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說下來,文天祥對他越發欽佩。
果然世間豪傑,多出於市井。
高手在民間啊!
親身經曆了南宋動亂,又接受過現代社會知識教育的文天祥,對這一切自然是了然於胸。但當時的宋人,有如此眼光的人可並不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事後諸葛亮比較容易當。
以忽必烈的才能,若不是南宋叛將劉整的進言,仍然未必會將襄陽作為主攻戰場。
文天祥前一世也不相信蒙古韃子真能攻破大宋的防線,所以才會過著衣食豐厚,聲伎滿堂的日子。直到蒙古大軍南下,文天祥才散盡家財,勵誌抗元,以死報國。
宋朝南遷一百多年,北方防線早已打造得固若金湯,不僅無數次打退了金,元的進攻,還曾多次組織過反攻。在當時的宋人看來,誰也不會相信,這個綿延了數百年的王朝,會突然有什麽亡國之禍。
既然黃遠的話都說到這裏了,文天祥也不再隱瞞:“黃兄,你認為,我大宋若隻是一味防守,真的能擋得住蒙古韃子的進攻嗎?”
黃遠大吃一驚,酒意都醒了三分,忙道:“文大人何出此言?難道你認為我大宋就不能擋住蒙古韃子的進攻嗎?”
“蒙古韃子善騎戰,來去如風,今日掠一地,明日攻一城。韃子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城池化為肉林,田園盡付灰燼,縱然我大宋軍隊再去收複,損失卻已經是無法彌補了。我大宋邊疆綿延數千裏,顧得了此地,失了彼地;顧得了彼地,失了此地。如此一味防守,空耗國力,長此以往,又如何承受得起呢?“文天祥毫不留情的說道。
“韃子凶殘,我隻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屠盡其族!“牛富狠狠的說道。
文天祥看了牛富一眼。
在文天祥這個受過現代文明熏陶,再穿越回宋代的人看來,牛富這樣說,實在太凶殘了。
但事實上,前世經曆過宋元戰爭的文天祥也明白,這在當時,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的想法。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滿江紅》很好地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於北方遊牧民族深深的恨意。
搶掠,殺燒,屠城……親眼目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兒子女兒,親戚朋,死於蒙古人的刀下,哪能不恨?上至八十歲的老嫗,下至幾個月大的嬰兒,都被蒙古大軍無情的屠殺。女人被**再殺死或被迫為奴,男人的頭顱被掛在馬背上遊蕩,無論是什麽人,隻要他的血還有一點點溫度,都會深深地仇恨著,恨不能將蒙古韃子碎屍萬段。
有人認為古代那些愛國名將隻是忠君,並不是真的愛國。然而,若真是這樣,宋帝都降了,他們為何還不降?
皇帝可以另立,皇帝若是投降了,我也不認他是皇帝了。
宋恭帝降元以後,在元軍的授意下,派使者發出詔書,勸各地的宋臣投降。得到消息之後,各地的封疆大臣很多都禁止使者入境,來一個殺一個,誓死不降元。這又如何能說,他們隻是單純的忠於皇帝呢?
若真隻是忠於皇帝,那順著皇帝的旨意投降就是了。
不過,無論什麽仇恨,最終都會被時光磨滅,民族融合,和平相處,才是出路。
但現在還是大宋年間,是仇恨最深的時代。
“我何嚐不知道這樣耗下去不是出路。不過,我大宋富裕繁榮,勝過他們十倍。蒙古韃子隻知一味破壞,殺燒搶劫,威武有餘而仁德不足。如今也不過是逞一時之強罷了,他們這樣玩下去,焉能持久?將來有變,那便是我大宋重整旗鼓,收複河山之機了。”黃遠如此說道。
這番話倒是代表了當時宋朝大多數士大夫的想法。以蒙古人的那套做法,能在馬上打天下,卻不能在馬上治天下。隻要大宋堅守一段時間,蒙古自己就會走向自我毀滅。
這種想法也沒錯,蒙古雖然自入主中原之後,改變了很多政策,收降了很多漢人。比如史天澤,以及後來在崖山滅宋的張弘範,都是漢人。
南宋滅亡,死節者很多,降元者也不少,元朝也都給予了較為優厚的待遇。
但終元一朝,雖然也實行了一些漢化政策,卻始終沒有與漢人完全融合,最後終於被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驅逐出境。
然而,文天祥經曆兩世人生,再穿越回來,他知道蒙古人的統治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南宋還是耗不過蒙古,蒙古的鐵騎太強了。
“黃兄此話,倒也在理。隻是如今大宋朝廷也已經是國庫空虛,耗不起了!”文天祥有些感慨。
“難道我大宋真不能與蒙古韃子耗下去嗎?”黃遠的語氣很是悲傷,酒意也醒了七分,大聲說道:“我不信!我不信!“
“如今我大宋偏安一隅,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內裏早就虛耗一空了。朝廷財政困難至極,每年都是靠著大量印會子來支撐,長此以往,如何了得?再這樣耗下去,不出二十年,蒙古大軍必然南下。大宋江山必然是保不住!”文天祥說得斬釘截鐵。
“文大人!”黃遠酒意似乎完全醒了,厲聲高喝道:“此話又是何意?文大人如此長蒙古韃子誌氣,滅我大宋的威風,莫非是想要降元不成?”
說話間,黃遠雙目圓睜,青筋暴起,已是滿腔怒氣。
如今宋蒙兩國在邊境年年交戰,相互僵持,說什麽大宋江山必然不保,這種妖言惑眾的話語,又是何意?
黃遠已經是勃然大怒,剛才對文天祥的那些好感已蕩然無存。便是牛富兄弟,看文天祥的眼光也了驀然大變。
自己等人在前線浴血奮戰,你卻在這裏說什麽大宋必亡的喪氣話,若是在軍中,誰敢這樣說,立時拖去砍了。
“文天祥身為漢兒,滿腔熱血,隻圖精忠報國。若大宋真亡了,無非一死而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文天祥豈是貪生怕死之人,會舍不得以身殉國,你也未免太看輕我了吧?”
文天祥說得浩氣凜然。
說話間,卻想起了前世南宋滅亡,自己漂泊流離,為了抗元嘔心瀝血,屢敗屢戰,到最後被俘過零丁洋的種種經曆,胸中頓時升起無限悲涼之意。
果然世間豪傑,多出於市井。
高手在民間啊!
親身經曆了南宋動亂,又接受過現代社會知識教育的文天祥,對這一切自然是了然於胸。但當時的宋人,有如此眼光的人可並不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事後諸葛亮比較容易當。
以忽必烈的才能,若不是南宋叛將劉整的進言,仍然未必會將襄陽作為主攻戰場。
文天祥前一世也不相信蒙古韃子真能攻破大宋的防線,所以才會過著衣食豐厚,聲伎滿堂的日子。直到蒙古大軍南下,文天祥才散盡家財,勵誌抗元,以死報國。
宋朝南遷一百多年,北方防線早已打造得固若金湯,不僅無數次打退了金,元的進攻,還曾多次組織過反攻。在當時的宋人看來,誰也不會相信,這個綿延了數百年的王朝,會突然有什麽亡國之禍。
既然黃遠的話都說到這裏了,文天祥也不再隱瞞:“黃兄,你認為,我大宋若隻是一味防守,真的能擋得住蒙古韃子的進攻嗎?”
黃遠大吃一驚,酒意都醒了三分,忙道:“文大人何出此言?難道你認為我大宋就不能擋住蒙古韃子的進攻嗎?”
“蒙古韃子善騎戰,來去如風,今日掠一地,明日攻一城。韃子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城池化為肉林,田園盡付灰燼,縱然我大宋軍隊再去收複,損失卻已經是無法彌補了。我大宋邊疆綿延數千裏,顧得了此地,失了彼地;顧得了彼地,失了此地。如此一味防守,空耗國力,長此以往,又如何承受得起呢?“文天祥毫不留情的說道。
“韃子凶殘,我隻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屠盡其族!“牛富狠狠的說道。
文天祥看了牛富一眼。
在文天祥這個受過現代文明熏陶,再穿越回宋代的人看來,牛富這樣說,實在太凶殘了。
但事實上,前世經曆過宋元戰爭的文天祥也明白,這在當時,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的想法。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滿江紅》很好地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於北方遊牧民族深深的恨意。
搶掠,殺燒,屠城……親眼目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兒子女兒,親戚朋,死於蒙古人的刀下,哪能不恨?上至八十歲的老嫗,下至幾個月大的嬰兒,都被蒙古大軍無情的屠殺。女人被**再殺死或被迫為奴,男人的頭顱被掛在馬背上遊蕩,無論是什麽人,隻要他的血還有一點點溫度,都會深深地仇恨著,恨不能將蒙古韃子碎屍萬段。
有人認為古代那些愛國名將隻是忠君,並不是真的愛國。然而,若真是這樣,宋帝都降了,他們為何還不降?
皇帝可以另立,皇帝若是投降了,我也不認他是皇帝了。
宋恭帝降元以後,在元軍的授意下,派使者發出詔書,勸各地的宋臣投降。得到消息之後,各地的封疆大臣很多都禁止使者入境,來一個殺一個,誓死不降元。這又如何能說,他們隻是單純的忠於皇帝呢?
若真隻是忠於皇帝,那順著皇帝的旨意投降就是了。
不過,無論什麽仇恨,最終都會被時光磨滅,民族融合,和平相處,才是出路。
但現在還是大宋年間,是仇恨最深的時代。
“我何嚐不知道這樣耗下去不是出路。不過,我大宋富裕繁榮,勝過他們十倍。蒙古韃子隻知一味破壞,殺燒搶劫,威武有餘而仁德不足。如今也不過是逞一時之強罷了,他們這樣玩下去,焉能持久?將來有變,那便是我大宋重整旗鼓,收複河山之機了。”黃遠如此說道。
這番話倒是代表了當時宋朝大多數士大夫的想法。以蒙古人的那套做法,能在馬上打天下,卻不能在馬上治天下。隻要大宋堅守一段時間,蒙古自己就會走向自我毀滅。
這種想法也沒錯,蒙古雖然自入主中原之後,改變了很多政策,收降了很多漢人。比如史天澤,以及後來在崖山滅宋的張弘範,都是漢人。
南宋滅亡,死節者很多,降元者也不少,元朝也都給予了較為優厚的待遇。
但終元一朝,雖然也實行了一些漢化政策,卻始終沒有與漢人完全融合,最後終於被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驅逐出境。
然而,文天祥經曆兩世人生,再穿越回來,他知道蒙古人的統治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南宋還是耗不過蒙古,蒙古的鐵騎太強了。
“黃兄此話,倒也在理。隻是如今大宋朝廷也已經是國庫空虛,耗不起了!”文天祥有些感慨。
“難道我大宋真不能與蒙古韃子耗下去嗎?”黃遠的語氣很是悲傷,酒意也醒了七分,大聲說道:“我不信!我不信!“
“如今我大宋偏安一隅,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內裏早就虛耗一空了。朝廷財政困難至極,每年都是靠著大量印會子來支撐,長此以往,如何了得?再這樣耗下去,不出二十年,蒙古大軍必然南下。大宋江山必然是保不住!”文天祥說得斬釘截鐵。
“文大人!”黃遠酒意似乎完全醒了,厲聲高喝道:“此話又是何意?文大人如此長蒙古韃子誌氣,滅我大宋的威風,莫非是想要降元不成?”
說話間,黃遠雙目圓睜,青筋暴起,已是滿腔怒氣。
如今宋蒙兩國在邊境年年交戰,相互僵持,說什麽大宋江山必然不保,這種妖言惑眾的話語,又是何意?
黃遠已經是勃然大怒,剛才對文天祥的那些好感已蕩然無存。便是牛富兄弟,看文天祥的眼光也了驀然大變。
自己等人在前線浴血奮戰,你卻在這裏說什麽大宋必亡的喪氣話,若是在軍中,誰敢這樣說,立時拖去砍了。
“文天祥身為漢兒,滿腔熱血,隻圖精忠報國。若大宋真亡了,無非一死而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文天祥豈是貪生怕死之人,會舍不得以身殉國,你也未免太看輕我了吧?”
文天祥說得浩氣凜然。
說話間,卻想起了前世南宋滅亡,自己漂泊流離,為了抗元嘔心瀝血,屢敗屢戰,到最後被俘過零丁洋的種種經曆,胸中頓時升起無限悲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