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站在地下空間邊上,提議道:“現在工程師正在準備,我們去地下空間,看一下鑽機的樣子。”


    周宇同意道:“王主任對這個事情好奇,我們就去地下空間參觀一下。


    但這裏邊的設備不能啟動,為了保證安全,地下空間不會讓人進入。”


    地下空間就是一個巨大的金屬屋,在地麵上隻留下直徑1米5的圓孔,用金屬蓋蓋上,有梯子通向地下空間地麵。


    周宇、賈雲和王大山三人順著梯子爬到距離地麵50米的地下空間。


    這是一個占地60平方米的空間,也就比客廳稍大一些。


    這裏麵有兩個帶有機械手臂的智能工業機器人。


    它們旁邊放著直徑大約20厘米,長度5米的金屬管。


    金屬管邊上有一個長度兩米,直徑30厘米,前方帶有鋸齒刀盤的設備。


    賈雲介紹道:“這個就是鑽機和固定聚矽苯乙烯材料的金屬管。”


    他介紹的同時給周宇示意,鑽地工作準備已經完成。


    周宇對王大山說道:“王主任,我們鑽地工作即將開始,現在應該退出這個地下空間。”


    王大山反應過來,帶有歉意的說道:“真是不好意思,影響你們工作,我這就走。”


    他們一起返回地麵,來到指揮室,地下空間上方的金屬蓋立刻封死。


    “鑽地作業開始。”周宇吩咐道。


    他和王大山兩人來到虛擬空間,在這裏可以清晰看到鑽地的整個作業過程,超級計算機通過前方反饋的數據,對整個過程進行模擬。


    賈雲接過指揮權,開始命令工程師啟動鑽探工程。


    “鑽地作業啟動。”


    賈雲一聲令下,智能工業機器人把鑽機扶正,讓它與地麵垂直,對準好方向後,開始啟動鑽機。


    鑽機好像一輛強勁的小汽車,飛快的撞入地殼中,從鑽機的尾巴那裏出現泥土粉末,被撞擊連接的真空管道吸到地麵上來。


    虛擬空間中還浮現出鑽機的介紹。


    鑽機采用超導電纜供電,它功率達到5萬千瓦,可以輕易粉碎岩石和各種金屬。


    每分鍾能掘進100米,如果不出意外,20天左右轉機就可以鑽到地幔層。


    鑽機帶有智能維修功能,出現小問題自身就可以處理好,遇到大問題隻能報廢。


    鑽機的刀盤采用記憶金屬製造,它的耐磨性和韌性非常高。


    從虛擬空間中能看出,鑽機掘進的速度非常快,從地麵上撞擊傳輸過來的土堆也能看出來它的速度。


    王大山從虛擬世界中看到,星火科技48台鑽機開始同步鑽孔。


    他有些擔憂的詢問道:“周宇先生,你們不經過現實檢驗,直接48台鑽機一起行動,你們有把握獲得成功嗎?”


    周宇自信的說道:“我們科學家經過長時間驗證,考慮到數萬種情況,製定100多套預案。


    鑽機遇到問題,可以快速排除解決,我們不可能一個鑽井一個鑽井的試驗,那樣太麻煩,需要耗時很長時間。


    我們有把握至少成功一半,這已經很值得拚搏一下。”


    他們正在聊天時,鑽機已經鑽到500米深。


    智能工業機器人拿出一個一頭封閉的金屬管,把聚矽苯乙烯材料放在金屬管中。


    智能工業機器人又拿出一個中空的金屬管,把這個金屬管一頭對準前方的金屬管。


    它們嚴絲合縫的接在一起,就好像一根無縫鋼管。


    智能工業機器人再次把一段聚矽苯乙烯材料放在金屬管中,並向下緊緊壓實。


    王大山看到智能工業機器人這個動作,他有些詫異的問道:“周宇先生,你們不是直接鑽完通道,再向下放入金屬管道。


    怎麽現在剛鑽500米,就把這些金屬管道放下去,這樣不是影響鑽機運輸材料。


    金屬管隻留下一個小空隙,鑽機鑽完通道之後也拿不回來。”


    周宇看到王大山很迷茫,他簡單解釋道:“我們必須在掘進的同時放下金屬管,要不然這個通道太窄,很容易出現塌方。


    鑽機本來就是一次性產品,它一旦鑽到地幔層,就會被高溫岩漿燒毀。


    哪怕是通道不坍塌,等鑽機鑽到地幔層,岩漿上湧也會堵塞通道。


    必須要讓金屬管緊跟著鑽機,它裏麵是聚矽苯乙烯材料,可以快速導出熱量,維持金屬管的溫度,讓它不達不到熔點。”


    王大山恍然大悟道:“是我考慮不周,不可能等通道鑽完再放下金屬管,畢竟將近3000公裏的路程,誰也不知道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還有岩漿這個重要因素影響,金屬管必須緊跟著鑽機行動。”


    周宇盯著金屬管下探的位置,這些5米長的金屬管組裝成極長的金屬管道。


    它的硬度卻非常出色,連接接口也十分穩固,不會因為通道坍塌造成的擠壓,直接把連接地方壓斷了。


    金屬管采用強磁場連接,可以在短時間內緊緊吸附在一起。


    金屬管材料具有同種材料間的分子高擴散性。


    固體材料分子擴散作用非常緩慢,液體和氣體卻極為迅速,它們可以瞬間融合在一起。


    但組成金屬管的材料,在同種材料之間分子擴散速度極快,隻是略遜色於液體,隻需要一分多鍾,斷口的分子就會完成擴散,形成一個整體。


    周宇觀察一段時間後,他就和王大山主任離開。


    預計鑽到地幔層,需要20天左右,他們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再來到地熱能源基地等待結果。


    周宇離開地熱能源基地,賈雲指揮工程師們,持續跟蹤鑽機和金屬管道的狀態。


    地殼鑽探工作是一個高難度的工程,不是準備充分就能一帆風順。


    他們很快遇到了第一個難關,通道滲水。


    這是一個地下暗河分支,底殼中水含量非常充沛。


    鑽機把岩層土壤粉碎,就會變成泥漿,直接堵塞鑽機。


    賈雲啟動好多預案,都沒有明顯的效果,最後他下定決心。


    通過智能工業機器人推動金屬管道,硬生生把鑽機往下砸,直接砸過泥漿層。


    第二道難關是流沙層,細碎的流沙被鑽機吸走,從周圍又補充上來。


    他們隻能耽擱時間,緩慢在流砂層掘進。


    賈雲一直盯著鑽機的運行,不斷攻克遇到的各個難關,他連春節都沒有回家,期待著鑽地成功。


    元宵節剛過,賈雲就知道他離成功已經不遠。


    因為從聚矽苯乙烯材料反饋上來的溫度,金屬管道前頭已經高達2000攝氏度,在掘進幾公裏就能到達地幔層。


    地殼因為地幔層的壓力,也都屬於硬質岩石,這是鑽機非常喜歡的岩層,賈雲知道自己成功的幾率很大。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科技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學霸的科技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