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這個山鎮的官名或者是學名叫什麽?不像其它地方有個地名,像什麽鳳縣、金城、八麵坡、十裏鋪等,也許它生來就叫山鎮,大家都這樣叫,老話說:眾人踩踏出來的才叫路。


    有證可考,在大明一朝,這裏沒人居住,明縣誌上描述:……入得此山穀,行五十餘裏,末遇一村一人,僅見狼骸遺骨,百裏外偶見山族,亦或三五佘人……。


    那時,因為山裏物產不豐,靠打獵、采山珍養活不了多少人,大山深處,除了壩子地有村落外,基本上就沒有大麵積群居的村〈鎮〉落。


    明代後期,大量的外洋物種推廣到山裏,如:玉米、山芋、土豆等,此類物種可以在旱地、山坡地上種植,而且產量高,有了食物,山裏才彌漫開人間煙火。


    從地形上看,這裏是個山口,山裏人往衢州、杭州常常出入此口,地理位置特別。


    於是清初便滯留不少以收山貨、打獵為生的棚民,後有偷墾山地的流民,還有指望玉米、山芋維計生活的災民,也有躲避官府揖拿的犯民,人一眾,逐漸形成山鎮。


    據傳在乾隆盛世,這裏曾被指定過甲長,造冊十牌〈牌甲製,十戶為牌,十牌為甲〉,近百戶的規模。


    至今,依然是百戶左右,多年不見官府來查核,在官家的記錄上,此鎮為“落荒流民棚居,計百十老弱婦孺,無定所,無丁壯、無熟田。”整個是‘三無’地區,稅吏都懶得進山,再說了,三省交界,歸誰管理還不知,不必跟鞋過不去。


    山巒疊嶂,南跨閩地,西至湘、贛,山中有漢家村落,客族土樓,山族木寨,當然也有千年頑疾-山匪。


    山鎮從來不招匪,許多人不解為何?


    “孝敬錢糧?”


    “不成!”


    “通風報信?”


    “不會!”


    “哪……?”


    細心人發現,鎮上有幾戶人家十分古怪,不是說他們的性情,而是在生活方麵,共有七戶,都是女人當家,年歲不大,二十出頭,三十郎當歲,有帶孩子,也有孩子不在身邊,相互熱絡,形同一家,都有一特點,姿色較好,已婚,男人不在家。


    閑漢好多問:“男人在那裏討生活?”


    女人們笑答:“生意人,天南地北。”


    她們仿佛都靠紡線、織布、采山珍維生,生活極為安靜、無憂,鎮裏人酸她們為,鎮北七女。


    不古怪?才怪!


    相處時間一長都發現,這些人家,有時也有男人悄悄出入。


    山裏人爬灰、偷漢見怪不怪,可山鎮就這點大,看背影就知道是誰,素不相識的山客,平日裏都少見,竟然有幸被偷漢?這口味也太那個重了吧?


    不錯,這些人,應該就是土匪的家屬。


    山匪也不願讓相好的或者是婆娘,還有孩子,混在土匪窩裏,可放在城裏,見麵難,更不放心。


    山裏有漢家山村,但那都是家族姓氏相連,不容外人。


    山鎮本來是外人雜居,方便藏身,隻要不暴露匪號,安全無虞。


    ----匪亦有道:兔子不吃窩邊草。


    山鎮本來安安靜靜,這幾天,人來人往,有點氣象。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肥,自打張少掌櫃名聲在外後,這鋪裏就沒安生過幾天,有人來購貨,有人來定貨,也有人來請教,還有自稱是來拜師學的“劣徒”。


    更有甚至者,京城大內一太監,在白湘隆大人的陪同下,再次來到金縣,竟然是為仿製一個香爐。說是,這香爐了不得,皇上“翻牌子”後,小太監就悄無聲息地將香爐放置在將被臨幸的妃子宮中,熏上催情香,妃子們以得到香爐為幸,愛死這物件了。


    沒承想,這香爐讓毛手的小太監給摔爛了,皇上念舊物,再按原樣鑄一個吧!要說仿鑄一流,非張家鐵匠鋪。


    張應泉沒有推辭,乘機要材料,什麽都要,白大人此時不分青紅皂白,什麽都給,成車成車地材料拖進山,甚至上好的硝石都拖去兩大車,是不是鑄造用,不重要!當飯吃,當藥吃,沒幾個錢的物料,天知道幹什麽?大太監高興最重要!


    仿造香爐這類活好打發,但有個物件讓他動了心思。


    一天上午剛開鋪,來了一個漢子,高個、壯實,臉龐冷俊,目光犀利,一看就是練家子。


    他大步邁進鋪子,沒說話,把背後的長布袋取下,往外倒,吭啷一聲,喝!好一把十字弓!〈也有叫弩〉


    他指向十字弓:“使壞了,能修吧?”


    “兵器?”


    “我在鎮上打聽過,貴鋪不沾兵器,本人是不得以,才求上門,此非朝廷製式兵器,若有事,絕不牽拖貴鋪,請放心!”


    張應泉第一次把十字弓抓手上看,後世的那位小哥,非軍迷,十字弓也隻在電影中看過。


    這好物件就是這樣,設計巧妙而已,不看不知道,閉門造車根本不成,仔細看看,吃透原理,就能舉一反三。


    而這把十字弓與傳統的弩不一樣,凡此勁弩使用時都要雙腳蹬弓背,雙手使勁拉弦,才能開弓頂上勁。而這把十字弓,有點長,後部有點像槍托,可以頂住發箭。此十字弓最突出的地方在於,它有一個可拉出來的臂杆。頂住槍身,往後扳臂杆;也可豎在地上,往下壓臂杆。利用杠杆原理就能拉開弦,比傳統弩的技藝含量高太多。


    不會吧?大清朝有這技術?張應泉細細查看,一排羅馬字映入眼簾,不認識!但無妨,這就是個銘印而已,知道是洋人造的就行了。


    這十字弓,通身上好木材,弓背堅韌,彈性極強,許多關鍵的受力部位都包鐵或加強鐵筋,壓臂是鐵包木。這隻十字弓是壓臂壞了,其中一個鐵製連接件斷了,仿製一個零件換上就行,並非難事。


    “這……”


    張應泉犯難,不是怕犯爐規,是擔心錯結匪類,洗刷不清。


    隻見這大漢不怒自威道:“明人不說暗話,漢匪震山吼,靠山座次行六,小的們敬稱吼六爺就是本人。”


    “久仰!失敬!”就是個匪頭領。


    “半月前,長毛在湘境作亂,有股發匪竄入山中,一場血戰,繳獲此弓。還望盡快修繕,這股發匪行蹤不定,借此利器在手,也好再戰一場。”


    “發匪已進入湖南?”


    通常指太平軍為長毛,因其不紮辮,披頭散發而得名,若是小股流竄則稱其發匪。


    “廣東全境已成長毛的天堂,再有一兩年,閩浙難免也有殃。”


    “你們打發匪?”


    “不拜一尊神,不進一家門,若碰麵,總不能繞道而行吧?”


    “好,我修!”


    “啪!”一大把碎銀拍在桌上。


    次日,十字弓修好,又做了二十幾支專用箭,吼六二話沒說,試了兩箭,背上布袋,豎起母指,行罷山匪專用的拱手禮後,揚長而去。


    發匪進山的消息不脛而走,張應泉感到壓力,人說匪過如篦,兵過如洗,這亦匪亦兵,會怎樣?


    鎮上人忙著組織修繕圍牆,加固大門,安排青壯盤查山客,日夜放哨,緊張氣氛彌漫山鎮。


    張家夥計們都去鎮上忙了,張應泉單自開爐,卷起袖管,幹起來了,他要造一把全鋼十字弓。


    全鋼十字弓的關鍵在鋼簧上。


    鋼簧要求鋼料純、均勻,通過反複鍛打,再把握淬火與回火,才能獲得。張應泉試過,自己有這個能力做出來。


    上好的寶劍就有鋼簧特性,人說:百煉鋼,繞指柔。指的就是上好的鋼簧。


    於是他在鋪裏悶頭幹了三天,參照吼六的那把十字弓原理,製成了一把全鋼十字弓,相比之下小巧許多,沒有槍托,真正地呈十字狀,可掛在腰間或背在背上,箭也是全鋼製成與十字弓適配。


    試射後覺得還算滿意,射程比那把大十字弓遠,畢竟鋼製十字弓力道更大,鋼箭更精致,相對質量高,阻力小,對付一百二三十步內〈相當後世百米內〉的目標應該沒問題,再遠就力有不逮。


    大哥二哥都知道老三在造兵器,但形勢如此混亂,造兵器自衛是情理中事,他們知道此陳規陋習,從今天開始被老三改了。


    又過了三天,大夥注意力有點分散,畢竟累了,再說發匪從湘境竄至閩浙,路途遙遠,可能早回返了。


    不會是虛驚一場?


    午後,突然一陣緊過一陣的羅聲響起:“發匪來啦!”


    山鎮一片慌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穿清朝之鐵鑄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切格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切格瓦並收藏夢穿清朝之鐵鑄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