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p>
朝會剛剛開始,內閣首輔王誠便立即上前,匍匐道:“臣王誠,率領六部及各院臣工,合辭請前皇太子朱見深出閣。”</p>
嘩啦一下,朝堂上半數的大臣都是出列,伏跪下去。</p>
剩下那半數則是以兵部尚書於謙和內閣次輔陳循為首的中立派,以及為數不多的保皇黨。</p>
文臣之中,在最強有力的保皇黨大理寺卿王文與陳懋出征貴州以後,所剩下的保皇黨實在不多。</p>
朱棣正要說話,卻沒想到,於謙站出來狠狠斥責了內閣首輔王直以及他身後的眾多朝廷大臣。</p>
“實在是荒謬!”</p>
“王閣老,你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不是你身後這些人的內閣首輔,如此做法,不是在解決問題,是在給朝廷添亂!”</p>
“眼下瓦剌頻頻叩邊,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內宮侍者一萬八千餘人,早就應該裁撤冗員,節省財政!”</p>
“陛下,裁撤八千人還不夠,若香枕暗害皇後之事為真,這是危及皇統的大逆不道之舉,應該嚴查!”</p>
“除此以外,也該規定一下內宮的宮女和太監的人數了,定額分配,這樣可以節省大筆的開支!”</p>
“若是將這筆節省下來的開支用到軍費上,我大明將士的戰鬥力定當提升一個檔次,陛下聖明!“</p>
於謙一直以來都是隔岸觀火的態度,既不幫助景泰皇帝,也沒有明顯的態度去幫文臣搞事情。</p>
誰也沒想到,於謙這次會突然站出來,義正嚴辭的支持皇帝。</p>
這樣一來,文臣們立刻分成了兩派,在於謙背後的支持者也不少,加上那些分散的保皇黨也靠攏過來,足以與內閣首輔王文背後的利益集團形成對抗。</p>
朱棣深深看了一眼於謙,不無意外,隻是更加欣賞了。</p>
朕沒有看錯他。</p>
石亨上次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所以最近很老實,他站出來說道:“臣讚同於少保的想法,九邊軍費捉襟見肘,裁撤冗員乃是陛下聖明之舉!”</p>
禮部尚書胡濙及戶部尚書金廉也站出來,紛紛說道:“臣等讚同於部堂的說法,經曆土木堡之變以後,朝廷當以邊事為主,整頓軍務!”</p>
兵科給事中王竑站出來道:“啟奏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於謙,與權閹王誠裏外勾結,把控朝政!”</p>
朱棣看了一眼這個人,冷笑道:“王竑,朕正要找你呢!”</p>
王竑一愣,道:“陛下找臣做什麽?”</p>
朱棣道:“準確來說,朕要找的不是你,朕是來算一算賬,朕做監國時,左順門之事你可還記得?”</p>
王竑細細回想起來。</p>
左順門之變,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朱棣穿越前發生的一件大事。</p>
當時朝廷清算王振閹黨,文官們在朝會一哄而上,以誅殺王振餘黨之名,當殿打死了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以及大太監毛貴、王長等人。</p>
</p>
這在當時,是萬眾一心的壯烈之舉,就連於謙也沒有製止。</p>
曆史上監國的朱祁玉當時被嚇得驚慌失措,一副生怕朝臣們也一擁而上毆打自己的樣子,所以那件事就這樣算了。</p>
朱棣從王誠口中得知此事來龍去脈以後,當時就把這件事放心上了,就在想著,決不能就那樣作罷。</p>
馬順雖然是閹黨,但畢竟是錦衣衛指揮使,是給皇帝做事的,可以被清算,可以被誅殺,但是不能被文臣當殿打死。</p>
說白了,左順門之變,文官們打的不是馬順,是當時還在監國的朱祁玉的臉。</p>
正因為左順門之變朱祁玉給朝臣們留下了怯懦膽小的第一印象,這才導致後麵會被朝臣聯合太後孫若微如此的欺壓。</p>
朱棣今日舊事重提,就是告訴文臣們,就算是皇帝手下咬錯了人的一條狗,也不是你們能隨便說打死就打死的。</p>
現在,朱棣找到機會算賬了。</p>
朱棣要用這件事,殺一殺這幫文臣的威風,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大明真正的主導者!</p>
王竑顯然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謙脖子一梗,正要反駁,聽到朱棣這一番話,一下子也就明白了用意。</p>
於謙深深看了一眼,就不再吭聲了。</p>
朱棣站起來,喝道:“來人,把這個王竑給朕拿下!”</p>
一聲令下,兩名大漢將軍從殿外走進來,將王竑按在地上,他仍在不死心地大喊:“陛下,臣無罪,陛下為何要拿我?”</p>
“朕今日就是來和你算賬的!”朱棣冷笑道:“當日左順門之變,那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可是被定罪了嗎?”</p>
王竑一愣,啞口無言。</p>
“既然未被定罪,你有什麽理由在當殿打死朝廷大臣,能打死錦衣衛指揮使,你眼中還有沒有朝廷的法度?”</p>
“如果朕讓你惱了,你是不是也要打死朕?”</p>
王竑狡辯道:“馬順是閹黨,陛下要為閹黨翻桉不成!”</p>
“錯了!”朱棣起身環視眾人,道:“朕從來沒說過一句要為他翻桉,馬順罪有應得,他該死。”</p>
“但他應該被三法司定罪,被光明正大的處死,而不是被人在奉天殿上打死!”</p>
“奉天殿,是商議國家機要之處,不是你們撒潑鬧事的地方!”</p>
“押下去,杖責五十!”</p>
好家夥,杖責五十,這是要把人活活打死。</p>
群臣們倒吸了一口涼氣,聽著兵科給事中王竑在殿外的慘叫聲,那些曾參與過毆打馬順的人,眼中有些惶惶不安。</p>
朱棣這時才轉頭說道:“當日左順門之事,朕大致已記不清了,所以隻誅帶頭鬥毆之人。”</p>
“朕要將兵科給事中王竑革職,抄沒其家,諸位愛卿不會有什麽意見吧?”</p>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p>
這話問的,能有意見嗎?</p>
敢有意見嗎?</p>
這已經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因為朱棣剛才已經說了,左順門之事舊事重提起來,也隻誅殺帶頭鬥毆的兵科給事中王竑一人。</p>
至於王竑家產怎麽處理,關他們屁事,自己不被扯進去就行了。</p>
既然皇帝這話已經這麽說了,那就說明左順門之事也就這樣了,不會再有被提起來的可能。</p>
所以,對不起了王大人!</p>
文官們審時度勢,整齊劃一地伏跪在地,高呼道:“陛下聖明!”</p>
朝會剛剛開始,內閣首輔王誠便立即上前,匍匐道:“臣王誠,率領六部及各院臣工,合辭請前皇太子朱見深出閣。”</p>
嘩啦一下,朝堂上半數的大臣都是出列,伏跪下去。</p>
剩下那半數則是以兵部尚書於謙和內閣次輔陳循為首的中立派,以及為數不多的保皇黨。</p>
文臣之中,在最強有力的保皇黨大理寺卿王文與陳懋出征貴州以後,所剩下的保皇黨實在不多。</p>
朱棣正要說話,卻沒想到,於謙站出來狠狠斥責了內閣首輔王直以及他身後的眾多朝廷大臣。</p>
“實在是荒謬!”</p>
“王閣老,你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不是你身後這些人的內閣首輔,如此做法,不是在解決問題,是在給朝廷添亂!”</p>
“眼下瓦剌頻頻叩邊,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內宮侍者一萬八千餘人,早就應該裁撤冗員,節省財政!”</p>
“陛下,裁撤八千人還不夠,若香枕暗害皇後之事為真,這是危及皇統的大逆不道之舉,應該嚴查!”</p>
“除此以外,也該規定一下內宮的宮女和太監的人數了,定額分配,這樣可以節省大筆的開支!”</p>
“若是將這筆節省下來的開支用到軍費上,我大明將士的戰鬥力定當提升一個檔次,陛下聖明!“</p>
於謙一直以來都是隔岸觀火的態度,既不幫助景泰皇帝,也沒有明顯的態度去幫文臣搞事情。</p>
誰也沒想到,於謙這次會突然站出來,義正嚴辭的支持皇帝。</p>
這樣一來,文臣們立刻分成了兩派,在於謙背後的支持者也不少,加上那些分散的保皇黨也靠攏過來,足以與內閣首輔王文背後的利益集團形成對抗。</p>
朱棣深深看了一眼於謙,不無意外,隻是更加欣賞了。</p>
朕沒有看錯他。</p>
石亨上次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所以最近很老實,他站出來說道:“臣讚同於少保的想法,九邊軍費捉襟見肘,裁撤冗員乃是陛下聖明之舉!”</p>
禮部尚書胡濙及戶部尚書金廉也站出來,紛紛說道:“臣等讚同於部堂的說法,經曆土木堡之變以後,朝廷當以邊事為主,整頓軍務!”</p>
兵科給事中王竑站出來道:“啟奏陛下,臣彈劾兵部尚書於謙,與權閹王誠裏外勾結,把控朝政!”</p>
朱棣看了一眼這個人,冷笑道:“王竑,朕正要找你呢!”</p>
王竑一愣,道:“陛下找臣做什麽?”</p>
朱棣道:“準確來說,朕要找的不是你,朕是來算一算賬,朕做監國時,左順門之事你可還記得?”</p>
王竑細細回想起來。</p>
左順門之變,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朱棣穿越前發生的一件大事。</p>
當時朝廷清算王振閹黨,文官們在朝會一哄而上,以誅殺王振餘黨之名,當殿打死了錦衣衛指揮使馬順,以及大太監毛貴、王長等人。</p>
</p>
這在當時,是萬眾一心的壯烈之舉,就連於謙也沒有製止。</p>
曆史上監國的朱祁玉當時被嚇得驚慌失措,一副生怕朝臣們也一擁而上毆打自己的樣子,所以那件事就這樣算了。</p>
朱棣從王誠口中得知此事來龍去脈以後,當時就把這件事放心上了,就在想著,決不能就那樣作罷。</p>
馬順雖然是閹黨,但畢竟是錦衣衛指揮使,是給皇帝做事的,可以被清算,可以被誅殺,但是不能被文臣當殿打死。</p>
說白了,左順門之變,文官們打的不是馬順,是當時還在監國的朱祁玉的臉。</p>
正因為左順門之變朱祁玉給朝臣們留下了怯懦膽小的第一印象,這才導致後麵會被朝臣聯合太後孫若微如此的欺壓。</p>
朱棣今日舊事重提,就是告訴文臣們,就算是皇帝手下咬錯了人的一條狗,也不是你們能隨便說打死就打死的。</p>
現在,朱棣找到機會算賬了。</p>
朱棣要用這件事,殺一殺這幫文臣的威風,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大明真正的主導者!</p>
王竑顯然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謙脖子一梗,正要反駁,聽到朱棣這一番話,一下子也就明白了用意。</p>
於謙深深看了一眼,就不再吭聲了。</p>
朱棣站起來,喝道:“來人,把這個王竑給朕拿下!”</p>
一聲令下,兩名大漢將軍從殿外走進來,將王竑按在地上,他仍在不死心地大喊:“陛下,臣無罪,陛下為何要拿我?”</p>
“朕今日就是來和你算賬的!”朱棣冷笑道:“當日左順門之變,那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可是被定罪了嗎?”</p>
王竑一愣,啞口無言。</p>
“既然未被定罪,你有什麽理由在當殿打死朝廷大臣,能打死錦衣衛指揮使,你眼中還有沒有朝廷的法度?”</p>
“如果朕讓你惱了,你是不是也要打死朕?”</p>
王竑狡辯道:“馬順是閹黨,陛下要為閹黨翻桉不成!”</p>
“錯了!”朱棣起身環視眾人,道:“朕從來沒說過一句要為他翻桉,馬順罪有應得,他該死。”</p>
“但他應該被三法司定罪,被光明正大的處死,而不是被人在奉天殿上打死!”</p>
“奉天殿,是商議國家機要之處,不是你們撒潑鬧事的地方!”</p>
“押下去,杖責五十!”</p>
好家夥,杖責五十,這是要把人活活打死。</p>
群臣們倒吸了一口涼氣,聽著兵科給事中王竑在殿外的慘叫聲,那些曾參與過毆打馬順的人,眼中有些惶惶不安。</p>
朱棣這時才轉頭說道:“當日左順門之事,朕大致已記不清了,所以隻誅帶頭鬥毆之人。”</p>
“朕要將兵科給事中王竑革職,抄沒其家,諸位愛卿不會有什麽意見吧?”</p>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p>
這話問的,能有意見嗎?</p>
敢有意見嗎?</p>
這已經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因為朱棣剛才已經說了,左順門之事舊事重提起來,也隻誅殺帶頭鬥毆的兵科給事中王竑一人。</p>
至於王竑家產怎麽處理,關他們屁事,自己不被扯進去就行了。</p>
既然皇帝這話已經這麽說了,那就說明左順門之事也就這樣了,不會再有被提起來的可能。</p>
所以,對不起了王大人!</p>
文官們審時度勢,整齊劃一地伏跪在地,高呼道:“陛下聖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