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互惠互利
三國新勢力:遼東我稱王 作者:令狐衝啊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國的茶葉最早出處是巴蜀,由秦統一天下後,始為傳播之開始,“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p>
經曆漢代的發展基礎上,三國的茶業有了顯著的提升,《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其飲酒醒,令人不眠。”</p>
製茶和飲茶方式:將采摘來的茶葉進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顏色變成赤色,用茶碾將焙好的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製成茶餅,裝入瓷器中保存,飲用時,待水燒沸,將茶餅碾成茶末後倒入鍋中,再加上蔥、薑等調料,煮好後即可飲用了,都是現在製茶的雛形。</p>
三國時期的吳國暴君孫皓,登基初期施行仁政,後來沉湎酒色,對身邊的人大肆屠戮,變得昏庸暴虐,名聲之大,驚動華夏。此君對後世的唯一貢獻,給後世增添了一個成語。孫皓在宴會中要求群臣必須喝足七升,韋曜飲不過二升,便不勝酒力,孫皓這方麵倒是頗為大度,允許他喝不下就算了,能“以茶代酒”。</p>
目前的茶飲已在三國之間傳開了,吳國就有大量的茶葉,到得兩晉南北朝,上層名流的崇茶之風盛行,使得飲茶和飲茶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p>
公孫修明白,對中原本土的人來說,飲茶更像是一種生活習慣,或者飲料,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卻能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p>
其中有三大原因:其一是遊牧民族常年吃牛羊肉,肉類屬於高油脂食物,雖然脂肪含量高,但具有燥熱、油膩、不易消化等缺點。長期以肉類為食得三高是肯定的,所以他們需要一種去油促消化的飲品來解決這問題。茶葉裏麵含有生物堿和茶多酚,具有促進食物消化、降血脂、醒腦提神、去腥膻等作用,是解決三高和消脂的良劑。</p>
其二則是遊牧民族的食物單一,缺乏維生素,容易導致肌肉乏力、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問題。茶葉蘊含豐富的維生素,比水果的含量還高,這就彌補了遊牧民族缺乏果蔬的問題。</p>
其三是茶葉易保存、方便的特性,比果蔬更適合攜帶,畢竟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牛羊走到哪裏,家就在哪裏。</p>
唐宋之際開始的茶馬互市,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生意往來,影響深遠。</p>
若是能提前讓它們知道,茶餅的好處體現在哪裏,以茶換馬、換羊就不是難事。</p>
公孫修道:“大將軍明日派人攜帶宮中的全部茶餅,到鮮卑腹地遊說牧民,先教他們得知茶餅的好處,再抬高價格,把羊皮給換回來。”</p>
鄧艾心下凜然,沉聲道:“臣必不負王上所托。”</p>
“隻是這茶……”</p>
賈範猶豫了一會兒,燕國隻能找吳國討要茶餅了,可這要怎麽開口呢?遼東之戰中,吳國援助燕國抵抗司馬懿,卻被公孫修以禍水東引之計,導致魏吳大軍交鋒拖了不少的時間,諸葛瑾父子氣憤地不告而別。</p>
現在去吳國大量采購茶餅,恐怕孫權不同意。</p>
公孫修瞧出了他的憂慮,沉聲道:“放心吧,孫權心中雖然有氣,可也不至於做出這樣的事,他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鬧了脾氣就不一起玩了。一國之君,總不該如此小氣吧?”</p>
賈範一愣,隨即醒悟道:“不錯,是老臣以己度人了。”</p>
“就這樣吧,你我兵分兩路,士載前往鮮卑各部,宣揚茶餅的好處。孤呢,則立即向孫權通信,談一談購買茶餅的事。此事關係著全軍上下數萬將士的過冬毛衣,可不能怠慢了。”</p>
</p>
他站起身來,向賈範道:“禦史,起草文書,立即發往江東。”</p>
賈範當即道:“是。”</p>
魏國,洛陽。</p>
曹爽的府邸中,夏侯玄將出使燕國所知道的一切,一一贅述,最後沉聲道:“大將軍,燕賊句句咬定司馬懿陰養死士於洛陽城中,說得極為切實,我看說不定有幾分真實性。若是能找到證據,便可把司馬懿翦除,滿門抄斬。”</p>
“陰養死士,這也隻是不直言的公開罷了,沒什麽稀奇的。”</p>
曹爽聳了聳肩,頗不以為意,雖說陰養死士是死罪,可世家大族、宗親豪門無不位高權重,為防備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必然多少養著幾名的死士,以備不時之需。</p>
例如願意以死護主的、犯事代替主人去承擔罪責的、刺殺重要人物的,其性能不一,但隻有一個長處,那就是完全地聽命於主人,舍生取義,死不還踵。</p>
夏侯玄眉頭一皺,說道:“大將軍,話不能這麽說,可是按燕賊說的,司馬懿藏三千死士於洛陽城中,這——這若是真的,便極為危險,萬一出了變故,恐生禍患。便如臥榻之側,有敵人捉刀而立,要取我等性命,易如反掌。”</p>
“三千死士?”</p>
曹爽不由得嗤之以鼻,不屑道:“燕賊也當真敢信口開河,洛陽城中禁軍無數、眼線遍地,他司馬懿便有天大的本事,又能把三千死士藏在何處?總不能藏於地下吧?”</p>
說到這裏,不由得嗤之以鼻:“早就聽聞燕賊狡詐多端,你看當年的司馬懿征遼東,三番兩次地上當,各種交戰不利,皆是燕賊所為。連司馬懿這樣的老狐狸都中了招,我豈能重蹈覆轍?他不過是想拖延我軍征遼罷了。”</p>
夏侯玄心中也是這樣想,畢竟公孫修也的確擔心魏國伐遼東,所以才出此下策。畢竟,魏滅燕之戰即將來臨,若是曹爽跟司馬懿生出間隙,大後方都不穩定了,又何談出兵順利呢?他苦笑道:“大將軍,可這也不得不防啊。”</p>
曹爽哼了一聲,道:“泰初放心,我會做兩手準備,目前全力軍備,等寒冬過了,明年冰雪消融,我起十萬步騎進攻燕國,必破燕賊於城下。至於燕賊說的,有七八成是假的,可也大做文章。泰初可暗地裏告知眾人,散布司馬懿窩藏死士的謠言,再例行公事的搜捕一番,雖然可能查不到什麽東西,可起碼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了。我聽聞司馬懿手下有一小卒被燕賊所俘,二三年間竟升任至燕國的大將軍,此等人才流失,也是司馬懿之過也。”</p>
夏侯玄心中一震,想到七年前無故死去的夏侯徽,又聯想到公孫修的言語,冷冷地答道:“大將軍放心,不論燕賊所言是否屬實,在下都會仔細地搜尋、盤查一番司馬懿的府上,即便真的沒有窩藏死士,汙一下司馬家的清譽也是好的。”</p>
曹爽撫掌大笑:“不錯,這事你可得辦利索了,司馬懿自詡威名遠震,是朝廷之望,各部軍營又多為其舊部,若是真能弄出什麽名堂,給他弄個騎虎難下,也是好的。”</p>
經曆漢代的發展基礎上,三國的茶業有了顯著的提升,《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其飲酒醒,令人不眠。”</p>
製茶和飲茶方式:將采摘來的茶葉進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顏色變成赤色,用茶碾將焙好的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製成茶餅,裝入瓷器中保存,飲用時,待水燒沸,將茶餅碾成茶末後倒入鍋中,再加上蔥、薑等調料,煮好後即可飲用了,都是現在製茶的雛形。</p>
三國時期的吳國暴君孫皓,登基初期施行仁政,後來沉湎酒色,對身邊的人大肆屠戮,變得昏庸暴虐,名聲之大,驚動華夏。此君對後世的唯一貢獻,給後世增添了一個成語。孫皓在宴會中要求群臣必須喝足七升,韋曜飲不過二升,便不勝酒力,孫皓這方麵倒是頗為大度,允許他喝不下就算了,能“以茶代酒”。</p>
目前的茶飲已在三國之間傳開了,吳國就有大量的茶葉,到得兩晉南北朝,上層名流的崇茶之風盛行,使得飲茶和飲茶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p>
公孫修明白,對中原本土的人來說,飲茶更像是一種生活習慣,或者飲料,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卻能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p>
其中有三大原因:其一是遊牧民族常年吃牛羊肉,肉類屬於高油脂食物,雖然脂肪含量高,但具有燥熱、油膩、不易消化等缺點。長期以肉類為食得三高是肯定的,所以他們需要一種去油促消化的飲品來解決這問題。茶葉裏麵含有生物堿和茶多酚,具有促進食物消化、降血脂、醒腦提神、去腥膻等作用,是解決三高和消脂的良劑。</p>
其二則是遊牧民族的食物單一,缺乏維生素,容易導致肌肉乏力、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問題。茶葉蘊含豐富的維生素,比水果的含量還高,這就彌補了遊牧民族缺乏果蔬的問題。</p>
其三是茶葉易保存、方便的特性,比果蔬更適合攜帶,畢竟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牛羊走到哪裏,家就在哪裏。</p>
唐宋之際開始的茶馬互市,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生意往來,影響深遠。</p>
若是能提前讓它們知道,茶餅的好處體現在哪裏,以茶換馬、換羊就不是難事。</p>
公孫修道:“大將軍明日派人攜帶宮中的全部茶餅,到鮮卑腹地遊說牧民,先教他們得知茶餅的好處,再抬高價格,把羊皮給換回來。”</p>
鄧艾心下凜然,沉聲道:“臣必不負王上所托。”</p>
“隻是這茶……”</p>
賈範猶豫了一會兒,燕國隻能找吳國討要茶餅了,可這要怎麽開口呢?遼東之戰中,吳國援助燕國抵抗司馬懿,卻被公孫修以禍水東引之計,導致魏吳大軍交鋒拖了不少的時間,諸葛瑾父子氣憤地不告而別。</p>
現在去吳國大量采購茶餅,恐怕孫權不同意。</p>
公孫修瞧出了他的憂慮,沉聲道:“放心吧,孫權心中雖然有氣,可也不至於做出這樣的事,他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鬧了脾氣就不一起玩了。一國之君,總不該如此小氣吧?”</p>
賈範一愣,隨即醒悟道:“不錯,是老臣以己度人了。”</p>
“就這樣吧,你我兵分兩路,士載前往鮮卑各部,宣揚茶餅的好處。孤呢,則立即向孫權通信,談一談購買茶餅的事。此事關係著全軍上下數萬將士的過冬毛衣,可不能怠慢了。”</p>
</p>
他站起身來,向賈範道:“禦史,起草文書,立即發往江東。”</p>
賈範當即道:“是。”</p>
魏國,洛陽。</p>
曹爽的府邸中,夏侯玄將出使燕國所知道的一切,一一贅述,最後沉聲道:“大將軍,燕賊句句咬定司馬懿陰養死士於洛陽城中,說得極為切實,我看說不定有幾分真實性。若是能找到證據,便可把司馬懿翦除,滿門抄斬。”</p>
“陰養死士,這也隻是不直言的公開罷了,沒什麽稀奇的。”</p>
曹爽聳了聳肩,頗不以為意,雖說陰養死士是死罪,可世家大族、宗親豪門無不位高權重,為防備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必然多少養著幾名的死士,以備不時之需。</p>
例如願意以死護主的、犯事代替主人去承擔罪責的、刺殺重要人物的,其性能不一,但隻有一個長處,那就是完全地聽命於主人,舍生取義,死不還踵。</p>
夏侯玄眉頭一皺,說道:“大將軍,話不能這麽說,可是按燕賊說的,司馬懿藏三千死士於洛陽城中,這——這若是真的,便極為危險,萬一出了變故,恐生禍患。便如臥榻之側,有敵人捉刀而立,要取我等性命,易如反掌。”</p>
“三千死士?”</p>
曹爽不由得嗤之以鼻,不屑道:“燕賊也當真敢信口開河,洛陽城中禁軍無數、眼線遍地,他司馬懿便有天大的本事,又能把三千死士藏在何處?總不能藏於地下吧?”</p>
說到這裏,不由得嗤之以鼻:“早就聽聞燕賊狡詐多端,你看當年的司馬懿征遼東,三番兩次地上當,各種交戰不利,皆是燕賊所為。連司馬懿這樣的老狐狸都中了招,我豈能重蹈覆轍?他不過是想拖延我軍征遼罷了。”</p>
夏侯玄心中也是這樣想,畢竟公孫修也的確擔心魏國伐遼東,所以才出此下策。畢竟,魏滅燕之戰即將來臨,若是曹爽跟司馬懿生出間隙,大後方都不穩定了,又何談出兵順利呢?他苦笑道:“大將軍,可這也不得不防啊。”</p>
曹爽哼了一聲,道:“泰初放心,我會做兩手準備,目前全力軍備,等寒冬過了,明年冰雪消融,我起十萬步騎進攻燕國,必破燕賊於城下。至於燕賊說的,有七八成是假的,可也大做文章。泰初可暗地裏告知眾人,散布司馬懿窩藏死士的謠言,再例行公事的搜捕一番,雖然可能查不到什麽東西,可起碼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了。我聽聞司馬懿手下有一小卒被燕賊所俘,二三年間竟升任至燕國的大將軍,此等人才流失,也是司馬懿之過也。”</p>
夏侯玄心中一震,想到七年前無故死去的夏侯徽,又聯想到公孫修的言語,冷冷地答道:“大將軍放心,不論燕賊所言是否屬實,在下都會仔細地搜尋、盤查一番司馬懿的府上,即便真的沒有窩藏死士,汙一下司馬家的清譽也是好的。”</p>
曹爽撫掌大笑:“不錯,這事你可得辦利索了,司馬懿自詡威名遠震,是朝廷之望,各部軍營又多為其舊部,若是真能弄出什麽名堂,給他弄個騎虎難下,也是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