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架構清晰了,在場每個人又都會獲得股權,那麽公司的很多問題就是跟他們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


    譬如,從業問題。


    現如今影視公司有三種劇組,電影、電視和綜藝。


    集團化後這三大板塊獨立,陳愷歌、唐記裏、寧皓、文木野這些人及名下劇組團隊肯定加入或掛靠在璀璨時代影業。


    張繼忠、餘敏、趙劍、孔生、黎鱈、鄭小龍等人及劇組,肯定加入或掛靠在璀璨時代世紀文化。


    搞綜藝的那批人,也肯定加入或掛靠在璀璨時代星空文化。


    文學公司和特效公司好辦,編劇和技術人員分別對應加入就行了。


    特效公司專業性極強,非技術專業的人不可能加入,公司也不會瞎分配,讓一群不懂技術的去搞特效。


    那其餘人怎麽選擇或分配?


    這是個大問題。


    這個問題的根源,說多了還是核心利益問題。


    搞電視的璀璨時代世紀文化,是最多人想加入的,璀璨時代的電視業務最賺錢,通過這幾年的時間也打響了品牌影響力,加入這家主營電視的公司看起來是最舒服的。


    搞綜藝的璀璨時代星空文化也還行,有自己的綜藝園區,能夠形成製作閉環,《我是演員》第一季也有很好的開局,可謂前途可期,加入這家公司也看得到未來。


    但璀璨時代創意文學和璀璨時代影業……


    前者搞編劇,利益從哪裏來?


    後者搞電影,公司目前在電影方麵就一部小成本《瘋狂的石頭》,係列作品《瘋狂的賽車》即將上映但也是小成本,大投資的《兵臨城下》還沒看到成績。


    也就是說,加入電視和綜藝公司,所得股權是立馬就有很高價值的。


    加入文學公司和影業公司,價值是暫時看不到的,或者說是很低的。


    或許,在璀璨時代集體助力下,影業公司發展起來不難,那也要等一兩年乃至更久,那其中的股權也要在一兩年後才能發揮價值。


    而文學公司,基於編劇行業的不景氣情況,讓他們看不到這家公司的具體價值在哪裏。


    一連幾天的時間,除了對各公司工種劃分、薪資待遇、部門規劃等問題集中進行了商討外,針對人員分配問題更是討論的如火如荼。


    “跟馬克龍的電影合作,產生的全球票房利潤,劃入璀璨時代影業。”


    這天上午,行政前台把茶倒好退去,楚軒就發言解決管理層最關心的問題。


    群策群力是有效的,在一群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豐富的人為期幾天的商討中,集團架構內部的組織細節問題和些許漏洞問題得以發現、解決。


    這幾天他和劉藝妃、劉小麗、花姐、韓三坪等人在會議結束後,每天晚上和總公司管理層都在補全架構體係,補齊和製定出最齊全且細致的集團化章程。


    而對麵管理層糾結的問題,他們也有討論。


    基於已經有收獲的電視和綜藝,從影視公司脫離出去後按部就班發展就好,這是看得到美好未來的。


    但公司在電影方麵還沒打開局麵,確如管理層們這幾天所憂心的,加入電影公司其中股權的價值不高。


    即便電影方麵打開局麵,國內的票房市場也就那樣。


    拍一部商業片成本本就很高,票房到頂了也就四五億,近幾年內不可能再多了,這是預估得到的。


    那麽一部電影創造的利益,被層層分成後,最後分到股權受益者們手上的紅利肯定不多,跟電視和綜藝完全沒法比。


    他們討論過後,就決定將馬克龍那邊的收益,並入影業公司,靠全球票房來抬高影業公司的股權價值。


    馬克龍是跟璀璨時代總公司有戰略合作,到時候總公司單方麵跟影業公司簽署一份紅利轉讓合同就好。


    “我就說吧,老總們肯定會這麽解決。”


    “公司和馬克龍在電影上的合作,璀璨時代影業也是發展電影業務,那麽兩者間互通才是合理的。”


    “雖然全球票房什麽的還沒成績,但這樣至少有盼頭,不僅是我們,影業公司的職員也有奔頭,不然各個都去羨慕搞電視和綜藝的,這就很難帶動他們搞電影的熱情。”


    楚軒代表發言做下的決定,算是安撫了在場一些人的心。


    在國內的票房市場還沒打開局麵之際,全球票房的誘惑還是很大的。


    即便公司在全球票房上也沒實際成果,但有已經打通豪來塢的渠道,影業公司的未來藍圖是可期的。


    這樣一來,加入電視和綜藝公司能讓股權立馬有價值,那麽加入影業公司就相當於賭一個大展宏圖的未來。


    至少現在,讓原本不想加入影業公司的人,因這份決定提起了加入的興趣。


    “關於璀璨時代創意文學這家公司,我想我有必要深入談一談,也順便說一說集團化後整個集體的業務閉環關係。”


    聽到楚軒這麽一說,在場眾人靜了下來。


    “集團化後,資源分配很清楚,各公司業務領域很清晰,搞綜藝的搞綜藝,搞電影的搞電影,搞電視的搞電視,經營藝人的經營藝人,發展院線的發展院線,可以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幹擾。”


    眾人點了點頭,集團化是資源整合後的再分配過程,是總公司維持基本盤讓子公司全麵發展的統籌規劃,不管是資源利用還是有效管理都會提高一個維度。


    “其中,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通通都需要劇本。”


    “在影視行業中,很多人認為編劇不重要,在這裏我們不談這個問題,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一點,沒有劇本那還拍個鬼的電影和電視。”


    大家微微頷首,編劇地位不高是實情,但電影和電視缺不了編劇創作的劇本也是實情。


    從公司決定單獨為編劇開公司就看得出,公司對編劇這個職業很看重。


    而看楚軒現在著重說編劇的事,難道成立文學公司還有更深層次的謀劃?


    “璀璨時代創意文學,意在打造一個編劇的創作殿堂,從事於編劇工業這份事業的研究外,還需要有一個核心生產力。”


    “前幾天也說了,總公司這些年收購的海內外小說影視版權資源,全部給文學公司當庫存。”


    “庫存是什麽?放在倉庫裏的東西,可僅僅隻是放在倉庫裏的話那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文學公司要把這份價值體現出來,就要把它們改編成劇本然後影視化。”


    “而在以往,通常都是某導演某製片看中哪個作品,然後才讓編劇去改編。”


    “但現在於璀璨時代內部,我要改變一下這樣的情況。”


    “不管導演和製片看不看中小說作品,文學公司的編劇也要去改編,將小說庫存轉變為劇本庫存,這就是文學公司的核心生產力。”


    “這……”全場一片嘩然,盡皆不可思議。


    不管導演和製片看不看中,編劇也要去改編作品?


    小說庫存幾百上千,不管有沒有價值全都改編成劇本?


    這是什麽操作?


    萬一改編的作品是垃圾呢?


    萬一改編的作品不符合市場呢?


    不能影視化的作品改編出來又有什麽用?


    或是改編出來的作品沒什麽商業價值這又有什麽意義?


    他們從來沒聽過,全國……不,全球範圍內,哪家公司不管價值與否,任由編劇去改編任何作品為劇本的操作。


    楚軒的做法打破了他們的認知,這到底是為了哪般?


    “楚總的這個決定,我剛開始聽的時候也很驚訝。”韓三坪看向眾人,道:“這算是開創了一個先河。”


    大家連連點頭,這確實是開創先河了,反正他們從沒聽過這種事。


    韓三坪又道:“從國內外的工業本質來看,國外的影視工業化,講究的是機器效率,用機器取代人來提高產能。”


    “我們國家注重人文,這是我們的國情需求。”


    “那麽,基於這樣的國情,如何培養編劇?如何培養出符合璀璨時代影視工業化的編劇?”


    韓三坪豎起一根手指:“一句話,賦予他們價值。”


    在場的人陷入思索,賦予他們價值,體現人文社會,然後呢?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編劇行業裏頭,有活了就有工作了,那些沒活的編劇一年半載都吃不上飯。”


    “一旦有活開始工作,思維還停留在一年半載前,這樣的情況編劇怎麽進步?怎麽跟上時代?更遑論搞編劇工業化這種要緊跟時代腳步的事情。”


    “文學公司成立後肯定要招聘編劇,而楚總的這個決定則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管導演和製片人需不需要,公司成立的編劇小組都要拿作品練手。”


    “隻有編劇時刻保持創作思維,公司時刻保持創作氛圍,這才能創造出最具鮮活的時代文化。”


    璀璨時代四大編劇,劉義、楊東旭、葉君側、宮格爾都在場。


    楚軒這幾天私底下跟他們談論這件事的時候,他們驚訝的同時也有說不出的感動。


    或許楚軒隻是為了更好的開展編劇工業化事業,才著重考慮編劇們的實際感受和發展情況。


    可對於他們這些編劇出身的人來說,這樣的決定是溫暖人心的,是能扭轉全國編劇的向心力的,是能把璀璨時代創意文學這家公司打造成全國編劇聖地的。


    “那如果改編出的劇本沒用,那豈不是造成了資源浪費?”有人提出異議。


    楚軒看了看這人,道:“有一句話叫做時刻準備著,就像考生在高考前總是會去做大量的習題,不能因為不確定有沒有用就不去做,考生要時刻保持做題思維,優秀的編劇也要時刻保持創作思維。”


    “至於價值,這就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


    “從劇本的商業價值來看,如果劇本沒用,那確實浪費了資源。”


    “而從人文價值來看,無論編劇小組創作的劇本有沒有用,公司都會給他們薪資待遇、績效獎金和相應福利,保證了他們的付出必有收獲。”


    “於公司而言,劇本有沒有用另說,但付出的資源和金錢,收獲了一批又一批創造力極強的編劇,從而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優質的劇本來填充公司劇本庫存。”


    楚軒停下來喝茶,眾人也聽明白了。


    楚軒對待編劇,價值考量從商業利益角度下沉到人文利益關懷,不管公司編劇能否創造出商業價值,這樣的決定總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編劇人才。


    這些真正優秀的編劇人才,才能更好的打造符合國情的編劇工業化事業。


    但在這一份事業上,公司注定要耗費不少資源和財力。


    楚軒敢於開創先河的這麽做,在場很多人也佩服他的這份魄力和創新思維。


    “還有。”楚軒放下茶杯,道:“你們隻看到了劇本無用下的資源浪費,但沒看到小說庫存劇本化的產能連鎖反應。”


    大家微微挑眉,小說庫存劇本化的產能連鎖反應?


    “拍電影要劇本吧?”


    “拍電視要劇本吧?”


    “劇本統籌要大量時間吧?”


    大夥兒齊齊一怔,一縷激動的神色不由溢出,恍然間明白了楚軒這個決定帶來的天大好處。


    “小說庫存劇本化,那各位老師以後要拍作品,直接去文學公司找劇本就行了,至於劇本改編自哪個小說壓根就不用管。”


    “文學劇本、拍攝劇本、分鏡頭劇本,明明白白擺在你們眼前,你們挑中了隻需要跟相應編劇小組溝通改良即可。”


    “等文學公司的劇本庫存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的電視和電影製作就會免去繁瑣的劇本統籌過程。”


    “屆時,璀璨時代世紀文化,璀璨時代影業的產能效率會大大提高。”


    “啪”的一下,有人很富激情的拍了一下大腿,光顧著商業價值去了,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一部電視劇,劇本統籌半年,試鏡演員加拍攝半年,後期半年,一共一年半時間完成製作。


    現在“哢擦”一下,劇本統籌不用搞了,直接從試鏡演員開始,節省三分之一時間不止。


    一部電視劇就節省半年時間,兩部就是一年時間,三部、四部……這何止是大大提高了產能效率,簡直是有質的飛躍。


    “文學公司提供劇本庫存,這是生產。”


    “電視電影展開效率製作,這是加工和包裝。”


    “加工和包裝效率起來了,藝人的影視資源也就多了,順帶的代言、通告也就多了,這是引發的第一輪產能銷售。”


    “電影產能上來了,院線發行在國內的影響力也會逐步提高,璀璨時代院線話語權也就越大,這是引發的第二輪產能銷售。”


    “電視電影產能上來了,傳媒集團的宣傳業務、營銷業務、版權售賣業務乃至於代言代理業務,也就隨之擴開更大的局麵,這是引發的第三輪產能銷售。”


    “綜上所述,文學公司從事基礎生產,小說庫存劇本化,整個集體最終全部受益。”


    楚軒短短幾語,將集團化後的公司生產、加工、銷售閉環說的很透徹,所有人腦海中都有了一個集團產能閉環結構。


    在場的人也終於懂了,楚軒這個決定,不止是對編劇的人文關懷到位了,繼而為編劇工業化事業打了一針長遠的強心劑,還讓文學公司成為了集團業務的核心,繼而讓整個集體享受到編劇改革的紅利。


    豪來塢影視工業化很強大,但它的強大在哪裏?高科技機器、高端的攝影棚、頂尖的特效、有西方統一標準的服化道流水工廠。


    然而,豪來塢同樣要搞劇本統籌,同樣要在這上麵花大量時間。


    但我們呢?影視工業化的方向在哪裏?


    楚軒告訴了他們,編劇工業化事業,是整個影視工業化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把這份事業搞定了,整個集團產業的效率將全部會大大提升!


    楚軒的決定,賦予了編劇們工作的人文價值,這份人文關懷符合國情,而提高了的整體產能效率呢?


    華國的建設速度聞名全球,這是大國工業速度,也是大國建設需求,亦是國家當下的重點國情。


    這是國家的工業基礎建設,而影視工業也是基礎工業啊。


    楚軒的這個小說庫存劇本化的決定,一旦讓影視文化基礎建設的效率發生質的提升,那這不也暗合“工業建設哪家強,登高望遠看東方”的大國風氣嗎?


    以前,業內老是說華國要影視工業化,但卻沒人指引一個方向,大多都在誇誇其談。


    但現在,楚軒的敢想敢做,和這個開創先河的實踐性決策,讓他們看到了方向,一個屬於華國影視工業化的方向!


    在場眾人都比楚軒大,但看向楚軒的眼神莫名的掀起了一些崇拜,多少有種看待精神領袖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璀璨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新夢並收藏華娛璀璨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