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嘴角挑了挑。


    這不就開始學規矩了麽?


    成家立業的人,本該如此。


    總不能一直散漫下去。


    自己是阿瑪,不挑剔他,可往後呢?


    到時候讓哥哥、侄子嫌棄,不是更丟人?


    桌子上,五阿哥小聲道:“會不會太輕了?不用送個古董硯台、玉石鎮紙、或是什麽宣德爐之類的?我那裏有富裕的,回頭給你找兩件……”


    九阿哥搖頭道:“這是守老禮兒呢,不輕了……”


    說到這裏,頓了頓,他又道:“不過那硯台、鎮紙、宣德爐什麽的,五哥既是富裕,那弟弟還是收了吧,回頭擺書房裏,弟弟也得用呢!”


    五阿哥大方道:“那就拿去用吧,缺什麽你吱聲打。”


    九阿哥聽了,眼睛冒光,很是心動。


    五哥那邊可是有不少好東西。


    太後娘娘的私庫,那不單單是太後娘娘的私庫。


    聽說太皇太後病故前,將自己一輩子的私房都分了。


    分作三份,太後一份、皇上一份、固倫淑惠長公主一份。


    他就想再要幾樣古董,去布置皇子府的客廳,可是眼見著旁邊四阿哥板著臉,要訓人的架勢,就改了口,道:“弟弟在皇子府修了個藏書院,五哥有不看的書,就叫人歸攏歸攏,回頭給弟弟充書庫去,要不然還得在外頭張羅。”


    五阿哥豪氣道:“不少呢,好幾箱子,回頭都給你,我看了頭疼。”


    九阿哥:牙。


    他望向康熙一眼。


    沒聽見麽?


    這位不是才應該好好讀書?!


    康熙似乎沒聽見似的,正低頭跟大阿哥說著什麽。


    九阿哥心裏,有些不平了。


    他重新學習,哥哥們不用麽?


    這見賢思齊,不是應該一起?!


    他看向老大,有什麽短處?


    好像挑不出來。


    皇長子的派頭十足,可是那也不能算錯。


    本來身份就在這裏,也不是禮賢下士的性子。


    他又看了眼四阿哥。


    這一位的人情世故差了些,不大會說話,有事沒事就要冷了臉,是不是也該從頭學學?


    接著又看五阿哥。


    五哥不用說了,四書五經都是磕磕絆絆的,自己還有個印象,他估摸連印象也沒有。


    怎麽能這樣呢?


    裝笨就笨了?!


    也是偷懶不愛學習罷了。


    一樣的父母,自己這麽聰明,五哥能笨到哪裏去?


    看旁人閑著,太難受了。


    眼見著康熙跟大阿哥的說話告一段落,九阿哥就道:“汗阿瑪,雖說您偏愛兒子)可兒子卻不好幹受著,能不能給您求個情,給哥哥們也指個皇子師,實在沒有合適的,就用一個人也行”


    康熙看著九阿哥,也很想要問問臉有多大了。


    昨天才蔫蔫的,心虛模樣,曉得是他的不足,才多了個皇子師;今天就尾巴翹著大言不慚地說“偏愛”。


    這提議。


    出了上書房的皇子們,給安排皇子師。


    康熙望向大阿哥。


    大阿哥忙擺手道:“汗阿瑪,不用,不用,兒子都多大了,眼見著弘昱都要啟蒙了……”


    弘昱,就是大阿哥的嫡子,康熙三十五年生,今年虛齡四歲。


    康熙不置可否,望向四阿哥。


    四阿哥欠欠身道:“汗阿瑪,弘暉也三歲了。”


    所以他的先生也免了吧。


    五阿哥也聽出弟弟在使壞,忙跟著道:“我們老大跟弘昱侄子一年生的,還要大幾個月,明年也該讀書了,汗阿瑪您要是指師傅,直接指皇孫師吧!”


    康熙聽了,神色不變,心中有些悵然。


    皇孫們也要到了啟蒙進學的年紀麽?


    隨即想起太子的庶長子已經十歲,在上書房讀了半年了;老大這邊的長女要更大些,都開始留頭了。


    康熙就望向九阿哥,輕哼了一聲,道:“好像旁人不缺先生,要不你這份好心就收收,夕。”


    說到這裏,他看了十阿哥,道:“或是直接分給十阿哥?”


    九阿哥想要坑哥哥,可不想坑弟弟,忙道:“那就算了,十弟在宗人府當差,跟著宗親長輩們多請教就是,跟外人也學不到什麽正經能用的。”


    這一下,對著他磨牙的就又加了四阿哥與五阿哥。


    兩人瞧出來了,這個弟弟不厚道,待人也分遠近親疏的,他們明顯是排在十阿哥後頭。


    雖說知曉這小兄弟倆班對班長大,親厚也正常,可是這明麵上就厚此薄彼,也讓人堵心。


    康熙見九阿哥自己一張嘴,就能將人得罪光了,也懶得說他,隻道:“行了,用膳!”


    大家安靜下來,就剩下吃飯的聲音。


    十福晉送的菜,不適合配飯吃,沒人動筷子。


    四福晉與五福晉送的菜色也尋常,都是大家吃厭了的。


    大家不約而同的將筷子就對準了四所的菜。


    還好,前頭一個食盒就四道菜,後頭又送了四道。


    外加上麻醬麵皮、綠豆涼粉這些,都是能撐肚子的。


    大家即便都撿著這幾樣吃,也很富裕。


    大阿哥吃著蒸肉,心滿意足。


    上好的五花肉,用鹽與花椒醃製過,烘製六分幹,再用果木熏烤。


    聞著就帶了果香,看著油亮,入口也有嚼頭。


    半透明的脂肪中,蘊含豐富的油脂,咬上一口,在嘴裏迸發,太香了。


    滿足。


    四阿哥則是吃著半碗冰豆花。


    上麵沒有放複雜調味,就是醬油、醋、蔥花這幾樣,吃著卻正合意。


    他本身就愛素的,平日裏豆腐、香菇的素菜也吃煩了。


    五阿哥則是在吃綠豆涼粉。


    他體格比較胖,內火就燥,夏天就愛喝綠豆湯、吃著綠豆餅什麽的。


    這綠豆涼粉,上麵糊一層芝麻醬,吃著香噴噴的,正合他的口味。


    十阿哥就從容多了,四所的菜色,大多都吃過。


    尤其是那道糖醋荷包蛋跟蛋皮拌黃瓜絲,都是他最愛吃的。


    他要是在九哥那邊留飯,多有這兩道菜。


    就是現下的黃瓜不如冬天的嫩,不過膳房這邊做的也精致,去了黃瓜皮跟黃瓜籽兒再切絲的,吃著也不錯,比冬日裏吃著黃瓜味更足。


    加上切得細細的蛋皮,還有醬油炒過的肉絲,這道菜怎麽吃怎麽好。


    不算葷菜,可是也不寡淡。


    康熙也有些苦夏的毛病,到了夏天胃口就差些。


    可是兒子們都是能吃的年歲,一個個的吃著噴噴香,連帶著康熙食欲也好了幾分。


    他看了一圈菜色,四所那邊的菜譜,並不繁雜,看著很尋常的模樣。


    蒸肉就是直接蒸肉,底下墊了些嫩白菜葉。


    剩下的,也都是尋常的食材。


    可是等到一動筷子,康熙就察覺出不同來。


    禦膳房的菜多有勾芡,看著油亮,吃著鹹香,可是也容易膩。


    四所的菜沒有這樣,更多的是原汁原味,也是另一種質樸。


    康熙每樣都嚐了嚐,不知不覺就吃了十分飽。


    他撂下筷子。


    平日裏隻是七分飽的,一會兒回了暢春園,可以四處溜達溜達,消消食兒。


    大家也陸續放下了筷子。


    康熙低頭看了眼手邊,一碗米酒。


    顏色看著黃稠,跟尋常的米酒不同。


    他端起來嚐了嚐,味道極淡,比膳房的米酒酒味要薄的多,不過當成飲品正好。


    他看向九阿哥,道:“這個怎麽同尋常的米酒不同?”


    九阿哥帶了幾分得意,道:“這是兒子福晉根據書上的方子,叫人製的稠酒,聽說是春秋時就載入史冊的,用的老黃米,也不費糧食,這個還養胃,兒子喝著也不礙的”


    稠酒。


    康熙有些印象。


    他看了眼九阿哥,不知道有什麽可得意的。


    這是董鄂氏在娘家時就琢磨出來的方子,當時是為了給新達禮跟齊錫倆解饞的。


    那兄弟倆個,都好酒,卻是都沒有酒量,沾了酒就醉。


    董鄂氏就按照書中的方子,叫人試做了不醉人的米酒。


    大阿哥不大滿意,兩、三口喝光了,吩咐人再添一碗,而後道:“味道太薄了,跟濃米湯似的,喝不醉人,倒是能灌個水飽”


    九阿哥不愛聽這話,看著大阿哥道:“大哥您平日裏也少喝些,別想著酒是糧**那還是穿腸藥呢,不是好東西,回頭成了酒糟鼻子不說,渾身也臭!”


    大阿哥聽了這話手癢癢,可是當著皇父的麵,也不好教訓兄弟,就改了拳頭為巴掌,拍了拍九阿哥的肩膀道:“行,大哥記下了!”


    九阿哥被拍得一趔趄,挑眉看大阿哥,帶了不滿,道:“大哥您輕點兒,當誰都跟您這麽糙呢,經得起這鐵巴掌!”


    大阿哥手越發癢了,看著康熙道:“汗阿瑪,老九當年在上書房時,不單讀書糊弄,這騎射好像也吃力,左右兒子現下也閑著,要不也給老九當個先生,重新教他一回?”


    到時候連布庫一起練了,要糙大家一起糙。


    整日裏拾掇得跟個大姑娘似的,身上還掛香包,熏人一跟鬥,寒磣不寒磣?


    九阿哥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仿佛小時候舉高高的陰影再現。


    他忙道:“不用,不用,回頭侄子們開蒙了,我跟他們一起練就行了,不用單教一回!”


    哼哼!


    到時候自己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哥哥們小時候欺負他的,他回頭都記下來,一筆筆的找補回來。


    他這小算盤都寫在臉上了,看得大家齊齊無語。


    就這麽一點出息?!


    五阿哥這個親哥哥都看不過眼了,道:“那也練不到一塊堆兒去啊,要不你還是跟十二阿哥他們一撥練吧,還能差不多……”


    九阿哥看著五阿哥,目光有些幽怨。


    怎麽能差不多呢?


    他是能比過十二阿哥,還是能比過十三阿哥?


    關鍵是十四阿哥才十二歲,卻跟小牛犢子似的,已經很有幾分憨力氣,自己要是比不過,丟人不丟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公公叫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