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沙盤推演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種瓊花二十年 作者:姬浩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李世民扮演的唐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摸到了李靖方的地盤,趕在後者反應過來前成功搶下一座小城作為立足據點,先下一城。</p>
秦公府麾下屬吏紛紛鼓噪起哄,以期打擊敵方士氣信心。</p>
沙盤推演畢竟不是真實戰場,對方主帥就站在麵前,雖然不能“斬首”,但以言語幹擾心態還是能做到。</p>
隻可惜眾人很快失望發現,這個方臉中年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暫時也看不出有啥行軍打仗的天賦,但氣度確實十分沉穩,目光始終專注於戰局,手中算籌翻飛,執筆記錄不停,絲毫不為場外冷嘲熱諷所觸動。</p>
李淵等人見狀不由微微點頭,至少為將者臨危不亂的氣度,李靖是有那麽幾分了。</p>
這之後,李世民以第一座城為基礎,繼續發揮騎兵奔襲的優勢,轉眼之間,又連下三城。四城連成一體,如同四根釘子狠狠紮進李靖的地盤內。</p>
直到此時,李靖大軍方才徹底調動起來,開始向唐軍壓上來。</p>
但先失四城的情況下,作為防守方的優勢便已經丟失大半,原本穩穩的防守戰不得不轉入雙方的拉鋸戰。</p>
“隴西自古多精騎,這李藥師不知是不熟悉薛舉軍況還是隻想著據城而守,居然沒有第一時間派出薛舉的前鋒騎軍纏住世民,反而將大量精力浪費在調動中軍步卒之上,以至於失去先機。”李淵對自己兒子和敵方狀況十分了解,迅速作出點評,“若對上尋常將帥,他如此操作倒不失為穩重之法,符合‘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傳統用兵之道。”</p>
“但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世民用兵向來不拘一格,每每有出人意料之舉。若李藥師還是照本宣科那一套,隻怕會敗得更快。”</p>
接下來的戰況仿佛在驗證李淵的判斷,李靖統帥的薛舉大軍雖然兵力占優,但多是行動緩慢的步卒,且又分散在各處城池之內,單獨一城兵力其實不多。</p>
李世民顯然不是個喜歡悶頭死磕堅城的主,幹脆將騎兵調集一處,充分發揮騎兵奔襲機動優勢,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趕在李靖援軍到來之前將落單的城池各個擊破。</p>
而李靖大軍為了救援四處疲於奔命,根本無瑕考慮反擊唐軍,局麵相當被動。</p>
終於,經過一刻鍾的“漫長”拉鋸,唐軍搶回扶風大半地盤,兵鋒直逼薛軍中軍大營。</p>
而後者損兵失地,眼看就要被李世民“將軍”。</p>
但就在此時,本已占盡上風的唐軍攻勢戛然而止。</p>
李世民不但沒有繼續往前奪取最終勝利,反而拋下大量好不容易拿下的城池,以一種近乎於丟盔棄甲的速度往後方飛速撤退。</p>
如此反常舉動,不但旁觀者大呼不解,就連李靖也微微詫異。</p>
李世民卻抬頭問他一句:“你的前鋒騎軍去哪了?”</p>
李靖嘴巴微張,驚訝更勝先前:“秦公發現了?”</p>
“剛剛看出來了。”李世民悶哼一聲,神情頗為複雜,既有驚駭也有懊惱。</p>
“……好眼力。”李靖目光同樣複雜。</p>
“可恨沒能早些發現。”</p>
“再早靖怕是隻能投子認輸。”</p>
兩人仿佛天書一般的對話,眾人聽得雲裏霧裏。</p>
好在接下來,李靖一直隱藏的暗手陡然亮相,眾人終於跟上了二人的思路。</p>
原來李靖並非不知薛舉麾下精騎的威力,而是從一開始就將騎兵隱藏起來作為暗手,用看似笨拙的中軍步卒迷惑對手,讓李世民以為有可乘之機。</p>
當李世民在屢戰屢勝的假象鼓舞之下,漸漸陷入步卒與城池組成的海洋大海之時,李靖手中的騎兵已經在悄無聲息間完成了數百裏的大迂回,跑到了唐軍後方。</p>
隻差最後一點,就能截斷唐軍糧路。</p>
若此舉成功,李世民先前的戰果將全部付之東流,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大後方的京師。</p>
“以正合,以奇勝,這個李藥師有點意思……”李淵雖然被打臉,但不至於為此斤斤較計,反而驚喜於麾下居然有如此帥才。</p>
接下來,雙方攻守易勢,唐、薛二軍的騎兵圍繞唐軍後方糧道展開了一場百裏追逐戰。</p>
最終雙方在一處平地上遇上,以李世民騎兵全軍覆沒,主帥逃回城池而告終。</p>
但李靖一方殘餘的少量騎兵已經不足以對唐軍糧道構成致命威脅,所以也難言勝利。</p>
而沒有了騎兵參與,戰局便回到了緩慢的步兵、城池拉鋸戰,最終雙方在一人占據扶風一半地方的情況下,握手言和。</p>
對於這樣的結果,心高氣傲的李世民自然不能接受,而李靖也感覺有些意猶未盡,於是請示過李淵後,兩人即刻展開第二輪交鋒。</p>
有時李世民扮演唐軍,李靖扮演薛軍,有時候則反過來。</p>
雙方連著推演四場,各有勝負。但不管誰勝勝負,都隻屬於小勝或小敗,對於大局沒有產生根本性的影響。</p>
所以總體而言算是不相上下。</p>
這時眾人也漸漸看出兩者帶兵風格的差別:李靖更有章法也更穩重,幾乎不怎麽會犯錯,偶爾甚至會有讓人忍不住拍手大讚的妙著,可謂深得正奇配合的精髓。</p>
</p>
相對來說,李世民用兵更加隨心所欲,常常有不合常理的舉動。</p>
但與此同時,他卻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天賦直覺,總能發現敵人防守的漏洞,也總能在危機到來前及早規避。</p>
所以四場下來,李世民就算占得一時便宜也無法繼續擴大勝勢,反被對手漸漸扳回劣局;而李靖就算自覺算無遺策,也總是在關鍵時刻被對手跑掉,功虧一簣。</p>
兩人都漸漸發現,對方恰好都是自己不擅長應付的類型。</p>
棋逢敵手,不外如是。</p>
“秦公天資聰穎,靖平自忖見過無數豪傑,卻鮮有如秦公這般才情橫溢,佩服佩服!”</p>
李靖雖然未勝,距離一鳴驚人還差點意思,但能與如此水平對手激戰,何嚐不是另一種展現自身價值的好機會?所以臉上不見失望,反而對李世民生出惺惺相惜之感。</p>
隻可惜自己已經投入李建成麾下,而且這李二郎跟楊遇安走得太近,他潛意識裏想要遠離。</p>
“你也不差!”李世民微微抱拳,但目光遊離,嘴裏滴咕著什麽“打平就沒法打聽了”之類的絮語。</p>
心思顯然已經不在李靖身上。</p>
這讓李靖莫名有種熱臉貼冷臀的失落感,嗡聲道:“靖有哪裏做到不妥,秦公何妨直言?”</p>
“你沒什麽做得不妥,隻是有件事我要向你求證。”</p>
“秦公且問!”</p>
“我聽聞大業九年某夜,你與丹陽公、齊郡張須陀曾在東都西苑以外景一教高下,可有此事?”</p>
李靖沒想到對方會提前自己深以為恥的往事,但想著當事人之一的楊遇安就在這裏,不好撒謊,隻得抿嘴點頭。</p>
“那夜誰勝誰負?”</p>
你去問你“姐丈”啊,何必來問我!</p>
李靖狠得牙癢癢的,但到底不敢得罪李世民,隻能牙咬切齒道:“丹陽公!”</p>
秦公府麾下屬吏紛紛鼓噪起哄,以期打擊敵方士氣信心。</p>
沙盤推演畢竟不是真實戰場,對方主帥就站在麵前,雖然不能“斬首”,但以言語幹擾心態還是能做到。</p>
隻可惜眾人很快失望發現,這個方臉中年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暫時也看不出有啥行軍打仗的天賦,但氣度確實十分沉穩,目光始終專注於戰局,手中算籌翻飛,執筆記錄不停,絲毫不為場外冷嘲熱諷所觸動。</p>
李淵等人見狀不由微微點頭,至少為將者臨危不亂的氣度,李靖是有那麽幾分了。</p>
這之後,李世民以第一座城為基礎,繼續發揮騎兵奔襲的優勢,轉眼之間,又連下三城。四城連成一體,如同四根釘子狠狠紮進李靖的地盤內。</p>
直到此時,李靖大軍方才徹底調動起來,開始向唐軍壓上來。</p>
但先失四城的情況下,作為防守方的優勢便已經丟失大半,原本穩穩的防守戰不得不轉入雙方的拉鋸戰。</p>
“隴西自古多精騎,這李藥師不知是不熟悉薛舉軍況還是隻想著據城而守,居然沒有第一時間派出薛舉的前鋒騎軍纏住世民,反而將大量精力浪費在調動中軍步卒之上,以至於失去先機。”李淵對自己兒子和敵方狀況十分了解,迅速作出點評,“若對上尋常將帥,他如此操作倒不失為穩重之法,符合‘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傳統用兵之道。”</p>
“但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世民用兵向來不拘一格,每每有出人意料之舉。若李藥師還是照本宣科那一套,隻怕會敗得更快。”</p>
接下來的戰況仿佛在驗證李淵的判斷,李靖統帥的薛舉大軍雖然兵力占優,但多是行動緩慢的步卒,且又分散在各處城池之內,單獨一城兵力其實不多。</p>
李世民顯然不是個喜歡悶頭死磕堅城的主,幹脆將騎兵調集一處,充分發揮騎兵奔襲機動優勢,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趕在李靖援軍到來之前將落單的城池各個擊破。</p>
而李靖大軍為了救援四處疲於奔命,根本無瑕考慮反擊唐軍,局麵相當被動。</p>
終於,經過一刻鍾的“漫長”拉鋸,唐軍搶回扶風大半地盤,兵鋒直逼薛軍中軍大營。</p>
而後者損兵失地,眼看就要被李世民“將軍”。</p>
但就在此時,本已占盡上風的唐軍攻勢戛然而止。</p>
李世民不但沒有繼續往前奪取最終勝利,反而拋下大量好不容易拿下的城池,以一種近乎於丟盔棄甲的速度往後方飛速撤退。</p>
如此反常舉動,不但旁觀者大呼不解,就連李靖也微微詫異。</p>
李世民卻抬頭問他一句:“你的前鋒騎軍去哪了?”</p>
李靖嘴巴微張,驚訝更勝先前:“秦公發現了?”</p>
“剛剛看出來了。”李世民悶哼一聲,神情頗為複雜,既有驚駭也有懊惱。</p>
“……好眼力。”李靖目光同樣複雜。</p>
“可恨沒能早些發現。”</p>
“再早靖怕是隻能投子認輸。”</p>
兩人仿佛天書一般的對話,眾人聽得雲裏霧裏。</p>
好在接下來,李靖一直隱藏的暗手陡然亮相,眾人終於跟上了二人的思路。</p>
原來李靖並非不知薛舉麾下精騎的威力,而是從一開始就將騎兵隱藏起來作為暗手,用看似笨拙的中軍步卒迷惑對手,讓李世民以為有可乘之機。</p>
當李世民在屢戰屢勝的假象鼓舞之下,漸漸陷入步卒與城池組成的海洋大海之時,李靖手中的騎兵已經在悄無聲息間完成了數百裏的大迂回,跑到了唐軍後方。</p>
隻差最後一點,就能截斷唐軍糧路。</p>
若此舉成功,李世民先前的戰果將全部付之東流,甚至還有可能危及大後方的京師。</p>
“以正合,以奇勝,這個李藥師有點意思……”李淵雖然被打臉,但不至於為此斤斤較計,反而驚喜於麾下居然有如此帥才。</p>
接下來,雙方攻守易勢,唐、薛二軍的騎兵圍繞唐軍後方糧道展開了一場百裏追逐戰。</p>
最終雙方在一處平地上遇上,以李世民騎兵全軍覆沒,主帥逃回城池而告終。</p>
但李靖一方殘餘的少量騎兵已經不足以對唐軍糧道構成致命威脅,所以也難言勝利。</p>
而沒有了騎兵參與,戰局便回到了緩慢的步兵、城池拉鋸戰,最終雙方在一人占據扶風一半地方的情況下,握手言和。</p>
對於這樣的結果,心高氣傲的李世民自然不能接受,而李靖也感覺有些意猶未盡,於是請示過李淵後,兩人即刻展開第二輪交鋒。</p>
有時李世民扮演唐軍,李靖扮演薛軍,有時候則反過來。</p>
雙方連著推演四場,各有勝負。但不管誰勝勝負,都隻屬於小勝或小敗,對於大局沒有產生根本性的影響。</p>
所以總體而言算是不相上下。</p>
這時眾人也漸漸看出兩者帶兵風格的差別:李靖更有章法也更穩重,幾乎不怎麽會犯錯,偶爾甚至會有讓人忍不住拍手大讚的妙著,可謂深得正奇配合的精髓。</p>
</p>
相對來說,李世民用兵更加隨心所欲,常常有不合常理的舉動。</p>
但與此同時,他卻有一種異於常人的天賦直覺,總能發現敵人防守的漏洞,也總能在危機到來前及早規避。</p>
所以四場下來,李世民就算占得一時便宜也無法繼續擴大勝勢,反被對手漸漸扳回劣局;而李靖就算自覺算無遺策,也總是在關鍵時刻被對手跑掉,功虧一簣。</p>
兩人都漸漸發現,對方恰好都是自己不擅長應付的類型。</p>
棋逢敵手,不外如是。</p>
“秦公天資聰穎,靖平自忖見過無數豪傑,卻鮮有如秦公這般才情橫溢,佩服佩服!”</p>
李靖雖然未勝,距離一鳴驚人還差點意思,但能與如此水平對手激戰,何嚐不是另一種展現自身價值的好機會?所以臉上不見失望,反而對李世民生出惺惺相惜之感。</p>
隻可惜自己已經投入李建成麾下,而且這李二郎跟楊遇安走得太近,他潛意識裏想要遠離。</p>
“你也不差!”李世民微微抱拳,但目光遊離,嘴裏滴咕著什麽“打平就沒法打聽了”之類的絮語。</p>
心思顯然已經不在李靖身上。</p>
這讓李靖莫名有種熱臉貼冷臀的失落感,嗡聲道:“靖有哪裏做到不妥,秦公何妨直言?”</p>
“你沒什麽做得不妥,隻是有件事我要向你求證。”</p>
“秦公且問!”</p>
“我聽聞大業九年某夜,你與丹陽公、齊郡張須陀曾在東都西苑以外景一教高下,可有此事?”</p>
李靖沒想到對方會提前自己深以為恥的往事,但想著當事人之一的楊遇安就在這裏,不好撒謊,隻得抿嘴點頭。</p>
“那夜誰勝誰負?”</p>
你去問你“姐丈”啊,何必來問我!</p>
李靖狠得牙癢癢的,但到底不敢得罪李世民,隻能牙咬切齒道:“丹陽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