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再次發射宇宙飛船。


    五名航天員替換已經在太空站工作半年多的三位航天員,杜龍、孔德陽、王彤。


    華夏媒體全麵跟蹤報道航天員替換,這是華夏第一次在太空站輪換人員。


    3月6日下午5:00,隨著巨大的宇宙飛船降落在指定地點,三名航天員正式回到地球。


    三名航天員隻是出艙後衝著攝像機擺了擺手,打了打招呼。


    他們就被飛行汽車緊急送往星火科技醫學實驗室。


    陳瑾、王曉曉和國家派來的知名醫療專家,開始對航天員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測。


    他們在太空站居住了半年以上,這是為了測試人體遠離地麵長時間生活,人體健康的具體變化情況。


    周宇看到三位航天員神色有些緊張,他知道任何人被很多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圍觀,做各種不明所以的檢查,心裏都會產生緊張情緒。


    他連忙安慰道:“你們不要擔心,不是你們身體因為在太空的生活出現病變,在太空站的生活不會讓你們留下病根。


    我們是收集你們細胞的變化,人體適應性很強,長期在某一個地方生活,細胞就會根據環境改變。


    找到細胞變化的規律,就能有效的針對,為以後航天員生活做更加舒適的安排。”


    杜龍一副英勇就義的表情,咬著牙說道:“請你們放心,我的思想覺悟很高,哪怕是捐獻器官都沒有問題,你們認真檢查我的身體情況。”


    航天員培訓基地主任宋寧聽著杜龍這麽說,他語氣溫和的解釋道:“你們真的不需要擔心,這就是常規檢查而已,每一個航天員回來之後,都要履行這種檢查程序。


    你們身體如果真的出現問題,我們也會照實通知你。


    進行徹底的檢查,還能有效避免身體被病情耽誤,真的沒有患上某些疾病,那不是皆大歡喜。”


    權威醫生和生物科學家開始對三個航天員的身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從基因的狀態到細胞的狀態,從器官的功能到人體係統的協調,無一錯漏。


    3月8日,周宇、馮海、宋寧三人聽取航天員的檢查報告。


    陳瑾負責給他們宣讀這份由數百位權威專家經過詳盡檢查,共同合作編寫的報告。


    “三位航天員的身體從醫學角度來說,他們狀態是健康,他們沒有患有任何疾病。”


    宋明聽完之後,表情放鬆下來,他其實心裏很緊張,就怕航天員患有無法挽回的重症。


    這些航天員都是他培養出來,看著他們為華夏的航天事業而努力。


    給國家做奉獻的同時,自己還患上某些疾病,那就太讓英雄傷心了。


    航天員在太空站長時間居住,真的患上某些疾病,那也是對航天事業重大的衝擊。


    正在蓬勃發展的航天事業,就可能因為這個發現,蒙上了一層陰影。


    “三位航天員隻是身體沒有達到患病的程度,他們在太空站生活了半年,身體也出現了某些變化。


    航天員培訓基地對航天員都有詳細的檢查,我們已經獲取到他們在航天員培訓基地生活的健康資料。


    通過這些資料與現在他們身體情況的對比,發現了航天員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陳瑾的話,讓眾人心中的擔憂又提了起來。他們等待著陳瑾的具體結論。


    “人體真的很脆弱,三位航天員的身體都很棒,隻是在太空站生活了半年,身體就發生了某些略微的改變。


    三位航天員紅細胞已經發生了變異,紅細胞運輸氧氣的效率加快。


    航天員在真空狀態,采用航天服供氧的方式。


    工業化生產的氧氣肯定和空氣的成份有差別。


    我們隻是盡力調節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比例,又填充一些氮氣和水蒸氣作為補充成分。


    人體已經感知到航天員的氧氣缺乏,紅細胞開始加快向各個組織運輸氧氣。


    這就導致航天員的某些器官,氧氣開始過飽和,對外表現是它們有些亢奮,但組成他們器官細胞的壽命,已經沒有正常人的細胞壽命長。


    三位航天員的基因正常,沒有發生特別的變異現象。


    但三位航天員的癌細胞產生速率比原來要高5倍,還好他們的免疫係統沒有問題,產生的癌細胞都被免疫係統殺死。


    因為太空站的重力較低,三位航天員的骨密度出現減弱現象。


    現在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如果長時間生存在重力不如地球的區域,骨密度會持續降低。


    最後導致骨骼無法為身體提供有效的支撐,髒器可能出現損傷,跌倒之後就可能引起骨折。”


    周宇聽到陳瑾的介紹,他絲毫不感到意外,道:“這些影響我們以前就能預料,科學家已經做出完善的闡述。


    這是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太強,才會導致這些問題出現。


    現在還無法有效的解決這種現象,但這隻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這些變化還不足以影響航天產業發展。”


    陳瑾再次看向手中的報告,語氣沉重的說道:“這些你們可能早已經預料,不會因此而感到意外,它隻是證明我們的人體很脆弱,完全不適合生存在地球之外的環境。


    甚至地球上的某些極端環境,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忍受。


    我們這次專家通過基因細胞聯合檢測方法,發現以前歐美科學家沒有發現或是他們沒有公布的問題。


    航天員在太空站生活半年,身體已經無法分化出合格的生殖細胞。


    他們體內的生殖細胞活性極低,根本無法形成胚胎。


    我們科學家結合航天員的身體分析,找到產生這個問題的具體原因,這是航天員身體產生應激反應。


    在這種狀態下,人是無法繁育後代。


    但這是一種可逆的變異,隻要在地球上平穩生活一段時間,就會恢複過來。”


    馮海滿不在乎的說道:“這種問題根本不是問題,航天員是為了工作,談戀愛都不允許,哪有人會在太空站裏麵生孩子。”


    陳瑾擺擺手,嚴肅的說道:“其他問題才是小問題,這種問題才是大問題。


    難道我們隻是在太空站上生活,今後登陸月球、登陸火星,或是乘坐宇宙飛船進行星際航行。


    必須要確保種群的正常繁衍,才能穩定人心。


    我們總不能依靠克隆人來開發宇宙,這種事情應該早發現早解決。”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科技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學霸的科技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