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轉身就往外走,他說是來陪李淵洗澡的,可實際上是來給李元吉檢查身體的,如今李元吉的身體已經檢查完了,他也沒必要再留在這裏。</p>
李世民開始拿自己身上的舊傷說事了,後麵還會說些什麽,孫思邈大致也猜到了幾分,所以更不願意留在這裏了。</p>
李元吉看孫思邈瀟灑的離開了,也想跟著孫思邈一起離開。</p>
但他也清楚,他隻能想想。</p>
李世民明顯是要‘放大招’了,這種情況下,李淵和李建成說什麽也不會讓他離開。</p>
不然的話,他們要是被李世民給‘拿’住了,就沒人幫他們解圍了。</p>
李元吉不太想參與他們父子三人之間鬥法,所以微微往後‘遊’了一段距離,靠在了光滑的湯池池壁上,露出半個腦袋,努力的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默默的關注著李淵、李建成、李世民鬥法。</p>
李世民問了李淵一句,見李淵臉色難看的坐在水中不答話,就笑著道:“這一處箭傷是當年我們入主關中的時候,為了奪取渭水古渡,我親率三百元從突陣的時候留下的。”</p>
李建成陰沉著臉,咬著牙道:“都是陳年舊事了,你還提它做什麽?”</p>
李世民沒有搭理李建成,而是笑嗬嗬的看著李淵,又道:“我記得事後,父親曾經摸著我這一處箭傷,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話,父親可還記得?”</p>
李淵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他怎麽可能不記得。</p>
李世民受的箭傷雖然不致命,但距離致命的地方可不遠,當時他知道了以後,嚇了一跳,那個時候他剛剛失去了五子李智雲,正沉浸在悲痛當中呢,可不想再失去一個兒子,所以急忙跑去探望。</p>
李世民帶著傷,依然要親自率軍上陣,為他強奪古渡,他當時是又擔心、又感動,什麽生子當如孫仲謀之類的話,在他眼裏成了狗屁,他覺得生子當如李世民才對,於是乎,在最感動的時候,湖裏湖塗的就向李世民許諾,要李世民做他的繼承人。</p>
他當時還不是皇帝,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當皇帝,所以他並不清楚自己這個許諾的分量。</p>
直到他奪下了長安城,奠定了大唐的基礎,他才意識到他許諾的分量有多重。</p>
他耳根子軟,聽不得別人勸。</p>
在他順利的從傀儡皇帝楊侑的手裏接過了帝位以後,李氏宗親、滿朝文武都告訴他,要遵從製度、要長幼有序,要立嫡長子為太子。</p>
他聽進去了,立了李建成為太子。</p>
為了彌補對李世民的虧欠,他將能給李世民的都給李世民了。</p>
他覺得他給了李世民足夠的補償,在這件事上並沒有欠李世民什麽。</p>
但李世民現在提起此事,他卻無顏麵對李世民。</p>
因為他在這件事上沒欠李世民什麽,但在隨後的兩件事上欠了,而且沒有給李世民足夠的補償。</p>
李世民見李淵臉色越來越難看了,卻不說話,於是又笑著站起身,露出了胸膛上大大小小的傷痕,“父親要是不記得了,也沒關係,畢竟過去了數載,父親不記得也在清理之中。”</p>
說著,又指了指胸膛上大大小小的傷痕,“那父親記不記得去歲王世充和竇建德結盟,準備合兵一處攻打我大唐的時候,父親說過的話?”</p>
</p>
李淵微微握了握拳,咬著牙沒有說話。</p>
他也記得。</p>
當時王世充和竇建德結盟,聲勢浩大,大有合兵一處,滅了大唐的架勢。</p>
為了應對,他幾乎是調集了所有能調集的兵馬。</p>
為了能夠取勝,為了能讓將士們在戰場上玩命的廝殺,他向所有人做出了許諾,也向李世民做出了許諾。</p>
他許諾,隻要李世民能擊潰王世充和竇建德的聯軍,隻要李世民能征平王世充和竇建德,他就將太子之位從李建成身上收回來,傳給李世民。</p>
在他看來,李世民擊潰王世充和竇建德聯軍還行,但想要徹底的征平王世充和竇建德,根本不可能。</p>
因為他當時調集的兵馬雖然多,但是在王世充和竇建德聯軍麵前,依然處於劣勢。</p>
他覺得,李世民不可能回來找他兌現承諾。</p>
但李世民出征以後,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p>
虎牢關一戰,李世民以寡擊眾,以三千玄甲為先鋒,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敲碎了竇建德的脊梁,也敲碎了竇建德跟大唐爭鋒的勇氣。</p>
李世民在此戰中將智謀、勇猛、耐心、果斷等各種統帥才能發揮到了極至,震驚了天下,也震驚了他。</p>
李世民在擊潰了竇建德十萬大軍以後,乘勝追擊,以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快速的征平了王世充和竇建德,並且將他們押送到了長安。</p>
李世民找他兌現承諾,他卻沒辦法兌現。</p>
因為他從李世民身上感受到了壓力,也因為李建成當時也領兵在外,正在幫大唐清剿一部分殘敵。</p>
他不可能在李建成領兵在外的時候,褫奪李建成的太子之位。</p>
他也不願意將李世民這個能給他壓力的兒子,扶到太子之位上去。</p>
所以他炮製出了一個位列三公之上的天策上將,以此補償李世民,並且將李世民高高的架起來,準備像是雪藏李秀寧一樣,雪藏李世民。</p>
在那之後的數月裏,他故意躲著李世民,不讓李世民參與重大朝政的決策。</p>
李世民也因此坐了數月的冷板凳。</p>
“為了完成父親提出的那些條件,我率領三千人,冒險去突襲竇建德十萬人大營。從突襲的那一刻起,我和我麾下三千人的腦袋,就已經懸在了腰間。</p>
我們沒有恐懼、沒有退縮、甚至沒有怨言。</p>
我們殺進了竇建德十萬人的大營,追著竇建德十萬人追了數十裏。”</p>
李世民說到此處,臉上的笑容有一些僵硬,眼珠子有些泛紅。</p>
李元吉能想象到,以三千人,去突襲敵人十萬人的大營,需要多大的勇氣。</p>
異地處置的話,他絕對沒有勇氣這麽去幹。</p>
因為稍有不慎,就是一個有去無回。</p>
他在葦澤關對陣突厥人二十萬大軍的時候,他從沒有想過要出去跟突厥人拚一把。</p>
因為他沒那個勇氣,他手底下也沒幾個人有。</p>
李世民說,他和他麾下的人當時將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句大實話。</p>
李世民雖然是謀定而動、趁其不備,殺了竇建德一個措手不及。</p>
但竇建德手裏足足有十萬兵馬,就地紮營,占據著數裏地。</p>
前軍被突襲的情況下,左軍、右軍、後軍,也能及時組織起陣型,抵禦李世民一行。</p>
李世民唯有在擊潰了前軍以後,再硬碰硬的擊潰左、右、後三軍組織起的陣型,才能徹底的大敗竇建德。</p>
但凡是有一支軍陣阻止了李世民一行衝鋒的腳步,李世民一行都有可能被吞沒。</p>
所以從突襲,到擊潰左、右、後三軍組織起的陣型的這段時間內,李世民一行確實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p>
“這裏、這裏、這裏,都是那一戰留下的。”</p>
李世民指著身上的數道傷口,對李淵道:“當時竇建德後軍統領,組織起了一個槍陣擋在前麵,左右兩軍也舉著長槍逐漸向我們靠攏。</p>
我們唯有拿胸膛撞斷他們的長槍,擊碎他們的槍陣,殺穿了他們大營,我們才有可能活下去。</p>
所以我們就拿胸膛,撞斷了他們的長槍。</p>
有數百將士倒在了他們的槍陣裏,我也挨了三槍,我麾下的其他將士,或多或少都有槍傷。</p>
我們流著胸膛裏的熱血,擊碎了他們的槍陣,殺穿了他們的大營。</p>
又調轉馬頭,衝殺了一回,才擊碎了他們的敢戰之心。</p>
然後又追著他們殺了數十裏,才徹底將他們擊潰。</p>
戰後,我麾下有八十三位將士,血都流幹了。</p>
但依然手握著兵器,穩穩的坐在馬背上。”</p>
李世民說到此處的時候,眼睛都紅了。</p>
血都流幹了,還坐在馬背上,可見他們取勝的決心有多大,可見他們的意誌力有多強。</p>
有可能在他們出擊的時候,他們就用某種方式,將自己牢牢的束縛在了馬背上,不死不退,不死不下馬。</p>
李元吉微微揚起了頭,心裏長長的歎息了一聲。</p>
如果他不是大唐的齊王,不是李世民的兄弟的話,他聽完李世民這番話,一定會支持李世民上位。</p>
李世民想要太子之位,但他沒有想著去搶,而是想著拿功勞換、拿命換。</p>
如果沒有‘長幼有序’、‘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說法的話,太子之位就該是李世民的。</p>
可惜,他是李世民的兄弟。</p>
‘長幼有序’、‘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說法也存在。</p>
這些說法,為一家一室、一門一戶、乃至於一個王朝的傳承,奠定了一個有序的基礎。</p>
但它也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有才能的人。</p>
你才能通天、功勞通天,有什麽用?</p>
你比別人出生的晚,你就爭不過別人。</p>
你要還是個庶子,連你都是別人的。</p>
李世民開始拿自己身上的舊傷說事了,後麵還會說些什麽,孫思邈大致也猜到了幾分,所以更不願意留在這裏了。</p>
李元吉看孫思邈瀟灑的離開了,也想跟著孫思邈一起離開。</p>
但他也清楚,他隻能想想。</p>
李世民明顯是要‘放大招’了,這種情況下,李淵和李建成說什麽也不會讓他離開。</p>
不然的話,他們要是被李世民給‘拿’住了,就沒人幫他們解圍了。</p>
李元吉不太想參與他們父子三人之間鬥法,所以微微往後‘遊’了一段距離,靠在了光滑的湯池池壁上,露出半個腦袋,努力的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默默的關注著李淵、李建成、李世民鬥法。</p>
李世民問了李淵一句,見李淵臉色難看的坐在水中不答話,就笑著道:“這一處箭傷是當年我們入主關中的時候,為了奪取渭水古渡,我親率三百元從突陣的時候留下的。”</p>
李建成陰沉著臉,咬著牙道:“都是陳年舊事了,你還提它做什麽?”</p>
李世民沒有搭理李建成,而是笑嗬嗬的看著李淵,又道:“我記得事後,父親曾經摸著我這一處箭傷,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話,父親可還記得?”</p>
李淵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他怎麽可能不記得。</p>
李世民受的箭傷雖然不致命,但距離致命的地方可不遠,當時他知道了以後,嚇了一跳,那個時候他剛剛失去了五子李智雲,正沉浸在悲痛當中呢,可不想再失去一個兒子,所以急忙跑去探望。</p>
李世民帶著傷,依然要親自率軍上陣,為他強奪古渡,他當時是又擔心、又感動,什麽生子當如孫仲謀之類的話,在他眼裏成了狗屁,他覺得生子當如李世民才對,於是乎,在最感動的時候,湖裏湖塗的就向李世民許諾,要李世民做他的繼承人。</p>
他當時還不是皇帝,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當皇帝,所以他並不清楚自己這個許諾的分量。</p>
直到他奪下了長安城,奠定了大唐的基礎,他才意識到他許諾的分量有多重。</p>
他耳根子軟,聽不得別人勸。</p>
在他順利的從傀儡皇帝楊侑的手裏接過了帝位以後,李氏宗親、滿朝文武都告訴他,要遵從製度、要長幼有序,要立嫡長子為太子。</p>
他聽進去了,立了李建成為太子。</p>
為了彌補對李世民的虧欠,他將能給李世民的都給李世民了。</p>
他覺得他給了李世民足夠的補償,在這件事上並沒有欠李世民什麽。</p>
但李世民現在提起此事,他卻無顏麵對李世民。</p>
因為他在這件事上沒欠李世民什麽,但在隨後的兩件事上欠了,而且沒有給李世民足夠的補償。</p>
李世民見李淵臉色越來越難看了,卻不說話,於是又笑著站起身,露出了胸膛上大大小小的傷痕,“父親要是不記得了,也沒關係,畢竟過去了數載,父親不記得也在清理之中。”</p>
說著,又指了指胸膛上大大小小的傷痕,“那父親記不記得去歲王世充和竇建德結盟,準備合兵一處攻打我大唐的時候,父親說過的話?”</p>
</p>
李淵微微握了握拳,咬著牙沒有說話。</p>
他也記得。</p>
當時王世充和竇建德結盟,聲勢浩大,大有合兵一處,滅了大唐的架勢。</p>
為了應對,他幾乎是調集了所有能調集的兵馬。</p>
為了能夠取勝,為了能讓將士們在戰場上玩命的廝殺,他向所有人做出了許諾,也向李世民做出了許諾。</p>
他許諾,隻要李世民能擊潰王世充和竇建德的聯軍,隻要李世民能征平王世充和竇建德,他就將太子之位從李建成身上收回來,傳給李世民。</p>
在他看來,李世民擊潰王世充和竇建德聯軍還行,但想要徹底的征平王世充和竇建德,根本不可能。</p>
因為他當時調集的兵馬雖然多,但是在王世充和竇建德聯軍麵前,依然處於劣勢。</p>
他覺得,李世民不可能回來找他兌現承諾。</p>
但李世民出征以後,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p>
虎牢關一戰,李世民以寡擊眾,以三千玄甲為先鋒,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敲碎了竇建德的脊梁,也敲碎了竇建德跟大唐爭鋒的勇氣。</p>
李世民在此戰中將智謀、勇猛、耐心、果斷等各種統帥才能發揮到了極至,震驚了天下,也震驚了他。</p>
李世民在擊潰了竇建德十萬大軍以後,乘勝追擊,以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快速的征平了王世充和竇建德,並且將他們押送到了長安。</p>
李世民找他兌現承諾,他卻沒辦法兌現。</p>
因為他從李世民身上感受到了壓力,也因為李建成當時也領兵在外,正在幫大唐清剿一部分殘敵。</p>
他不可能在李建成領兵在外的時候,褫奪李建成的太子之位。</p>
他也不願意將李世民這個能給他壓力的兒子,扶到太子之位上去。</p>
所以他炮製出了一個位列三公之上的天策上將,以此補償李世民,並且將李世民高高的架起來,準備像是雪藏李秀寧一樣,雪藏李世民。</p>
在那之後的數月裏,他故意躲著李世民,不讓李世民參與重大朝政的決策。</p>
李世民也因此坐了數月的冷板凳。</p>
“為了完成父親提出的那些條件,我率領三千人,冒險去突襲竇建德十萬人大營。從突襲的那一刻起,我和我麾下三千人的腦袋,就已經懸在了腰間。</p>
我們沒有恐懼、沒有退縮、甚至沒有怨言。</p>
我們殺進了竇建德十萬人的大營,追著竇建德十萬人追了數十裏。”</p>
李世民說到此處,臉上的笑容有一些僵硬,眼珠子有些泛紅。</p>
李元吉能想象到,以三千人,去突襲敵人十萬人的大營,需要多大的勇氣。</p>
異地處置的話,他絕對沒有勇氣這麽去幹。</p>
因為稍有不慎,就是一個有去無回。</p>
他在葦澤關對陣突厥人二十萬大軍的時候,他從沒有想過要出去跟突厥人拚一把。</p>
因為他沒那個勇氣,他手底下也沒幾個人有。</p>
李世民說,他和他麾下的人當時將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句大實話。</p>
李世民雖然是謀定而動、趁其不備,殺了竇建德一個措手不及。</p>
但竇建德手裏足足有十萬兵馬,就地紮營,占據著數裏地。</p>
前軍被突襲的情況下,左軍、右軍、後軍,也能及時組織起陣型,抵禦李世民一行。</p>
李世民唯有在擊潰了前軍以後,再硬碰硬的擊潰左、右、後三軍組織起的陣型,才能徹底的大敗竇建德。</p>
但凡是有一支軍陣阻止了李世民一行衝鋒的腳步,李世民一行都有可能被吞沒。</p>
所以從突襲,到擊潰左、右、後三軍組織起的陣型的這段時間內,李世民一行確實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p>
“這裏、這裏、這裏,都是那一戰留下的。”</p>
李世民指著身上的數道傷口,對李淵道:“當時竇建德後軍統領,組織起了一個槍陣擋在前麵,左右兩軍也舉著長槍逐漸向我們靠攏。</p>
我們唯有拿胸膛撞斷他們的長槍,擊碎他們的槍陣,殺穿了他們大營,我們才有可能活下去。</p>
所以我們就拿胸膛,撞斷了他們的長槍。</p>
有數百將士倒在了他們的槍陣裏,我也挨了三槍,我麾下的其他將士,或多或少都有槍傷。</p>
我們流著胸膛裏的熱血,擊碎了他們的槍陣,殺穿了他們的大營。</p>
又調轉馬頭,衝殺了一回,才擊碎了他們的敢戰之心。</p>
然後又追著他們殺了數十裏,才徹底將他們擊潰。</p>
戰後,我麾下有八十三位將士,血都流幹了。</p>
但依然手握著兵器,穩穩的坐在馬背上。”</p>
李世民說到此處的時候,眼睛都紅了。</p>
血都流幹了,還坐在馬背上,可見他們取勝的決心有多大,可見他們的意誌力有多強。</p>
有可能在他們出擊的時候,他們就用某種方式,將自己牢牢的束縛在了馬背上,不死不退,不死不下馬。</p>
李元吉微微揚起了頭,心裏長長的歎息了一聲。</p>
如果他不是大唐的齊王,不是李世民的兄弟的話,他聽完李世民這番話,一定會支持李世民上位。</p>
李世民想要太子之位,但他沒有想著去搶,而是想著拿功勞換、拿命換。</p>
如果沒有‘長幼有序’、‘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說法的話,太子之位就該是李世民的。</p>
可惜,他是李世民的兄弟。</p>
‘長幼有序’、‘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說法也存在。</p>
這些說法,為一家一室、一門一戶、乃至於一個王朝的傳承,奠定了一個有序的基礎。</p>
但它也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有才能的人。</p>
你才能通天、功勞通天,有什麽用?</p>
你比別人出生的晚,你就爭不過別人。</p>
你要還是個庶子,連你都是別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