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我看你們是想來進修,陳景恪心中吐槽道。</p>


    不過對於他們過來幫忙的事情,他自然是沒有意見的,甚至可以說很歡迎。</p>


    之前他就想找個坐堂醫,隻是不認識什麽相熟可靠的醫師才沒有找。</p>


    太醫署的這些人自然是可靠的,都是當官的有家有業,出了事兒他們也跑不掉。</p>


    至於指點他們一下,那更沒有問題了。</p>


    醫術這東西經驗和理論都很重要,交流才會進步。</p>


    陳景恪雖然年輕,但真不缺經驗。</p>


    從小就跟著爺爺學醫,讀大學那會兒要和同學卷,實習工作了和同期卷。</p>


    為了勝出,他私下給自己加班刷經典病例。</p>


    雖然刷病例不如接觸病人那麽直接,但看的多了總會有效果的。</p>


    從大學到參加實習,再到獲得行醫資格證,他刷過的經典病例加起來超過了萬份兒。</p>


    也正是因此,不論去哪個地方實習工作都能快速上手,成為班子裏可靠的中堅力量。</p>


    就算偶爾碰到看他不順眼的領導,也不會拿他怎麽樣。</p>


    可惜,最終把自己給卷死了。</p>


    不管怎麽說吧,這種閱讀量是遠遠超過古人的。</p>


    真要論起對醫學的認識和閱讀量,他敢說輕鬆吊打大多數古代的醫生。</p>


    但是他也有缺點,受現代醫學影響太深。雖然經驗豐富,但中醫醫理方麵是個很大的缺陷。</p>


    這真不怪他,而是到了現代,中醫醫理方麵的東西已經接近失傳了。</p>


    現代中醫所謂的醫理,是建國後國家召集全國名醫,重新總結出來的。</p>


    礙於見識和科技的整體落後,先輩們當時隻對殘存的古中醫理論進行了總結修補,卻沒有把古中醫和現代醫學接軌。</p>


    結果就是,錯過那次機會,中醫再也沒有辦法和現代醫學接軌了。</p>


    中醫從業者學了一輩子,想考醫師資格證,也必須要學習西醫那一套理論才行。</p>


    沒辦法,誰讓人家先行一步,和現代醫學完成了捆綁。</p>


    以至於讓人產生了,‘西醫就是現代醫學,現代醫學就是西醫’這種概念。</p>


    陳景恪學的根子其實也是西醫那一套,他對中醫的認識還停留在背古籍照方抓藥上麵。</p>


    用辯證之法創新,他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膽量。</p>


    用藥這東西,用好了是治病救人,用不好就是殺人。</p>


    他對中醫醫理的了解太浮淺,自然不敢搞什麽創新。</p>


    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藥,也是在古人劃出來的道道裏進行微調罷了,離創新那是十萬八千裏。</p>


    真正的創新是發明出附子理中湯;是隻去掉兩味藥,就成功把補腎陽的八味補腎丸,變成補腎陰的六味地黃丸。</p>


    別看穿越後他闖出了偌大的名頭,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在小圈子裏獲得了神醫之稱。</p>


    實際上依仗的不過是領先一千多年的知識積累罷了。</p>


    真碰到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病,大家比拚真實功底用藥,他會被何求這些人吊打。</p>


    之前他給對方講解的辯證用藥法,思路也不是自己發明出來的,而是古人總結出來的。</p>


    他隻是當了一把文抄公,原樣給他們講解了一遍。</p>


    何求、薑子安等人,可以說是初唐醫師裏麵的佼佼者,又是太醫署的先生,理論知識非常紮實。</p>


    陳景恪也想通過和他們交流,把自己的這塊短板給補上。</p>


    等掌握了醫理,他才有底氣自稱神醫。</p>


    所以對於對方的提議,他自然是欣然同意。</p>


    何求等人並不知道他的想法,他們根本就想不到,竟然有人能在背了一肚子醫書的情況下,不怎麽通醫理。</p>


    見到陳景恪答應,那叫一個高興,紛紛表示從明天開始他們就輪流過來。</p>


    陳景恪計算了一下時間,現在離元日(春節)就剩下八天時間,就提議讓他們過完年再過來。</p>


    但幾人並不同意:“我們八人輪流來,能忙得過來……元日我們也不休息,醫師盡管放心。”</p>


    陳景恪除了表示感謝還能說啥。</p>


    不過等他們要離開的時候,他又提出了一個請求:“太醫署珍藏天下醫書,明日你們來的時候,能否為我帶一本過來?”</p>


    </p>


    “最好是那種不知名的醫書……當然,如果有太醫署諸位醫官的講義就更好了。”</p>


    醫家的核心書籍他都看過,反而是不知名的醫書他看過的很少,說不定就能從中找到新知識。</p>


    尤其是醫官們的講義,裏麵都是第一手的資料,通過講義才能學到醫理方麵的完整知識。</p>


    換成別人提這個要求,他們肯定會罵人,癡心妄想。</p>


    但他們已經被陳景的心胸所折服,何況他還無償拿出了《金貴要略》。</p>


    和這本醫書比起來,那些普通的醫書和講義又算的了什麽。</p>


    甚至他們對陳景恪的借書之舉還深表佩服。</p>


    一位名叫連善的醫官敬佩的道:“先生醫術如此高明尚且如此好學,實乃我輩楷模呀。”</p>


    另一位叫黃德容的醫官亦讚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先生在身體力行的踐行這個道理呀。”</p>


    兩人的話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同,隻有陳景恪心中那叫一個尷尬。</p>


    等他們走後,蒙安、馮保、依荷等人紛紛圍了上來,興奮的道:</p>


    “三郎,你太厲害了,連尚藥局和太醫署的禦醫都被你折服了。”</p>


    “是啊是啊,他們都稱呼三郎為先生呢……那可是禦醫呀。”</p>


    “這下子三郎就徹底成名了。”</p>


    “嘿嘿,連禦醫都要給三郎當學徒,傳出去肯定能驚掉一地眼球。”</p>


    不過高興過後,依荷有些悶悶不樂的道:“三郎為什麽要把《金貴要略》給他們呀,那可是張仲景的絕學呀。”</p>


    陳景恪笑道:“還記得我說過的話嗎,醫術是用來治病救人的,敝帚自珍隻會讓更多病人受苦,也會阻礙醫學的發展……”</p>


    “隻要你有真本事,就算把所有醫書都公布出去又能如何?沒有真本事,縱使家中藏書萬卷也是無用。”</p>


    依荷依然悶悶不樂,在她看來醫術和醫書都要不是更好嗎。</p>


    不過她也知道陳景恪的性格,沒有再說什麽。</p>


    百草堂剛才那麽熱鬧,對麵的周掌櫃自然也是看到了。</p>


    之前就已經悄悄過來打探過情況,見不是壞事就沒有進來打擾悄悄回去了。</p>


    這會兒見到他們這邊終於安靜,才又過來道喜。</p>


    陳景恪始終保持謙虛,隻說對方不過是看在皇帝賜字的份上才會如此,不要誇獎太過雲雲。</p>


    事實上他說的也不算錯,何求這些人之所以願意過來進修,除了因為他醫術高明,和皇帝賜字也有很大關係。</p>


    真以為禦醫不是官不要臉麵的啊,換成個普通人試試。</p>


    皇帝的匾額,加上皇家的遺傳病需要他去治,有這兩重保障在他的地位就能始終保持超然。</p>


    禦醫跟著他學習自然也就不算丟臉。</p>


    之後陳景恪就讓蒙安他們搬了一張桌子過來,擺在大堂的另外一邊,給即將來‘進修’的禦醫使用。</p>


    不知不覺天就黑了下來,又是一天過去。</p>


    不知道明天會是誰來,又會帶來一本什麽樣的醫書。</p>


    懷著這樣的期待,陳景恪陷入了夢鄉。</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華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兵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兵長並收藏盛世華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