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過去,全國追劇的觀眾提前在電視機前等待著。


    今晚就是《赤焰傳奇》的大結局了,很多人對大結局後沒劇可看感到有些失落,也對大結局如何讓故事有個好的收尾抱以期待。


    以赤焰軍為核心的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廣大觀眾們算是全盤知曉,可主角團穆霓凰他們還差一些關鍵線索,這些線索他們將如何得到呢?


    還有,目前的譽王雖知自己真實身份,但對於造反一事還在猶豫,譽王到底會不會造反?或許還會引出哪些事讓譽王造反?


    電視在晚八點準點開播,帶著這些疑問,全國觀眾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承接昨天劇情,以穆霓凰遭遇襲殺結尾,但今天開始的劇情沒有從穆霓凰講起。


    穆霓凰到底有沒有事?暫且不得而知。


    電視一開始,就是大梁朝廷的早朝。


    暫代懸鏡司卿的夏冬稟報:“霓凰郡主昨夜遇襲,目前郡主不知所蹤。”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震驚當場。


    雲南軍的威名是穆霓凰一手帶出來的,穆霓凰在雲南軍的威望難以想象。


    如今穆霓凰竟然在京都遇襲且不知所蹤?這消息傳到雲南境內會如何?


    天知道雲南的軍民會不會造反,會不會起義。


    這也是穆霓凰光明正大調查赤焰案,群臣都無視的原因,隻要穆霓凰不犯大事,群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哪知真有人敢動穆霓凰?


    誰這麽大的膽子?


    這不是有心挑起雲南方麵的動亂麽?


    梁帝震驚,謝玉也震驚,他們兩個謀劃赤焰軍不假,但可從沒想過加害穆霓凰。


    南疆蠻族好不容易臣服了,還要靠雲南軍的威懾讓這樣的局麵穩定下去,動穆霓凰就等於是會打破這樣的穩定局麵,於朝廷利益嚴重不符。


    這是梁帝和謝玉都不想看到的,也是穆霓凰要調查赤焰案,這兩個人心中不爽但也不阻攔的原因。


    “有人遇刺霓凰郡主,懸鏡司竟然不知道?!”梁帝怒。


    夏冬一臉平靜:“前司卿入獄後,某些位高權重的人不服懸鏡司的監察,將懸鏡司在京都的許多據點連根拔起,以致於讓懸鏡司失去了以往的監察能力,當然,這也是微臣的失察,請陛下責罰。”


    觀眾們看到這裏,以往的一個猜測終是成立。


    夏江主動暴露並入獄,一是完成梁帝對譽王的打壓謀劃,二就是完成玲瓏公主派人刺殺穆霓凰的謀劃。


    夏江坐鎮的懸鏡司,由於多年來對文武百官的威懾,讓官員們不敢有反抗懸鏡司的動作,生怕被夏江抓住把柄而引火燒身。


    可夏江落馬了,文武百官可不怕夏冬這一介女流,第一時間就把懸鏡司在京都的布置損毀一部分,造成懸鏡司少了許多耳目。


    懸鏡司少了耳目,丟失了部分監察能力,玲瓏公主刺殺穆霓凰就不用擔心暴露,也就能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達成引發雲南軍動亂的目的。


    隻要雲南軍生亂,如果北戎也適時殺入北地,那大梁就會陷入內亂和外戰的困局,屆時譽王再造反,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玲瓏公主太狠了!”全國觀眾不知道是第幾次為玲瓏公主的智商讚歎,這樣的女角色在以往的影視劇中真的少有,簡直是把所有人都玩弄在股掌之中。


    而聽到夏冬的話,滿朝文武有些人很尷尬,畢竟就是他們拔除了懸鏡司的一些暗哨,導致穆霓凰有被刺殺的機會。


    但這些政客怎會承認是自己的錯誤?聽夏冬話裏話外的無差別嘲諷,群臣紛紛怒懟夏冬執掌懸鏡司不利,讓梁帝罷免夏冬的職位。


    這一幕讓有些觀眾看得很是無語,目前最重要的事不是查出是誰刺殺穆霓凰嗎?穆霓凰失蹤了不應該去找人嗎?特麽的一個一個推脫責任是什麽鬼?


    這群當官的,分不清事情孰輕孰重?


    這官場上的表現,當真是充滿了諷刺!


    畫麵一轉,來到寧國公府。


    蒞陽長公主一夜未眠,隻因有人在深夜裏給她送了一封信。


    這信中所述皆是穆霓凰他們調查出來的有關赤焰案的線索,從軍糧到裝備、從卓青卓狄到夏江謝玉。


    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鐵證,但其描述的內容,讓蒞陽長公主深信不疑且深惡痛絕。


    夏江是誰?梁帝最信任的大臣。


    謝玉是誰?梁帝親手提拔的丞相。


    這兩人謀算赤焰軍,梁帝豈會不知道?


    這封信送給她,她也明白來意。


    是因為穆霓凰等人查不下去了,調查梁帝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而梁帝,是她的親弟弟。


    想起丈夫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念起親妹妹晉陽公主一家的慘死,如今林家僅剩的兒媳穆霓凰也慘遭刺殺不知生死。


    蒞陽長公主臉色冰冷,心中做下一個決定。


    “來人!”


    “長公主殿下。”


    “備轎,去朝殿!”


    如今朝殿正在早朝,蒞陽長公主去幹嘛?一個公主是能夠去早朝的嗎?


    觀眾們不知道,隻感覺將有大事發生。


    事實證明,觀眾們的猜測是對的。


    如果說秦般若揭麵玲瓏公主,給予全國觀眾極大的驚豔感。


    那麽,接下來蒞陽長公主的行為,告訴了全國觀眾什麽叫極致的震撼。


    “霓凰郡主遭遇刺殺、生死不明、不知所蹤,爾等不想著查察此事,不想著如何給雲南軍民交代,反是在互相推脫責任,這大梁朝堂如今盡是你們這些酒囊飯袋之輩?”


    這道振聾發聵,氣勢十足。


    聲音自殿外傳來,文武百官皆愕然,扭頭往殿外看。


    殿外無人影,過了會兒方見蒞陽長公主的身姿,其渾身散著正氣,麵色偏柔但其肅容又讓人不敢與之直視,她腳步不急不緩往上走,直至上了台階又慢慢走進大殿。


    “霓凰郡主卸甲歸京有什麽目的,我相信在場的各位都心知肚明。”


    “十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丈夫的一家都死了,她想追尋一個真相,一個讓她心中踏實的真相,有錯嗎?”


    “諸君……”


    蒞陽長公主左右凝視,兩側文武碰到她的目光低下眉頭。


    “你們何曾聽過,何曾見過,數萬大軍縱使潰敗又豈會無人生還的事跡!”


    “你們不覺得可笑嗎!”


    “林家滿門忠烈,赤焰軍上下數萬軍士亦忠心為國,數十年來戰功赫赫,戍邊滅敵從不犯禁,無不讓天下之士稱其忠勇而拍手稱快,本宮相信他們寧願死戰到底,也不會屈於敵賊!”


    “能讓赤焰軍全軍覆沒,唯死戰不退!”


    “然,赤焰軍為何會死戰不退!”


    “勇冠三軍的赤焰軍到底遇到了什麽!”


    “還是說,是有誰下達了軍令讓他們不得不死戰不退!!”


    “蒞陽!!”梁帝重重從龍椅上倏然起身,居高臨下與自己的親姐姐對視。


    蒞陽長公主渾然不懼,抬頭直麵龍椅前的梁帝。


    “陛下,十年了,赤焰慘案依舊是個謎,直到如今就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亦是蒙在鼓裏不知詳情。”


    “但若非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陛下可知,十年前,夏江誘使卓家卓狄以毒糧調換赤焰軍軍糧,致使赤焰前軍失利。”


    “陛下可知,十年前,謝玉阻攔匠作大監申請的撥款,趁機籠絡朝廷各部,也給了夏江將赤焰重甲調換成劣質裝備的機會,致使在前線征戰的赤焰軍再次受挫,也使得工部無數無辜之人為此掉了腦袋。”


    謝玉全然色變,滿堂文武的臉色亦是駭然。


    “蒞陽!!”梁帝勃然大怒。


    蒞陽長公主怡然不懼,以浩然姿態為此事發聲。


    “身為一國之君,當勤業,當明理,當治國,當安民,當放眼天下。”


    “如果陛下不知夏江和謝玉之事,導致朝堂失察、赤焰失利、萬民蒙蔽,那是陛下失職,當罰!”


    “忠勇之士慘死他鄉而不理,滿門忠烈消失盡殆而不問,天下黎民心疑此事而不管,三軍深感兔死狐悲而不顧。”


    “如果陛下知道夏江和謝玉之事,那還允許如此作為出現,陛下當廢!!”


    全場鴉雀無聲,梁帝和謝玉同樣是被震懾當場。


    這是劇情播到現在以來,有角色第一次為了正義發聲。


    這是很多人看了國產劇那麽多年以來,有女性人物第一次站在朝堂上要廢掉皇帝。


    全國不知多少觀眾,因這出劇情激動的從沙發上站起了身,真的太振奮人心了。


    “蒞陽公主太帥了!”


    “吊炸天!”


    “古有魏征斥責李世民,今天我看到了一位公主怒罵皇帝,還要廢掉皇帝,真心牛逼!”


    “這絕對會成為經典!”


    玲瓏公主化身秦般若已經很驚豔了,但這個反轉是有跡可循的,驚豔過後想一想也就沒有後勁了。


    而一名古代女人在朝堂上懟得文武百官失聲,罵的當朝皇帝失色,這是讓所有觀眾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連想都想象不到的。


    這一幕劇情帶來的震撼,當屬整部劇中之最。


    或如很多觀眾認為的,這一幕會成就這部劇的經典所在。


    “於粒老師要翻紅了。”很多觀眾如是想,於粒老師飾演的蒞陽長公主鏡頭並不多,但僅此一幕就足以讓她拿個最佳女配。


    畫麵裏,就在全場失聲之際,靜妃又來了。


    她是林殊的姨娘,也是霓凰的姨娘,更是梁帝的妃子,亦是蕭選還是太子時的側妃。


    她也收到了和蒞陽長公主一樣的信件,也知道了赤焰案的大致情況。


    隻是沒人知道的是,她當年還是太子側妃的時候,太子妃對待靖王和譽王兩個孩子時明顯不同的態度,引起了她的注意。


    聰明如她,早就猜到了些什麽。


    她流產過後便無法生孕,讓她年輕時候沒了生活的動力,幸好姐妹情深,得子林殊後林殊就被她視如己出,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


    赤焰軍慘案後,她悲痛不已。


    如今真相隻差一步,她不懼生死趕赴朝殿,隻說了一句:“陛下,臣妾隻有一個疑問,譽王是否是皇後的骨肉?”


    靜妃從信件裏的情況了解到,赤焰案背後主使應該就是梁帝。


    她說出這個驚天隱秘,就是想要將軍梁帝。


    梁帝不是想讓譽王當太子麽,那她就偏不讓梁帝如願,譽王不是皇後骨肉的事被揭開,也會讓梁帝的名聲一落千丈。


    隻是靜妃不知道的是,梁帝本就不想讓譽王當太子。


    靜妃更不知道的是,她這番話讓在場的譽王臉色鐵青,沉入深淵。


    這,也是促使譽王造反的最後一條導火索。


    公主和靜妃一前一後的揭秘,讓朝堂掀起了軒然大波。


    梁帝怒不可遏的宣布退朝,一連半月都沒有早朝,朝廷各方人士更是暗流湧動。


    直到群臣進諫有大事發生,梁帝總算是現身,而兵部宣布的兩件事,再次讓失去信任的朝堂變得岌岌可危。


    “啟稟陛下,雲南王穆鬆傳來函件,希望朝廷就霓凰郡主遇襲失蹤一事給個說法,不然難以安定雲南軍民之心。”


    “啟稟陛下,北地八百裏加急來報,北戎集結大軍,有南下作亂的跡象,不可不防。”


    “嘩——”朝堂一片嘩然。


    霓凰郡主出事,雲南或有動亂,這他們早有預料。


    可北戎集結大軍,有南下作亂的跡象,這不等於是一南一北都要亂起來了?


    大梁,或將出現大動蕩!


    而全國觀眾都知道,雲南一亂,南方軍隊就要提防雲南軍起義。


    北戎南下,京畿之地的地方軍和北地軍隊就要謹防北戎的襲擾。


    京都有兩萬城防軍和五千禁軍,可城防軍被譽王,或者說是被玲瓏公主暗中掌控,在地方軍無暇他顧之際,一旦譽王帶兩萬城防軍造反,五千守衛皇宮的禁軍將獨木難支。


    “譽王要造反了。”很多觀眾心有猜測,劇情氛圍的愈發緊張起來。


    就在大梁隱隱有亂象之際,畫麵轉換,鏡頭給到了失蹤已久的穆霓凰。


    原來,在穆霓凰遭遇刺殺的那夜,懸鏡司的人沒有察覺,但被早就安排保護穆霓凰的江左盟的人及時發現。


    刺殺的人被驚走,江左盟的人則救下了身重三箭暈死過去的穆霓凰。


    隻可惜,那位調皮可愛的侍衛青紅為保護穆霓凰身死當場。


    “不要啊,為什麽會這樣。”小希心情不好了,李心飾演的青紅像個刁蠻丫頭,仗著自己是郡主的侍衛丫鬟總是咋咋呼呼的。


    起初很多觀眾不喜這個角色,但在本劇整體氛圍沉重且緊張的情緒之中,也隻有青紅的出現能夠驅散些沉悶和負麵心情。


    漸漸的,這個角色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卻沒想到,青紅這麽忠心護主,為了保護穆霓凰而身死。


    這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回歸正片畫麵,梅長蘇通過江左盟的渠道,帶著受傷昏迷的穆霓凰秘密出城。


    穆霓凰能夠在京都被刺殺一次,那就能被刺殺第二次,這說明穆霓凰待在京都已經不安全了。


    且案子也調查的差不多了,雖然沒有板上釘釘的證據,但根據權謀方麵的線索,也知道所有事情直指梁帝。


    調查皇帝?這是不可能的事。


    梅長蘇擅自做主,將事情始末以書信方式用穆霓凰的名義,交給了蒞陽長公主和靜妃。


    至於蒞陽長公主和靜妃會怎麽做,他也不知道,隻是這兩個人是最接近皇帝且親近穆霓凰的人,他也隻希望這兩個女人能夠有所作為,幫幫可憐的赤焰軍,也幫幫一心尋求真相的穆霓凰。


    穆霓凰被救治過來後,得知梅長蘇的私下安排也沒多說什麽。


    穆霓凰更在意的是,梅長蘇帶她出來所有前往的地方。


    “你要帶我去哪?”


    “見林殊。”


    沒有多餘台詞,僅此三個字就讓穆霓凰渾身微顫了下,坐著馬車在江左盟幾名江湖人士的護衛下前往未知的、讓她魂牽夢繞的地方。


    “林殊還活著?”


    “我靠,林殊真的沒死?”


    “楚軒說過,林殊沒死的。”


    看到鏡頭再次以穆霓凰為主,觀眾們深知即將到來的大結局中,一直困惑他們的林殊生死情況和赤焰如何覆滅的疑點馬上就要揭曉。


    隨著穆霓凰和梅長蘇抵達接近梅嶺的一個山腳木屋,迎麵就看到了一個早已消失好多集的人物,京兆尹卓狄!


    “卓狄?”全國觀眾愕然,沒想到還有卓狄的戲份。


    通過卓狄對穆霓凰的坦白,全國觀眾也徹底明白了卓狄故事線中的隱情。


    卓狄本心不壞,頑劣的表現隻是父親打壓式教育下的發泄方式。


    當年他在不知情下犯下軍糧案,聞聽赤焰前軍慘遭毒害的情況,他自責、內疚、懊悔不已。


    他被夏江威脅警告,此大罪危及整個卓家,膽敢透露就會讓卓家族滅。


    夏江不殺卓狄的原因,就是因為卓家卓顏卿,謝玉還需要卓顏卿的權勢助力。


    如果沒有卓狄這個把柄,卓顏卿肯定不會助力謝玉,保不齊還會徹查此事。


    而卓狄又被夏江威脅,讓他販賣軍糧,並把錢送入紅袖招。


    偶然一次,卓狄在紅袖招發現了一個管事的女人,那個女人就是玲瓏公主。


    但玲瓏公主麵生,他不知道此女是誰。


    後來一次,卓狄送錢的時候,卻發現紅袖招管事的女人變了,是秦般若。


    秦般若他認識,是譽王的謀士。


    最主要的是,這兩個女人的身段非常相似。


    就算臉可以易容,但整個身體姿態無法改變。


    他認為,這件事很不簡單。


    後經過他的觀察發現,才發現了玲瓏公主和秦般若是一個人的驚天隱秘。


    最重要的是,他看見秦般若在幽掖庭附近忽然消失,然後又不知從哪裏現身!


    那麽,幽掖庭、夏江、秦般若、譽王……


    這些事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也一直是他心中不敢告人的秘密,連他的父親也不敢說,生怕給卓家帶來滅頂之災。


    “原來如此。”穆霓凰和梅長蘇大致搞明白了夏國餘黨的事,有之前推測的造反事件,以及靜妃給他們提過的譽王不受皇後待見的事情,他們對夏江和譽王的身份隱隱中有所猜測。


    而卓狄之所以跑路,一是留在京都就是等死,二是不想牽連到卓家,三就是他預感夏國餘黨有大圖謀,他要找機會將之曝光,所以要逃跑等待時機再回去


    可逃跑到半路就被懸鏡司的人追殺,又被江左盟的人救下。


    他知道有人在保護他,保護他的人很可能就是穆霓凰的人。


    他心中有了打算,便來到了這個山腳下。


    當初赤焰軍慘案後,一次運糧走商之機,路過接近梅嶺之地,他和卓青登山遍尋赤焰軍的蹤跡。


    他們不相信三萬大軍怎麽就全軍覆沒、無人生還了呢?那麽神勇的軍隊怎麽會有如此淒慘的結果?


    但凡能找到赤焰軍的行蹤,哪怕是找到一個活人,他們心裏的負罪感也會得以減輕。


    帶著這樣的想法,他們遍尋附近山川,但最終隻找到了一座孤墳——赤焰軍少帥林殊之墓。


    卓狄在知道疑似穆霓凰的人在保護他後,他故意來到了這裏,就是想引導穆霓凰在來此地找他。


    或許,讓穆霓凰看到這座墓很殘忍,但對於苦苦尋找真相的穆霓凰來說,這座丈夫的墳墓,也應該能給穆霓凰那動蕩的心靈劃上一個句號。


    “林殊還是死了。”全國很多觀眾歎息,劇集看到這裏,他們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但親自看到這一幕心裏也很不好受。


    “楚軒你個大騙紙!還說林殊沒死!”有些觀眾不忿。


    穆霓凰從頭到尾都在找真相,實則是在找林殊。


    十年了,林殊從未現身,穆霓凰其實已經知道了林殊身死的結果。


    但麵對深愛的人,不親眼所見怎會輕易聽信這樣的結果?


    穆霓凰一直帶著有些虛妄的希望,這樣的希望小如火苗,但當它徹底化為絕望時,又是多麽的痛徹心扉?


    在全國觀眾眼裏,劉藝妃跪在墓碑前,默默燒著紙錢,機械式的倒著酒。


    她臉上沒什麽表情,跟平常下的沉靜麵色沒什麽兩樣。


    她也沒有哭,但這樣的狀態更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心痛。


    哀莫大於心死,或許就是這樣了吧?


    直到梅長蘇走來,遞上一副劍匣:“這是林兄的佩劍,當年我作為他的隨軍參軍,在最後一戰可惜沒能與他共赴黃泉,被來這一帶遊曆的琅琊閣閣主藺晨所救,他也為林兄在此建了一墓。”


    梅長蘇簡單一語,道出了他的身份真相,也道出了他的經曆。


    所言不多,但觀眾們細細琢磨下便能知悉其中一切。


    梅長蘇被藺晨救下,在琅琊閣學府深造,後建立了聞名天下的江左盟,利用江左盟去京城調查事情,順便等待穆霓凰的回京,和穆霓凰聯手揭露赤焰慘案的真相。


    畫麵裏,劉藝妃沒過多表情,好似對梅長蘇身份揭露並不意外,她隻在乎梅長蘇手中的劍匣,將它慢慢打開。


    裏麵是一把將軍劍,劍柄上的“赤焰”二字如血如焰,充滿了肅殺之氣。


    劍柄還吊著一團劍簇,這是以前她送給丈夫林殊的禮物。


    可是……


    十年相盼兩茫茫,了無音訊,自顧彷徨。


    撫覽舊物意深深,最是相思,情切難忘。


    劉藝妃平靜的臉色,在一瞬間崩潰。


    她終於是哭了出來,哭得無聲,卻看得觀眾為之痛心疾首。


    滿含悲戚的眼淚滴在劍柄,濕了劍簇,讓全國觀眾感受到了一種與眾不同又可歌可泣的愛情。


    整部劇除了零碎的幾個回憶畫麵,從頭到尾可以說是沒有感情戲。


    穆霓凰和林殊的感情如何?從穆霓凰放棄一切、無懼權貴的去調查,其實就讓觀眾們從這一係列側麵的事情感受到了兩人間的深厚感情。


    這很奇怪,幾乎沒感情戲的兩個人,也能展現如此純粹的愛情,其感動又悲痛的色彩在一刻並不比當初楚軒和劉藝妃的《仙劍》弱分毫。


    繼《仙劍》、《神雕》、《奮鬥》後,楚軒和劉藝妃又一次告訴觀眾,愛情的又一種表達方式是什麽。


    它不需要轟轟烈烈的鋪陳,也不需要悲天憫人的渲染,亦不需要你儂我儂的糾纏。


    它隻需要劉藝妃置身墳前,前一刻燒香禱告,後一刻堵物淚崩,就告訴了全國觀眾:劉藝妃有多愛楚軒,穆霓凰就有多愛林殊。


    伴著《紅顏舊》的哼唱配樂,電視機前不知多少人為此淚目。


    壓抑的情緒已然煽動了起來,觀眾們急需來一場爆發來宣泄。


    隻看劉藝妃緩緩握住劍柄,倏然拔劍而出,尖嘯之聲在山川間回響,恰似赤焰軍的三萬英魂為之呼應。


    如今北戎南下,譽王即將造反,孤身一人的她又該如何破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璀璨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新夢並收藏華娛璀璨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