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家村原來叫爨底壩子,坐落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上。挺拔險峻的山勢在那裏猛地頓了一頓,就頓出了一大塊平地,向前突兀的聳出來,又緩緩朝兩邊落下。爨家人的祖先一千多年來到這裏,就在這塊平台上開荒造屋,定居下來。
爨底壩子地勢險要,視野開闊,又有田屋可居,在舊時代曾是土匪最理想的據點。但無論哪夥土匪,都不曾占領過這裏,據說是因為這裏有神靈護佑,每每危急之時,總有奇跡發生。
最為爨家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傳說是,當年唐繼堯落難曾躲回老家會澤,後被匪兵追趕至爨底壩子,正無路可逃之際,那些匪兵不知何故,全都中了邪一般從壩子前方的懸崖跳了下去。唐繼堯後來總督滇南,權勢一時無兩,就回來給爨底壩子立了一塊碑,上刻一個大大的爨字,兩邊刻一聯:
山神護佑,堯舜千古。
又有小字刻著唐繼堯在爨底壩子獲救的經過,自是添油加醋一番,無非是想說明他是天佑之人,堯舜在世,連神靈都保護他。
爨家村的老人還記得這塊碑,一直立到解放前,就在解放軍進入爨州的前一夜,爨底壩子當時的當家人,也就是姚菁菁的太姥姥——爨老太太命人把碑上的餘字全都鑿去,隻留下一個“爨”字。當時壩上人都不解,直到十多年後,他們才看到了老太太見時知幾的英明。
爨底壩子什麽都好,有山有水,有田有屋,還有山神護著,唯一的缺點就是山勢太險,路不好走,從壩子裏下山要走兩個小時的險道,再趕到附近的集子早已半天過去,這一個來回就是一整天,要是天不好碰上雨雪,趕趟集還得在外麵住一天。
山下通了公路以後,爨底壩子的人就陸續搬到了山腳下的公路旁,也不再叫壩子了,改名叫了爨家村,後來因為爨字難寫,他們就和爨州城裏的人一樣,改成了姓寸,反正發音差不多,那時候的人也不在乎身份證上怎麽寫,叫起來一樣就行了。
在姚菁菁的記憶裏,寸家村就在這條飄帶一樣的公路旁,至於那個山腰上的壩子,她模模糊糊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去過,不過兒時的記憶已經不是很清楚了。她隻記得那裏的山很高,水很甜,房子前麵就飄著雲。
車子停在新的寸家村,村子裏的老老少少都出來了,和姚爸爸姚媽媽打招呼,年長的女人們把姚菁菁拉著看來看去,一個勁地說姑娘長大了,越來越水靈了,又問姚媽媽女婿選好了沒,姚媽媽就說選好了,人在吳中,開大公司的,把我們都接過去了,這不剛從吳中回來嘛。
姚菁菁被鬧了個大紅臉,連聲阻止媽媽不要亂說,姚媽媽卻完全不聽,越說越離譜。姚菁菁幹脆不管了,由她去,反正她幾年也難得來一次。
在寸家村的堂舅家吃了晚飯,又住了一晚,姚菁菁才跟著爸爸媽媽上山,往記憶中的老爨底壩子走去。
上山的路不好走,清晨的陽光照得石階上的青苔亮晶晶的,許多藤蔓都已經爬到路中間來了。這幾年雖然開發了旅遊,但來爨州旅遊的人不像春城和大理那麽多,更何況爨底壩子還那麽偏僻。
姚菁菁擔心媽媽的身體,姚媽媽卻身輕似燕,走得飛快。家鄉的山水給了她極大的精神動力,她恨不得一步跨上山,看看她小時候住過的屋子。
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姚菁菁就看見了掩映在古樹和霧氣中的煙灰色的壩子了。壩子口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大石碑,碑身早就風化斑駁不堪,但碑上的那個爨字因為刻得極深極大,所以還是清清楚楚,上麵還殘留著一些當年刻好後漆上的紅漆的痕跡。
除了一個爨字,石碑上還有大片的空餘,走近了就能看見上麵坑坑窪窪全是被鑿過的痕跡,使得這塊碑看起來有些奇怪。
姚菁菁當然也聽過太姥姥命人鑿去餘字的事情,小時候不太懂,現在想來,太姥姥果然是先見甚明,不免又對她多了幾分崇敬。
走過了幾畦長滿了野草的窪地,一些石頭壘砌起來的石牆攔在許多已經爬滿了藤蔓的灰瓦房前。
姚媽媽抱怨道:“唉呀,真是的,搬到山下了,老房子都沒人管了!”
姚爸爸說:“不是開發旅遊了嗎,怎麽看去像個荒村啊!”
同行陪來的堂舅說:“嗨,一年也來不了幾個,都是夏天來,立了秋就沒人了,我們都是每年清明掃墓的時候順道來打掃一下老房子。”
他們原本打算先去上墳的,但看到老屋的破敗樣子,姚媽媽就忍不住要先進去看一看,生怕奶奶的屋子被人糟蹋了,到了墳頭她都沒臉跟奶奶說話。
堂舅拿著鑰匙幫他們開了祖屋,屋子裏倒還好,沒有什麽黴氣,就是屋頂的瓦掉了不少,需要修繕了。
姚媽媽帶著姚菁菁去了太姥姥的房間,堂舅和姚爸爸在屋外抽煙。據說太姥姥愛幹淨,生前都不讓男人進她的屋,雖說那時候的堂舅還是個孩子,可以隨便進出,但他長大後就不進那屋子了。老太太雖然早不在了,但村裏人還是遵守著她定下的規矩,屋子的打掃都是村裏的女人來做,男人從來不進來。
屋子裏的擺設很簡單,一張床,一個梳妝台,一個老式的木櫃,一點不像山裏人家的樣子。走進門的一刹那,姚菁菁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哪個民國女子的閨房,
“哦喲還好還好,還是原來的樣子。”姚媽媽拍著胸脯說。
姚菁菁看見梳妝台上麵壓著一塊玻璃,玻璃底下壓著幾張老舊的黑白照片,都已經嚴重褪色,而且上麵斑斑點點的,花得不成樣子了。
姚菁菁好奇地低下頭去看,發現大多數照片都已經無法看清畫麵,隻有其中一張尚能辨出是一個穿軍裝的女子。雖然麵貌模糊,但依然能感覺到那撲麵而來的颯爽英姿。
“哇,太姥姥還真是當過兵!”
姚菁菁仿佛看到了太姥姥拿著槍,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殺敵的樣子。
這麽一想,她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的日子就不覺得苦了,畢竟身體裏流著的是老爨家的血嘛!
“媽,太姥姥這麽重要的照片怎麽放得這麽隨便啊?”姚菁菁摸了一下玻璃台子,感覺這照片已經和玻璃粘在一起,沒法再拿出來了。
她沒聽到媽媽的回答,回頭一看,媽媽手裏抱著一個老式的方木盒子,竟然靠在太姥姥的床頭睡著了。她看見媽媽的眼皮子在動,隱約感到一陣精神力的波動。
姚菁菁很好奇,媽媽此刻會做什麽夢呢?她這麽一想,就進了媽媽的夢裏。
一片漫無邊際的黃色沙海出現在眼前,媽媽就站在這片沙漠前。她和沙漠之間隔了一堵無形的牆,就好像她正在黑暗的電影院裏,麵前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屏幕裏正放著沙漠的風光片。
沙漠裏走來一個人,開始是一個黑點,待她走近時,才看清那是一個穿著土布農服的老太太。她滿頭的銀發,臉上卻沒有一絲皺紋,走起路來有著說不出的雍容華貴。
老太太走到近前,隔著屏幕,憐愛而又嚴肅地看著姚媽媽說:“我家的雪兒呢?她怎麽不見了?”
爨底壩子地勢險要,視野開闊,又有田屋可居,在舊時代曾是土匪最理想的據點。但無論哪夥土匪,都不曾占領過這裏,據說是因為這裏有神靈護佑,每每危急之時,總有奇跡發生。
最為爨家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傳說是,當年唐繼堯落難曾躲回老家會澤,後被匪兵追趕至爨底壩子,正無路可逃之際,那些匪兵不知何故,全都中了邪一般從壩子前方的懸崖跳了下去。唐繼堯後來總督滇南,權勢一時無兩,就回來給爨底壩子立了一塊碑,上刻一個大大的爨字,兩邊刻一聯:
山神護佑,堯舜千古。
又有小字刻著唐繼堯在爨底壩子獲救的經過,自是添油加醋一番,無非是想說明他是天佑之人,堯舜在世,連神靈都保護他。
爨家村的老人還記得這塊碑,一直立到解放前,就在解放軍進入爨州的前一夜,爨底壩子當時的當家人,也就是姚菁菁的太姥姥——爨老太太命人把碑上的餘字全都鑿去,隻留下一個“爨”字。當時壩上人都不解,直到十多年後,他們才看到了老太太見時知幾的英明。
爨底壩子什麽都好,有山有水,有田有屋,還有山神護著,唯一的缺點就是山勢太險,路不好走,從壩子裏下山要走兩個小時的險道,再趕到附近的集子早已半天過去,這一個來回就是一整天,要是天不好碰上雨雪,趕趟集還得在外麵住一天。
山下通了公路以後,爨底壩子的人就陸續搬到了山腳下的公路旁,也不再叫壩子了,改名叫了爨家村,後來因為爨字難寫,他們就和爨州城裏的人一樣,改成了姓寸,反正發音差不多,那時候的人也不在乎身份證上怎麽寫,叫起來一樣就行了。
在姚菁菁的記憶裏,寸家村就在這條飄帶一樣的公路旁,至於那個山腰上的壩子,她模模糊糊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去過,不過兒時的記憶已經不是很清楚了。她隻記得那裏的山很高,水很甜,房子前麵就飄著雲。
車子停在新的寸家村,村子裏的老老少少都出來了,和姚爸爸姚媽媽打招呼,年長的女人們把姚菁菁拉著看來看去,一個勁地說姑娘長大了,越來越水靈了,又問姚媽媽女婿選好了沒,姚媽媽就說選好了,人在吳中,開大公司的,把我們都接過去了,這不剛從吳中回來嘛。
姚菁菁被鬧了個大紅臉,連聲阻止媽媽不要亂說,姚媽媽卻完全不聽,越說越離譜。姚菁菁幹脆不管了,由她去,反正她幾年也難得來一次。
在寸家村的堂舅家吃了晚飯,又住了一晚,姚菁菁才跟著爸爸媽媽上山,往記憶中的老爨底壩子走去。
上山的路不好走,清晨的陽光照得石階上的青苔亮晶晶的,許多藤蔓都已經爬到路中間來了。這幾年雖然開發了旅遊,但來爨州旅遊的人不像春城和大理那麽多,更何況爨底壩子還那麽偏僻。
姚菁菁擔心媽媽的身體,姚媽媽卻身輕似燕,走得飛快。家鄉的山水給了她極大的精神動力,她恨不得一步跨上山,看看她小時候住過的屋子。
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姚菁菁就看見了掩映在古樹和霧氣中的煙灰色的壩子了。壩子口立著一塊一人多高的大石碑,碑身早就風化斑駁不堪,但碑上的那個爨字因為刻得極深極大,所以還是清清楚楚,上麵還殘留著一些當年刻好後漆上的紅漆的痕跡。
除了一個爨字,石碑上還有大片的空餘,走近了就能看見上麵坑坑窪窪全是被鑿過的痕跡,使得這塊碑看起來有些奇怪。
姚菁菁當然也聽過太姥姥命人鑿去餘字的事情,小時候不太懂,現在想來,太姥姥果然是先見甚明,不免又對她多了幾分崇敬。
走過了幾畦長滿了野草的窪地,一些石頭壘砌起來的石牆攔在許多已經爬滿了藤蔓的灰瓦房前。
姚媽媽抱怨道:“唉呀,真是的,搬到山下了,老房子都沒人管了!”
姚爸爸說:“不是開發旅遊了嗎,怎麽看去像個荒村啊!”
同行陪來的堂舅說:“嗨,一年也來不了幾個,都是夏天來,立了秋就沒人了,我們都是每年清明掃墓的時候順道來打掃一下老房子。”
他們原本打算先去上墳的,但看到老屋的破敗樣子,姚媽媽就忍不住要先進去看一看,生怕奶奶的屋子被人糟蹋了,到了墳頭她都沒臉跟奶奶說話。
堂舅拿著鑰匙幫他們開了祖屋,屋子裏倒還好,沒有什麽黴氣,就是屋頂的瓦掉了不少,需要修繕了。
姚媽媽帶著姚菁菁去了太姥姥的房間,堂舅和姚爸爸在屋外抽煙。據說太姥姥愛幹淨,生前都不讓男人進她的屋,雖說那時候的堂舅還是個孩子,可以隨便進出,但他長大後就不進那屋子了。老太太雖然早不在了,但村裏人還是遵守著她定下的規矩,屋子的打掃都是村裏的女人來做,男人從來不進來。
屋子裏的擺設很簡單,一張床,一個梳妝台,一個老式的木櫃,一點不像山裏人家的樣子。走進門的一刹那,姚菁菁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哪個民國女子的閨房,
“哦喲還好還好,還是原來的樣子。”姚媽媽拍著胸脯說。
姚菁菁看見梳妝台上麵壓著一塊玻璃,玻璃底下壓著幾張老舊的黑白照片,都已經嚴重褪色,而且上麵斑斑點點的,花得不成樣子了。
姚菁菁好奇地低下頭去看,發現大多數照片都已經無法看清畫麵,隻有其中一張尚能辨出是一個穿軍裝的女子。雖然麵貌模糊,但依然能感覺到那撲麵而來的颯爽英姿。
“哇,太姥姥還真是當過兵!”
姚菁菁仿佛看到了太姥姥拿著槍,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殺敵的樣子。
這麽一想,她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的日子就不覺得苦了,畢竟身體裏流著的是老爨家的血嘛!
“媽,太姥姥這麽重要的照片怎麽放得這麽隨便啊?”姚菁菁摸了一下玻璃台子,感覺這照片已經和玻璃粘在一起,沒法再拿出來了。
她沒聽到媽媽的回答,回頭一看,媽媽手裏抱著一個老式的方木盒子,竟然靠在太姥姥的床頭睡著了。她看見媽媽的眼皮子在動,隱約感到一陣精神力的波動。
姚菁菁很好奇,媽媽此刻會做什麽夢呢?她這麽一想,就進了媽媽的夢裏。
一片漫無邊際的黃色沙海出現在眼前,媽媽就站在這片沙漠前。她和沙漠之間隔了一堵無形的牆,就好像她正在黑暗的電影院裏,麵前是一塊巨大的屏幕,屏幕裏正放著沙漠的風光片。
沙漠裏走來一個人,開始是一個黑點,待她走近時,才看清那是一個穿著土布農服的老太太。她滿頭的銀發,臉上卻沒有一絲皺紋,走起路來有著說不出的雍容華貴。
老太太走到近前,隔著屏幕,憐愛而又嚴肅地看著姚媽媽說:“我家的雪兒呢?她怎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