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複賽開始
周建峰幾人就這麽一路說說笑笑,很快的,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中午時分,火車靠站,蘇江省城到了。
李修文幾人出了火車站,就有舉著牌子的相關人員前來迎接。
雙方交談了一下,核對了身份信息,把幾人帶領到了一個大巴車上,此時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應該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參賽者,因為各個人之間的不熟,也沒幾人說話,所以大巴車裏,一片安靜,隻有車外火車站,時不時傳來火車的汽笛聲。
在車上又等了一陣子,又有幾個人上來後,車子發動。
車子在市區裏穿行著,到底是省城,就是比下麵縣市繁華熱鬧許多,車上的人都紛紛看著車外高樓大廈,繁華似錦。李修文倒是沒像其他人一樣為這省城的繁華感到驚奇,畢竟前世中國飛速發展,十幾年後,像是下麵縣市都比現在的省城繁華不差什麽了。反而像是南山村那樣樹木茂盛,依山傍水的風景更讓他覺得新鮮。
十幾分鍾後,進入了省城大學的校園。
比賽地點就在蘇江省城大學裏麵,車子在一個辦公樓前麵停下來。畢竟是大學,就是要比初中高中要環境優美些,同時這次參賽者大多是高二高三的學生,快要高考了,難免會對大學產生憧憬,這時走在大學校園裏,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一群人先在幾個學校領導人的帶領下,吃了頓飯,安排了住宿地方後,就來到了比賽的地點查看。
其實比賽和普通考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李修文仔細的看過新概念的規則,新概念是按照初賽、複賽、決賽的形式運行,初賽沿用一般文學刊物征文地形式,不命題、不限定題材、體裁,字數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開刊物發表。
初賽優勝者參加複賽;複賽設立考場舉行。
比賽地點是一個非常大的講堂,座椅已經一排排的擺好了。看模樣能坐不少人。
這次複賽,整個蘇江省也僅有一百多人通過初賽,進入複賽,一個大一點的教室就足夠容納這些人了。而其他省也都是如此,各個省的初賽通過者都在各自的省城分別參加複賽。
宿舍就是學生宿舍,領隊老師們住在一起,參賽學生們分成幾批,按每六人一組,分成幾間宿舍。
宿舍裏的床還是兩層的學生床,李修文和高根明住在一起,謝婷芳則住在女生宿舍。
幾人在學校裏溜達了半天,吃完晚飯後,各自歇息,準備養足精神,迎接明天的比賽。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吃過早飯,九點鍾左右,李修文來到講堂,裏麵已經坐滿了參賽選手。
李修文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後,便開始找起高根明和謝婷芳的位置來,掃視一周,便看見了高根明和謝婷芳,他們的位置離他較遠,在他看見他們的同時,高根明二人也看見了李修文。
高根明笑了笑,而謝婷芳則做了個加油的手勢,而李修文也回了個。
很快,講堂外走進兩人,站到了講台上。
那兩個人,一個胖老頭,稍微有點禿頂,紅臉龐,光滑的下巴,肥嘟嘟的有兩層疊加。
一個瘦老頭,個頭不高,戴著眼鏡,頭發花白,神情嚴肅。
胖老頭,紅光滿麵,看起來很是精神,站了一會兒,看了看表,估計時間到了,便開口介紹道:“我叫嚴林,是這次新概念複賽蘇江省的考官,旁邊這位老師叫做李有榮,跟我一樣是這次複賽的考官,希望大家一會兒發揮出真實水平。我很期待我們在座各位,在以後,能夠出現幾位真正的大作家,能夠更好的為我們的文學事業增光添彩。我現在開始點名,看看大家有沒有到齊。”
嚴林拿出一張名單,開始核對參賽學生的名字。
“王遠。”
“到。”
“李修文。”
“到。”
......
核對人名之後,發現少了一人沒來,嚴林等一會兒,看看表,發現時間不早了,便跟一旁的李有榮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再等那缺席又或是遲到的參賽者了。
嚴林不知從哪拿出一本書,立在講台上,李修文仔細一看,發現是一本史記,這次複賽難道與這史記有關?
嚴林將史記立在講台上後,咳嗽兩聲,說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唐太宗說的話。”
“開始寫吧,限時三個小時。”嚴林隻說了一句話,便讓參賽者開始寫作,也沒提什麽像是題目之類的要求。
台下參賽者們皆是一陣嘩然,他們以前都做慣了限主題,限題材的作文,現在放一本史記,也沒什麽要求,就這麽直接了當的讓參賽者們寫,他們都是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李修文在其他人一陣嘩然時,便開始思索起這次要寫的文章了。想了一會兒,心中便已有了想法。
“肅靜。”嚴林見講堂裏一片喧嘩,出聲訓道。
“這次複賽你們隻有三個小時寫作文,時間一過,不管寫沒寫完,作文都要交上來,一分鍾都不能遲。”
嚴林說完,參賽者們漸漸安靜下來,開始思考起作文來。
講堂裏每個人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疊厚厚的稿紙,有新鋼筆,新墨水瓶,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這些東西在考試完畢後,就屬於參賽的學生所有,也算是給參賽人員的紀念品。
講堂上參賽的人彼此都不太熟悉,高根明和謝婷芳跟李修文離得老遠,三人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機會。
既然開始了,高根明和謝婷芳對視一眼,彼此點頭互相鼓勵,再看李修文,已經打開稿紙寫了起來。
參賽者們喧嘩一會兒後也開始寫起來。
講台上,胖老頭兒嚴林和瘦老頭李有榮見參賽者都開始寫起文章來,二人就開始聊了起來。
“老嚴你說這次複賽會不會出現一兩篇出色的文章來?”
“不知道,但是我聽說隔壁省初賽時出現一篇文章讓整個批改組都一致叫好,那個參賽者叫什麽名字的,叫?”嚴林仔細思考著那人的名字,可是怎麽也想不起來。
“叫葉開文。”李有榮見了,想想說道。
“對,叫葉開文。”
......
周建峰幾人就這麽一路說說笑笑,很快的,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中午時分,火車靠站,蘇江省城到了。
李修文幾人出了火車站,就有舉著牌子的相關人員前來迎接。
雙方交談了一下,核對了身份信息,把幾人帶領到了一個大巴車上,此時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應該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參賽者,因為各個人之間的不熟,也沒幾人說話,所以大巴車裏,一片安靜,隻有車外火車站,時不時傳來火車的汽笛聲。
在車上又等了一陣子,又有幾個人上來後,車子發動。
車子在市區裏穿行著,到底是省城,就是比下麵縣市繁華熱鬧許多,車上的人都紛紛看著車外高樓大廈,繁華似錦。李修文倒是沒像其他人一樣為這省城的繁華感到驚奇,畢竟前世中國飛速發展,十幾年後,像是下麵縣市都比現在的省城繁華不差什麽了。反而像是南山村那樣樹木茂盛,依山傍水的風景更讓他覺得新鮮。
十幾分鍾後,進入了省城大學的校園。
比賽地點就在蘇江省城大學裏麵,車子在一個辦公樓前麵停下來。畢竟是大學,就是要比初中高中要環境優美些,同時這次參賽者大多是高二高三的學生,快要高考了,難免會對大學產生憧憬,這時走在大學校園裏,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一群人先在幾個學校領導人的帶領下,吃了頓飯,安排了住宿地方後,就來到了比賽的地點查看。
其實比賽和普通考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李修文仔細的看過新概念的規則,新概念是按照初賽、複賽、決賽的形式運行,初賽沿用一般文學刊物征文地形式,不命題、不限定題材、體裁,字數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開刊物發表。
初賽優勝者參加複賽;複賽設立考場舉行。
比賽地點是一個非常大的講堂,座椅已經一排排的擺好了。看模樣能坐不少人。
這次複賽,整個蘇江省也僅有一百多人通過初賽,進入複賽,一個大一點的教室就足夠容納這些人了。而其他省也都是如此,各個省的初賽通過者都在各自的省城分別參加複賽。
宿舍就是學生宿舍,領隊老師們住在一起,參賽學生們分成幾批,按每六人一組,分成幾間宿舍。
宿舍裏的床還是兩層的學生床,李修文和高根明住在一起,謝婷芳則住在女生宿舍。
幾人在學校裏溜達了半天,吃完晚飯後,各自歇息,準備養足精神,迎接明天的比賽。
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吃過早飯,九點鍾左右,李修文來到講堂,裏麵已經坐滿了參賽選手。
李修文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後,便開始找起高根明和謝婷芳的位置來,掃視一周,便看見了高根明和謝婷芳,他們的位置離他較遠,在他看見他們的同時,高根明二人也看見了李修文。
高根明笑了笑,而謝婷芳則做了個加油的手勢,而李修文也回了個。
很快,講堂外走進兩人,站到了講台上。
那兩個人,一個胖老頭,稍微有點禿頂,紅臉龐,光滑的下巴,肥嘟嘟的有兩層疊加。
一個瘦老頭,個頭不高,戴著眼鏡,頭發花白,神情嚴肅。
胖老頭,紅光滿麵,看起來很是精神,站了一會兒,看了看表,估計時間到了,便開口介紹道:“我叫嚴林,是這次新概念複賽蘇江省的考官,旁邊這位老師叫做李有榮,跟我一樣是這次複賽的考官,希望大家一會兒發揮出真實水平。我很期待我們在座各位,在以後,能夠出現幾位真正的大作家,能夠更好的為我們的文學事業增光添彩。我現在開始點名,看看大家有沒有到齊。”
嚴林拿出一張名單,開始核對參賽學生的名字。
“王遠。”
“到。”
“李修文。”
“到。”
......
核對人名之後,發現少了一人沒來,嚴林等一會兒,看看表,發現時間不早了,便跟一旁的李有榮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再等那缺席又或是遲到的參賽者了。
嚴林不知從哪拿出一本書,立在講台上,李修文仔細一看,發現是一本史記,這次複賽難道與這史記有關?
嚴林將史記立在講台上後,咳嗽兩聲,說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唐太宗說的話。”
“開始寫吧,限時三個小時。”嚴林隻說了一句話,便讓參賽者開始寫作,也沒提什麽像是題目之類的要求。
台下參賽者們皆是一陣嘩然,他們以前都做慣了限主題,限題材的作文,現在放一本史記,也沒什麽要求,就這麽直接了當的讓參賽者們寫,他們都是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李修文在其他人一陣嘩然時,便開始思索起這次要寫的文章了。想了一會兒,心中便已有了想法。
“肅靜。”嚴林見講堂裏一片喧嘩,出聲訓道。
“這次複賽你們隻有三個小時寫作文,時間一過,不管寫沒寫完,作文都要交上來,一分鍾都不能遲。”
嚴林說完,參賽者們漸漸安靜下來,開始思考起作文來。
講堂裏每個人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疊厚厚的稿紙,有新鋼筆,新墨水瓶,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這些東西在考試完畢後,就屬於參賽的學生所有,也算是給參賽人員的紀念品。
講堂上參賽的人彼此都不太熟悉,高根明和謝婷芳跟李修文離得老遠,三人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機會。
既然開始了,高根明和謝婷芳對視一眼,彼此點頭互相鼓勵,再看李修文,已經打開稿紙寫了起來。
參賽者們喧嘩一會兒後也開始寫起來。
講台上,胖老頭兒嚴林和瘦老頭李有榮見參賽者都開始寫起文章來,二人就開始聊了起來。
“老嚴你說這次複賽會不會出現一兩篇出色的文章來?”
“不知道,但是我聽說隔壁省初賽時出現一篇文章讓整個批改組都一致叫好,那個參賽者叫什麽名字的,叫?”嚴林仔細思考著那人的名字,可是怎麽也想不起來。
“叫葉開文。”李有榮見了,想想說道。
“對,叫葉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