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成了一株野草?!”</p>


    楊遇安頗為無語。</p>


    不過好歹是找到了現世所在,他當下便準備讓仙子再度施展“神足通”,將自己本體傳送過去。</p>


    哪知已經百試百靈的神足通,這次居然不能成功。</p>


    “江都淨土與現世的距離太遙遠了,遠遠超出預計。”瓊花仙子無奈道,“傳送元神尚可,但直接傳送你本體,還需要更多功德水。”</p>


    “還要更多?”</p>


    目前真香河儲量,經過之前一段迅猛提升後,基本穩定在河道五分一的高度。</p>


    五分之一條河,竟還不足以將他本體傳送回現世。</p>


    這個難度有些出乎預料。</p>


    “那你預計需要多少功德水?”</p>


    “估計得三分之一的河道儲量。”瓊花仙子道。</p>


    “從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可有些難辦了……”</p>


    瓊花仙子每日穩定轉化功德水,理論上功德水是源源不絕的。</p>


    但與此同時,功德水還得用於每日修煉,澆花,施展‘神足通’,以及抵禦苦海侵蝕。</p>


    特別是後者,隨著獨孤加羅沉淪苦海,消耗猛然大增。</p>


    故意當下隻能勉強維持一個收支平衡。</p>


    想要增加存量,隻能設法減少消耗。</p>


    但就算他從現在開始不修煉、不澆花,這依然需要漫長時間積累。</p>


    畢竟抵禦苦海侵蝕淨土才是功德水消耗的大頭。</p>


    而他已經四五個月沒吃沒喝,身體堅持不了太長時間。</p>


    “想要增加存量,必須開源節流。既然節流不可取,隻能從開源上想辦法了。”</p>


    ……</p>


    再次傳送元神到現世,沒有任何意外,楊遇安發現自己仍舊附身一株野草。</p>


    仙子對此有所猜測。</p>


    “神足通,心念具足暢通,以心顯於世,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傳送術。”</p>


    “簡而言之,不是我直接將你傳送至某處,而是我心念先去到某處,然後你才能跟隨去到我心念所達之處。”</p>


    瓊花仙子解釋道。</p>


    “而我本是仙界的花草植木,顯世為一株野草,符合我的本性,消耗也是最小的。”</p>


    “難怪我的元神一直附身在野草中,無法離開,原來那草便是仙子你在凡世的‘應身’。”楊遇安想起釋家的一些說法,若有所悟。</p>


    “這下還真是落地成草了……”</p>


    想要開源,必須繼續擴大“瓊花”在現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p>


    不過身為一株野草,想要實現這一點,難度不是一般的大。</p>


    別說無法自由行動了,他甚至連自己居於現世哪個地方都搞不清楚。</p>


    隻能被動等待行人路過,最好是已經開全了儀同八識,雙方才有一絲絲可能交流上。</p>


    這無疑是守株待兔,相當被動。</p>


    ……</p>


    三天後,楊遇安仍未等到可以交流的活物。</p>


    存身的小草在烈日曝曬之下,即將枯死。</p>


    “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確定這次來了一處特別幹旱的地方……雖然這樣的地方多了去。”</p>


    就在元神即將隨草凋零之際,附近終於傳來了腳步聲。</p>


    楊遇安頓時精神一振,感知全開。</p>


    原來是一老一少兩個衣衫襤露,麵有菜色的饑民。</p>


    因為太久沒東西下肚,兩人不得不扒樹皮挖草根以充饑。</p>


    窸窸窣窣地嚼了一輪草根,大概是肚子舒服了一些,兩人有氣沒力的癱坐地上,嘴上仍不住埋怨。</p>


    原來兩人本是齊郡農戶。</p>


    因為這些年水旱災荒不斷,維持生計十分艱難。</p>


    偏巧自今歲起,皇帝為了遠征高麗,下令舉國就役,掃地為兵,致使他們家中壯丁盡去,耽誤了農時,田地荒蕪。</p>


    年少那個若非腿腳殘疾,恐怕已經死在遠征路上。</p>


    家中餘糧見底,而催收糧稅的官吏卻仍不肯通融,將他們僅存活命的口糧都搶走。</p>


    兩人隻得離家逃荒。</p>


    “我聽人說長白山出了一位知世郎,專殺官兵,救濟鄉梓,眼下已經轉戰到齊郡附近,要不咱爺倆投奔他吧?”年輕饑民提議道。</p>


    “你要去當賊?”年老饑民語氣微微不滿,“那咱家裏的永業田不要了?”</p>


    “那田無人耕作,卻還要上稅,要來何用?”年輕饑民不以為意,“況且咱爺倆這一逃,那田怕是已經被鄉中富戶強占去了。”</p>


    “話雖如此,可咱們家三代都是良家子,這一落草為寇,身份可就汙了……”</p>


    年老饑民仍有不舍,父子兩人一時爭執不下。</p>


    不久,又有一群饑民過來草地覓食,兩人發現都是同鄉出來的,很快就攀談起來。</p>


    年輕饑民趁機再度提出投奔知世郎,沒想到這些同鄉大都打著類似主意,紛紛響應。</p>


    其中一位對知世郎的事跡相當熟悉,眉飛色舞對眾人道:“那知世郎王薄起兵之時,曾寫下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我記得當中有幾句這麽唱——”</p>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p>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p>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p>


    在場眾人全都饑腸轆轆,聽到獐鹿牛羊等肉食,全都眼放青光,連吞口水。</p>


    聽到貪官酷吏要來,想起這些年家中被官府壓榨日漸破敗的景象,都是又怕又恨。</p>


    又聽到此歌號召人提刀殺向軍官時,微微一驚,而後卻莫名感覺胸中積鬱多時的一股氣,彷佛找到了一個宣泄口。</p>


    </p>


    待聽到最後兩句時,這些宣泄也達到了極致。</p>


    是啊,橫豎不是客死遼東便是在餓死在災荒,既然如此,何不在家門口揭竿而起,殺出一條生路。</p>


    當下眾人紛紛從地上爬起,高唱著歌謠,去投奔知世郎。</p>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p>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p>


    ……</p>


    “原來,楊廣已經開始遠征高麗了。”</p>


    “王薄已經起事……亂世終於要來了”</p>


    元神破滅後,楊遇安複盤這次探索所得。</p>


    知世郎王薄,在隋末群雄之中並不出眾,也沒有什麽特別亮眼的戰績。</p>


    但楊遇安記得此人,是因為王薄是第一個明確起兵反隋的“群雄”。</p>


    所謂“首義”之人,自然容易被後人記住。</p>


    因為楊廣罔顧民生,執意多番遠征,自王薄之後,起義之勢在山東河南各地迅速蔓延,很快就變得不可收拾。</p>


    “或者我也可以模彷‘知世郎’的做法,趁著民心思亂之際,擴大瓊花的名聲?”</p>


    懷著這個想法,楊遇安再次讓仙子帶他的元神去齊地。</p>


    但他很快發現並不可行。</p>


    齊地兵荒馬亂,災害不斷,民眾全都缺衣少食,哪裏有空關注一株地上小草說教?</p>


    根本就是第一時間挖出來充饑。</p>


    被人塞到嘴裏嚼了幾次後,楊遇安徹底放棄在齊地宣揚瓊花名聲的思路。</p>


    “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人誠不我欺也。”</p>


    “隻能往西往南邊發展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浩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浩真並收藏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