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脫不花是怎麽說的?”</p>
文華殿上,朱棣隨口說道。</p>
說完,抬眼看了看擺在台麵上那些書,按規矩來說,這些東西是預備著給新朝太子講課時用的。</p>
但是禪讓大典後,朱見深已經被廢了,這些書就也擱置在這裏,等到下一任太子冊封後再用來上課。</p>
朱棣抽出一本,眯眼看著。</p>
韃靼來的使臣行禮後說道:“回大皇帝,我脫脫不花大汗說,我們本與瓦剌交好,是因為與大明互市才招致瓦剌人的攻擊。”</p>
“這件事大明也有過錯,作為宗主國,更不應該見死不救。”</p>
朱棣本來就被這本《道德經》的內容煩得要死,聽見這話更是一抬眼,似笑非笑道:“哦,合著你們這次是興師問罪來的?”</p>
</p>
“你們讓瓦剌人給打了,倒成我大明的過錯了。”</p>
說著,朱棣的口氣漸漸嚴厲起來,將《道德經》扔到他的腳下,道:“那你們在土木堡之戰後,縱兵掠我遼東又怎麽說?”</p>
“現在挨打了,打不過了,想起來咱們是睦鄰友好了?”</p>
韃靼使臣連忙道:“大皇帝,這話從何說起啊,掠奪遼東的物資和人口,我們都已經悉數返還。”</p>
“現在我們因為互市被瓦剌攻打,大明總該出兵幫助我們吧?”</p>
“出不出兵,要看朕的心情,你們就算被瓦剌滅了,跟朕又有什麽關係?”朱棣冷冷道:</p>
“可是你的態度,朕很不喜歡。”</p>
“你這是來求人的嗎,你這是來跟朕興師問罪來了,你就不怕朕學一學你們在土木堡之戰後做的那些事兒?”</p>
朱棣站起來,在禦桉周圍來回踱步,有意無意地威脅道:</p>
“朕大可以,趁著你們和瓦剌打仗的時候,也派遼東的明軍出塞作戰,再聯合兀良哈三衛,搶一搶你們。”</p>
“到時候你們被滅了,朕再一紙聖旨過去,跟瓦剌封貢,動動你的豬腦子好好兒想想,到時候也先會怎麽辦?”</p>
韃靼使臣聽到這些話,眼神逐漸慌亂了,不知道該說什麽好。</p>
如果朱棣真這麽幹了,那韃靼基本上也就差不多該被滅了,光靠韃靼的力量尚且抵抗不住瓦剌,要是大明再聯合兀良哈三衛趁火打劫,死的就更快了。</p>
但其實朱棣心裏跟明鏡似的,大明怎麽可能和瓦剌聯手對付韃靼?</p>
相比於韃靼,瓦剌才是朱棣的心腹之患,何況還有土木堡一戰後的數十萬亡魂在看著,兀良哈三衛首鼠兩端,誠心加入大明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p>
“這樣吧,朕給你提個條件,要是能接受,你們就還有活下去的機會,要是不能,那朕的賞金給誰不是給?”</p>
韃靼使臣在絕望中聽見了一絲生機,連忙說道:“大皇帝請說,隻要是能辦到的,我們一定辦!”</p>
朱棣坐了回去,澹澹說道:</p>
“現有的封貢賞金減半,但是馬匹要多貢兩成,算了,多三成吧,湊個三說出去好聽。”</p>
“還有,脫脫不花要誠心歸順大明,親自向土木堡戰死的明軍家屬致歉,向被掠奪的遼東將士和平民家屬致歉。”</p>
“如果這都不能滿足,那你就回去吧!”</p>
韃靼使臣一麵聽著這些話,一麵暗暗心驚。</p>
看著朱棣坐在上頭一板一眼的神情,好像心情依舊十分不好,也便不再懷疑這一番話的真實性。</p>
一個是被三方聯合滅國,一個是可以得到大明援軍,從而擊退瓦剌,還能繼續保留互市的貿易加成和賞金。</p>
看似是雙選題,其實他沒得選。</p>
韃靼使臣猶豫道:“大皇帝在上,這件事不是臣能做主的,臣要趕回去問問脫脫不花大汗。”</p>
朱棣笑道:“去吧,去跟他好好兒商量。”</p>
“朕告訴你,拖得越久,朕提的條件也就越高,這已經算不錯了,起碼朕還願意給你們一半的賞金。”</p>
“朕要是什麽也不給,你們不還是得同意?”</p>
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韃靼使臣被鴻臚寺官員帶下去,一旁侍候的文華殿小閹這才敢上前,將皇帝方才扔到地上的本子撿起來。</p>
看著被呈到眼前的《道德經》,朱棣眉頭一蹙,道:“文華殿的禦桉缺了一塊,拿去墊桌角吧!”</p>
說完,直接抬腳離開。</p>
文華殿的小太監本以為是一次諂媚獻上的機會,卻沒想到會聽見這句話,捧著這本《道德經》一臉懵逼。</p>
拿道德經墊桌角?</p>
這件事傳到內閣,內閣最看重的不是韃靼求援的消息,卻是朱棣這看似隨口一說的一句話。</p>
在內閣的諸位閣臣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了。</p>
以這位皇爺的秉性來看,是不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的,這隻能說明,皇帝是在借機向文官表達不滿。</p>
一件小事,很快在朝堂中掀起了看不見的風浪。</p>
......</p>
朱棣沒回乾清宮,而是直接去了宗人府。</p>
朱棣想知道,這個本來是設置出來用作限製宗藩的衙門,現在屁用沒有,到底是怎麽個回事兒。</p>
再讓這幫朱家子孫繼續鬥下去,大明得不了什麽好兒。</p>
宗人府設立於洪武三年,前身稱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改稱宗人府,永樂一朝朱棣設置了以外戚執掌宗人府的先例,此後仁、宣二朝亦多由勳戚掌事。</p>
此前掌管宗人府的是年邁富有威望的英國公張輔,張輔背靠勳戚集團,加上張家深得朱棣信任,足夠給以宗親震懾。</p>
所以就算宗親之間有明爭暗鬥,此前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鬧。</p>
土木堡之變,洪武、永樂年間的功臣集團大半覆亡,宗人府處於無人掌管的境地,現存的勳戚中,亦無人有威望震懾宗藩。</p>
宗人府的權勢漸漸移交禮部,已經名存實亡。</p>
朱棣來到宗人府衙門,居然連個看門的都沒遇見,走進去轉了幾圈,偌大個衙門,居然隻發現寥寥數人在坐班。</p>
這些人大都也沒什麽權勢,屬於是扔到人堆就找不見的那種,就憑這種宗人府,談什麽震懾宗藩?</p>
朱棣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根源所在,於是朝一旁說道:“傳朕敕諭,廣通王、陽宗王牽涉謀害中宮,封鎖王府,暫停支俸,核查全部王莊田地。”</p>
“以襄王朱瞻墡掌宗人府,主持香枕桉。”</p>
文華殿上,朱棣隨口說道。</p>
說完,抬眼看了看擺在台麵上那些書,按規矩來說,這些東西是預備著給新朝太子講課時用的。</p>
但是禪讓大典後,朱見深已經被廢了,這些書就也擱置在這裏,等到下一任太子冊封後再用來上課。</p>
朱棣抽出一本,眯眼看著。</p>
韃靼來的使臣行禮後說道:“回大皇帝,我脫脫不花大汗說,我們本與瓦剌交好,是因為與大明互市才招致瓦剌人的攻擊。”</p>
“這件事大明也有過錯,作為宗主國,更不應該見死不救。”</p>
朱棣本來就被這本《道德經》的內容煩得要死,聽見這話更是一抬眼,似笑非笑道:“哦,合著你們這次是興師問罪來的?”</p>
</p>
“你們讓瓦剌人給打了,倒成我大明的過錯了。”</p>
說著,朱棣的口氣漸漸嚴厲起來,將《道德經》扔到他的腳下,道:“那你們在土木堡之戰後,縱兵掠我遼東又怎麽說?”</p>
“現在挨打了,打不過了,想起來咱們是睦鄰友好了?”</p>
韃靼使臣連忙道:“大皇帝,這話從何說起啊,掠奪遼東的物資和人口,我們都已經悉數返還。”</p>
“現在我們因為互市被瓦剌攻打,大明總該出兵幫助我們吧?”</p>
“出不出兵,要看朕的心情,你們就算被瓦剌滅了,跟朕又有什麽關係?”朱棣冷冷道:</p>
“可是你的態度,朕很不喜歡。”</p>
“你這是來求人的嗎,你這是來跟朕興師問罪來了,你就不怕朕學一學你們在土木堡之戰後做的那些事兒?”</p>
朱棣站起來,在禦桉周圍來回踱步,有意無意地威脅道:</p>
“朕大可以,趁著你們和瓦剌打仗的時候,也派遼東的明軍出塞作戰,再聯合兀良哈三衛,搶一搶你們。”</p>
“到時候你們被滅了,朕再一紙聖旨過去,跟瓦剌封貢,動動你的豬腦子好好兒想想,到時候也先會怎麽辦?”</p>
韃靼使臣聽到這些話,眼神逐漸慌亂了,不知道該說什麽好。</p>
如果朱棣真這麽幹了,那韃靼基本上也就差不多該被滅了,光靠韃靼的力量尚且抵抗不住瓦剌,要是大明再聯合兀良哈三衛趁火打劫,死的就更快了。</p>
但其實朱棣心裏跟明鏡似的,大明怎麽可能和瓦剌聯手對付韃靼?</p>
相比於韃靼,瓦剌才是朱棣的心腹之患,何況還有土木堡一戰後的數十萬亡魂在看著,兀良哈三衛首鼠兩端,誠心加入大明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p>
“這樣吧,朕給你提個條件,要是能接受,你們就還有活下去的機會,要是不能,那朕的賞金給誰不是給?”</p>
韃靼使臣在絕望中聽見了一絲生機,連忙說道:“大皇帝請說,隻要是能辦到的,我們一定辦!”</p>
朱棣坐了回去,澹澹說道:</p>
“現有的封貢賞金減半,但是馬匹要多貢兩成,算了,多三成吧,湊個三說出去好聽。”</p>
“還有,脫脫不花要誠心歸順大明,親自向土木堡戰死的明軍家屬致歉,向被掠奪的遼東將士和平民家屬致歉。”</p>
“如果這都不能滿足,那你就回去吧!”</p>
韃靼使臣一麵聽著這些話,一麵暗暗心驚。</p>
看著朱棣坐在上頭一板一眼的神情,好像心情依舊十分不好,也便不再懷疑這一番話的真實性。</p>
一個是被三方聯合滅國,一個是可以得到大明援軍,從而擊退瓦剌,還能繼續保留互市的貿易加成和賞金。</p>
看似是雙選題,其實他沒得選。</p>
韃靼使臣猶豫道:“大皇帝在上,這件事不是臣能做主的,臣要趕回去問問脫脫不花大汗。”</p>
朱棣笑道:“去吧,去跟他好好兒商量。”</p>
“朕告訴你,拖得越久,朕提的條件也就越高,這已經算不錯了,起碼朕還願意給你們一半的賞金。”</p>
“朕要是什麽也不給,你們不還是得同意?”</p>
被唬得一愣一愣的韃靼使臣被鴻臚寺官員帶下去,一旁侍候的文華殿小閹這才敢上前,將皇帝方才扔到地上的本子撿起來。</p>
看著被呈到眼前的《道德經》,朱棣眉頭一蹙,道:“文華殿的禦桉缺了一塊,拿去墊桌角吧!”</p>
說完,直接抬腳離開。</p>
文華殿的小太監本以為是一次諂媚獻上的機會,卻沒想到會聽見這句話,捧著這本《道德經》一臉懵逼。</p>
拿道德經墊桌角?</p>
這件事傳到內閣,內閣最看重的不是韃靼求援的消息,卻是朱棣這看似隨口一說的一句話。</p>
在內閣的諸位閣臣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了。</p>
以這位皇爺的秉性來看,是不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的,這隻能說明,皇帝是在借機向文官表達不滿。</p>
一件小事,很快在朝堂中掀起了看不見的風浪。</p>
......</p>
朱棣沒回乾清宮,而是直接去了宗人府。</p>
朱棣想知道,這個本來是設置出來用作限製宗藩的衙門,現在屁用沒有,到底是怎麽個回事兒。</p>
再讓這幫朱家子孫繼續鬥下去,大明得不了什麽好兒。</p>
宗人府設立於洪武三年,前身稱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改稱宗人府,永樂一朝朱棣設置了以外戚執掌宗人府的先例,此後仁、宣二朝亦多由勳戚掌事。</p>
此前掌管宗人府的是年邁富有威望的英國公張輔,張輔背靠勳戚集團,加上張家深得朱棣信任,足夠給以宗親震懾。</p>
所以就算宗親之間有明爭暗鬥,此前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鬧。</p>
土木堡之變,洪武、永樂年間的功臣集團大半覆亡,宗人府處於無人掌管的境地,現存的勳戚中,亦無人有威望震懾宗藩。</p>
宗人府的權勢漸漸移交禮部,已經名存實亡。</p>
朱棣來到宗人府衙門,居然連個看門的都沒遇見,走進去轉了幾圈,偌大個衙門,居然隻發現寥寥數人在坐班。</p>
這些人大都也沒什麽權勢,屬於是扔到人堆就找不見的那種,就憑這種宗人府,談什麽震懾宗藩?</p>
朱棣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根源所在,於是朝一旁說道:“傳朕敕諭,廣通王、陽宗王牽涉謀害中宮,封鎖王府,暫停支俸,核查全部王莊田地。”</p>
“以襄王朱瞻墡掌宗人府,主持香枕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