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別苑坐落在城西的一角,這裏的主人是辛奧城城防隊的大隊長徐泰初。徐泰初在城裏還有幾處產業,他隻在周末的時候偶爾過來小住。
別苑中此刻都是元家的人,確切地說,是元鳳英帶過來的人。這些人在裏麵四處巡邏,門口有車子過來時,還會有人迎上去檢查。
這種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架勢平時極為罕見,今日出現在別苑當中,隻因裏麵關押著一位重要的人。
特製的椅子上傳來鐵鏈的摩擦聲,被捆在椅子上的人低垂著頭,精神十分萎靡。
“鳳岐。”
一個女人的聲音出現在這間關押他的密室裏,座椅上的人聽到這個聲音,身體微微一震,猛地抬起頭來。
“為什麽?”
“為什麽?”麵對那人的質問,女人遲疑了片刻,沒有正麵回答他。
被捆在椅子上的人正是元崗村的領袖元鳳岐,此刻他不僅身陷囹圄,而且因為被喂了藥的緣故,渾身乏力且難以集中精神。
但他還是在聽到那個女人聲音的一瞬間,將先前眼中的那股頹勢一掃而光。
元鳳岐望著那個女人,神色一下子蒼老了很多,但語氣仍舊鏗鏘有力。
“鳳岐,你我年紀都大了,已經不適合待在那個位置上,聽大姐一句話,趁早把元崗村的未來交到年輕人手裏。”
元鳳英來到座椅旁,伸手將垂在元鳳岐額前灰白的頭發重新捋到後麵,目光複雜地望著從小跟自己一同長大的弟弟。
“元彬嗎?他不行。”
元鳳岐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輕蔑。
“彬兒不行,難不成元寶就行?”元鳳英聽出弟弟語氣中的不屑,她是元彬的母親,自然忍不得他人對自己兒子的輕視。
“元寶現在當然不行,但我相信,他將來一定可以。”元鳳岐說到自己的孫子,神色突然變得慈祥起來。
“元寶現在在哪?”元鳳英突然問道。
元鳳岐知道大姐是在探自己口風,目光微沉:“元寶在我心裏。”
“彬兒雖不是你親生,但過繼到你膝下,難道不跟你自己的兒子一樣?”元鳳英見他語氣警惕,隻得換了種方式遊說:“這幾年裏他跟著你打理元崗村的事務,盡心盡力,你為何卻對他這般地不放心?”
“我就是對他太放心了,才落現在得這個地步。”元鳳岐的語氣難掩怒意,“這一天,你們策劃了多久?”
“也沒多長時間,你那乖孫子回來之後,彬兒才想要自保。”元鳳英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有些閃躲,不敢直視元鳳岐。
“自保?哈哈哈哈。”元鳳岐突然大聲笑了起來:“為何元寶回來他就要自保,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還能害他不成?”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是不能害他,但元寶到了十六七歲呢?二十六七歲呢?”元鳳英反問道。
“小人之心。”元鳳岐似乎要宣泄心中的不悅,朝旁唾了一口。
“鳳岐,我希望彬兒接班可不全是為了私心,要知道我也姓元,和你一母同胞,彬兒身上也有我們元家的血脈。而且你想想,彬兒的生父在辛奧城的權貴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彬兒接你的班,以後元崗村隻會更好。”
“你如果是這麽想的,那元崗村就更不可能交給元彬接班了。”元鳳岐望著自己的大姐,目光很是失望:“你知不知道,元崗村能在十多年間逐步做大,鑽石市場可以日進鬥金,靠的是什麽?”
“是什麽?”
姐弟倆似乎都在勸對方,似乎又都說服不了對方。元鳳岐苦口婆心,元鳳英卻對他的反問神情冷漠。
“靠的是我們內部權力的純潔性。”元鳳岐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你以為攀附權貴就可以換來扶搖直上的機會?殊不知有朝一日那些被你開門迎進來的權力一定會將元家啃得連渣都不剩。”
“不可能。”元鳳英搖頭道:“泰初可不是外人,他可是彬兒父親。不說別的,這麽多年,他對咱們元家助力頗多,以後也隻會盡心盡力地幫扶自己的兒子。”
“助力頗多?你也不看看這些年我給了他多少的好處!”元鳳岐想到一些事情,心裏頓時火冒三丈,說話間口中的唾沫都飛了出來:“就說他那個城防隊大隊長的職務,前後數年我可是為他花掉了咱們元家一整年的收益,可是他呢?升官之後對你如何,對彬兒又如何?”
“還……還不錯。”元鳳英被自己弟弟問得近乎啞口無言,卻仍試圖狡辯。
“還不錯?”元鳳岐望著他,突然冷笑道:“他新官上任沒多久,就置辦了好幾處產業,而且還養了一堆女人在裏麵。”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男人愛玩就讓他玩去,隻要心在我們母子身上就行。”元鳳英似在回避什麽。
“徐泰初在外麵有2個私生子。”元鳳岐接下來的這句話讓自己大姐心裏一陣絞痛。
這是元鳳英一直不願去想的事情。
“兩個野種沒名沒份,對彬兒有什麽影響?”
“自欺欺人。”元鳳岐見大姐執迷不悟,似鴕鳥一樣將頭埋於沙中,心裏隻剩哀歎。
他說的這些,元鳳英如何不懂,隻不過她是元彬的母親,當局者迷罷了。
當初元彬能過繼到元鳳岐膝下,就是因為徐泰初外麵的女人生了兒子,徐泰初對元彬的重視程度一下子便一落千丈。元鳳英為兒子著想,才主動提出將元彬過繼過來,等以後接了元鳳岐的班,手裏握有元崗村這股勢力以及鑽石市場的雄厚財力,再重新贏回徐泰初心裏的地位。
“我真不該將信上的內容告訴你,你雖是我大姐,心卻不在元家。”
“唉……”元鳳岐的話讓元鳳英歎道:“你我之間的誤會何時變得這麽深了?”
“這個問題你得問你自己。”元鳳岐說完這句話之後就閉上了眼睛,他累了,也不想再搭理眼前之人。
話不投機,元鳳英隻得轉身離去。她正要出門,聽到外麵有人來報,說是胡遷過來了。
元鳳英朝候在門外的人叮囑了一句:“照顧好二爺,他要是有個什麽差池,唯你們是問!”
別苑中此刻都是元家的人,確切地說,是元鳳英帶過來的人。這些人在裏麵四處巡邏,門口有車子過來時,還會有人迎上去檢查。
這種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架勢平時極為罕見,今日出現在別苑當中,隻因裏麵關押著一位重要的人。
特製的椅子上傳來鐵鏈的摩擦聲,被捆在椅子上的人低垂著頭,精神十分萎靡。
“鳳岐。”
一個女人的聲音出現在這間關押他的密室裏,座椅上的人聽到這個聲音,身體微微一震,猛地抬起頭來。
“為什麽?”
“為什麽?”麵對那人的質問,女人遲疑了片刻,沒有正麵回答他。
被捆在椅子上的人正是元崗村的領袖元鳳岐,此刻他不僅身陷囹圄,而且因為被喂了藥的緣故,渾身乏力且難以集中精神。
但他還是在聽到那個女人聲音的一瞬間,將先前眼中的那股頹勢一掃而光。
元鳳岐望著那個女人,神色一下子蒼老了很多,但語氣仍舊鏗鏘有力。
“鳳岐,你我年紀都大了,已經不適合待在那個位置上,聽大姐一句話,趁早把元崗村的未來交到年輕人手裏。”
元鳳英來到座椅旁,伸手將垂在元鳳岐額前灰白的頭發重新捋到後麵,目光複雜地望著從小跟自己一同長大的弟弟。
“元彬嗎?他不行。”
元鳳岐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輕蔑。
“彬兒不行,難不成元寶就行?”元鳳英聽出弟弟語氣中的不屑,她是元彬的母親,自然忍不得他人對自己兒子的輕視。
“元寶現在當然不行,但我相信,他將來一定可以。”元鳳岐說到自己的孫子,神色突然變得慈祥起來。
“元寶現在在哪?”元鳳英突然問道。
元鳳岐知道大姐是在探自己口風,目光微沉:“元寶在我心裏。”
“彬兒雖不是你親生,但過繼到你膝下,難道不跟你自己的兒子一樣?”元鳳英見他語氣警惕,隻得換了種方式遊說:“這幾年裏他跟著你打理元崗村的事務,盡心盡力,你為何卻對他這般地不放心?”
“我就是對他太放心了,才落現在得這個地步。”元鳳岐的語氣難掩怒意,“這一天,你們策劃了多久?”
“也沒多長時間,你那乖孫子回來之後,彬兒才想要自保。”元鳳英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有些閃躲,不敢直視元鳳岐。
“自保?哈哈哈哈。”元鳳岐突然大聲笑了起來:“為何元寶回來他就要自保,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還能害他不成?”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是不能害他,但元寶到了十六七歲呢?二十六七歲呢?”元鳳英反問道。
“小人之心。”元鳳岐似乎要宣泄心中的不悅,朝旁唾了一口。
“鳳岐,我希望彬兒接班可不全是為了私心,要知道我也姓元,和你一母同胞,彬兒身上也有我們元家的血脈。而且你想想,彬兒的生父在辛奧城的權貴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彬兒接你的班,以後元崗村隻會更好。”
“你如果是這麽想的,那元崗村就更不可能交給元彬接班了。”元鳳岐望著自己的大姐,目光很是失望:“你知不知道,元崗村能在十多年間逐步做大,鑽石市場可以日進鬥金,靠的是什麽?”
“是什麽?”
姐弟倆似乎都在勸對方,似乎又都說服不了對方。元鳳岐苦口婆心,元鳳英卻對他的反問神情冷漠。
“靠的是我們內部權力的純潔性。”元鳳岐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你以為攀附權貴就可以換來扶搖直上的機會?殊不知有朝一日那些被你開門迎進來的權力一定會將元家啃得連渣都不剩。”
“不可能。”元鳳英搖頭道:“泰初可不是外人,他可是彬兒父親。不說別的,這麽多年,他對咱們元家助力頗多,以後也隻會盡心盡力地幫扶自己的兒子。”
“助力頗多?你也不看看這些年我給了他多少的好處!”元鳳岐想到一些事情,心裏頓時火冒三丈,說話間口中的唾沫都飛了出來:“就說他那個城防隊大隊長的職務,前後數年我可是為他花掉了咱們元家一整年的收益,可是他呢?升官之後對你如何,對彬兒又如何?”
“還……還不錯。”元鳳英被自己弟弟問得近乎啞口無言,卻仍試圖狡辯。
“還不錯?”元鳳岐望著他,突然冷笑道:“他新官上任沒多久,就置辦了好幾處產業,而且還養了一堆女人在裏麵。”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男人愛玩就讓他玩去,隻要心在我們母子身上就行。”元鳳英似在回避什麽。
“徐泰初在外麵有2個私生子。”元鳳岐接下來的這句話讓自己大姐心裏一陣絞痛。
這是元鳳英一直不願去想的事情。
“兩個野種沒名沒份,對彬兒有什麽影響?”
“自欺欺人。”元鳳岐見大姐執迷不悟,似鴕鳥一樣將頭埋於沙中,心裏隻剩哀歎。
他說的這些,元鳳英如何不懂,隻不過她是元彬的母親,當局者迷罷了。
當初元彬能過繼到元鳳岐膝下,就是因為徐泰初外麵的女人生了兒子,徐泰初對元彬的重視程度一下子便一落千丈。元鳳英為兒子著想,才主動提出將元彬過繼過來,等以後接了元鳳岐的班,手裏握有元崗村這股勢力以及鑽石市場的雄厚財力,再重新贏回徐泰初心裏的地位。
“我真不該將信上的內容告訴你,你雖是我大姐,心卻不在元家。”
“唉……”元鳳岐的話讓元鳳英歎道:“你我之間的誤會何時變得這麽深了?”
“這個問題你得問你自己。”元鳳岐說完這句話之後就閉上了眼睛,他累了,也不想再搭理眼前之人。
話不投機,元鳳英隻得轉身離去。她正要出門,聽到外麵有人來報,說是胡遷過來了。
元鳳英朝候在門外的人叮囑了一句:“照顧好二爺,他要是有個什麽差池,唯你們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