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是真的窮。
劉家一共三個舅舅,生了十來個孩子,全家近二十口人擠在三間茅草屋裏。
蘭子熱情的搬出板凳到院子讓兄妹二人坐,又張羅著去倒水。
周曉然倒是對這個姑娘的印象不錯,活潑開朗,熱情周到。
劉家的人都從地裏回來了。
“哎,地裏的收成不好,分的糧食也不多,家裏吃了上頓沒下頓啊。”
“可不,這上次給你爹去的信收到了不?咋一直沒回信呢?”
“你娘雖然不在了,可我們是你的嫡親舅舅啊,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你好幾年沒來看看舅舅們,咋這好不容易來了,就帶那麽點東西?咋夠吃,你幾個表哥都老大了還沒娶媳婦呢,就是錢沒攢夠!”
周曉光頓時後悔不已,還是不該來的!
周曉然也驚奇,這也太理所當然了吧,就說,周曉光的媽媽都去世那麽多年了,周家幾乎每年都會接到劉家的信,感情是為了要糧食。
“這不就是接到信我才來的嘛,現在全國都供應緊張,我們家的糧食也是定量的,沒有多的,每次寄回來的糧食那都是我們一家子從嘴裏摳出來的。”周曉光無奈地解釋。
“你們一家子?曉光,你可不要忘了,你身上流的血有一半是劉家的!姓陳的可跟你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才是一家子。”
一個尖嘴猴腮的婦女開口說道,說完還有意無意看了周曉然一眼。
周曉然也有點後悔了,早知道再另外想辦法了,這進了劉家完全就是羊入虎口嘛。
“你娘當初還在的時候,對娘家多好,現在她去了,你和你姐幾年不來一趟不說,連孝敬舅舅點吃的都做不到,你們這可是要天打雷劈的!”
周曉光媽媽不是童養媳嗎?跟娘家有那麽親近嗎?
周曉光鐵青著臉,半晌嗤笑一聲:“那行,既然我們是一家人,那我今天就不走了,就在舅舅家住下了,對了,這也到飯點了,咱們中午吃啥?”
幾個舅舅舅媽互相交換了幾個眼神,尷尬的笑著不說話,這一個大小夥子得吃多少糧食啊!而且原本就擠的前胸貼後背的炕實在也再擠不進來一個人了。其中一個看起來年紀最大的舅舅開了口:“咳,你也看到了,咱們家就這麽大點地方,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咋能讓你在這受委屈呢。”又對那個尖嘴猴腮說道:“要不,你去煮點糊糊,讓外甥吃了再走。”接著又對周曉光解釋:“平時咱家都隻吃兩頓飯的,哎,沒辦法啊,實在是吃不起啊。”
周曉光製止了根本就沒打算起身的舅媽:“不用了,我們不餓,既然已經看過了,舅舅舅媽也都挺好的,我們也該回去了。”
說著就拉著周曉然起身。
“這就走啊,你這孩子。”
“到舅舅家連頓飯都不吃,說出去讓人家笑話。”
“那路上慢著點啊。”
臨走的時候到底還是又留下了十塊錢。
就在二人快要出村子的時候,蘭子氣喘籲籲的追了上來,遞了兩個洗好的地瓜過來。
“這是我從地裏撿的,你們拿著路上吃。”
蘭子把地瓜扔進二人的懷裏轉身就跑了。
看著蘭子的背影,說真的,周曉然還有點小感動,看劉家的情況肯定是吃不飽肚子的,這個女孩卻把對她來說珍貴的食物給了自己和哥哥。
兩人揣著地瓜上路了。
而奔跑著的劉蘭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自己在慢慢的構建希望。
周曉光在回去的一路上都比較沉默。
“曉然,以後,我不想管劉家了。”
“他們都是有手有腳,也能自己掙工分,為什麽總是向別人伸手呢?”
“媽......我是說咱媽,從來都沒有說過他們什麽,可是這臉皮怎麽越來越厚呢。”
“我都不好意思了。”
周曉然看著鬱悶的周曉光,也不好說什麽,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聽說譚家村那邊有好些沙石地,耕地少,再加上特殊年景,比之周邊其他的村子,要難過許多,也不知道譚家村的祖先怎麽就選了這麽個地,不過這個村子明朝的時候就存在了,也許那個時候不是如今這樣吧。
不管怎麽說,這次譚家村之行對周曉然來說還算圓滿,爺爺奶奶雖然看上去疲憊蒼老,不過好歹身體還算湊活。
回到槐樹大隊,周曉然就開始策劃回城,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大伯家的周曉兵二十三了,說了個對象是楊樹大隊的,據說還跟公社書記家有點拐著彎的親戚關係。周曉兵的年紀算是大齡男青年了,著急結婚,人家女方說了,別的聘禮不要,就要一百斤細糧、一百斤粗糧,再加一百塊錢。
這完全是獅子大開口,糧食就不用說了,這年頭糧食就是命,單說錢,周曉然爹媽的工資加起來,一個月也才一百出頭。
周家是不樂意的,奈何周曉兵被那姑娘迷住了眼,怎麽說都不鬆口,急了就甕聲甕氣的說:“沒錢我就去王家做上門女婿。”
周大伯兩口子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就這麽一個兒子啊。
後來在雙方的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敲定了,二十斤細糧,五十斤粗糧,五十塊錢。
就這,周大伯還是拿不出來的,這不,周奶奶說了,“剛好你們回來了,我們也就不用寫信了,曉然,回去你跟你爸說,他大侄兒要娶媳婦,他這個做二叔的必須得全力支持。”
好吧,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周曉然說話的份,她也就是個傳聲筒。
“你再跟二叔說說,這次拿回來的那種布再要點,我要做件布拉吉。”周曉紅嚷嚷道,接著又不滿的嘟囔:“每次都把好東西給姑,她又不是咱老周家人了。”
“你個小兔崽子!誰教你的六親不認啊!你姑在城裏多不容易,你不說要幫著點,還盡眼饞你姑的那點東西。”周奶奶已經自動的將拿回家的東西劃分給小女兒了。
說完還覺得氣不過,使勁拍打了幾下周曉紅。
大伯娘忙把女兒攬過去,小聲反駁:“本來就是,娘也太偏心了,我們曉紅也不求多的,一件新衣裳還不能穿了?”說完大概是怕周奶奶的巴掌,忙帶著周曉紅走開,不顧周奶奶的破口大罵。
周曉然早就跑的遠遠的了,免得戰火燒到自己身上。
至於周曉紅說的話,壓根就沒放在心上,就算是殘次品布料,那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回到省城之後,周曉然的心裏好像了結了一個心願,雖然離“那些人”平反還有好些年,不過總有希望不是嗎。
一回到家,周曉然就跟周誌鵬轉達了周奶奶的話。
周誌鵬聽完長歎一口氣,沉默著不說話。
“咱們家哪有這麽多錢啊,照媽的意思,這聘禮就全是咱出。”陳芸也是愁眉不展,他們兩口子的工資加起來是不少,可還真存不下來錢,每個月給老家寄錢寄物起碼就花費五分之一,自家五口人要吃要穿,三個孩子還要上學,更不說去年花了一大筆給老家蓋房子,這下大伯子家娶媳婦又要他們出全部的聘禮,上哪找去?
在周曉然看來,周奶奶這是可著一隻羊使勁薅,周姑姑那裏就不說了,有什麽好東西第一時間送去,周大伯沒啥本事,最主要的是要給她養老,也得好好對待,就剩下個周誌鵬,吃供應糧拿工資,理所應當補貼兄弟姐妹。
曾經也不是沒有過反抗,當周奶奶鬧著要修新房的時候,周誌鵬就說過拿不出那麽多錢,家裏的土房還能住個幾年,別人家都還吃不飽肚子呢,修房子也不是那麽必要,實在要修,他願意出一半的費用。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周奶奶提著包袱就殺到了省城,跑到紡織廠大哭大鬧,說兒子不孝順,自己在城裏吃香喝辣,把老娘扔在鄉下不聞不問,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廠領導都過問了,沒辦法,隻好拿出家裏所有的錢,還借了一部分外債,才算是平息此事。
如今這件事,周曉然估計自家又得欠債了。
“爸媽,要不然跟奶奶商量商量,咱家出五十塊錢,剩下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每個月咱都寄錢回去,這麽多年,奶奶肯定攢了不少,說不定比咱家有錢多了。”周曉然提議。
“你奶奶那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講道理講的通的話,就不會是如今這樣了。”陳芸皺眉道,說完又有點後悔,看了一眼周誌鵬,發現他並沒有在意就安心了。
“不用跟她說別的,當初修房子的時候不是一共三間房嘛,奶奶親口說了,大伯一間,您一間,可是現在她把您的那一間給了周曉兵做新房,這算怎麽回事呢,現在住進去了以後還搬的出來嗎,不如您就說,房子可以給曉兵哥住,但錢實在是拿不出那麽多來了,如果非要您拿錢的話,就讓我哥回去住您那間房,讓周曉兵搬出去。”
周誌鵬聽完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不是威脅你奶奶嗎,這可使不得。”周誌鵬算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他娘一個人把他們兄妹三人拉扯大不容易,他從十幾歲起就常年在外,在金錢上多孝敬點也是應該的。
陳芸也責怪地看了一眼周曉然。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說法,主動提出把房間送給周曉兵住,以後不會再要回來,除了這個房間,我們願意再出五十塊錢,嗯,別的再沒有了,我們家也要準備攢錢娶媳婦啊,電報發到隊上,到時候全隊人都知道。”
周曉然驚道,“哥,你要娶媳婦了?”
周曉光笑道:“說說而已,準備多久我們自己說了算。”
一直默不作聲的周曉君嗔道:“在我們家,奶奶最疼的就是你了,這下子,她肯定不會再逼迫我們了。”
周曉然默默地想,還挺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
周誌鵬聽著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隻覺得胸口悶悶的喘不過氣,娘這是怎麽了,是真的這麽缺錢嗎?他第一次對他娘的做法產生了疑問?
“電報我去發,爸,你抽空去把錢寄了就是。”周曉光說道。
“哎,那就這樣吧。”周誌鵬疲憊的起身,結束了這次的家庭會談。
周曉然挺高興,這是一次大的進步啊,周爸終於開始想辦法推脫了。
可周曉然高興的太早了。
五十塊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離下一次廠裏發工資還有半個多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周家的夥食下降了至少兩個等級。
吃著雜糧窩窩頭,喝著清湯寡水的粥,周曉然想到了空間裏成堆的大米......
還是得想辦法往出倒騰點東西啊。
劉家一共三個舅舅,生了十來個孩子,全家近二十口人擠在三間茅草屋裏。
蘭子熱情的搬出板凳到院子讓兄妹二人坐,又張羅著去倒水。
周曉然倒是對這個姑娘的印象不錯,活潑開朗,熱情周到。
劉家的人都從地裏回來了。
“哎,地裏的收成不好,分的糧食也不多,家裏吃了上頓沒下頓啊。”
“可不,這上次給你爹去的信收到了不?咋一直沒回信呢?”
“你娘雖然不在了,可我們是你的嫡親舅舅啊,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你好幾年沒來看看舅舅們,咋這好不容易來了,就帶那麽點東西?咋夠吃,你幾個表哥都老大了還沒娶媳婦呢,就是錢沒攢夠!”
周曉光頓時後悔不已,還是不該來的!
周曉然也驚奇,這也太理所當然了吧,就說,周曉光的媽媽都去世那麽多年了,周家幾乎每年都會接到劉家的信,感情是為了要糧食。
“這不就是接到信我才來的嘛,現在全國都供應緊張,我們家的糧食也是定量的,沒有多的,每次寄回來的糧食那都是我們一家子從嘴裏摳出來的。”周曉光無奈地解釋。
“你們一家子?曉光,你可不要忘了,你身上流的血有一半是劉家的!姓陳的可跟你沒有半毛錢關係,我們才是一家子。”
一個尖嘴猴腮的婦女開口說道,說完還有意無意看了周曉然一眼。
周曉然也有點後悔了,早知道再另外想辦法了,這進了劉家完全就是羊入虎口嘛。
“你娘當初還在的時候,對娘家多好,現在她去了,你和你姐幾年不來一趟不說,連孝敬舅舅點吃的都做不到,你們這可是要天打雷劈的!”
周曉光媽媽不是童養媳嗎?跟娘家有那麽親近嗎?
周曉光鐵青著臉,半晌嗤笑一聲:“那行,既然我們是一家人,那我今天就不走了,就在舅舅家住下了,對了,這也到飯點了,咱們中午吃啥?”
幾個舅舅舅媽互相交換了幾個眼神,尷尬的笑著不說話,這一個大小夥子得吃多少糧食啊!而且原本就擠的前胸貼後背的炕實在也再擠不進來一個人了。其中一個看起來年紀最大的舅舅開了口:“咳,你也看到了,咱們家就這麽大點地方,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咋能讓你在這受委屈呢。”又對那個尖嘴猴腮說道:“要不,你去煮點糊糊,讓外甥吃了再走。”接著又對周曉光解釋:“平時咱家都隻吃兩頓飯的,哎,沒辦法啊,實在是吃不起啊。”
周曉光製止了根本就沒打算起身的舅媽:“不用了,我們不餓,既然已經看過了,舅舅舅媽也都挺好的,我們也該回去了。”
說著就拉著周曉然起身。
“這就走啊,你這孩子。”
“到舅舅家連頓飯都不吃,說出去讓人家笑話。”
“那路上慢著點啊。”
臨走的時候到底還是又留下了十塊錢。
就在二人快要出村子的時候,蘭子氣喘籲籲的追了上來,遞了兩個洗好的地瓜過來。
“這是我從地裏撿的,你們拿著路上吃。”
蘭子把地瓜扔進二人的懷裏轉身就跑了。
看著蘭子的背影,說真的,周曉然還有點小感動,看劉家的情況肯定是吃不飽肚子的,這個女孩卻把對她來說珍貴的食物給了自己和哥哥。
兩人揣著地瓜上路了。
而奔跑著的劉蘭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自己在慢慢的構建希望。
周曉光在回去的一路上都比較沉默。
“曉然,以後,我不想管劉家了。”
“他們都是有手有腳,也能自己掙工分,為什麽總是向別人伸手呢?”
“媽......我是說咱媽,從來都沒有說過他們什麽,可是這臉皮怎麽越來越厚呢。”
“我都不好意思了。”
周曉然看著鬱悶的周曉光,也不好說什麽,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聽說譚家村那邊有好些沙石地,耕地少,再加上特殊年景,比之周邊其他的村子,要難過許多,也不知道譚家村的祖先怎麽就選了這麽個地,不過這個村子明朝的時候就存在了,也許那個時候不是如今這樣吧。
不管怎麽說,這次譚家村之行對周曉然來說還算圓滿,爺爺奶奶雖然看上去疲憊蒼老,不過好歹身體還算湊活。
回到槐樹大隊,周曉然就開始策劃回城,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大伯家的周曉兵二十三了,說了個對象是楊樹大隊的,據說還跟公社書記家有點拐著彎的親戚關係。周曉兵的年紀算是大齡男青年了,著急結婚,人家女方說了,別的聘禮不要,就要一百斤細糧、一百斤粗糧,再加一百塊錢。
這完全是獅子大開口,糧食就不用說了,這年頭糧食就是命,單說錢,周曉然爹媽的工資加起來,一個月也才一百出頭。
周家是不樂意的,奈何周曉兵被那姑娘迷住了眼,怎麽說都不鬆口,急了就甕聲甕氣的說:“沒錢我就去王家做上門女婿。”
周大伯兩口子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就這麽一個兒子啊。
後來在雙方的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敲定了,二十斤細糧,五十斤粗糧,五十塊錢。
就這,周大伯還是拿不出來的,這不,周奶奶說了,“剛好你們回來了,我們也就不用寫信了,曉然,回去你跟你爸說,他大侄兒要娶媳婦,他這個做二叔的必須得全力支持。”
好吧,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周曉然說話的份,她也就是個傳聲筒。
“你再跟二叔說說,這次拿回來的那種布再要點,我要做件布拉吉。”周曉紅嚷嚷道,接著又不滿的嘟囔:“每次都把好東西給姑,她又不是咱老周家人了。”
“你個小兔崽子!誰教你的六親不認啊!你姑在城裏多不容易,你不說要幫著點,還盡眼饞你姑的那點東西。”周奶奶已經自動的將拿回家的東西劃分給小女兒了。
說完還覺得氣不過,使勁拍打了幾下周曉紅。
大伯娘忙把女兒攬過去,小聲反駁:“本來就是,娘也太偏心了,我們曉紅也不求多的,一件新衣裳還不能穿了?”說完大概是怕周奶奶的巴掌,忙帶著周曉紅走開,不顧周奶奶的破口大罵。
周曉然早就跑的遠遠的了,免得戰火燒到自己身上。
至於周曉紅說的話,壓根就沒放在心上,就算是殘次品布料,那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回到省城之後,周曉然的心裏好像了結了一個心願,雖然離“那些人”平反還有好些年,不過總有希望不是嗎。
一回到家,周曉然就跟周誌鵬轉達了周奶奶的話。
周誌鵬聽完長歎一口氣,沉默著不說話。
“咱們家哪有這麽多錢啊,照媽的意思,這聘禮就全是咱出。”陳芸也是愁眉不展,他們兩口子的工資加起來是不少,可還真存不下來錢,每個月給老家寄錢寄物起碼就花費五分之一,自家五口人要吃要穿,三個孩子還要上學,更不說去年花了一大筆給老家蓋房子,這下大伯子家娶媳婦又要他們出全部的聘禮,上哪找去?
在周曉然看來,周奶奶這是可著一隻羊使勁薅,周姑姑那裏就不說了,有什麽好東西第一時間送去,周大伯沒啥本事,最主要的是要給她養老,也得好好對待,就剩下個周誌鵬,吃供應糧拿工資,理所應當補貼兄弟姐妹。
曾經也不是沒有過反抗,當周奶奶鬧著要修新房的時候,周誌鵬就說過拿不出那麽多錢,家裏的土房還能住個幾年,別人家都還吃不飽肚子呢,修房子也不是那麽必要,實在要修,他願意出一半的費用。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周奶奶提著包袱就殺到了省城,跑到紡織廠大哭大鬧,說兒子不孝順,自己在城裏吃香喝辣,把老娘扔在鄉下不聞不問,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啊,廠領導都過問了,沒辦法,隻好拿出家裏所有的錢,還借了一部分外債,才算是平息此事。
如今這件事,周曉然估計自家又得欠債了。
“爸媽,要不然跟奶奶商量商量,咱家出五十塊錢,剩下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每個月咱都寄錢回去,這麽多年,奶奶肯定攢了不少,說不定比咱家有錢多了。”周曉然提議。
“你奶奶那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講道理講的通的話,就不會是如今這樣了。”陳芸皺眉道,說完又有點後悔,看了一眼周誌鵬,發現他並沒有在意就安心了。
“不用跟她說別的,當初修房子的時候不是一共三間房嘛,奶奶親口說了,大伯一間,您一間,可是現在她把您的那一間給了周曉兵做新房,這算怎麽回事呢,現在住進去了以後還搬的出來嗎,不如您就說,房子可以給曉兵哥住,但錢實在是拿不出那麽多來了,如果非要您拿錢的話,就讓我哥回去住您那間房,讓周曉兵搬出去。”
周誌鵬聽完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不是威脅你奶奶嗎,這可使不得。”周誌鵬算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他娘一個人把他們兄妹三人拉扯大不容易,他從十幾歲起就常年在外,在金錢上多孝敬點也是應該的。
陳芸也責怪地看了一眼周曉然。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說法,主動提出把房間送給周曉兵住,以後不會再要回來,除了這個房間,我們願意再出五十塊錢,嗯,別的再沒有了,我們家也要準備攢錢娶媳婦啊,電報發到隊上,到時候全隊人都知道。”
周曉然驚道,“哥,你要娶媳婦了?”
周曉光笑道:“說說而已,準備多久我們自己說了算。”
一直默不作聲的周曉君嗔道:“在我們家,奶奶最疼的就是你了,這下子,她肯定不會再逼迫我們了。”
周曉然默默地想,還挺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
周誌鵬聽著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隻覺得胸口悶悶的喘不過氣,娘這是怎麽了,是真的這麽缺錢嗎?他第一次對他娘的做法產生了疑問?
“電報我去發,爸,你抽空去把錢寄了就是。”周曉光說道。
“哎,那就這樣吧。”周誌鵬疲憊的起身,結束了這次的家庭會談。
周曉然挺高興,這是一次大的進步啊,周爸終於開始想辦法推脫了。
可周曉然高興的太早了。
五十塊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離下一次廠裏發工資還有半個多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周家的夥食下降了至少兩個等級。
吃著雜糧窩窩頭,喝著清湯寡水的粥,周曉然想到了空間裏成堆的大米......
還是得想辦法往出倒騰點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