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科研中心會議廳內,周宇、馮雲德等藍海項目相關科學家,還有特別邀請的建築學家,社會學家等相關專家一起,共同討論水上城市的規劃。


    馮雲德最先開始介紹道:“我們的水上城市總承載質量為300萬噸到1000萬噸。


    包括海底水凝性膠體在內,占地海域大概在1000平方公裏左右,差不多是一個小縣城的區域。


    它能承載20萬左右的人口正常生活。


    水上城市的特點也決定這個城市的建築最好不要超過20米,使用的建築材質是輕便型建築材質。”


    眾多專家不斷根據水上城市的特點,探討這個城市的規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的方案千奇百怪。


    周宇看到這種討論方式,需要浪費很長時間,他直接提議道:“第1座水上城市,主要是驗證水上城市的功能,不會開展複雜的水下作業。


    主要目的是讓水上城市具有自我循環功能,最重要是衣食住行可以自行解決,主要發展第一產業。


    以這個目標來規劃整座城市的藍圖。”


    一座城市想要生存下去,要能提供市民們生存的必需品,衣食住行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


    更高端的必需品就是娛樂、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麵。


    王曉曉看著大家,臉上充滿自豪的神情說道:“我們基因研究院可以解決最重要的糧食問題。


    我們通過基因編輯手段,開發出能在海麵上種植的糧食作物和方便水箱養殖的魚類。


    這些食品種類豐富,可以為水上城市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不需要外部供給。”


    周宇讚許道:“王主任的項目非常出色,有了充足的食物,就能解決水上城市最棘手的問題,水和食物能解決,剩下的問題都不算困難。”


    有基因研究院提供的食物獲取方案,水上城市的食物和水的供應問題就徹底解決。


    海水淡化工廠可以為水上城市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


    水和食物解決,水上城市就基本解決自給自足,哪怕是因為特殊情況與外界斷開聯係,他們也能堅持很長的時間。


    劉景笑著說道:“現在中微子通信衛星已經能覆蓋華夏所有地方。


    我們機械研究院研發出兩棲智能機器人,它們可以在淺水中行動自如。


    他們采用有機高分子材料製造,材料本身的硬度強,密度低質量輕,正適合水上城市這個場所。


    有人工智能湘華進行指揮,智能機器人可以作為水上城市的清潔工,可以作為水上城市的教師,可以作為水上城市的醫生。


    隻要部署少量的管理人員和醫生教師,就能構建出水上城市的公共服務。”


    專家們針對水上城市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特點。


    考慮到海上的自然環境,再根據水上城市漂浮在海麵上,會根據海平麵狀態略微起伏的特點,他們設計水上城市的建築格式,規劃水上城市各個區域。


    水上城市具有一定坡度,它中間較高,四周較低。這是為了盡快排出降雨導致的城市積水。


    大海上經常風雨交加,海洋也風高浪急,哪怕是水上城市浮力材料高出水平麵兩米。也經常會有海水倒灌進水上城市。


    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決定水上城市和陸地城市本質上的差別。


    人們在水上城市生活,必須佩戴仿生魚鰓,防止因為海水倒灌或意外掉入到水中,造成溺水現象。


    人們隻要佩戴好仿生魚鰓,布置在水上城市周圍的水陸兩棲智能機器人,可以快速反應過來進行救援。


    水上城市所有建築風格都不是棱角分明,而是采用圓弧狀過渡。


    就是為了防止海水倒灌,把人意外衝走撞到建築物上,造成二次傷害。


    水上城市有自己獨特的衣服,這種材質是有機高分子材料聚醋酸戊二酯防水透氣纖維製造而成,藍海項目的重要發明之一。


    它製成的衣服叫防水服,這種防水服具有透氣防水的特點。


    穿著防水服很舒適,又可以防止水灌進衣服內。


    現在二氧化碳生成乙烯,再製造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水上城市有自己的防水透氣纖維工廠,可以生產各種形式的防水服,價格十分便宜。


    水上城市的建築一般為三層建築,高度在12米左右。


    最底層是高度5米的鏤空樓層,這一層隻放物品或是飼養一些家庭寵物,不住人。


    超級浮力材料會隨著海上的風浪略微起伏,海麵上風大雨急,十幾米高的風浪也十分常見。


    這種鏤空樓層主要是方便雨水和海水通過,它還是由液壓梁柱組成,通過液壓機械的調節,讓居住在樓房裏麵的人,感知不到超級浮力材料的上下波動。


    樓房的樣式也和陸上樓房不同,樓房建築是高分子混合材料,質量十分輕,防水性能也很出色。


    樓房樓頂不是平的,它是間房的構造,方便雨水或海水快速從房頂流淌下來。


    水上城市的整體規劃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位於城市的中心。


    比如民居、管理機構、醫院、學校。


    較為重要的場所接近市中心。比如食品加工工廠、科研中心、海水淡化工廠、各種工業工廠。


    最外層是一些功能性設施和娛樂性設施。


    比如防浪堤壩、城市公園、動物園等設施。


    水上城市的交通設施,也極具水上城市的特點。


    交通工具隻有電動汽車和軌道列車兩種。


    電動汽車是水陸兩棲電動汽車,它不是隻能在路上行駛,可變履帶輪還能變成螺旋槳,在水裏麵行駛,最大潛深深度是10米,但水陸兩棲電動汽車一般隻在水麵上行駛。


    軌道交通是用管道全封閉的地鐵,沒有采用磁懸浮。


    磁懸浮需要在軌道上布置磁懸浮設備,它是大電流的設備,一旦水上城市海水倒流,如果發現漏電現象,那就是在水中電人。


    地鐵也使用粒子電池供電,但粒子電池卻在地鐵車廂中,哪怕是海水倒灌進來,也有足夠的時間切斷粒子電池電源。


    周宇看到水上城市基本規劃基本完成。


    這隻是在紙上談兵,實際情況還需要根據第1座水上城市試驗的情況,發現問題之後再針對性改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科技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學霸的科技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