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隱匿人口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作者:令狐衝啊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尚待修養,不宜繼續開戰。”</p>
公孫修沉吟少許,皺眉道:“魏國所能動用的兵力,遠非遼東所能敵,若是強撐下去,也隻是求死之路。司馬懿耗得起,咱們可耗不起。”</p>
倫直道:“王上準備何以克之?”</p>
整個遼東不過三十五萬人口,擊潰高句麗部隊後,俘獲一萬可戰之兵,兩萬輜重民夫留作屯田,人口資源勉強補充了近一年的戰爭損失。可現在能湊得出來的軍隊,依然隻有燕國的本土軍三萬人。</p>
司馬懿跟諸葛瑾在劣勢下打了三個月,大抵還剩下萬餘人,若是加上初至的五萬援軍,則有六萬人。</p>
據說援軍是就近從冀、幽、青州調來的,常年駐軍防邊患的精銳,又是幽州刺史毌丘儉親自帶隊。</p>
看到“毌丘儉”三個字,公孫修輕輕地咦了一聲,似乎頗有印象:“此人似乎也曾進攻遼東?”</p>
倫直點頭道:“不錯,此人是魏國的悍將,魏國皇帝的舊臣,用兵頗詭。青龍四年,老燕王都險些被誘出襄平遭擒,幸好發現及時,毌丘儉又因大雨而退。”</p>
公孫修細細想來,頓時記起來,毌丘儉就是魏國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跟文欽、諸葛誕齊名於此,隻可惜被司馬師率十萬大軍征討而平。三叛自被消滅之後,支持曹魏宗室的武裝勢力基本絕跡,司馬氏終於一步一步地蠶食了魏國的基業。</p>
不過目前為時尚早,司馬懿隱藏得極深,從曹操起就辟為緣屬,已曆三帝。曹操沒熬過他很正常,畢竟兩人相差了二十四歲,熬死上一代人沒話說。可曹丕比司馬懿小八歲,愣是也沒熬過四十歲就駕崩了。</p>
目前曹睿也是熬不住的,愣是把司馬懿給刷成了三朝元老,資曆跟功勳同增同長,可見長壽的好處。</p>
毌丘儉為主帥,司馬師為副。這一搭檔不免讓人啼笑皆非,他搖頭道:“此人孤聽說過,他忠於曹室,失誌不渝。”</p>
倫直苦笑道:“是曹魏的忠臣不錯,就是毌丘儉勸曹睿伐遼東。”</p>
他搖頭道:“參軍有何見解?司馬懿有六萬大軍,若向襄平進發,我軍可戰之兵三萬人,降卒一萬人,句麗民戶兩萬人,別說單兵素質低下,俘虜尚未歸心,就算全心一戰,兵力比也不過一比一。”</p>
倫直皺眉道:“除了深溝壁壘,堅守不出之外,也無計可施。魏國其民不下八百萬,其兵不下四十萬,若不是分而防吳抗蜀,我遼東幾乎擋也擋不住。”</p>
公孫修一愣,麵露驚訝道:“什麽?你說魏國有八百萬人口,怎得可能?魏國不是僅有四百五十餘萬人口麽?”</p>
按照史書上說,魏國占據九州,有四百五十萬人口,吳國二百三十萬,蜀國九十四萬,合三國總人口的數量,應當在七百七十餘萬,怎得單單一個魏國,便有了八百萬人口?</p>
這數目也差太多了吧?</p>
倫直不解道:“王上這是從哪得出的結論?臣等派人多方探查,才得知此數的。”</p>
殿上寂然無聲,他咽了咽口水,詢問道:“孤聽聞魏國在籍戶民,僅有四百四十五萬,怎可能有八百萬之數?”</p>
倫直“哦”了一聲,細思少許,這才開口道:“王上所說的,是登記在冊的戶民,也就是平日裏繳稅納糧之民,另一部分百姓為匿戶,收攏於世家豪強的蔭蔽下無需納稅,所以不是在籍戶民,尚有部分為避戰亂兵禍,藏匿山中。大體估算,當在八百萬民。”</p>
</p>
他聽得撟舌不下,詢問道:“那……那吳蜀二國,又有多少戶民?”</p>
倫直眉頭緊皺,捋須道:“這個微臣沒有去推算過,吳國大約在三百萬之間,蜀國略弱一籌,不在二百萬民。”</p>
“怎麽可能?”</p>
公孫修愕然不已,自幼讀過的曆史書、網文、某信公眾號都告訴他,三國戰亂不斷,人口大幅銳減,全國人口不到一千萬人,堪稱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斷存之期雲雲。</p>
現在突然告訴他,魏國八百萬人口,蜀、吳加起來也是五百來萬人口,這麽一算三國人口便有一千三百萬人口。</p>
一直不吭聲的賈範忽道:“王上,統一國之人口戶數,本就困難,各國登記戶民,大有缺失。隻因其一,兵戶、吏戶數萬戶不列入此中;其二豪強常常數千家聚塢堡避禍,國所不知;其三,另一部分便是世家大族蔭戶蔽民,那些被隱蔽的戶籍完全不用納稅,淪為世家大族的私產。”</p>
倫直接過話茬,續道:“部分世家大族內,僮仆成軍,佃戶奴隸遍地,賓客動輒數百千人。這一類人便如同不存在般,不入民戶、兵戶、吏戶,完全不需要繳稅納糧。”</p>
公孫修登時了然,看來三國人口銳減,也不全賴連年戰爭跟瘟疫,而是來自於豪強並起,侵吞人丁。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劉禪捧典籍名冊獻上,記載的是蜀漢民九十四萬人、兵十萬人、官吏四萬人,三者合計為一百零八萬人口。</p>
可蜀漢自諸葛亮以來,一直是鼓勵生育的,治下並非怨聲載道,不可能人口如此稀少,唯一的可能就是蜀漢當地的豪族侵吞了大量的人口。司馬昭初步攻滅蜀國,為了先把大局穩定,捏著鼻子把居然隻有九十四萬百姓的蜀漢典籍給認了下來。</p>
到得西晉統一三國,也就是公元280年,全國人口從戶籍上不足八百萬人為一千六百萬人。</p>
從滅蜀到西晉統一,相隔十七年的時間,人口翻了一倍不止,這可不是古代低下的生育率所能達到的,就算全國人民統一後啥也不幹,玩命的“造人”,也“造”不出到這一數量。</p>
唯一的可能是,在這一期間打壓了豪強,釋放更多的隱匿人口到民間,才使得西晉王朝的人口增加,而非大一統後所帶來的和平增長。</p>
明白了這一點,公孫修也認清了現實,明白司馬懿為何信誓旦旦的百日征滅遼東,固然其用兵厲害,摸透了公孫淵的性格。</p>
關鍵也在於魏國的強大根基。</p>
苦思冥想,他抬起頭來,語出驚人道:“不如向魏國稱臣?”</p>
公孫修沉吟少許,皺眉道:“魏國所能動用的兵力,遠非遼東所能敵,若是強撐下去,也隻是求死之路。司馬懿耗得起,咱們可耗不起。”</p>
倫直道:“王上準備何以克之?”</p>
整個遼東不過三十五萬人口,擊潰高句麗部隊後,俘獲一萬可戰之兵,兩萬輜重民夫留作屯田,人口資源勉強補充了近一年的戰爭損失。可現在能湊得出來的軍隊,依然隻有燕國的本土軍三萬人。</p>
司馬懿跟諸葛瑾在劣勢下打了三個月,大抵還剩下萬餘人,若是加上初至的五萬援軍,則有六萬人。</p>
據說援軍是就近從冀、幽、青州調來的,常年駐軍防邊患的精銳,又是幽州刺史毌丘儉親自帶隊。</p>
看到“毌丘儉”三個字,公孫修輕輕地咦了一聲,似乎頗有印象:“此人似乎也曾進攻遼東?”</p>
倫直點頭道:“不錯,此人是魏國的悍將,魏國皇帝的舊臣,用兵頗詭。青龍四年,老燕王都險些被誘出襄平遭擒,幸好發現及時,毌丘儉又因大雨而退。”</p>
公孫修細細想來,頓時記起來,毌丘儉就是魏國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跟文欽、諸葛誕齊名於此,隻可惜被司馬師率十萬大軍征討而平。三叛自被消滅之後,支持曹魏宗室的武裝勢力基本絕跡,司馬氏終於一步一步地蠶食了魏國的基業。</p>
不過目前為時尚早,司馬懿隱藏得極深,從曹操起就辟為緣屬,已曆三帝。曹操沒熬過他很正常,畢竟兩人相差了二十四歲,熬死上一代人沒話說。可曹丕比司馬懿小八歲,愣是也沒熬過四十歲就駕崩了。</p>
目前曹睿也是熬不住的,愣是把司馬懿給刷成了三朝元老,資曆跟功勳同增同長,可見長壽的好處。</p>
毌丘儉為主帥,司馬師為副。這一搭檔不免讓人啼笑皆非,他搖頭道:“此人孤聽說過,他忠於曹室,失誌不渝。”</p>
倫直苦笑道:“是曹魏的忠臣不錯,就是毌丘儉勸曹睿伐遼東。”</p>
他搖頭道:“參軍有何見解?司馬懿有六萬大軍,若向襄平進發,我軍可戰之兵三萬人,降卒一萬人,句麗民戶兩萬人,別說單兵素質低下,俘虜尚未歸心,就算全心一戰,兵力比也不過一比一。”</p>
倫直皺眉道:“除了深溝壁壘,堅守不出之外,也無計可施。魏國其民不下八百萬,其兵不下四十萬,若不是分而防吳抗蜀,我遼東幾乎擋也擋不住。”</p>
公孫修一愣,麵露驚訝道:“什麽?你說魏國有八百萬人口,怎得可能?魏國不是僅有四百五十餘萬人口麽?”</p>
按照史書上說,魏國占據九州,有四百五十萬人口,吳國二百三十萬,蜀國九十四萬,合三國總人口的數量,應當在七百七十餘萬,怎得單單一個魏國,便有了八百萬人口?</p>
這數目也差太多了吧?</p>
倫直不解道:“王上這是從哪得出的結論?臣等派人多方探查,才得知此數的。”</p>
殿上寂然無聲,他咽了咽口水,詢問道:“孤聽聞魏國在籍戶民,僅有四百四十五萬,怎可能有八百萬之數?”</p>
倫直“哦”了一聲,細思少許,這才開口道:“王上所說的,是登記在冊的戶民,也就是平日裏繳稅納糧之民,另一部分百姓為匿戶,收攏於世家豪強的蔭蔽下無需納稅,所以不是在籍戶民,尚有部分為避戰亂兵禍,藏匿山中。大體估算,當在八百萬民。”</p>
</p>
他聽得撟舌不下,詢問道:“那……那吳蜀二國,又有多少戶民?”</p>
倫直眉頭緊皺,捋須道:“這個微臣沒有去推算過,吳國大約在三百萬之間,蜀國略弱一籌,不在二百萬民。”</p>
“怎麽可能?”</p>
公孫修愕然不已,自幼讀過的曆史書、網文、某信公眾號都告訴他,三國戰亂不斷,人口大幅銳減,全國人口不到一千萬人,堪稱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斷存之期雲雲。</p>
現在突然告訴他,魏國八百萬人口,蜀、吳加起來也是五百來萬人口,這麽一算三國人口便有一千三百萬人口。</p>
一直不吭聲的賈範忽道:“王上,統一國之人口戶數,本就困難,各國登記戶民,大有缺失。隻因其一,兵戶、吏戶數萬戶不列入此中;其二豪強常常數千家聚塢堡避禍,國所不知;其三,另一部分便是世家大族蔭戶蔽民,那些被隱蔽的戶籍完全不用納稅,淪為世家大族的私產。”</p>
倫直接過話茬,續道:“部分世家大族內,僮仆成軍,佃戶奴隸遍地,賓客動輒數百千人。這一類人便如同不存在般,不入民戶、兵戶、吏戶,完全不需要繳稅納糧。”</p>
公孫修登時了然,看來三國人口銳減,也不全賴連年戰爭跟瘟疫,而是來自於豪強並起,侵吞人丁。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劉禪捧典籍名冊獻上,記載的是蜀漢民九十四萬人、兵十萬人、官吏四萬人,三者合計為一百零八萬人口。</p>
可蜀漢自諸葛亮以來,一直是鼓勵生育的,治下並非怨聲載道,不可能人口如此稀少,唯一的可能就是蜀漢當地的豪族侵吞了大量的人口。司馬昭初步攻滅蜀國,為了先把大局穩定,捏著鼻子把居然隻有九十四萬百姓的蜀漢典籍給認了下來。</p>
到得西晉統一三國,也就是公元280年,全國人口從戶籍上不足八百萬人為一千六百萬人。</p>
從滅蜀到西晉統一,相隔十七年的時間,人口翻了一倍不止,這可不是古代低下的生育率所能達到的,就算全國人民統一後啥也不幹,玩命的“造人”,也“造”不出到這一數量。</p>
唯一的可能是,在這一期間打壓了豪強,釋放更多的隱匿人口到民間,才使得西晉王朝的人口增加,而非大一統後所帶來的和平增長。</p>
明白了這一點,公孫修也認清了現實,明白司馬懿為何信誓旦旦的百日征滅遼東,固然其用兵厲害,摸透了公孫淵的性格。</p>
關鍵也在於魏國的強大根基。</p>
苦思冥想,他抬起頭來,語出驚人道:“不如向魏國稱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