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這個世界瓦解前夕的事。
正是那個明媚的午後。
時雪靜靜地坐在圖書館。一個人的時候,她喜歡來這裏。
這裏很安靜,偶爾能聽到有人翻書的聲音。
她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玻璃擦的很幹淨,能倒映出她的樣子。
樓下在圖書館進出往來的人群中,有一個長發的女人忽然抬起頭。
她好像在看向這裏。這讓時雪覺得有些不舒服。
還是看書吧。
然而就在她剛剛將書攤在桌麵上時,一個人坐在她的對麵。
“崇霖?”她小聲打著招呼。
“有些事我想跟你說。”
他的聲音不大,但也沒有刻意壓低音量。
“唔,一定要在這兒嗎?發消息不行嗎?”
“嗯,我覺得有必要麵對麵地談一下。”
“那麽是什麽事,這麽正式?”
時雪暫時合上了書。
“關於那隻鳥。你把它放在哪兒?”
她一愣,目光變得警覺。
“在不久前,我去過一趟無名屋。店長說,那隻鳥,其實是柳夕璃她……”
“不可能。”
她搖搖頭,堅定地說柳夕璃不會做這種事。
比起一個以故弄玄虛為職業的外人,去質疑自己的朋友實在是一個不理智的選擇。
“是真是假,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件事:知更鳥屍體的腐爛程度,不符合我們所說的死亡時間。”
“你在說什麽傻話呀?”
時雪不明所以地看著他。崇霖繼續解釋道:
“你平時是怎樣保存那個盒子的?我們寢室沒有冰箱,對吧。在這麽熱的夏天,它應該很快就被微生物分解掉才對。但是柯奈告訴我,她看到的是很完整的屍體。”
她仍隻是怔怔地望著崇霖,不明所以。但她好像有些心煩,開始不斷地捋著頭發。
“你不覺得奇怪嗎?莫名其妙的即視感,還有不正常的時間?我們也很久沒有計時了,對吧。明明已經過了很久,我們為什麽還沒有考試呢?”
“因為距離考試還有一個多月呀?你在說些什麽?”
她覺得他真的很奇怪。
“一個月前顧導也說我們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月。而且你記得團日活動嗎?開班會那次說的。可是,直到現在一點準備工作也沒有,這太奇怪了!”
“你小點聲,會吵到別人的。”
“哪裏有人?”
時雪猛然回過頭,視線掃過整個閱覽區。
一排排椅子上空無一人,隻有三兩本書在風的吹拂下不安地翻動著。
門窗緊閉,哪兒來的風呢。
“所以知更鳥到底在什麽地方?”
“……這又能說明什麽?至於保存……我有我自己的辦法。”
“你難道就不覺得……不覺得……”
崇霖欲言又止,表達能力在此時遭到了限製。他不知道該怎樣將自己複雜的認知用順利的語言組織起來。
這令他很痛苦。
“不覺得。”
她打斷了他,並用果斷的語氣回答。崇霖察覺到了異樣。
“是嗎?”
“是的。”
沒有一絲質疑的,也不容許一絲質疑的語氣。
“那名字呢,這又怎麽解釋?”
“什麽名字?”
“店長和她的助理叫什麽,你記得嗎?”
“當然,柯奈和江……什麽意思?”
話說到一半,她戛然而止。
“你是說……我不該知道他們的名字?”
“是這樣。從頭到尾,從來沒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告訴我們他們是誰。可我們就是知道了。你沒有發現嗎?這不太對勁。”
“也許隻是我們不記得了……你不要再說了。”
時雪將書隨便翻開了一頁,雙手抱著頭,臉衝著書。像是決意專心讀書了,又像是在自我保護的小動物。
崇霖看到,那一頁空空如也。
就像他們此時的思緒一樣。
“你在逃避什麽?”
他難得地追問下去。說出這話很難,像是用光了他畢生的勇氣。
室內的風更大了,肆意撕扯著她的頭發。
“這個世界是正常的,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時雪緊咬牙關,每個字都像是從喉嚨裏擠出來一樣。
崇霖隱約覺得有些變化。
他扭頭看向窗外,是一片朦朧的白霧。
下雪了?
他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他湊近觀察,發現那白色其實是窗戶上凝結的一層厚厚的霜。
是霜。
霜是冬天溫暖的室內空氣,與被室外凍得冰冷的玻璃相遇,水蒸氣凝結的產物。
他試著擦拭了一下,發現擦不掉。
在外麵。
崇霖終於察覺到,圖書館內的空調,溫度低得過分。
但這也隻是他方才意識到的事。
“你到底怎麽了?”
他總有種感覺——現在的她才是這個世界的不正常之處。
時雪緊緊地抱著頭,蜷縮在一起。崇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臂。
像冬天的鐵一樣冰冷。
簡直不像是人類的體溫。
窗戶上的白霜開始變得明朗,這意味著外麵的天可能暗下來了——盡管這很突然。
一道閃電乍現,刺目的白光讓室內在一瞬變得陰暗。
在緊隨其後的滾滾的轟雷中,時雪的胃裏有些惡心。
明明可以相安無事的,不是嗎?
在這場無聲的暴風雨中,她像是一株脆弱的幼芽,被擊打,被撕扯,隨風搖曳。
又是一道令人眩暈的閃電。
一瞬間,她又看到先前的那個女人。
在閃電再次侵襲世間的一瞬。
在她從肘間窺視窗外的一瞬。
隻是一瞬。
玻璃照映出室內的一切,與她的視線平齊的,那個鉛灰色長發的女人的身影,看起來就像站在屋裏一樣。
那是誰?
她知道的,她應當知道的。
可那到底是誰?
那個人,不正常。
這個世界,不正常。
她這樣想。
似乎隻是剛剛一刹那,又好像是過了很久,如夢初醒的她意識到。
很多時候,許多不明白的事,她得過且過,像所有人一樣。
但很多事,一旦細究起來刨根問底,就會路出破綻。
而崇霖他們發現了這個破綻。
或者說,這些。
四下傳來細小的尖笑聲,像是在嘲諷什麽似的。
時雪將自己抱得更緊了,但這並沒有讓她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除了她的朋友,所有人的麵孔都是陌生的,而他們也似乎看不到她一樣。
就像先前圖書館裏的那些人,或者開班會時的那些學生。
需要的時候,他們存在;不需要的時候,他們消失。
她曾經並非打算像現在這樣,不自覺地回避這些問題。相反,當她想要問清楚什麽的時候,會出現頭疼的症狀。隨後麵前的人便消失不見。
人是不能脫離集體生存的,她也一樣。
就像過去那樣,和朋友,和柳夕璃崇霖他們一起,平淡無奇地揮霍著闊綽的大學時光。
本以為蜷縮在自己的朋友圈裏便什麽都不會有事,她是這樣想的。
然而事實證明她錯了。
不論是寥寥數幾的朋友,還是基數龐大的群體,無論脫離哪一樣都會出現差錯。
之前時雪以為,是自己的問題,是她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可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今被崇霖擺上台麵,令她不得不正視它們。
那些消失的部分,恰好是她完全沒有記憶的。
最初感到異樣,是某天她抱著複習資料走在走廊。她正低頭走著路,忽然注意到麵前有人迎麵撞上。
她下意識地閉上了眼,卻什麽也沒有發生。再度睜開,那人已經在她身後了。
走廊很窄。
他是穿過她而走過去的嗎?
仔細回想,也看不清他的臉。即使很近。
非常近。
可那個理由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充足,愈發清晰。
心裏像是住了一隻頑皮的貓,將所有的思維和記憶像是玩弄毛線球一樣,弄得零零散散。
現在,被撓的血肉模糊,千瘡百孔。
真相像是一支支無情刺入的毒箭,將滾燙的光放進心房。
冒煙,起火,燒灼,直至熊熊烈焰將一切吞沒。
周遭的笑聲愈發明顯。
很顯然,崇霖也聽到了。
傳來了轟鳴聲,眼前的一切出現了重影。他試著站起來,卻覺得天旋地轉。
地震了?
即使時雪的手臂真的很冷,他還是再度抓起她,不分青紅皂白地準備逃走。
崇霖的手卻穿過了她,他驚恐地回頭。
時雪像是失去信號的電視,不真實地閃爍起來。
懸掛著的燈管忽然砸了下來。在它掠過時雪的一瞬,她消失了。
像是斷了電源的屏幕,或是被忽然墜地的畫卷。
顧不了太多,他瘋狂地推開麵前的桌椅,向門口逃竄而去。
但當他離開建築的一瞬間,卻又是另一幅景色。
血染的殘陽在天幕上,緩緩地,緩緩地沉沒。
一片溫暖與寧靜中,三三兩兩的行人安逸地走在街上。
安逸過頭了。
天黑下來,他回過臉,望向圖書館的方向。建築仍然完整,可以從二三樓擦的透亮的玻璃,看到靠窗的學生在明亮的室內認真地讀書。
到底哪裏才是真的?
還是說,都是假的?
這一切都很反常,起碼不應該是他現在看到的樣子。
就像是有什麽力量在控製著一切,然而又因為許多細節無法完善。
他知道,他需要成為一個旁觀者。當他得知的漏洞越多,就越來越發現故事的不完整性。
每個人都是主角,隻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因為個人立場的不同,發生了微妙的扭曲。
於是不同頁數的故事便被揉成一團,湊成了一本荒唐的鬧劇。
-tobecontinued-
正是那個明媚的午後。
時雪靜靜地坐在圖書館。一個人的時候,她喜歡來這裏。
這裏很安靜,偶爾能聽到有人翻書的聲音。
她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玻璃擦的很幹淨,能倒映出她的樣子。
樓下在圖書館進出往來的人群中,有一個長發的女人忽然抬起頭。
她好像在看向這裏。這讓時雪覺得有些不舒服。
還是看書吧。
然而就在她剛剛將書攤在桌麵上時,一個人坐在她的對麵。
“崇霖?”她小聲打著招呼。
“有些事我想跟你說。”
他的聲音不大,但也沒有刻意壓低音量。
“唔,一定要在這兒嗎?發消息不行嗎?”
“嗯,我覺得有必要麵對麵地談一下。”
“那麽是什麽事,這麽正式?”
時雪暫時合上了書。
“關於那隻鳥。你把它放在哪兒?”
她一愣,目光變得警覺。
“在不久前,我去過一趟無名屋。店長說,那隻鳥,其實是柳夕璃她……”
“不可能。”
她搖搖頭,堅定地說柳夕璃不會做這種事。
比起一個以故弄玄虛為職業的外人,去質疑自己的朋友實在是一個不理智的選擇。
“是真是假,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件事:知更鳥屍體的腐爛程度,不符合我們所說的死亡時間。”
“你在說什麽傻話呀?”
時雪不明所以地看著他。崇霖繼續解釋道:
“你平時是怎樣保存那個盒子的?我們寢室沒有冰箱,對吧。在這麽熱的夏天,它應該很快就被微生物分解掉才對。但是柯奈告訴我,她看到的是很完整的屍體。”
她仍隻是怔怔地望著崇霖,不明所以。但她好像有些心煩,開始不斷地捋著頭發。
“你不覺得奇怪嗎?莫名其妙的即視感,還有不正常的時間?我們也很久沒有計時了,對吧。明明已經過了很久,我們為什麽還沒有考試呢?”
“因為距離考試還有一個多月呀?你在說些什麽?”
她覺得他真的很奇怪。
“一個月前顧導也說我們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月。而且你記得團日活動嗎?開班會那次說的。可是,直到現在一點準備工作也沒有,這太奇怪了!”
“你小點聲,會吵到別人的。”
“哪裏有人?”
時雪猛然回過頭,視線掃過整個閱覽區。
一排排椅子上空無一人,隻有三兩本書在風的吹拂下不安地翻動著。
門窗緊閉,哪兒來的風呢。
“所以知更鳥到底在什麽地方?”
“……這又能說明什麽?至於保存……我有我自己的辦法。”
“你難道就不覺得……不覺得……”
崇霖欲言又止,表達能力在此時遭到了限製。他不知道該怎樣將自己複雜的認知用順利的語言組織起來。
這令他很痛苦。
“不覺得。”
她打斷了他,並用果斷的語氣回答。崇霖察覺到了異樣。
“是嗎?”
“是的。”
沒有一絲質疑的,也不容許一絲質疑的語氣。
“那名字呢,這又怎麽解釋?”
“什麽名字?”
“店長和她的助理叫什麽,你記得嗎?”
“當然,柯奈和江……什麽意思?”
話說到一半,她戛然而止。
“你是說……我不該知道他們的名字?”
“是這樣。從頭到尾,從來沒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告訴我們他們是誰。可我們就是知道了。你沒有發現嗎?這不太對勁。”
“也許隻是我們不記得了……你不要再說了。”
時雪將書隨便翻開了一頁,雙手抱著頭,臉衝著書。像是決意專心讀書了,又像是在自我保護的小動物。
崇霖看到,那一頁空空如也。
就像他們此時的思緒一樣。
“你在逃避什麽?”
他難得地追問下去。說出這話很難,像是用光了他畢生的勇氣。
室內的風更大了,肆意撕扯著她的頭發。
“這個世界是正常的,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時雪緊咬牙關,每個字都像是從喉嚨裏擠出來一樣。
崇霖隱約覺得有些變化。
他扭頭看向窗外,是一片朦朧的白霧。
下雪了?
他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他湊近觀察,發現那白色其實是窗戶上凝結的一層厚厚的霜。
是霜。
霜是冬天溫暖的室內空氣,與被室外凍得冰冷的玻璃相遇,水蒸氣凝結的產物。
他試著擦拭了一下,發現擦不掉。
在外麵。
崇霖終於察覺到,圖書館內的空調,溫度低得過分。
但這也隻是他方才意識到的事。
“你到底怎麽了?”
他總有種感覺——現在的她才是這個世界的不正常之處。
時雪緊緊地抱著頭,蜷縮在一起。崇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臂。
像冬天的鐵一樣冰冷。
簡直不像是人類的體溫。
窗戶上的白霜開始變得明朗,這意味著外麵的天可能暗下來了——盡管這很突然。
一道閃電乍現,刺目的白光讓室內在一瞬變得陰暗。
在緊隨其後的滾滾的轟雷中,時雪的胃裏有些惡心。
明明可以相安無事的,不是嗎?
在這場無聲的暴風雨中,她像是一株脆弱的幼芽,被擊打,被撕扯,隨風搖曳。
又是一道令人眩暈的閃電。
一瞬間,她又看到先前的那個女人。
在閃電再次侵襲世間的一瞬。
在她從肘間窺視窗外的一瞬。
隻是一瞬。
玻璃照映出室內的一切,與她的視線平齊的,那個鉛灰色長發的女人的身影,看起來就像站在屋裏一樣。
那是誰?
她知道的,她應當知道的。
可那到底是誰?
那個人,不正常。
這個世界,不正常。
她這樣想。
似乎隻是剛剛一刹那,又好像是過了很久,如夢初醒的她意識到。
很多時候,許多不明白的事,她得過且過,像所有人一樣。
但很多事,一旦細究起來刨根問底,就會路出破綻。
而崇霖他們發現了這個破綻。
或者說,這些。
四下傳來細小的尖笑聲,像是在嘲諷什麽似的。
時雪將自己抱得更緊了,但這並沒有讓她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除了她的朋友,所有人的麵孔都是陌生的,而他們也似乎看不到她一樣。
就像先前圖書館裏的那些人,或者開班會時的那些學生。
需要的時候,他們存在;不需要的時候,他們消失。
她曾經並非打算像現在這樣,不自覺地回避這些問題。相反,當她想要問清楚什麽的時候,會出現頭疼的症狀。隨後麵前的人便消失不見。
人是不能脫離集體生存的,她也一樣。
就像過去那樣,和朋友,和柳夕璃崇霖他們一起,平淡無奇地揮霍著闊綽的大學時光。
本以為蜷縮在自己的朋友圈裏便什麽都不會有事,她是這樣想的。
然而事實證明她錯了。
不論是寥寥數幾的朋友,還是基數龐大的群體,無論脫離哪一樣都會出現差錯。
之前時雪以為,是自己的問題,是她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可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今被崇霖擺上台麵,令她不得不正視它們。
那些消失的部分,恰好是她完全沒有記憶的。
最初感到異樣,是某天她抱著複習資料走在走廊。她正低頭走著路,忽然注意到麵前有人迎麵撞上。
她下意識地閉上了眼,卻什麽也沒有發生。再度睜開,那人已經在她身後了。
走廊很窄。
他是穿過她而走過去的嗎?
仔細回想,也看不清他的臉。即使很近。
非常近。
可那個理由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充足,愈發清晰。
心裏像是住了一隻頑皮的貓,將所有的思維和記憶像是玩弄毛線球一樣,弄得零零散散。
現在,被撓的血肉模糊,千瘡百孔。
真相像是一支支無情刺入的毒箭,將滾燙的光放進心房。
冒煙,起火,燒灼,直至熊熊烈焰將一切吞沒。
周遭的笑聲愈發明顯。
很顯然,崇霖也聽到了。
傳來了轟鳴聲,眼前的一切出現了重影。他試著站起來,卻覺得天旋地轉。
地震了?
即使時雪的手臂真的很冷,他還是再度抓起她,不分青紅皂白地準備逃走。
崇霖的手卻穿過了她,他驚恐地回頭。
時雪像是失去信號的電視,不真實地閃爍起來。
懸掛著的燈管忽然砸了下來。在它掠過時雪的一瞬,她消失了。
像是斷了電源的屏幕,或是被忽然墜地的畫卷。
顧不了太多,他瘋狂地推開麵前的桌椅,向門口逃竄而去。
但當他離開建築的一瞬間,卻又是另一幅景色。
血染的殘陽在天幕上,緩緩地,緩緩地沉沒。
一片溫暖與寧靜中,三三兩兩的行人安逸地走在街上。
安逸過頭了。
天黑下來,他回過臉,望向圖書館的方向。建築仍然完整,可以從二三樓擦的透亮的玻璃,看到靠窗的學生在明亮的室內認真地讀書。
到底哪裏才是真的?
還是說,都是假的?
這一切都很反常,起碼不應該是他現在看到的樣子。
就像是有什麽力量在控製著一切,然而又因為許多細節無法完善。
他知道,他需要成為一個旁觀者。當他得知的漏洞越多,就越來越發現故事的不完整性。
每個人都是主角,隻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因為個人立場的不同,發生了微妙的扭曲。
於是不同頁數的故事便被揉成一團,湊成了一本荒唐的鬧劇。
-tobe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