為先鋒?”</p>
不等其他人出言,即以管亥所道罷,史舟無視數雙目光,垂首抱拳道:“史舟不才!</p>
願領三千人先行之,必助將軍破城!”</p>
同夜間,壽光城內。</p>
在得曉黃巾軍大部人馬,已到灌亭後,情況迅速嚴峻起來。</p>
倒不是因城內防範不足,而是因大部百姓,尚於路上。</p>
若是黃巾軍來襲,看到這些途中打算往壽光城避難之百姓,會如何作為?</p>
其中生死難有保障也!</p>
作為壽光令,劉祈豈能置之不理。</p>
遂於堂舍內,激烈爭辯之際,他做出了決定:“從冷水鄉,還有青桐鄉,尚有數百戶百姓於路上,此中雖非全是我壽光民眾,但同屬我大漢子民。</p>
我既然為一地之長,受天子信賴,朝廷信賴,地方百姓信賴,我可會見死不救?</p>
城內之守衛,暫由富君、胡君,還有子正負責。</p>
仲台,你領八百人馬,我與一道,前去阻叛軍,務必為這數百戶百姓入場,爭取時間!”</p>
劉祈這般命令,像富項等人,迅速出言製止。</p>
“縣君身份尊貴,誠當以於縣地,才能安眾人之心也!”</p>
“是然,下官不才,願同孫君一道,前去阻敵!”</p>
議論紛紛中,劉祈起身,舉手製止道:“縣中招募之普通士卒,且將生死於外,我劉祈即召之用之,豈能歸縮於城內。而以縣令者,本有守衛一縣之責,若以地失,民亡,不能護衛之,有何顏麵,生於世間?”</p>
他接著指了指桉幾上的官印,道:“若是我有了三長兩短,縣衙諸事,暫由富君主動,胡君,另有子正等相輔也!”</p>
劉祈這寥寥幾句話,早讓堂舍內許多縣吏,抹起了眼淚。</p>
聞世間有剛正之士,不顧生死,而為君王勸諫。今卻見仁德之士,同將生死,置之度外,以盡漢吏之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