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p>
一番對談過後,王景送離斛律,長歎出聲。</p>
經過對方解釋,他對天門界的修行之道,也有了初步的認知。</p>
由於天門界特殊的曆史原因,在這片大地上,共有三種修行選擇,其中以仙道修行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p>
此界仙道修行同元芒界及禹餘天差別不大,同樣符合王景認知中的內丹術修行,以“四煉”為圭臬,混合三寶,調和坎離龍虎,煉成丹胎。</p>
不過由於天門界限製,此界仙道修行隻能局限於煉精化氣層次,最高不過結丹。</p>
要想晉入煉氣化神,非得將天門界與其他本源充足強盛的天地相融不可。</p>
斛律昔年在外遊曆,僥幸得了一位天外修士的衣缽,傳承其人道法,因而知道這些秘辛。</p>
除開仙道外,天門界中還有上古先民傳承的祭祀之術,是如今神道的濫觴。</p>
以及那方虛空神庭傳下的天人武道。</p>
由於天門界同九州界的融合進程已然過半,隻是最後關頭被神霄帝庭——那方虛空神庭的名號——橫插一手,建立人道王朝,故而天門界的天地法則已然被九州界完全同化。</p>
是以在天門界中,仙道修行占據了主流,天人武道隻有中原之地的大陳王朝才會修行,不過王朝也設置有道司,用來招攬、管轄修道之士。</p>
而此界神道,更是隨著天地法則變化陷入斷絕,如漠母、拉姆神等古老神靈紛紛沉睡,似王景這等新生的神靈,所合的與其說是天門界法理,還不說是九州道則的投影。</p>
“按斛律所言,神道修行比起仙道要粗獷不少,隻是大致分為遊神、陰神、陽神三個層次,對應仙道的築基、金丹、元神,也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p>
“和元芒界及禹餘天對比,頗為相似,亦有某些共通之處。”</p>
王景高坐雲床,大部分精力都在參悟天地法則,尤其是此界大日之道,隻有少部分念頭被他移出,思索下一步計劃。</p>
道人凝神於掌,周圍日光如水,在掌心緩緩流淌,勾勒出一株七葉小樹形狀。</p>
在降臨天門界後,王景陰神、肉身,連帶識海中的七葉樹、丹田當中的地火煞氣都被莫名之力混煉為一體,融入了那枚日神寶珠。</p>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他終於掌握了再度喚出七葉樹的方法,以真氣法力日夜洗練,在其上打下了一點烙印,有了一定的控製能力。</p>
王景端詳起手中寶樹,其通體如似施釉,七葉招展,盤蜿屈於枝條之上,青翠欲滴,與以往別無二致。</p>
道人陰神之力探出,感應其上諸般天地,其餘五枚綠葉毫無異常,隻有兩枚葉子微微晃動,似有所應。</p>
“宙光近乎停滯,”不久後,王景暗道一聲,“我降臨天門界後,元芒界所在的那方宇宙好似被人凍結一般,兩方宇宙之間的時光流速差異大到離譜。”</p>
如此一來,哪怕他在此界待上一年,回到元芒界後可能也就是一個時辰甚至幾炷香的功夫。</p>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p>
王景沒有收回七葉樹,而是伸手一拋,將其懸在身旁,他每日打坐練氣時都會以自身真氣法力將其洗練,用這種笨辦法嚐試煉化此樹。</p>
再一次確認了元芒界的情況後,王景手掌一翻,一本小冊子出現在手中,上以篆字書寫題名,是為《風露經》。</p>
這便是斛律所修的那本道法,其人知情識趣,主動交到了王景手裏。</p>
王景將《風露經》參悟一番,而後指尖青陽法力勾勒,繪製一張金烏開明真形符,將其打入那枚日神遺留寶珠當中。</p>
這枚赤金寶珠本是拉姆神所遺,內含一道先天不滅靈光,是一件難得的靈物,卻被王景陰差陽錯降臨其中,與靈光相合。</p>
如今王景脫身而出,這枚寶珠也隻剩了一個空殼,含有些許日神神力精粹,跌落了位格,不複原先品級。</p>
王景將金烏真形符送入其中,便是為了借助那些神力精粹蘊養此符,給自己準備一件後手。</p>
金烏振鬣揚翼,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寶珠,後者頓時閃爍起來,忽明忽暗,恰似一枚鳥卵,有了生命跡象。</p>
道人見此仍嫌不夠,思索片刻,一枚漆黑水晶又被他召出,其上顯露出一副猙獰麵龐,青麵朱發、一首六目,正是他內心雜念所化的一頭陰魔。</p>
</p>
一段時間過去,這陰魔不曾壯大,但也沒有任何消減,保持著極為穩定的態勢。</p>
“此輩分形隨人、任情變現,卻又與我本心共存,難以斷絕,不如剛好化入其中,為金烏真形再添一份靈性。”</p>
如此一來,以金烏開明真形符為本,日神寶珠作卵,再以自身雜念點化其中靈性,暗合三寶,這枚金烏卵一旦孵化,便也相當於王景多出了一尊身外化身、第二元神。</p>
“倒是無意中摸索出了一道類似於佛門明王法的法門。”</p>
王景看向寶珠,若有所悟,袖袍一擺,那枚寶珠被他送入雲床之中,沉入神座消失不見。</p>
“再以百姓香火培育,或許還能進一步加快其成長速度。”</p>
而且如此一來,王景也能在不引人察覺的前提下,將匯集於自身的信仰念力分流出去,給自己再披一層馬甲。</p>
“如果日後有人要對‘我’這尊日神動手,便可由此身出麵,假死脫身也好,設下圈套也罷,總會安全許多。”</p>
阿瓦國疆域不廣,以這片綠洲為國都,勉強占據了方圓幾百裏範圍,與其說是一個小國,還不如說是一座城邦。</p>
國內人口約有三百來戶,幾千口人,勉強可以供養一尊遊神級數的神靈,這幾日王景能夠察覺到匯聚於此的信仰念力逐漸增多,到了一定程度後便無以為繼,停滯不前。</p>
說明阿瓦國中的信徒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剩下便是一些死硬分子,需要水磨工夫來慢慢感化。</p>
“那些祭司倒也有一點用,更多的還是當日祭典時,所有百姓都親眼目睹了神祇降生的場景,自然信奉於我。”</p>
王景沒有急著去發展信仰,收攏眾生香火。</p>
他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神道修士,對類似事物不太感冒,當初也不曾選擇成為國家守護神,而是合了一道太陽法理,化身日神。</p>
如今設法將香火念頭轉嫁到身外化身上,王景亦算是鬆了口氣。</p>
他正準備入定靜修,忽然耳邊傳來禱念之聲,這是獨屬於神靈的神異,凡信徒有祈,神靈必定心有所感。</p>
當然,偽信徒、泛信徒不在其列,普通的淺信徒祈禱也很難被神祇注意到,隻有虔誠的真信徒才能享受這等待遇。</p>
王景降臨天門界不過幾日功夫,就有了一名虔誠信徒,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p>
他思索一番,手指一動,一道香火念力自虛空中被牽曳而出,化作一副畫麵呈現眼前。</p>
“稟告神君,柔蘭國有使者至,欲與國主就兩國分界之事進行商談......”</p>
隻見一間靜室中,地上擺著一方蒲團,後麵掛著一副畫像,下方供著一口鐵香爐,裏麵插著三柱長香。</p>
畫像用筆簡單,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尊神祇形象,青陽赤冠,朱錦丹袍,腦後懸有一團金火。</p>
雖然與王景毫無相同之處,但他見狀便知,這就是自己的神像。</p>
“有趣。”</p>
王景看向那蒲團上的禱告者,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女,衣著簡單,正一臉虔誠地向著神像叩首,口中念念有詞。</p>
“一個盲童,如何會向我稟告此等國家大事?那副畫像,又是誰繪製而成的?”</p>
道人心中好奇。</p>
一番對談過後,王景送離斛律,長歎出聲。</p>
經過對方解釋,他對天門界的修行之道,也有了初步的認知。</p>
由於天門界特殊的曆史原因,在這片大地上,共有三種修行選擇,其中以仙道修行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p>
此界仙道修行同元芒界及禹餘天差別不大,同樣符合王景認知中的內丹術修行,以“四煉”為圭臬,混合三寶,調和坎離龍虎,煉成丹胎。</p>
不過由於天門界限製,此界仙道修行隻能局限於煉精化氣層次,最高不過結丹。</p>
要想晉入煉氣化神,非得將天門界與其他本源充足強盛的天地相融不可。</p>
斛律昔年在外遊曆,僥幸得了一位天外修士的衣缽,傳承其人道法,因而知道這些秘辛。</p>
除開仙道外,天門界中還有上古先民傳承的祭祀之術,是如今神道的濫觴。</p>
以及那方虛空神庭傳下的天人武道。</p>
由於天門界同九州界的融合進程已然過半,隻是最後關頭被神霄帝庭——那方虛空神庭的名號——橫插一手,建立人道王朝,故而天門界的天地法則已然被九州界完全同化。</p>
是以在天門界中,仙道修行占據了主流,天人武道隻有中原之地的大陳王朝才會修行,不過王朝也設置有道司,用來招攬、管轄修道之士。</p>
而此界神道,更是隨著天地法則變化陷入斷絕,如漠母、拉姆神等古老神靈紛紛沉睡,似王景這等新生的神靈,所合的與其說是天門界法理,還不說是九州道則的投影。</p>
“按斛律所言,神道修行比起仙道要粗獷不少,隻是大致分為遊神、陰神、陽神三個層次,對應仙道的築基、金丹、元神,也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p>
“和元芒界及禹餘天對比,頗為相似,亦有某些共通之處。”</p>
王景高坐雲床,大部分精力都在參悟天地法則,尤其是此界大日之道,隻有少部分念頭被他移出,思索下一步計劃。</p>
道人凝神於掌,周圍日光如水,在掌心緩緩流淌,勾勒出一株七葉小樹形狀。</p>
在降臨天門界後,王景陰神、肉身,連帶識海中的七葉樹、丹田當中的地火煞氣都被莫名之力混煉為一體,融入了那枚日神寶珠。</p>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他終於掌握了再度喚出七葉樹的方法,以真氣法力日夜洗練,在其上打下了一點烙印,有了一定的控製能力。</p>
王景端詳起手中寶樹,其通體如似施釉,七葉招展,盤蜿屈於枝條之上,青翠欲滴,與以往別無二致。</p>
道人陰神之力探出,感應其上諸般天地,其餘五枚綠葉毫無異常,隻有兩枚葉子微微晃動,似有所應。</p>
“宙光近乎停滯,”不久後,王景暗道一聲,“我降臨天門界後,元芒界所在的那方宇宙好似被人凍結一般,兩方宇宙之間的時光流速差異大到離譜。”</p>
如此一來,哪怕他在此界待上一年,回到元芒界後可能也就是一個時辰甚至幾炷香的功夫。</p>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p>
王景沒有收回七葉樹,而是伸手一拋,將其懸在身旁,他每日打坐練氣時都會以自身真氣法力將其洗練,用這種笨辦法嚐試煉化此樹。</p>
再一次確認了元芒界的情況後,王景手掌一翻,一本小冊子出現在手中,上以篆字書寫題名,是為《風露經》。</p>
這便是斛律所修的那本道法,其人知情識趣,主動交到了王景手裏。</p>
王景將《風露經》參悟一番,而後指尖青陽法力勾勒,繪製一張金烏開明真形符,將其打入那枚日神遺留寶珠當中。</p>
這枚赤金寶珠本是拉姆神所遺,內含一道先天不滅靈光,是一件難得的靈物,卻被王景陰差陽錯降臨其中,與靈光相合。</p>
如今王景脫身而出,這枚寶珠也隻剩了一個空殼,含有些許日神神力精粹,跌落了位格,不複原先品級。</p>
王景將金烏真形符送入其中,便是為了借助那些神力精粹蘊養此符,給自己準備一件後手。</p>
金烏振鬣揚翼,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寶珠,後者頓時閃爍起來,忽明忽暗,恰似一枚鳥卵,有了生命跡象。</p>
道人見此仍嫌不夠,思索片刻,一枚漆黑水晶又被他召出,其上顯露出一副猙獰麵龐,青麵朱發、一首六目,正是他內心雜念所化的一頭陰魔。</p>
</p>
一段時間過去,這陰魔不曾壯大,但也沒有任何消減,保持著極為穩定的態勢。</p>
“此輩分形隨人、任情變現,卻又與我本心共存,難以斷絕,不如剛好化入其中,為金烏真形再添一份靈性。”</p>
如此一來,以金烏開明真形符為本,日神寶珠作卵,再以自身雜念點化其中靈性,暗合三寶,這枚金烏卵一旦孵化,便也相當於王景多出了一尊身外化身、第二元神。</p>
“倒是無意中摸索出了一道類似於佛門明王法的法門。”</p>
王景看向寶珠,若有所悟,袖袍一擺,那枚寶珠被他送入雲床之中,沉入神座消失不見。</p>
“再以百姓香火培育,或許還能進一步加快其成長速度。”</p>
而且如此一來,王景也能在不引人察覺的前提下,將匯集於自身的信仰念力分流出去,給自己再披一層馬甲。</p>
“如果日後有人要對‘我’這尊日神動手,便可由此身出麵,假死脫身也好,設下圈套也罷,總會安全許多。”</p>
阿瓦國疆域不廣,以這片綠洲為國都,勉強占據了方圓幾百裏範圍,與其說是一個小國,還不如說是一座城邦。</p>
國內人口約有三百來戶,幾千口人,勉強可以供養一尊遊神級數的神靈,這幾日王景能夠察覺到匯聚於此的信仰念力逐漸增多,到了一定程度後便無以為繼,停滯不前。</p>
說明阿瓦國中的信徒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剩下便是一些死硬分子,需要水磨工夫來慢慢感化。</p>
“那些祭司倒也有一點用,更多的還是當日祭典時,所有百姓都親眼目睹了神祇降生的場景,自然信奉於我。”</p>
王景沒有急著去發展信仰,收攏眾生香火。</p>
他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神道修士,對類似事物不太感冒,當初也不曾選擇成為國家守護神,而是合了一道太陽法理,化身日神。</p>
如今設法將香火念頭轉嫁到身外化身上,王景亦算是鬆了口氣。</p>
他正準備入定靜修,忽然耳邊傳來禱念之聲,這是獨屬於神靈的神異,凡信徒有祈,神靈必定心有所感。</p>
當然,偽信徒、泛信徒不在其列,普通的淺信徒祈禱也很難被神祇注意到,隻有虔誠的真信徒才能享受這等待遇。</p>
王景降臨天門界不過幾日功夫,就有了一名虔誠信徒,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p>
他思索一番,手指一動,一道香火念力自虛空中被牽曳而出,化作一副畫麵呈現眼前。</p>
“稟告神君,柔蘭國有使者至,欲與國主就兩國分界之事進行商談......”</p>
隻見一間靜室中,地上擺著一方蒲團,後麵掛著一副畫像,下方供著一口鐵香爐,裏麵插著三柱長香。</p>
畫像用筆簡單,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尊神祇形象,青陽赤冠,朱錦丹袍,腦後懸有一團金火。</p>
雖然與王景毫無相同之處,但他見狀便知,這就是自己的神像。</p>
“有趣。”</p>
王景看向那蒲團上的禱告者,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女,衣著簡單,正一臉虔誠地向著神像叩首,口中念念有詞。</p>
“一個盲童,如何會向我稟告此等國家大事?那副畫像,又是誰繪製而成的?”</p>
道人心中好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