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輸出,這四個字遠不止表麵上看得那麽簡單。


    就如去年那場奧運開幕式,在全球各地電視屏幕中呈現出的那些畫麵,就僅僅隻是在表達它的精美程度麽?


    遠不止如此。


    就拿恢弘大氣的“鳥巢”和“水立方”來說,短短幾年就能竣工建成,它體現的是國家的基建實力。


    再看那虛擬且清晰度很高的“地板畫麵”,它體現的是投影技術的實力,以及led屏幕等電子產業的工業上的高度發達。


    又有那長達十來分鍾的煙花,它體現的是安定的大國環境,和極其優異的治安環境,畢竟在西方允許持槍的國度中,放煙火是被明令禁止的,不然容易引發社會騷亂。


    諸如此類隱性的文化表達,統統都在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


    這份強大綜合實力的呈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全球某些國家更靠近祖國,從而共同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展之道。


    由此可見,奧運不止是一項體育運動,它從一開始就是一項政治產物,是大國博弈與文化輸出並重且最具全球價值的宣傳平台。


    而今年的《天幕:兵臨城下》,雖隻是一部電影,但它的出現、它的存在於跟《阿凡達》硬碰的局麵、它的身為西方文化廣為崇尚的科幻題材,且它還是國內首部科幻題材。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使得《天幕》雖遠不如去年奧運這場國家大事,但在其文化輸出的意義上,跟奧運在某些層麵上有所文化上的博弈共性,因此才被各家官媒主動力捧。


    電影在國內上映期間,各家官媒就紛紛跟進報道。


    劉藝妃在海外路演以光輝形象引發女權運動,還被新聞聯播用語言藝術暗捧並讚美。


    而在電影當下處於被西方傳媒惡意詆毀的情況下,各家官媒亦是不約而同地為電影發聲。


    雖不像去年奧運一樣,全國各類社交平台都會主動維護其形象,任何惡意詆毀奧運的言論都會在第一時間被磨滅,但電影能有各家官媒主動來維護形象,這份待遇也是讓這個文化產物看起來是與眾不同的存在。


    有眾多官媒為電影發聲,也讓國內很多媒體和自媒體紛紛轉載其文章,與惡意報道的輿情相抗。


    隨著正麵報道的新聞逐漸發酵,其中最為引人熱議的,當屬電影在海外的票房成績。


    什麽文化自信、愛國情懷上的東西,過於意識形態,過於心靈雞湯,在生活節奏愈發快速的當下,大多數的網友們沒耐心停下來思考和琢磨這類元素。


    時代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再像以往那麽文藝。


    反倒是直接又直觀的票房成績,更容易提供給人們情緒價值。


    華國電影網:#華國電影首次,亞洲年度第一!#


    【國產科幻巨製《天幕:兵臨城下》在全球上映已有三日,海外地區的電影票房數據逐步出爐。


    因歐美及其餘地區數據統計的複雜情況,目前隻收集到了亞洲一帶部分地區的票房數據,僅供參考。


    通過收集數據列表顯示,《天幕》在亞洲地區首日上映成績最佳,成功在年末之際突圍拿下‘2009年亞洲票房單日最賣座電影’的榮譽。


    以下為電影票房數據概況:


    南韓地區:2140萬美元;島國地區:2460萬美元;印度地區:452萬美元;新加坡:122萬美元;馬來西亞:251萬美元;印度尼西亞:298萬美元;泰國:327萬美元……


    單日海外(僅限亞洲)票房總額:6877萬美元,領先單日票房位列第二的《阿凡達》6721萬美元的156萬,摘下亞洲年度單日票房電影冠軍桂冠。


    雖然這個桂冠隻是暫時性的,距離年底最後一日還有一月有餘,另外還有一部備受矚目的豪萊塢大片《變形金剛》續作待上映,且還存在亞洲各國電影在年末上映中或有黑馬的情況,所以這個桂冠能否保住存在一定未知性。


    但是,華國電影能夠拿下亞洲單日票冠,這是我國電影行業有史以來首次,這是值得被讚譽的殊榮,也是《天幕》為華國電影創下的一個新的裏程碑。


    同時,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因《天幕》國內外上映不同步,以上數據並不記錄該電影在國內單日最高票房的情況。


    《阿凡達》是全球同步上映,以上有關《阿凡達》的數據將國內首日票房情況記錄在內。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有關電影後續海外情況,請關注我們。】


    “牛逼啊!6877萬美元!還是單日票房成績,這是一天將近5個億人民幣的節奏!屬實牛逼!”——天津網友。


    “《天幕》太頂了!這絕對是一次超強的文化輸出!必須點個大讚!”——xj網友。


    “切,如果把國內的《阿凡達》單日票房加上,不是秒殺《天幕》嗎?”——匿名網友。


    “樓上的,你是真瞎還是故意搗亂?看不懂漢字還是怎麽的,明明是《天幕》沒算國內票房,《阿凡達》反而還算了國內票房好吧!”——貴州網友。


    “這傻逼絕對是故意搗亂的!這兩天太多牛鬼蛇神了,詆毀《天幕》完全不講道理,真的惡心人!”——雲南網友。


    “確實好惡心!”京城的小希忿忿不已敲擊著鍵盤:“《阿凡達》是算了國內單日最高票房才有6721萬的好嗎,如果把國內的2100萬去掉就隻有4600萬了,跟《天幕》的6877萬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如果把《天幕》在國內的1600萬加上去,那近8500萬的單日票房也甩《阿凡達》一條街!”


    小希解釋了一波,順手就把該新聞轉發進粉絲群,群裏的粉絲們很快就議論了起來。


    “嘻嘻,我懷疑這個新聞網的主編是故意的,特意寫了個特別提醒,生怕別人不知道《天幕》不算國內票房,《阿凡達》算了國內票房。”


    “你這麽說還真的是!這主編就是為了告訴我們,咱《天幕》就算不要國內票房,也比豪萊塢的《阿凡達》強!”


    “啊哈哈!我也get到了!這主編有點皮啊,不過我喜歡!”


    “我發現了,帶有“國”字的一些官媒都有點調皮,挺好玩的。”


    “雖然調皮,但這不就是文化自信麽,而且還能打擊一下對手,我隻能說還得是咱家的官媒會玩,也很給力。”


    “楚軒牛逼!劉藝妃牛逼!《天幕》牛逼!我詞窮了,隻能一句牛逼走天下了。狗頭保命.jgp。”


    “快來看,官媒又出手了!”


    群裏有粉絲發言一句,隨之甩出一個新聞鏈接。


    華國電影頻道新聞網:#《天幕》的魅力:直擊海外觀眾的心靈#


    【特別注意:本文轉載自越南新聞網,請仔細甄別翻譯後的內容。


    ——觀《天幕:兵臨城下》有感。


    我是一個電影愛好者,對國內外的電影特別熱衷。


    領略電影中展現出來的各國文化,品味電影中各個人物的成長與人生,這對於我一個或許這輩子都沒機會出國的人來說,是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徑。


    因為熱愛,所以不管是什麽類型的影片,隻要有時間都會去電影院看一看。


    近日以來,這部來自華國的科幻大片十分火熱。


    首先,我對此情況的感覺就是,科幻不是豪萊塢的獨有產物麽,華國現在也有科幻片了麽?


    我並沒有看不起華國電影行業的意思,隻是在我對華國電影的觀影曆程中,不管是《霸王別姬》還是《英雄》和《臥虎藏龍》,華國電影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很傳統的感觀。


    因此,當聽說華國傳來一部非傳統的科幻電影,我對此感到驚訝,也非常好奇。


    而後,有關這部電影女主劉藝妃的女權聲勢鋪天蓋地地傳來,讓很多同為女性的觀眾們為之崇拜而紛紛走入電影院支持劉藝妃,讓這部電影火熱非常。


    我也是女性,也因此愛上了劉藝妃,不管女權輿論是正常宣傳還是特意營銷,也不妨礙我對劉藝妃說得那些“女性獨立”的言論感到欽佩與喜愛。


    但是,這並不對我於這部電影在感觀上造成什麽影響。


    我僅是帶著最初的一顆對電影熱愛的心,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然而,當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它帶給我的震撼與感觸,萬分深刻。


    摘下3d眼鏡看《阿凡達》,沒有高科技帶來的視覺加持,我認為這部聞名全球的豪萊塢電影並不比華國的《天幕》強些什麽。


    就算是強,也頂多強在特效技術上,強在科技上。


    但特效與場景,這是兩個概念。


    《阿凡達》的特效畫麵再是精美,也沒有《天幕》場景中呈現出來的自然文化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


    《阿凡達》的場景是幻想的,而《天幕》的很多場景都是有曆史人文為基礎的。


    後者的呈現,更讓我能感受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是十足深遠的。


    再看兩部電影的立意,前者是人類入侵和殺戮,後者是人類團結與抗爭。


    入侵與殺戮,這很帝國主義思想,也非常豪萊塢,以前豪萊塢的很多電影都會把這兩個元素美化成爽片,對此我習以為常。


    但我想說的是,團結與抗爭命運,這更能讓我一個普通人產生共鳴,從而喜愛上《天幕》。


    最後看鏡頭藝術和運鏡技巧,前者給我的感覺是,在很多畫麵的運鏡結構上,跟《泰坦尼克號》的很多畫麵極其相似,不管是推鏡的緩與快,還是搖鏡的轉場方式,獨具世界級電影大師卡梅隆導演的風格。


    還有後期的特效鏡頭處理,也能從《星球大戰》、《變形金剛》、《鋼鐵俠》等同類科幻片中找到影子,這就是很標準的豪萊塢式鏡頭語言類電影。


    這一切看起來正常,但在我眼裏看到的是,現在的卡梅隆導演依然是當年《泰坦尼克號》的卡梅隆導演,現在的豪萊塢依然是十年前的那個豪萊塢。


    除了科技和特效在快速進步外,電影本身有關技巧與思想,好似一直止步不前。


    反觀《天幕》,反觀華國電影的進步,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天幕》並不是3d電影,但其中很多巧妙環繞式、遞進式鏡頭的運用,就讓人感覺它是3d電影,也有戴上3d眼鏡能給到的身臨其境之快感。


    華國電影行業沒有3d技術,但卻通過構思和思維的發散利用鏡頭做到了這樣的程度,這無不說明華國電影的進步是非常快的,華國導演的進步也是非常迅速的,著實令我感到震驚。


    與此同時,這份震驚之感,又讓我聯想到了一些事,一些看起來跟電影無關但卻又息息相關的事。


    我出生於八十年代,當時我的家鄉經常停電斷水,交通也十分不便。


    後來,我的家鄉來了建設電站的人,我問我的媽媽:“是國家來給我們供電了麽?”


    我的媽媽說:“不,這是來自華國的援助。”


    又過了幾年,我的家鄉來了新修水利的人,我的媽媽仍告訴我說:“華國的援助又來了。”


    再過了幾年,我的家鄉多了條鐵路,依然是來自華國的援建。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也習慣了有這麽一個國家,會每隔幾年都來幫助我們搞建設。


    在鄰裏朋友的眼裏,隻感覺到了華國的友好。


    但在我眼裏,除此之外,更深切的感受則是這個素未謀麵的國家的強大與發展之快速,令人咂舌。


    我從小就看著,隨著華國援助隊伍每次的更新換代,我家鄉人的生活也隨之越發的好。


    從經常斷電,到每個星期斷幾次電,再到每個月才斷幾次電。


    從去市裏坐大巴車要五個小時,到坐綠皮火車隻要三個小時,再到升級換代為特快隻需一兩個小時。


    我就想,這個國家連援助他人的基建設施都能如此快速的更新換代,那他們自己國內的發展得有多麽的迅速和震撼?


    就如他們的電影一樣,十年前哥哥帶我去看《霸王別姬》,拋開內容不談,看到的電影畫質跟豪萊塢電影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五年前上大學的我去看《臥龍藏虎》,電影畫麵的美觀與美學光影視效呈現,跟豪萊塢的電影縱使還有些差距,但跟《霸王別姬》時代的華國電影比起來那簡直是提升了一個維度不止。


    又一個五年過去,今天看到的這部《天幕》,完全可以媲美豪萊塢的任何電影!絕對的世界級巨作!


    我感慨至極,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啊!仿佛任何事物放在這個國家麵前都能發生快速的轉變!


    聽說電影裏的很多場景都取自華國的景區,例如天幕前的廣場是湖南長沙的五一廣場,群山屋是湖南張家界的天門山。


    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去華國走走、看看。


    我也從未想過,我會因為一部電影而出國,希望此行能有所獲。】


    “我大湖南表示熱烈歡迎!!”——湖南網友。


    “越南的朋友,湖南長沙歡迎你!”——長沙網友。


    “張家界熱烈歡迎!”——張家界網友。


    島國的動漫《灌籃高手》傳進國內時,不知有多少國人趕赴島國去拍攝取景地打卡,感受所謂島國的文化。


    豪萊塢的《變形金剛》首部影片在國內上映時,不知多少孩子和年輕人花大筆的錢買了周邊的玩具,為豪萊塢經濟圈做了貢獻。


    英國的《哈利波特》書籍與影視文化傳進國內時,不知多少人大買特買其衍生周邊,也不知多少人去往英國旅遊就為看看相應場景。


    麵對海外的文化,國內一直都是被動挨打的,一直都是吵著鬧著說國內影視不行的。


    而當這份轉載而來的文章被央網發布出來時,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與驕傲之感,瞬間在網絡上爆發與蔓延。


    “看完這篇文章,不知不覺潸然淚下,我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外國人,祖國的發展快速與強大都不自知。”


    “淚目!感動!這篇文章真是戳中我了!”


    “太燃了!我熱血沸騰了怎麽辦!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輸出啊,《天幕》牛逼!”


    “我從來沒想過,一部電影的影響力可以這麽大,以前我一直認為,電影就是資本的玩具,是賺錢的工具罷了,現在看來是我狹隘了,《天幕》!我願奉你為神!”


    “衝衝衝衝衝!《天幕》一定要越來越火啊,太特麽提氣了!”


    “這才是國產電影輸出海外的意義!!”


    央網火了,這個叫“小玲”的越南影迷也火了,順帶著也把《天幕》再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


    一直以來,受西方傳媒強大的影響力,國人曾幾何時看到過這種來自海外人士讚美祖國及文化的文章?


    麵對網絡上的流言蜚語,多是一群愛國者們的自發抵抗與鬥爭。


    國人讚美自己的祖國,這樣的輿情和評論看多了也就沒什麽感慨的了。


    但是,來自外國人的高度讚美,且是依據事實、分析獨到、有理且客觀的評價與述說,這在如今的輿論場上就顯得格外的不同。


    就像去年奧運會,眾多海外人士讚美祖國一樣,讓國人們十分提氣。


    而現在因一部電影,因一個祖國的文化產物,也能讓外國人表達一番讚美之言,這同樣是讓國人們大快人心的。


    之後的幾天裏,有官媒的帶動,許多民媒和自媒想方設法弄來海外的影評,特別是那些能激起民族自信的海外點評文章,被廣為轉載和報道。


    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島國、印度、泰國、柬埔寨等等等等,這些來自海外的讚美式影評,一時間成為輿論的新風向和潮流,霸榜各大社交平台。


    也因此,《天幕》再次火出了圈!


    國民度比之以往的時候,進一步地擴寬屬於它的局麵。


    沒別的,隻因它的存在,讓人民群眾從另一個高度上感受到了極大的自豪與驕傲。


    然而,有光明就有黑暗,魑魅魍魎總是會不合時宜地出來作亂。


    “全是亞洲的影評,這算啥,西方人認可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在西方人眼裏,亞洲是一片蠻荒地帶,現如今蠻荒地帶的人自賣自誇,這太搞笑了吧。”


    “《阿凡達》全球票房都來到了22億美元,《天幕》永遠也達不到的程度,不知道你們在興奮什麽。”


    “電影在亞洲方麵取得好成績不代表什麽,有本事在全球方麵都挺起來,那才叫牛逼。”


    “來來來,給你們看看英國電影網的評分,《天幕》也就6分,堪堪及格,你們在得意什麽?”


    不管是反賊還是公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見不得國內好。


    一如當初國內路演中有關劉藝妃的輿論爆發的時候,大把的人不問事實就集體炮轟劉藝妃的國籍。


    現在有利於電影的海外情況大肆傳播,這些人又開始無理取鬧般地攻擊電影。


    比國內成績的時候,聽到電影票房雖不如《阿凡達》,但觀影人數比《阿凡達》多,他們就說比海外。


    如今亞洲的成績出來了,《天幕》幾乎全亞洲地區超越《阿凡達》,他們就說比全球。


    這群人永遠都不看事實,永遠都忽略掉作為國產首部推向海外的電影,如今所獲已然非常成功的事實,反正就是看不慣國內好,就是要詆毀、數落和抬杠。


    加之西方傳媒的幕後操控,不斷地惡評惡言也加大力度的冒了出來,大有與國媒帶領的一圈傳媒體死磕到底的做派。


    直到一篇來自英國知名人士的觀影評價上了歐洲論壇的熱搜,並被轉載至國內的那一刻,西方傳媒啞然色變,國內公知集體破防,國人們直感心潮澎湃。


    央視網:#《天幕》,華國電影的驕傲!#


    【特別注意:本文轉載自英國泰晤士報,請仔細甄別翻譯後的內容。


    作為一名電影業的主編及影評人,最近我無法理解一個現象,且是一個十分扭曲的現象。


    一部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就有大量惡意攻擊的新聞如群魔亂舞般出現在傳媒網上,這是以往從未發生過的事。


    還沒上映,電影都沒看過,有些人哪來的消息,或者說有什麽資格去抨擊人家還未上映的電影?


    就因為是華國的電影?就因為詆毀華國的電影是政治正確?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隻想說,歐洲人的自信和驕傲全無,所謂的紳士形象隻是戴上了一個好看的麵具罷了。


    作為英國人,我一直為自己的身份感到驕傲,但看到本國的人也一窩蜂地不辨情況就去惡言相對的輿論局麵,我為此感到恥辱!


    然而,當今天我去影院觀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因此感到更加的羞憤!


    這是垃圾電影?


    我不知道這樣的評論從何而來,如果《天幕》是垃圾電影的話,那歐洲那些隻會暴露社會陰暗的電影連狗屎都不如!


    暴露社會的黑暗尋求民眾的共鳴,和傳播人類團結友愛、和諧共融的光明尋求民眾共鳴,後者的立意是前者永遠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因為,暴露社會的黑暗,國家又沒能力改善,那你暴露它幹嘛?除了讓民眾感到更壓抑外沒有任何傳播作用,全是副作用的文化傳播。


    正因為我們的民眾看多了這樣的歐洲電影,看到《天幕》帶來的光明,就說它是垃圾電影?


    那我隻能說,英國的沒落,被美利堅超越,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讓我感到惡心的就是,我在觀影的途中,明明看到附近的同胞為此部電影感到震撼,感到驚豔,卻要裝作一副“一般般”的表情,還會說一句“也就這樣”的話,以彰顯自己身為所謂大英帝國子民的高傲。


    醒醒吧!!


    這部電影裏麵呈現的文化底蘊及多樣性,是我們的曆史文化中所無法企及的!


    這部電影裏麵呈現的運鏡技巧與特效畫麵跟場景結合方麵,也已經超越我們現有的視效理念!


    這部電影裏麵體現出的思想觀念,更是我們急需尋求團結一致解決現有問題的文化內核!


    而且,人家華國還沒有豪萊塢的技術與團隊助力,因為豪萊塢排斥華國!


    而我們還一直融入於豪萊塢的圈子中,卻被人家超越了,你們卻還不認可!


    你們都醒醒吧!!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倒了!


    曾經的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已經落後了!


    曾經被你們侵略過的國家,現在已經超越你們了!!


    而你們,還有什麽資格如此狂妄自大,還有什麽理由如此高傲得看不起人?


    我就想問,你們是想自我毀滅嗎?


    這部來自華國的電影,讓我深切地看到了你們的無能自負與自甘墮落,實在是悲哀!】


    “《天幕》!我為奉你為最偉大的作品!!你特麽真是太牛掰啦!!”一位來自盛海的網友激情萬分地發表評論。


    “碉堡了!!一部電影讓世界上最高傲的英國人反思!還有誰!!”一位來自京城的網友為此發出激昂的盛讚。


    “曾經被你們侵略過的國家,現在已經超越你們了!!……有誰知道這句話的力量有多大嗎,老子一個大男子直接哭死!《天幕》你贏了,從今以後我是你的死忠粉!”一位來自河南的大老爺們淚奔大讚。


    “燃爆了!直接熱血沸騰!可惜《天幕》已經下映了,不然我要包場再去支持一波大的!”一位來自湖北的網友激情澎湃地發言。


    “去年的奧運點燃了我的心,今年的《天幕》又一次點燃了我的心,祖國雄起!《天幕》雄起!”一位來自的遼寧的網友慷慨激昂。


    “馬上就要去英國留學了,我要把這篇文章打印下來天天看,到時候老子去了英國就是一個六親不認的步伐走起,咱家一部電影就搞得他們破防了,那我去了英國必須用鼻孔看人啊!就是這麽驕傲!就是這麽自豪!”一位來自甘肅的網友無比驕傲地發言。


    “實在是然炸!轉發轉發,讓國內那些壓彎腰的人通通給我站起來……”


    橫店,《金陵十三釵》電影劇組。


    拍攝途中休息時刻,張義謀看著筆記本電腦上的這則新聞所引發的輿論,他感慨萬千亦與有榮焉,說道:“當初《英雄》去英國談院線,英國人鳥都不鳥我們,網上的這份情況,當真是我讓倍感舒爽。”


    演員倪尼、張欣藝、佟大偉微微頷首,和劇組人員圍攏著觀看這場輿論,各有感慨又有一份莫名的榮譽感,也有一份極其想參與進《天幕》這部電影的幻想。


    這電影不僅讓各大官媒鼎立支持,還讓海外市場紛紛讚譽,更讓西方人士因其優秀而破防,想想參與進這部電影拍攝和製作的話,那該有多麽的榮耀,簡直是成就感拉滿。


    佟大偉更是在心裏祝福好兄弟楚軒,弟媳劉藝妃,這下好了,這兩口子在國內電影行業算是一舉就站穩了腳跟,大力發展起來那是指日可待。


    “國內最初的那批電影從業者,包括我,哪個不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將我們的文化傳播海內外並造成如此影響?但天時地利人和一直都湊不齊,卻沒想到這份時運積累到了《天幕》的身上。”


    張義謀笑著,很灑脫也很藝術家前輩風範地道:“也好,算是給我們打了個樣,足以振奮整個行業人士的心,在我心中居功至偉。”


    劇組人員聽到這話,不由對《天幕》劇組升起了崇拜之情,也對璀璨時代這家公司升起了仰望之感。


    網絡上這份輿論的爆發,不僅是如張義謀等這些業內人士為之驕傲與感慨,就連跨行的一些人士們也為此與之共榮、共勉。


    就如深圳企業遊戲部的馮吉,作為目前開發中的遊戲《鬥戰神》的負責人,他對遊戲領域的野望遠不止這部西遊類網遊。


    他想做單機遊戲,因為單機遊戲最能體現技術。


    他不僅想體現遊戲技術,還想通過遊戲傳播祖國文化,就如電影《天幕》這般。


    為此,他和搭檔楊琦早就構思了一個想法,一個單機遊戲框架,連遊戲名字都想好了,叫做《黑神話:悟空》。


    但是,沒幾個人會大力投資單機遊戲,就連目前的老板企鵝也沒這樣的想法。


    而且,高端的單機遊戲需要高端的設備,高端的設備需要高端的芯片支持,而芯片這東西一直被國外卡脖子,這就讓國內單機遊戲的高端市場就缺失了最核心的工業設備。


    這兩個元素的缺失,讓馮吉和楊琦黯然神傷,隻能先幫企鵝製作《鬥戰神》這部網遊當做積累技術經驗來過度,之後再依國內情況而定《黑神話:悟空》,心目中這份宏偉的單機遊戲事業與願景。


    不過,從這份輿論中,從《天幕》這部電影中,讓他們看到了另外一條路。


    “璀璨時代的特效技術全國領先,想來建模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且按照這部電影的發展情況來看,已經有了周邊這個衍生產業,那麽他們的野心肯定也挺大的,保不齊還會發展動漫包括遊戲等文化泛娛樂產業。”


    “那……如果我們以遊戲製作團隊的身份,跟璀璨時代合作或者是加入他們的話,資金也好,特效技術也罷,對我們都非常有助力,你覺得呢?”


    身為遊戲製作團隊,不跟企鵝這家遊戲大廠合作,反而去跟璀璨時代這家娛樂企業合作。


    麵對搭檔楊琦的這份突發奇想,馮吉反倒是眼前一亮:“有點搞頭,主要是從《天幕》這部電影體現出這家公司的文化理念,貌似跟我們很匹配,都是搞文化輸出,而不隻追求賺錢。”


    “對啊。”楊琦連連點頭:“企鵝雖是遊戲大廠,但就企鵝那人事股權架構,這家大廠是外國的還是國產的都拎不清,且一切都為了利益,咱們這好好的《鬥戰神》被強行加入了那麽多充值入口,瑪德,想起來就氣。”


    馮吉緩緩點頭:“看吧,不管怎麽說,先把這款遊戲做完,到時合約到期了再去璀璨時代聊聊這方麵的事,看看他們有沒有合作意向,影視遊戲化,雙重文化輸出,這想想就非常刺激。”


    “好。”楊琦應下。


    國內單機遊戲壓根沒什麽市場,大多遊戲資本也沒投資這方麵的想法,這兩個人卻心心念念地想做違背市場規律的事,倒也是兩個奇人。


    而這兩個奇人,卻是被《天幕》這部電影和當下的輿論所影響,也不知道未來能否和璀璨時代這家娛企碰撞出火花。


    而隨著網絡上這份輿情的廣為傳播,國人們對於《天幕》這部電影的關注度愈發的高昂,對於《天幕》在海外的後續情況也愈發的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璀璨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新夢並收藏華娛璀璨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