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距離首映禮開始隻差一小時,不管是璀璨時代安排在香格裏拉酒店待著的海內外人士,還是在這個時間當口及時趕來的業界人士,都陸陸續續的出現在影院,準備簽到入場。
“義謀導演,鞏俐老師。”
“愷哥導演,陳虹老師。”
“徐尅導演,君茹姐。”
“王金導演……”
每逢社交名利場,資曆高、名頭足的大牌總是會被眾星捧月般的禮待,若是大牌回一個禮,或說上一句“你好”,資曆低、名頭淺的一群人亦會有受寵若驚般的喜悅。
自古以來各行各業都是強者為尊,暫時的弱者都會習慣性的仰其鼻息,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正是這個道理才會被暫時領先國內的海外資本思維鑽空子左右了規則、改變了思想、扭曲了文化的方向。
逐利是人之本能,所以才漸漸有越來越多的人上了西方資本的船,“利”字當頭,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命題,隻是萬事萬物有陰有陽,有醒有醉,所謂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戰也隻是看醒的人勝還是醉的人贏罷了。
就在這場首映的前一天,一場全國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場也沒有泛起多少波瀾的文化戰,悄無聲息下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吳宇森導演……”
聽到這個名字,拐道上樓的張義謀、陳愷歌等人不禁俯瞰一眼,隨後這一群大導和各自的大咖夫人盡皆露出五味雜陳的表情。
包括同為香江的導演徐尅和王金,臉上的神情也掠過一抹複雜之色。
吳宇森不動聲色,保持微微笑容,一路打著招呼走上了樓。
當他消失後,一樓的一批人才小聲交流起來。
“義謀導演他們看吳宇森的眼神好像有些不對勁啊。”
“確實,我也感覺到了。”
“什麽情況?”
“估計是前兩天上映的《1949》。”
“啊?這不是吳宇森的獻禮片嗎,出什麽事了?快說說。”
在劉藝妃那場輿論激發的民族情緒下,狠狠提了一波國內民眾的愛國情懷,也進一步讓華影的《建國大業》作為大陸為祖國而製的獻禮片更加成功,9月12號上映至今13天就有了兩億五千萬的票房,超越去年吳宇森的《赤壁》那3.2億的票房記錄是板上釘釘的。
畢竟這部獻禮片要上映兩個月,這才上映十三天,還剩下那麽多天搞個7000萬票房不難。
而來自香江的獻禮片《1949》,原本也有上映兩個月的待遇,但過審的時候一看內容,這待遇立馬就沒了。
說起這內容,就跟豪萊塢的《泰坦尼克號》有關係。
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在九十年代引進國內後爆火,隻因當時國人還沒看過這樣的災難巨製大片,所以才被其深深吸引。
人們隻知道它的火,它的那所謂愛情令人向往,但很少人知道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對它的批判,對它向國人發出的警鍾。
其中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這部電影的愛情既不是西方式的愛情,也不是華夏式的愛情。
上船見個麵就愛到死去活來最終為了對方能付出生命,這就很難評,反正以西方精致利己的思想是做不出這種事,華夏式的愛情做得出這種事,但需要長久以來的相伴作為鋪墊。
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影裏的愛情故事確實很感人,很純粹。
然而,豪萊塢拍出這樣的,不符合自己文化的東西,一是在包裝和偽裝自己的文明,二就是在推銷他們的鑽石。
這就是第二件事,電影裏有個道具叫海洋之心,在這部電影結束後,各種打著海洋之心旗號的鑽石製品暢銷全球,狠狠的割了波韭菜。
就是這兩件事,第一件是意識形態洗腦,第二件就是謹防上了西方賣鑽石的當,當年被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寫稿發文報道出來後沒掀起任何波浪,因為被西方控製的媒體給壓製了。
但有關部門心裏有杆秤,自那以後《泰坦尼克號》多次申請在國內上映都被拒絕了,包括現在的網絡上也沒有任何片源,即便有也需要偷偷摸摸去下載種子的那種。
而當下香江的獻禮片《1949》,就是《泰坦尼克號》的翻版。
講的是從盛海開往寶島的一艘遊輪,在航行途中跟一艘貨輪發生碰撞,然後遊輪上的男女主經曆生死愛情的故事。
不說愛情如何,就說獻禮片,這故事跟獻禮有什麽關係?
《建國大業》是恢弘的史詩,記錄了當年的輝煌盛事,到了《1949》,你特麽拍一部悲劇給國家獻禮?
腦子但凡清醒的人,看了這部電影後都會覺得不對勁。
其中的愛情也不用提了,差不多就是複刻《泰坦尼克號》,且還是一個華國男人和一個南韓女人的生死之戀。
這比《泰坦尼克號》還牛,生死愛情都搞跨國了,也不知道要表達什麽。
大部分國人還是清醒的,這電影為避免跟國慶上映的《天幕》碰撞,定檔在9月23號也就是《天幕》預售第一天的時候上映。
過去兩天了,票房才堪堪破2000萬,總票房能不能達到1個億都是問題。
這2000萬估計也是觀眾對吳宇森的信任,畢竟以前拍的包括斬獲年冠《赤壁》等作品都還不錯。
但一看這電影就背了個1949的年代背景,而其中內容跟1949這麽輝煌的一年完全沒關係,觀眾頓時就沒了興趣。
但觀眾們不知道這是文化戰,隻認為吳宇森拍了個爛片而已,但在業界人士和文化圈中人眼裏,那就立馬能看出這部電影的性質有問題。
所以,剛剛張義謀等人看吳宇森的眼神很複雜,這個複雜的眼神仿佛在表達一件事:從今往後我們不再是一類人。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和標準的定義,來批判這部電影哪裏有問題,這就是文化中的漏洞,就算明知拍了不好的東西,也沒法律法規及藝術上的準則來指明哪裏不對。
但所有搞文化的人都清楚,這部電影就是在反製國家的愛國宣傳,說白了也等於是在出賣國家的利益,隻是出賣的利益是文化上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形態思想上的滲透方麵,最是讓人擰不清的東西。
“原來如此……”大票人醒悟過來,各都有些惆悵。
你說好好的一位大導,為什麽要拍這樣的電影呢?
這讓他們想不通,也是層麵還不到,接觸不到某些圈層,也就接觸不到“大利”。
“那吳宇森以後……”有人言道。
“應該在大陸沒市場了,搞不好還要被大陸封殺,禁止上映他的電影。”有人猜測。
按照原有軌跡,吳宇森自這部《1949》後,好像還真沒電影在大陸上映過,拍的幾部武俠也隻是在香江、寶島和日韓、東南亞發行上映。
算是丟了大陸市場,徹底走上了所謂的國際之路。
隻是這所謂的國際市場,過些年加起來還比不上一個大陸,也不知這算不算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噓,外國人來了,別聊了,自家圈子丟臉也別出國際洋相。”有人道。
“臥槽,全是大佬!”有人低聲驚呼。
影院門口,一大幫子外國電影人下車到來,有明星、有導演、有製片人,也有全球院線之一的ua院線華國地區總裁,豪萊塢馬克龍影視的馬克龍夫婦及傑克和愛蘭德也來到了首映禮現場。
除此外,華影韓三坪,璀璨王金花,英黃楊老板,華藝雙王兄弟,成天嘉禾武科波等一眾國內大佬也從酒店紛紛到場,算是給到這群外國人非常高規格的禮遇了。
大票外國電影人能受邀而來,這當然是華影集團的影響力,隻要海外電影還想在國內上映,這場首映禮那必須給麵子要來。
全球院線ua,是背後的美利堅立基集團旗下全球院線之一,ua也是英黃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欲要借助英黃在華的實力打通華國市場,ua也就成了英黃的重要豪萊塢渠道,亦是《天幕》將在海外上映的發行方。
馬克龍夫婦和傑克、愛蘭德,則是作為璀璨時代在豪萊塢的戰略合作夥伴,如今合作夥伴璀璨時代的首部大作要搞首映禮,他們也就趕過來捧捧場。
“花姐,茜茜和楚軒在哪裏?”愛蘭德一下車就問好友的去向。
“應該在放映廳,專門為你們安排了坐在一起的座位,等下進去你們就能碰麵了。”王金花說道。
“那太好了,進修畢業後很久沒見了呢。”愛蘭德很是開心,馬克龍夫婦和傑克予以微笑。
此情此景,就讓王忠雷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他華藝在豪萊塢都隻有普通的合作方,而璀璨時代擁有了戰略合作夥伴,這種後起之秀帶給他作為前輩的落差是有點難受的。
武科波也很難受,抬頭看一眼璀璨時代影院的招牌,抬腳邁步跟著眾人走了進去。
王常田看人很對,他武科波確實記仇,在《時空戰警》的首映禮環節上,壓根就沒邀請璀璨時代,隻因璀璨時代的《天幕》讓他恨得牙癢癢。
但萬萬沒想到,他的首映禮沒邀請璀璨時代,璀璨時代卻邀請了他。
這是故意的?
還是度量大?
他認為璀璨時代是故意的,故意請他來如此規格高的首映禮來襯托起《天幕》的牌麵,從而來壓製他這個競爭對手。
隻能說,氣量小的人往往都想不出好東西。
但他不能不來,邀請函的署名上除了璀璨外還有華影和英黃,這麵子就不得不給,隻能忍著不適來參加這場競爭對手的首映禮。
“噢,這是電影周邊嗎?”豪萊塢女星阿瑪斯,伸出一根指頭道,她出演過《銀翼殺手》和《瑪麗蓮夢露》而備受全球矚目。
而看到電影周邊,外國的電影人們就大為好奇了。
在豪萊塢的新聞裏,華國是沒有本土周邊市場的,年年的報道都是豪萊塢周邊產業在華國賺了多少錢。
華國仿佛就是一個很好賣貨的地方,自身的影視市場如同荒漠衍生不出什麽產業。
但見一個個電影周邊陳列展櫃,諸如【群山屋大橋】、【天幕大門】之類的手辦玩具還非常精致,且觀賞性十足,這就有點打破外國人的認知。
說好的華國是影視荒漠呢?
這比豪萊塢生產的還好看的周邊是什麽情況?
“這是……168人民幣?”製片人喬恩說道,在豪萊塢電影工業體係中,各部門分工很細,使得一部電影的製片人有很多個,少則四五個多則十來個,他是《阿凡達》的製片人之一,也是美術製片人。
“噢賣噶的,這麽便宜?”導演愛默裏奇很驚訝,他是電影《後天》的導演兼其中之一的製片人。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得見華國的精美周邊這麽便宜,換算成美元也就二三十塊的樣子,他們的第一想法就是,如果這些周邊銷售到全球市場,那對豪萊塢的周邊產業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主要就是,這真的太便宜了。
在海外一個塑料的變形金剛模型,都得花好幾百美元才能買到,這些華國的電影周邊隻要幾十美元,這觀眾會怎麽選擇,顯而易見會是後者。
當然也要有個前提,那就是電影要火才行。
簡簡單單的一個周邊,就讓這些外國人認識到了兩件事,一是華國電影行業也有周邊,二是這些周邊非常便宜。
至於長遠的影響會是什麽,他們倒沒有多想,骨子裏的高傲還在,並不認為華國的電影行業會發展到影響他們豪萊塢的地步。
“金花,銷量怎麽樣?”王忠君問。
在前段時間的輿論場上對劉藝妃如此打壓,對《天幕》造成如此大的壓力,如今這一聲“金花”倒是叫得相當親近。
資本是什麽?逢人千麵,不外如是。
“很好,非常不錯。”王金花溢滿了自信,在點映上的銷售情況確實不錯,而即使銷售拉垮,在這種場合她也必須撐起場麵。
“投產了多少,給大夥一個參考?”王忠雷溫和地問。
王金花意味深長道:“這才第一批,3800萬。”
在場的國內資本臉色抽了抽,第一批就投產3800萬,這電影周邊當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而且,這3800萬去幹什麽不好?足以投資三部電視劇或一部電影了。
投資影視劇不好麽,搞這個本土勢弱可能虧本虧到姥姥家的周邊幹嘛,即便能賺錢那回本並盈利的周期也是一條長線經營的東西,這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可對於王忠君、王忠雷來說,從這些周邊裏麵看到的東西,足以對他們華藝造成致命的打擊。
在場的人都隻看到了周邊回本周期長的問題,卻沒看到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若真如王金花所說,這周邊銷量很好,那對於院線旗下的影院來說就是大好的事。
你的電影隻能賣票房,璀璨時代的電影除了票房外還能賣周邊,那你說說那些隻認錢的院線資本會喜歡誰的電影?
璀璨時代大投資賣周邊難以回本,可院線這個中間商家屬於賣一件周邊就賺一件周邊的錢,賣不出去的大不了退貨就是,沒任何損失,院線隻是提供一個販賣商品的場地而已。
如此一來,璀璨時代但凡把這個周邊產業鏈搞起來了,那往後璀璨時代的電影在院線方的青睞程度上,就比整個行業都要高一頭,從而在排片上將永遠都領先於他們。
這周邊還是其一,若是璀璨時代衍生出動漫呢?
現如今網絡視頻愈演愈烈,你家的作品隻能銷售影視劇和網站合作,但璀璨時代多一條電影衍生出來的動漫產業,那在跟網站合作上那又會領先一頭。
除了動漫外,璀璨時代還有遊戲產業。
看看《天幕》這部電影,完全可以打造成遊戲,正常人類一個陣營,群山屋一個陣營,外星文明一個陣營,各種火炮異能當做技能,各種如星礦之類的設定當做道具,這不就是一個遊戲世界觀麽?
如果把這樣的遊戲搞出來了,那又會跨行在遊戲界圈一波鐵粉,他們其餘公司就又會落後一步。
對了,還有,璀璨時代文學公司還有個小說網站,要是璀璨時代把電影進行小說同人化、漫畫化……
這麽一想,王忠雷渾身發麻,這尼瑪太嚇人了,乍一看璀璨時代那些子公司各行其事各自玩自己的業務,這若是像他想的這樣齊齊發力,全方位衍生出泛娛樂文化,那就太恐怖了。
璀璨時代那些子公司看起來雜七雜八的什麽都參與,但現在想想就隻差一個引子,隻要把這個引子點燃,雜七雜八的業務就能連成一個圈,一個名叫璀璨時代娛樂帝國的生態圈。
王忠雷和大哥王忠君相視一眼,各自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十分複雜,這麽一番自行腦補的大聯想,也加強了他們要跟西方資本合作的心。
“韓總,王總……”很多業界人士熱情招呼。
“上去簽到入場啊,還待在這裏幹嘛。”韓三坪微笑。
“韓總先請,我們隨後。”有人恭維。
“一起一起。”王金花招了招手:“你們都是貴客,那麽客氣幹嘛。”
首映的放映廳在三樓,很多原本想上樓的人看韓三坪他們入場,就都停下腳步在一樓仿佛是恭迎著,把這行業裏的圈層等級演繹得淋漓盡致,很是現實。
得到王金花的招呼後,一大票人以及在影院門口暫停腳步不敢上前打擾一群大佬交流的人士,這才如洪流般齊刷刷的走上樓去。
而一群被眾星捧月的國內外資本和電影人,海外人士倒是很享受這樣的待遇,國內的資本和業界人士卻沒心情琢磨當下環境,而是心思各異著。
華藝雙王從周邊一事中,心悸於璀璨時代或可能的強勢崛起對他們造成的打擊。
其餘國內資本,則糾結於是否要跟進璀璨時代電影周邊的發展模式。
業界人士從周邊中看出璀璨時代電影在院線排片上的優勢,則是在思考以後該如何跟璀璨時代進行合作。
而一票明星們也在想,怎麽參與進璀璨時代的電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多就是這麽一出大雜燴。
直到抵達三樓,眼看有海內外媒體記者在錄影,這群內心洶湧澎湃的人才平複心緒,堆起笑臉,整裝入場。
“義謀導演,鞏俐老師。”
“愷哥導演,陳虹老師。”
“徐尅導演,君茹姐。”
“王金導演……”
每逢社交名利場,資曆高、名頭足的大牌總是會被眾星捧月般的禮待,若是大牌回一個禮,或說上一句“你好”,資曆低、名頭淺的一群人亦會有受寵若驚般的喜悅。
自古以來各行各業都是強者為尊,暫時的弱者都會習慣性的仰其鼻息,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正是這個道理才會被暫時領先國內的海外資本思維鑽空子左右了規則、改變了思想、扭曲了文化的方向。
逐利是人之本能,所以才漸漸有越來越多的人上了西方資本的船,“利”字當頭,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命題,隻是萬事萬物有陰有陽,有醒有醉,所謂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戰也隻是看醒的人勝還是醉的人贏罷了。
就在這場首映的前一天,一場全國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場也沒有泛起多少波瀾的文化戰,悄無聲息下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吳宇森導演……”
聽到這個名字,拐道上樓的張義謀、陳愷歌等人不禁俯瞰一眼,隨後這一群大導和各自的大咖夫人盡皆露出五味雜陳的表情。
包括同為香江的導演徐尅和王金,臉上的神情也掠過一抹複雜之色。
吳宇森不動聲色,保持微微笑容,一路打著招呼走上了樓。
當他消失後,一樓的一批人才小聲交流起來。
“義謀導演他們看吳宇森的眼神好像有些不對勁啊。”
“確實,我也感覺到了。”
“什麽情況?”
“估計是前兩天上映的《1949》。”
“啊?這不是吳宇森的獻禮片嗎,出什麽事了?快說說。”
在劉藝妃那場輿論激發的民族情緒下,狠狠提了一波國內民眾的愛國情懷,也進一步讓華影的《建國大業》作為大陸為祖國而製的獻禮片更加成功,9月12號上映至今13天就有了兩億五千萬的票房,超越去年吳宇森的《赤壁》那3.2億的票房記錄是板上釘釘的。
畢竟這部獻禮片要上映兩個月,這才上映十三天,還剩下那麽多天搞個7000萬票房不難。
而來自香江的獻禮片《1949》,原本也有上映兩個月的待遇,但過審的時候一看內容,這待遇立馬就沒了。
說起這內容,就跟豪萊塢的《泰坦尼克號》有關係。
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在九十年代引進國內後爆火,隻因當時國人還沒看過這樣的災難巨製大片,所以才被其深深吸引。
人們隻知道它的火,它的那所謂愛情令人向往,但很少人知道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對它的批判,對它向國人發出的警鍾。
其中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這部電影的愛情既不是西方式的愛情,也不是華夏式的愛情。
上船見個麵就愛到死去活來最終為了對方能付出生命,這就很難評,反正以西方精致利己的思想是做不出這種事,華夏式的愛情做得出這種事,但需要長久以來的相伴作為鋪墊。
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影裏的愛情故事確實很感人,很純粹。
然而,豪萊塢拍出這樣的,不符合自己文化的東西,一是在包裝和偽裝自己的文明,二就是在推銷他們的鑽石。
這就是第二件事,電影裏有個道具叫海洋之心,在這部電影結束後,各種打著海洋之心旗號的鑽石製品暢銷全球,狠狠的割了波韭菜。
就是這兩件事,第一件是意識形態洗腦,第二件就是謹防上了西方賣鑽石的當,當年被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寫稿發文報道出來後沒掀起任何波浪,因為被西方控製的媒體給壓製了。
但有關部門心裏有杆秤,自那以後《泰坦尼克號》多次申請在國內上映都被拒絕了,包括現在的網絡上也沒有任何片源,即便有也需要偷偷摸摸去下載種子的那種。
而當下香江的獻禮片《1949》,就是《泰坦尼克號》的翻版。
講的是從盛海開往寶島的一艘遊輪,在航行途中跟一艘貨輪發生碰撞,然後遊輪上的男女主經曆生死愛情的故事。
不說愛情如何,就說獻禮片,這故事跟獻禮有什麽關係?
《建國大業》是恢弘的史詩,記錄了當年的輝煌盛事,到了《1949》,你特麽拍一部悲劇給國家獻禮?
腦子但凡清醒的人,看了這部電影後都會覺得不對勁。
其中的愛情也不用提了,差不多就是複刻《泰坦尼克號》,且還是一個華國男人和一個南韓女人的生死之戀。
這比《泰坦尼克號》還牛,生死愛情都搞跨國了,也不知道要表達什麽。
大部分國人還是清醒的,這電影為避免跟國慶上映的《天幕》碰撞,定檔在9月23號也就是《天幕》預售第一天的時候上映。
過去兩天了,票房才堪堪破2000萬,總票房能不能達到1個億都是問題。
這2000萬估計也是觀眾對吳宇森的信任,畢竟以前拍的包括斬獲年冠《赤壁》等作品都還不錯。
但一看這電影就背了個1949的年代背景,而其中內容跟1949這麽輝煌的一年完全沒關係,觀眾頓時就沒了興趣。
但觀眾們不知道這是文化戰,隻認為吳宇森拍了個爛片而已,但在業界人士和文化圈中人眼裏,那就立馬能看出這部電影的性質有問題。
所以,剛剛張義謀等人看吳宇森的眼神很複雜,這個複雜的眼神仿佛在表達一件事:從今往後我們不再是一類人。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和標準的定義,來批判這部電影哪裏有問題,這就是文化中的漏洞,就算明知拍了不好的東西,也沒法律法規及藝術上的準則來指明哪裏不對。
但所有搞文化的人都清楚,這部電影就是在反製國家的愛國宣傳,說白了也等於是在出賣國家的利益,隻是出賣的利益是文化上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形態思想上的滲透方麵,最是讓人擰不清的東西。
“原來如此……”大票人醒悟過來,各都有些惆悵。
你說好好的一位大導,為什麽要拍這樣的電影呢?
這讓他們想不通,也是層麵還不到,接觸不到某些圈層,也就接觸不到“大利”。
“那吳宇森以後……”有人言道。
“應該在大陸沒市場了,搞不好還要被大陸封殺,禁止上映他的電影。”有人猜測。
按照原有軌跡,吳宇森自這部《1949》後,好像還真沒電影在大陸上映過,拍的幾部武俠也隻是在香江、寶島和日韓、東南亞發行上映。
算是丟了大陸市場,徹底走上了所謂的國際之路。
隻是這所謂的國際市場,過些年加起來還比不上一個大陸,也不知這算不算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噓,外國人來了,別聊了,自家圈子丟臉也別出國際洋相。”有人道。
“臥槽,全是大佬!”有人低聲驚呼。
影院門口,一大幫子外國電影人下車到來,有明星、有導演、有製片人,也有全球院線之一的ua院線華國地區總裁,豪萊塢馬克龍影視的馬克龍夫婦及傑克和愛蘭德也來到了首映禮現場。
除此外,華影韓三坪,璀璨王金花,英黃楊老板,華藝雙王兄弟,成天嘉禾武科波等一眾國內大佬也從酒店紛紛到場,算是給到這群外國人非常高規格的禮遇了。
大票外國電影人能受邀而來,這當然是華影集團的影響力,隻要海外電影還想在國內上映,這場首映禮那必須給麵子要來。
全球院線ua,是背後的美利堅立基集團旗下全球院線之一,ua也是英黃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欲要借助英黃在華的實力打通華國市場,ua也就成了英黃的重要豪萊塢渠道,亦是《天幕》將在海外上映的發行方。
馬克龍夫婦和傑克、愛蘭德,則是作為璀璨時代在豪萊塢的戰略合作夥伴,如今合作夥伴璀璨時代的首部大作要搞首映禮,他們也就趕過來捧捧場。
“花姐,茜茜和楚軒在哪裏?”愛蘭德一下車就問好友的去向。
“應該在放映廳,專門為你們安排了坐在一起的座位,等下進去你們就能碰麵了。”王金花說道。
“那太好了,進修畢業後很久沒見了呢。”愛蘭德很是開心,馬克龍夫婦和傑克予以微笑。
此情此景,就讓王忠雷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他華藝在豪萊塢都隻有普通的合作方,而璀璨時代擁有了戰略合作夥伴,這種後起之秀帶給他作為前輩的落差是有點難受的。
武科波也很難受,抬頭看一眼璀璨時代影院的招牌,抬腳邁步跟著眾人走了進去。
王常田看人很對,他武科波確實記仇,在《時空戰警》的首映禮環節上,壓根就沒邀請璀璨時代,隻因璀璨時代的《天幕》讓他恨得牙癢癢。
但萬萬沒想到,他的首映禮沒邀請璀璨時代,璀璨時代卻邀請了他。
這是故意的?
還是度量大?
他認為璀璨時代是故意的,故意請他來如此規格高的首映禮來襯托起《天幕》的牌麵,從而來壓製他這個競爭對手。
隻能說,氣量小的人往往都想不出好東西。
但他不能不來,邀請函的署名上除了璀璨外還有華影和英黃,這麵子就不得不給,隻能忍著不適來參加這場競爭對手的首映禮。
“噢,這是電影周邊嗎?”豪萊塢女星阿瑪斯,伸出一根指頭道,她出演過《銀翼殺手》和《瑪麗蓮夢露》而備受全球矚目。
而看到電影周邊,外國的電影人們就大為好奇了。
在豪萊塢的新聞裏,華國是沒有本土周邊市場的,年年的報道都是豪萊塢周邊產業在華國賺了多少錢。
華國仿佛就是一個很好賣貨的地方,自身的影視市場如同荒漠衍生不出什麽產業。
但見一個個電影周邊陳列展櫃,諸如【群山屋大橋】、【天幕大門】之類的手辦玩具還非常精致,且觀賞性十足,這就有點打破外國人的認知。
說好的華國是影視荒漠呢?
這比豪萊塢生產的還好看的周邊是什麽情況?
“這是……168人民幣?”製片人喬恩說道,在豪萊塢電影工業體係中,各部門分工很細,使得一部電影的製片人有很多個,少則四五個多則十來個,他是《阿凡達》的製片人之一,也是美術製片人。
“噢賣噶的,這麽便宜?”導演愛默裏奇很驚訝,他是電影《後天》的導演兼其中之一的製片人。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得見華國的精美周邊這麽便宜,換算成美元也就二三十塊的樣子,他們的第一想法就是,如果這些周邊銷售到全球市場,那對豪萊塢的周邊產業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主要就是,這真的太便宜了。
在海外一個塑料的變形金剛模型,都得花好幾百美元才能買到,這些華國的電影周邊隻要幾十美元,這觀眾會怎麽選擇,顯而易見會是後者。
當然也要有個前提,那就是電影要火才行。
簡簡單單的一個周邊,就讓這些外國人認識到了兩件事,一是華國電影行業也有周邊,二是這些周邊非常便宜。
至於長遠的影響會是什麽,他們倒沒有多想,骨子裏的高傲還在,並不認為華國的電影行業會發展到影響他們豪萊塢的地步。
“金花,銷量怎麽樣?”王忠君問。
在前段時間的輿論場上對劉藝妃如此打壓,對《天幕》造成如此大的壓力,如今這一聲“金花”倒是叫得相當親近。
資本是什麽?逢人千麵,不外如是。
“很好,非常不錯。”王金花溢滿了自信,在點映上的銷售情況確實不錯,而即使銷售拉垮,在這種場合她也必須撐起場麵。
“投產了多少,給大夥一個參考?”王忠雷溫和地問。
王金花意味深長道:“這才第一批,3800萬。”
在場的國內資本臉色抽了抽,第一批就投產3800萬,這電影周邊當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而且,這3800萬去幹什麽不好?足以投資三部電視劇或一部電影了。
投資影視劇不好麽,搞這個本土勢弱可能虧本虧到姥姥家的周邊幹嘛,即便能賺錢那回本並盈利的周期也是一條長線經營的東西,這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可對於王忠君、王忠雷來說,從這些周邊裏麵看到的東西,足以對他們華藝造成致命的打擊。
在場的人都隻看到了周邊回本周期長的問題,卻沒看到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若真如王金花所說,這周邊銷量很好,那對於院線旗下的影院來說就是大好的事。
你的電影隻能賣票房,璀璨時代的電影除了票房外還能賣周邊,那你說說那些隻認錢的院線資本會喜歡誰的電影?
璀璨時代大投資賣周邊難以回本,可院線這個中間商家屬於賣一件周邊就賺一件周邊的錢,賣不出去的大不了退貨就是,沒任何損失,院線隻是提供一個販賣商品的場地而已。
如此一來,璀璨時代但凡把這個周邊產業鏈搞起來了,那往後璀璨時代的電影在院線方的青睞程度上,就比整個行業都要高一頭,從而在排片上將永遠都領先於他們。
這周邊還是其一,若是璀璨時代衍生出動漫呢?
現如今網絡視頻愈演愈烈,你家的作品隻能銷售影視劇和網站合作,但璀璨時代多一條電影衍生出來的動漫產業,那在跟網站合作上那又會領先一頭。
除了動漫外,璀璨時代還有遊戲產業。
看看《天幕》這部電影,完全可以打造成遊戲,正常人類一個陣營,群山屋一個陣營,外星文明一個陣營,各種火炮異能當做技能,各種如星礦之類的設定當做道具,這不就是一個遊戲世界觀麽?
如果把這樣的遊戲搞出來了,那又會跨行在遊戲界圈一波鐵粉,他們其餘公司就又會落後一步。
對了,還有,璀璨時代文學公司還有個小說網站,要是璀璨時代把電影進行小說同人化、漫畫化……
這麽一想,王忠雷渾身發麻,這尼瑪太嚇人了,乍一看璀璨時代那些子公司各行其事各自玩自己的業務,這若是像他想的這樣齊齊發力,全方位衍生出泛娛樂文化,那就太恐怖了。
璀璨時代那些子公司看起來雜七雜八的什麽都參與,但現在想想就隻差一個引子,隻要把這個引子點燃,雜七雜八的業務就能連成一個圈,一個名叫璀璨時代娛樂帝國的生態圈。
王忠雷和大哥王忠君相視一眼,各自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十分複雜,這麽一番自行腦補的大聯想,也加強了他們要跟西方資本合作的心。
“韓總,王總……”很多業界人士熱情招呼。
“上去簽到入場啊,還待在這裏幹嘛。”韓三坪微笑。
“韓總先請,我們隨後。”有人恭維。
“一起一起。”王金花招了招手:“你們都是貴客,那麽客氣幹嘛。”
首映的放映廳在三樓,很多原本想上樓的人看韓三坪他們入場,就都停下腳步在一樓仿佛是恭迎著,把這行業裏的圈層等級演繹得淋漓盡致,很是現實。
得到王金花的招呼後,一大票人以及在影院門口暫停腳步不敢上前打擾一群大佬交流的人士,這才如洪流般齊刷刷的走上樓去。
而一群被眾星捧月的國內外資本和電影人,海外人士倒是很享受這樣的待遇,國內的資本和業界人士卻沒心情琢磨當下環境,而是心思各異著。
華藝雙王從周邊一事中,心悸於璀璨時代或可能的強勢崛起對他們造成的打擊。
其餘國內資本,則糾結於是否要跟進璀璨時代電影周邊的發展模式。
業界人士從周邊中看出璀璨時代電影在院線排片上的優勢,則是在思考以後該如何跟璀璨時代進行合作。
而一票明星們也在想,怎麽參與進璀璨時代的電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多就是這麽一出大雜燴。
直到抵達三樓,眼看有海內外媒體記者在錄影,這群內心洶湧澎湃的人才平複心緒,堆起笑臉,整裝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