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眾賓客酒酣之際,不知是誰先提起李唐南下之戰誰是軍功第一話題,然後有人支持世子隴西公李建成,有人則支持敦煌公李世民,雙方各執一詞,誰都不服誰,便漸漸爭吵了起來。</p>


    一名支持李建成的文士放言道:“隴西公自拿下西河郡後,未曾有一日卸下鎧甲,也未曾有過一敗。從太原到大興,隴西公每戰必在,每戰必捷,論起軍功誰能出其右?”</p>


    李建成因為參與了最後奪取大興城的戰鬥,軍功穩壓李世民一頭算是軍中共識,所以哪怕李世民是今日宴席主人,這番言論仍舊贏得不少賓客讚同。</p>


    “這位是王珪王叔玠,出身太原王氏,其大父曾任南梁尚書令,乃是名門之後。”杜如晦悄聲跟楊遇安介紹此人,“隻可惜其叔父曾參與昔年漢王之叛,不得不隱居終南山蹉跎十數載,直到此番唐國公入關,方才重新出山。”</p>


    “今日是李二郎的主場,他這般來生事,看來準備投李唐世子的門路了。”楊遇安了然頷首。</p>


    正如楊遇安所言,今日是李世民的主場,王珪等人挑事,李世民這邊的人自也不甘示弱。</p>


    便見李世民右側首席的一名中年文士霍然而起,與王珪針鋒相對道:“隴西公勝仗雖多,然觀其南下之戰,除卻西河郡是與敦煌公一同打下,其餘各戰,多是以穩守為主,極少主動出擊。至於大興之戰,與其說是隴西公的戰功,不如說是唐國公深得關中民心,加上運籌帷幄,以泰山壓頂之勢破城,而非個別將校攻略之功。”</p>


    “反觀敦煌公,南下路上多是負責前出掃蕩,迂回奇襲。譬如前番攻略大興,若無敦煌公早早掃蕩幹淨渭北,又解決了阿城之患,哪裏有後麵大軍對大興城的壓頂之勢?”</p>


    “攻城掠地的難度本就在守城之上,你等隻論勝數,卻不仔細計較每一戰的區別,實在有失偏頗!”</p>


    這番言論立即得到李世民一派的附和。</p>


    “長孫輔機,你是敦煌公的內兄,又在他麾下任事,自然會偏幫他!”王珪等人見說不過他,便改而拿對方身份說事。</p>


    原來這位文士正是李世民妻子的同母兄長孫無忌,早在李世民路經渭北的時候就已經投靠李唐,被李淵任命為渭北道行軍典簽,輔助李世民掃蕩渭北。</p>


    楊遇安早年跟元德太子楊昭推薦的“淩煙二十四英才”就包括此人,自然早就認得。</p>


    </p>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出身好就是占便宜,仗著各種親族關係就能將各式人才收入麾下。</p>


    楊遇安當年借著太子楊昭的名頭,也不過隻有一個魏征算上徹底挖到麾下而已。</p>


    杜如晦目前看來可能也算一個,還需要進一步驗證。</p>


    “也罷,諸君既然信不過長孫某,那何妨問一問京師中的名士?”</p>


    言罷長孫無忌指著席間一名約莫三四歲的文士道:“玄齡,你曾任隰城縣尉,想必也是知兵事的,你來說說,此戰誰軍功第一?”</p>


    此人楊遇安有些麵生,但聽到長孫無忌介紹,便猜到這位也是自己當初列出的“淩煙二十四英才”之一的房玄齡,與杜如晦並稱“房謀杜斷”,是個善於出謀劃策的主。</p>


    當下注意力立即落到此人身上,想看這位當世一等一的謀士如何救場。</p>


    隻可惜尚未等房玄齡開口,王珪等人再度嗆聲:“長孫輔機,你別想在王某麵前耍心眼,你道我不知房玄齡也在渭北投靠了敦煌公?你們根本就是一路人,何必假裝什麽公允!”</p>


    王珪的資曆備份高於房玄齡,他這一開聲,後者當下不好再辯駁。</p>


    畢竟他投靠李世民是不爭的事實。</p>


    但到底是心思機巧之人,長孫無忌有意在李世民抬舉他房玄齡,自然不能什麽都不做就坐下,當即目光一轉,而後落到旁邊不遠的另一位文士身上。</p>


    那人才學、出身不下於他,私下裏他常常與對方接觸,對天下局勢的看法頗多相似之處,因而視為同道,多次向李世民推薦此人。</p>


    “克明,你是有名的京兆才子,這些年時常出入東宮為代王講學,與隴西公和敦煌公皆無交情,不如就由你來說句公道話?”</p>


    此言一出,全場目光頓時轉到杜如晦身上。</p>


    他雖是白衣之士,但正如房玄齡所言,大家都知道他是代王楊侑座上賓,確實算得上一個頗有名氣且兩不沾的中立人物。</p>


    李世民早就聽房玄齡誇讚過此人才識,當下也目光炯炯看來,麵含期待。</p>


    便見杜如晦施施然對眾人拱了拱手,不緊不慢道:“杜某認為,此戰首功,既非隴西公,也非敦煌公。正如剛剛長孫典簽所言,此戰由始至終都是唐國公在背後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唐公是帥,餘者皆為將。誰居功至偉,一目了然,諸君還有什麽好爭的?難不成還有當兒子的跟父親爭功的道理?”</p>


    “哈哈哈哈哈……杜克明啊杜克明,你說話如此圓滑,誰也不得罪,倒也不負‘才子’之名!”王珪嗤聲大笑。</p>


    杜如晦卻仿佛聽不出對方話中譏意,隻是微笑拱手以對。</p>


    房玄齡倒沒意外杜如晦會如此圓滑應對,但總感覺對方話中有未盡之意,便進一步試探:“統帥之功當然是屬於唐公的。但在唐公之下,諸將之間又該如何分個高低呢?”</p>


    杜如晦仿佛就在等著房玄齡這一問,不假思索接話道:“唐公之下,首功也非隴西、敦煌二公。”</p>


    “哦,那克明以為首功是誰?”這次問話的是上首的李世民,作為年輕人,心性再沉穩也免不了與人攀比爭高。</p>


    其餘人也紛紛投來好奇目光。</p>


    如果說剛剛杜如晦說話圓滑兩不得罪,那此時的論調卻陡然反轉,兩邊都要得罪了。</p>


    便見杜如晦從座上站起,對著身邊一個年輕男子躬身一拜,道:“唐公之下,此戰首功,當數江寧公!”</p>


    噗!</p>


    正在埋頭吃瓜的楊遇安聞言,差點沒將嘴裏的酒水噴出。</p>


    你們好端端的爭功論勝,怎麽就突然扯到我楊某人頭上了?</p>


    是我平日行事還不夠低調?</p>


    這時場間眾人也被杜如晦這個說法所驚到,紛紛嘩然。</p>


    江寧公楊遇安的名頭大家還是知道的,江南道門第一人種花客嘛,江湖有名的大俠,多少都聽說過。</p>


    此番千裏投靠李唐,更是讓他的名聲又更響亮的了一些,但也僅限於此,怎就力壓李淵二子,成為李淵麾下戰功第一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浩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浩真並收藏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