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叫萼鶯。
我有一個大我五分鍾的姐姐,名叫萼菀。
是了,我們是雙生子。
大概是從很小的時候,雙生子之一的我表現出不平凡的特質。
在幼兒園,我的思維很跳躍。老師帶我們做活動,引導我們學習時,我總能極大程度地壓縮思考的時間,直接得出結論。
就好像我的腦袋裏裝的不是大腦,而是一台精密的電腦。
但那段時間,我乖巧的姐姐比較受歡迎。
老師常常向我父母抱怨,說這孩子不聽話,不服管教,說話沒有邏輯,做事不按常理。
可我的方法總是更有效不是嗎?
總而言之,我被定義被問題兒童。
“果然還是當姐姐的比較省心。”大家這樣說。
若說乖巧文靜是她的標簽,那麽淘氣頑劣就是我的代名詞。
上了小學,老師開始教我們一些複雜的問題。
說是這麽說,但對我而言還是太簡單了。
於是我像在幼兒園那樣,去找別的同學玩,不過他們的任務並沒有完成。
老師常常大聲地嗬斥我,讓我做自己的事。
可是我做完了呀。他們不信,我就給他們看。
即使老師們增加了我的任務量,我也會在他們麵前很快地完成,尤其是數學。
我的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她試著給我更難的題。
我翻翻課本,看兩道例題,就能很快作答,甚至舉一反三。
難度加一點,再加一點。
最終,她告訴我的父母,他們年僅六歲的兒子,有著小學五年級以上的水平。
“建議你們申請跳級,或者找個家教……總不能妨礙其他的孩子吧。”
她這樣說。
是他們太慢了。我這樣想。
天才總是孤獨的。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我在求一元方程的解、求不規則圖形麵積時,姐姐在學加減法。
當她到了解方程的年級,我已經開始解二元三次方程,畫著複雜的函數圖形了。
接觸到初中知識時,我了解到世界上竟然還有理化生這種有趣的東西。
我想要那些精密複雜的實驗儀器,隻要不是太貴的,父母都會買。甚至稍微貴一些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送給我。
書房也改裝成了屬於我的實驗室。
隻是這樣一來,姐姐隻能在自己的房間學習了。她想要什麽,也需要用90以上的分數來換。這對她來說稍微有些難度,所以她並不總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這孩子真聰明,是個小天才……啊,還有個姐姐啊,長得真像。”
像,隻是皮囊上的程度。
萼菀變成了一種附屬品。
盡管當時的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我隻是覺得很無聊,不喜歡和她玩。
她太笨了,連勾股定理都不太明白。
而到了萼菀開始讀初一的時候,我的水平呈幾何式爆發。即使是理科高考真題,對我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各式各樣的獎狀、獎杯與錦旗塞滿了我的家。
盡是些占地方的東西。
我對外界的事物逐漸開始缺乏熱情,對數理化生外的東西,我很難提起興趣。有時候,知識本身又會繞回一堆繁冗的數據,繞回基礎數學的原點。
知識是這樣無趣的東西嗎?好像不是,有什麽不對勁,我記得以前不是這樣的。
但他們最終呈現給我的,仍是一串冗長無味的數字。
我開始尋找刺激。
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能幹什麽呢?
壞孩子會打架,但我找不到動手的理由。抽煙喝酒是更大的孩子會做的,而且我也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味道。
不過小偷小摸還是很有意思的,反正以我的身手與智慧,沒有人會發現我。
一次我在班裏摸別人的文具盒,被捉了個現行。但老師隻是批評教育了兩句,檢討也沒有讓我寫,就放我回去了。
我開始嚐試一些大膽的事。
一些簡單的生物實驗,需要更多的昆蟲、青蛙、兔子、小白鼠什麽的。一到周末我糾纏著父親開車帶我去野外的荒草園捉些小動物。
雖然可以買到,但這樣似乎更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至少大人們是這樣想的。
這些時候,姐姐就抱著飲料,和媽媽坐在陰涼的地方。
我常常用掙紮著的蟲子來嚇唬她。這倒也挺好玩的。
刀刺入它們的身體以後,它們的植物神經還會掙紮。雖然理論上講,他們已經死了。
我時常在想,人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應該是有的,理論上。
和所有的多子女家庭一樣,兄弟姐妹間相對很親近,但也存在矛盾。
我們的矛盾比較特殊,畢竟我倆玩不到一起去。
她時常會跑到我的實驗室裏,東摸摸西瞧瞧。
“哎呀,酒精燈很危險的!”
“喂喂喂,硝酸要是撒了會受傷的!”
“別碰,那是蒸餾水,你別弄髒了!”
後來,我幹脆不讓她進我的實驗室了。
生活就這樣繼續著,風平浪靜。
直到十二歲時,一個被我們忽視已久的問題暴露出來。
這是平常中的異常。
我的姐姐,成績很差。
起初,她的分數雖然下降了,但至少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
來自老師父母的批評教誨不可避免,可並沒什麽用。她的成績變本加厲地滑坡。
她沒有早戀,也沒有沉迷網絡,她甚至比一般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卻無濟於事。
當父母注意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專家告訴我們,她的智力永遠地停留在八歲。
得出這樣的成績,已經是那個稚嫩的大腦的極限了。
我們這才回想起,萼菀的許多表現並不太成熟。
喜歡毛絨玩具,喜歡撒嬌,喜歡重複大人的話,喜歡兒童的益智讀物……
對一個初一生而言,未免也太幼稚了。
那天,我還沒什麽實感。
晚上我又在實驗室泡了很久。當我打算上床睡覺時,經過了父母的房間。
“這太不公平了,為什麽我們的孩子要遭受這些?”
“也怪我們當初太關注小鶯,忽略了她。如果我們早點發現……”
“說什麽都晚了,為什麽老天要把屬於她的東西搶走?”
“好啦好啦,至少我們還有一個孩子是有出息的……”
接著,傳來爸爸的哀歎與媽媽的啜泣。
我的才華有一部分應該是姐姐的嗎?我不清楚。
老天確乎是公平的。至少對整個家庭而言,有一個機靈的孩子,和一個笨孩子。
有時候,我會羨慕那個笨姐姐。
至少整個世界對她而言都那麽新奇,每一天都很有趣。
而對我來說,一切都那麽枯燥、庸俗、無聊。
每個人都很沒意思,連一個能陪我玩的人都沒有。
假期,我開始頻繁地拉著姐姐出去玩。
在實驗室裏太久,我時常會去電玩城換換心情。我家是中產階級,父母給我的零花錢加上各種競賽的獎金使得我很闊綽,也結交了一群不正經的孩子。
遊戲,這種被稱作精神鴉片的東西,不論對哪個年齡的人都有獨特的吸引力。
姐姐玩什麽都上手很快,尤其是跳舞機。隻用了短短兩周,她就打進了前十的記錄。
我漸漸又沒了興致。
我就是這樣的人,熱情來的快,去得更快。
父母重拾了對姐姐的關注。每天我們回家,他們就會湊過來噓寒問暖。
尤其對她說話的語氣,就像和嬰兒講話一樣。
真惡心。
“太誇張吧——”
我做著鬼臉,被轟回了房間。
天才總是孤獨的。
我好像從中讀出了更多原本不明白的意思。
我開始厭惡上天所給我的一切。
給我之前,經過我的許可了嗎?問過我的意見了嗎?我願意嗎?
就像從姐姐那裏拿走的時候,沒有問過她一樣。
我對她又同情,又厭惡。
她不是奪走了爸爸媽媽的愛,她隻是拿回屬於她的那部分而已。我這樣安慰自己。
這樣的生活又過了兩年。
我們的生日在九月開學的前一周。
父母問我們想要什麽,想玩什麽,想去哪兒。
“什麽都可以哦,因為今年是特別的一年。”
爸爸這麽說。
如果是指我被最好的大學破格錄取這件事,好像也沒什麽。
這事兒見了報,與我而言是家常便飯。
我見了我的導師,說是個年輕有為的教授,但我認為他很死板,同那些老家夥如出一轍。總之,我一定和他相處不來。
至於生日……我想了想,信手翻開一本植物百科的插圖。
那是一張風景畫,是一處僻靜幽深的山澗。
爸爸查了資料,發現那裏並不太遠,是一處未開發的山區。和媽媽商量了一下就敲定了。
我們花了兩天時間進行采購,以防在山區遭遇種種變故。
距離那座山,大約需要四五個小時的車程。
早上六點就要出發,父母早早地趕我們去睡覺。
其實我並不很想去,隻是隨口說說,沒想到那裏真的這麽近。
而且,姐姐好像很開心似的。
時至今日,我時常在想,倘若我當時知道,這該死的景區的巧合所帶給我的隻是無比的痛苦的回憶,會感到悔恨嗎?
我是說……那時的我,會嗎?
夜裏,她忽然抱著枕頭跑進我的房間,說她睡不著。
我本想嘲笑她像小孩子一樣,卻怔住了。
她本來就是小孩子。
我卷起被子翻過身,不耐煩地說,隨便你了。
她很開心地擠上來。不一會,就傳來均勻沉重的呼吸聲。
-tobecontinued-
我有一個大我五分鍾的姐姐,名叫萼菀。
是了,我們是雙生子。
大概是從很小的時候,雙生子之一的我表現出不平凡的特質。
在幼兒園,我的思維很跳躍。老師帶我們做活動,引導我們學習時,我總能極大程度地壓縮思考的時間,直接得出結論。
就好像我的腦袋裏裝的不是大腦,而是一台精密的電腦。
但那段時間,我乖巧的姐姐比較受歡迎。
老師常常向我父母抱怨,說這孩子不聽話,不服管教,說話沒有邏輯,做事不按常理。
可我的方法總是更有效不是嗎?
總而言之,我被定義被問題兒童。
“果然還是當姐姐的比較省心。”大家這樣說。
若說乖巧文靜是她的標簽,那麽淘氣頑劣就是我的代名詞。
上了小學,老師開始教我們一些複雜的問題。
說是這麽說,但對我而言還是太簡單了。
於是我像在幼兒園那樣,去找別的同學玩,不過他們的任務並沒有完成。
老師常常大聲地嗬斥我,讓我做自己的事。
可是我做完了呀。他們不信,我就給他們看。
即使老師們增加了我的任務量,我也會在他們麵前很快地完成,尤其是數學。
我的班主任就是數學老師,她試著給我更難的題。
我翻翻課本,看兩道例題,就能很快作答,甚至舉一反三。
難度加一點,再加一點。
最終,她告訴我的父母,他們年僅六歲的兒子,有著小學五年級以上的水平。
“建議你們申請跳級,或者找個家教……總不能妨礙其他的孩子吧。”
她這樣說。
是他們太慢了。我這樣想。
天才總是孤獨的。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我在求一元方程的解、求不規則圖形麵積時,姐姐在學加減法。
當她到了解方程的年級,我已經開始解二元三次方程,畫著複雜的函數圖形了。
接觸到初中知識時,我了解到世界上竟然還有理化生這種有趣的東西。
我想要那些精密複雜的實驗儀器,隻要不是太貴的,父母都會買。甚至稍微貴一些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送給我。
書房也改裝成了屬於我的實驗室。
隻是這樣一來,姐姐隻能在自己的房間學習了。她想要什麽,也需要用90以上的分數來換。這對她來說稍微有些難度,所以她並不總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這孩子真聰明,是個小天才……啊,還有個姐姐啊,長得真像。”
像,隻是皮囊上的程度。
萼菀變成了一種附屬品。
盡管當時的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我隻是覺得很無聊,不喜歡和她玩。
她太笨了,連勾股定理都不太明白。
而到了萼菀開始讀初一的時候,我的水平呈幾何式爆發。即使是理科高考真題,對我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各式各樣的獎狀、獎杯與錦旗塞滿了我的家。
盡是些占地方的東西。
我對外界的事物逐漸開始缺乏熱情,對數理化生外的東西,我很難提起興趣。有時候,知識本身又會繞回一堆繁冗的數據,繞回基礎數學的原點。
知識是這樣無趣的東西嗎?好像不是,有什麽不對勁,我記得以前不是這樣的。
但他們最終呈現給我的,仍是一串冗長無味的數字。
我開始尋找刺激。
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能幹什麽呢?
壞孩子會打架,但我找不到動手的理由。抽煙喝酒是更大的孩子會做的,而且我也不喜歡這些東西的味道。
不過小偷小摸還是很有意思的,反正以我的身手與智慧,沒有人會發現我。
一次我在班裏摸別人的文具盒,被捉了個現行。但老師隻是批評教育了兩句,檢討也沒有讓我寫,就放我回去了。
我開始嚐試一些大膽的事。
一些簡單的生物實驗,需要更多的昆蟲、青蛙、兔子、小白鼠什麽的。一到周末我糾纏著父親開車帶我去野外的荒草園捉些小動物。
雖然可以買到,但這樣似乎更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至少大人們是這樣想的。
這些時候,姐姐就抱著飲料,和媽媽坐在陰涼的地方。
我常常用掙紮著的蟲子來嚇唬她。這倒也挺好玩的。
刀刺入它們的身體以後,它們的植物神經還會掙紮。雖然理論上講,他們已經死了。
我時常在想,人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應該是有的,理論上。
和所有的多子女家庭一樣,兄弟姐妹間相對很親近,但也存在矛盾。
我們的矛盾比較特殊,畢竟我倆玩不到一起去。
她時常會跑到我的實驗室裏,東摸摸西瞧瞧。
“哎呀,酒精燈很危險的!”
“喂喂喂,硝酸要是撒了會受傷的!”
“別碰,那是蒸餾水,你別弄髒了!”
後來,我幹脆不讓她進我的實驗室了。
生活就這樣繼續著,風平浪靜。
直到十二歲時,一個被我們忽視已久的問題暴露出來。
這是平常中的異常。
我的姐姐,成績很差。
起初,她的分數雖然下降了,但至少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
來自老師父母的批評教誨不可避免,可並沒什麽用。她的成績變本加厲地滑坡。
她沒有早戀,也沒有沉迷網絡,她甚至比一般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卻無濟於事。
當父母注意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專家告訴我們,她的智力永遠地停留在八歲。
得出這樣的成績,已經是那個稚嫩的大腦的極限了。
我們這才回想起,萼菀的許多表現並不太成熟。
喜歡毛絨玩具,喜歡撒嬌,喜歡重複大人的話,喜歡兒童的益智讀物……
對一個初一生而言,未免也太幼稚了。
那天,我還沒什麽實感。
晚上我又在實驗室泡了很久。當我打算上床睡覺時,經過了父母的房間。
“這太不公平了,為什麽我們的孩子要遭受這些?”
“也怪我們當初太關注小鶯,忽略了她。如果我們早點發現……”
“說什麽都晚了,為什麽老天要把屬於她的東西搶走?”
“好啦好啦,至少我們還有一個孩子是有出息的……”
接著,傳來爸爸的哀歎與媽媽的啜泣。
我的才華有一部分應該是姐姐的嗎?我不清楚。
老天確乎是公平的。至少對整個家庭而言,有一個機靈的孩子,和一個笨孩子。
有時候,我會羨慕那個笨姐姐。
至少整個世界對她而言都那麽新奇,每一天都很有趣。
而對我來說,一切都那麽枯燥、庸俗、無聊。
每個人都很沒意思,連一個能陪我玩的人都沒有。
假期,我開始頻繁地拉著姐姐出去玩。
在實驗室裏太久,我時常會去電玩城換換心情。我家是中產階級,父母給我的零花錢加上各種競賽的獎金使得我很闊綽,也結交了一群不正經的孩子。
遊戲,這種被稱作精神鴉片的東西,不論對哪個年齡的人都有獨特的吸引力。
姐姐玩什麽都上手很快,尤其是跳舞機。隻用了短短兩周,她就打進了前十的記錄。
我漸漸又沒了興致。
我就是這樣的人,熱情來的快,去得更快。
父母重拾了對姐姐的關注。每天我們回家,他們就會湊過來噓寒問暖。
尤其對她說話的語氣,就像和嬰兒講話一樣。
真惡心。
“太誇張吧——”
我做著鬼臉,被轟回了房間。
天才總是孤獨的。
我好像從中讀出了更多原本不明白的意思。
我開始厭惡上天所給我的一切。
給我之前,經過我的許可了嗎?問過我的意見了嗎?我願意嗎?
就像從姐姐那裏拿走的時候,沒有問過她一樣。
我對她又同情,又厭惡。
她不是奪走了爸爸媽媽的愛,她隻是拿回屬於她的那部分而已。我這樣安慰自己。
這樣的生活又過了兩年。
我們的生日在九月開學的前一周。
父母問我們想要什麽,想玩什麽,想去哪兒。
“什麽都可以哦,因為今年是特別的一年。”
爸爸這麽說。
如果是指我被最好的大學破格錄取這件事,好像也沒什麽。
這事兒見了報,與我而言是家常便飯。
我見了我的導師,說是個年輕有為的教授,但我認為他很死板,同那些老家夥如出一轍。總之,我一定和他相處不來。
至於生日……我想了想,信手翻開一本植物百科的插圖。
那是一張風景畫,是一處僻靜幽深的山澗。
爸爸查了資料,發現那裏並不太遠,是一處未開發的山區。和媽媽商量了一下就敲定了。
我們花了兩天時間進行采購,以防在山區遭遇種種變故。
距離那座山,大約需要四五個小時的車程。
早上六點就要出發,父母早早地趕我們去睡覺。
其實我並不很想去,隻是隨口說說,沒想到那裏真的這麽近。
而且,姐姐好像很開心似的。
時至今日,我時常在想,倘若我當時知道,這該死的景區的巧合所帶給我的隻是無比的痛苦的回憶,會感到悔恨嗎?
我是說……那時的我,會嗎?
夜裏,她忽然抱著枕頭跑進我的房間,說她睡不著。
我本想嘲笑她像小孩子一樣,卻怔住了。
她本來就是小孩子。
我卷起被子翻過身,不耐煩地說,隨便你了。
她很開心地擠上來。不一會,就傳來均勻沉重的呼吸聲。
-tobe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