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很是好奇九阿哥的來意。


    畢竟聖駕才回鑾沒幾日,想不出有什麽事情求見。


    不過他眼下也多了顧忌,不敢再口無遮攔,也沒有旁敲側擊,不想破壞這看似融洽的氣氛。


    聊了半盞茶的功夫,就有哈哈珠子來催人回去。


    早歇結束,先生要來了。


    十四阿哥與訥爾蘇就回了上書房。


    九阿哥看著訥爾蘇的背影,摸了摸下巴。


    宗室諸王,老一輩快換一遍。


    小一輩也要起來。


    雖說眼下南書房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負責朝政,不過宗室王爺的作用依舊是不可取代。


    康親王椿泰雖為親王之首,可是並不得皇父看重。


    皇父最看重的,是早年養在宮裏的簡親王雅爾江阿。


    訥爾蘇也是養育內廷,隻要成丁,就是個實權王爺。


    十四阿哥這樣籠絡示好,要說沒有其他念頭,那才是扯淡。


    他腹誹了幾句,就去乾清宮前請見。


    等到巳初,九阿哥站得兩腿發麻。


    最後的兩個大臣陛見出來,梁九功就跟著出來,道:“九爺請吧,皇上傳了。”


    九阿哥仔細看了他一眼,小聲道:“這早上沒有堵心的事兒吧?”


    梁九功輕笑一聲,沒有接話。


    瞧著九阿哥這心虛勁兒,就曉得這位爺是來給皇上添堵的。


    九阿哥確實是臨時生出幾分忐忑。


    他是好心,可是自古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他怕朝廷地方萬一有什麽糟心事兒,皇父不痛快,再遷怒自己。


    等到了屋裏,九阿哥就恭敬請安。


    “兒子給汗阿瑪請安……”


    康熙叫起,道:“府裏都好麽?”


    九阿哥起身,道:“還好,就是孩子多,縣主一個人看顧不過來,前幾個月辛苦了老十福晉,還勞煩了四嫂時常看顧,昨兒兒子還跟兒子福晉商量,怎麽答謝兩位呢。”


    九阿哥與十阿哥交好,都在康熙眼中。


    四福晉年歲不大,卻有長嫂之風。


    隻是他有些納悶,道:“不是說五阿哥也接了豐生他們過去麽?”


    論起遠近親疏來,那才是親伯父、親伯母,五阿哥又素來疼弟弟,愛屋及烏的也會對兩個侄兒好。


    九阿哥也沒遮掩,實話實說,道:“這兩家住的遠,平日裏見的少,孩子們又是怕生的年歲,待了半日就鬧著回來。”


    康熙垂下眼,忍不住在心裏挑五福晉的毛病。


    跟誰都不親近。


    若是對孩子們慈愛,孩子們怎麽會待不住?


    那是親侄兒。


    康熙後悔了。


    早先給五阿哥指了這麽門第低的福晉,也是存了平衡的心思,可是跟勳貴大姓比起來,這種中等人家出來的女子確實有不足之處。


    這麽多皇子福晉中,小家子氣的,隻有這一個,就是出身不足的緣故。


    當引以為戒。


    後頭的皇子福晉,還是當從勳貴大姓人家中擇選。


    “坐吧……”


    康熙指了凳子,讓九阿哥坐了,道:“聽說你等了半個時辰,大早上的過來,朕這眼皮都要跳了……”


    九阿哥訕訕道:“瞧您說的,兒子就不能是給您報喜麽!”


    康熙聽了,身子前傾,關切道:“是你福晉那邊,董鄂氏是雙胎?”


    九阿哥忙擺手道:“單胎單胎,豐生他們兄弟三個仔細養了三年才調理出來,到了小四這裏,兒子可盼著他結結實實的,做個巴圖魯。”


    康熙剛生出的期待散了,道:“那是什麽喜?”


    九阿哥眼睛閃亮,道:“兒子想到一個開源的好法子!”


    康熙挑眉,不以為然道:“戶部每一筆銀子都有用處,比不得內務府,可以隨意給你支銀子做本錢。”


    九阿哥搖頭道:“不用本錢,一分都不用。”


    接下來,他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了自己的想法,道:“昨兒心裕的處置下來,名下產業奴婢也要開始官賣,戶部那裏開始統計了,兒子就想到了一個豐盈銀庫的法子……”


    “雖說這房宅鋪子良田農莊,外頭都有市價,可是汗阿瑪您也曉得,這外頭有市無價,就是兒子這樣身份,想要添幾分產業,都是可遇不可求,等著時機……”


    “這心裕名下房宅鋪子十幾處,莊子八、九處,還有古董珍玩若幹,這直接競標好了,價高者得,如此一來,原本價值十萬的產業,就能出來二十萬的銀子,正好豐盈了戶部銀庫……”


    “若是以此為常例,日後再有勳貴官員敢不法,那抓出人來,對朝廷來說,也不是壞事,比尋常的贖買要合算的多……”


    康熙聽著九阿哥滔滔不絕,眼神落到他胸前。


    那有明顯的凸起,裏麵是書冊題本之類的東西。


    早先九阿哥過來稟告事情,都是有大概的題本,這回卻是直接嘎巴嘴。


    康熙就指了九阿哥胸口,道:“那是什麽?”


    九阿哥:“……”


    他是跟十四阿哥與訥爾蘇說完話後,清醒了不少,曉得不能直說,否則像是告歪狀似的。


    真要惹惱了汗阿瑪,回頭戶部兩位尚書跟四阿哥都要吃瓜落。


    還有就是戶部漢尚書剛被人彈劾勒索屬員,自己這個時候提此事,倒像是映射人貪墨,有落井下石之嫌。


    九阿哥跟上頭的幾位尚書侍郎都沒有什麽交情,也沒有道理非要捅刀子不可。


    那樣損人不利己的事兒,他才不幹。


    他就臨時換了說辭。


    “朕看不得?”


    康熙聲音有些冷。


    九阿哥沒有再耽擱,忙抽出冊子,起身雙手舉了,道:“本就是想要拿給汗阿瑪瞧的,又怕您生氣,兒子就有些不想拿了,也不怪下頭的人,實在是規矩陳舊,都是按照先例來的。”


    康熙見他這就著補上了,心裏也好奇,示意梁九功呈上來。


    等看清楚內容,康熙沉吟道:“這估價是外頭的幾成?五成?七成?”


    這產業價格,對他來說,確實生疏,不是很熟悉。


    九阿哥伸出手指,道:“房宅不到兩成,田產三成半……”


    康熙沉默。


    好一會兒,他才吐了一口氣,道:“你說的先例是什麽?”


    九阿哥道:“戶部官賣的先例,就是按照早年八旗司登記的紅契價格折舊後估價。”


    康熙並不是不知世事的天子,自然曉得八旗王公勳貴的產業,都是當年進京時就劃定的多。


    從八旗入關算起來,已經六十多年。


    就是傻子也曉得,六十多年前的價格與現在不一樣。


    他瞪了九阿哥一眼,道:“這就是你給朕的報喜?何喜之有?”


    九阿哥道:“這發現規矩陳舊,換個規矩,入庫的銀子能多好幾倍,這不就是喜事麽?日後再有王公勳貴敢犯律,對朝廷來說,也不全是壞事。”


    “荒唐!豐盈銀庫是這樣豐盈的?抄家是什麽好事不成?”康熙嗬斥道。


    九阿哥小聲道:“不是壞事啊,有了進項不說,日後也省一份爵俸,一裏一外,怎麽也賺了。”


    康熙瞪了他一眼,道:“在內務府沒折騰夠,還要去折騰朝官?”


    九阿哥緊閉了嘴巴,忍著沒有再回嘴。


    哪裏是自己折騰?


    自己這不是好心麽?


    就是見不得旁人占朝廷便宜。


    這多出來的銀子也沒有裝自己腰包裏。


    自己這是孝順汗阿瑪,才操這個多餘的心。


    裝自己腰包……


    九阿哥忙認錯,道:“是兒子不對,行事太小氣,要不就算了,您就當兒子沒提此事……”


    “隻是真按照這個估價官賣也虧,要不汗阿瑪您直接給個恩典,給兒子們分分……”


    “上頭的哥哥們侄兒侄女添了不少,嚼用多了,下頭的小阿哥往後在宮裏還要住不少年,提前賞個鋪子賺幾個零花錢也挺好……”


    二十多個產業,自己怎麽也能撈一個吧?


    連官買的銀子都省下來。


    眼見著九阿哥滿臉期待的樣子,康熙實在是沒眼看:“到時候朕背個奪奴才產業的名聲,就是好的?那是戶部銀庫,不是內庫!”


    九阿哥:“……”


    好像是有侵吞奴才產業的嫌疑。


    八旗規矩分明,身為皇帝,都不能奪王公牛錄。


    這為了十幾二十萬兩銀子的東西,落個嫌疑,確實不好。


    九阿哥歎了口氣,很是心疼,道:“那就沒有兩全的法子了……”


    康熙沒有說話,視線再次落到冊子上。


    若是沒有九阿哥今日請見,按照八旗司的估價這些產業官賣,那本該收回十萬兩銀子,就隻能收回兩萬兩,其他八萬兩就讓買家占去了。


    買家是誰?


    是王公與勳貴。


    雖說康熙理政多年,曉得“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可也受不了奴才吃肉、自己喝湯。


    “啪!”


    他將冊子摔到九阿哥懷裏。


    九阿哥忙接住。


    “官賣產業競價之事,仔細寫個條陳呈上來!”康熙冷聲吩咐道。


    九阿哥躬身道:“兒子定好好寫……”


    等到從乾清宮出來,九阿哥腰身直了直。


    心底無私天地寬。


    汗阿瑪當曉得自己這個兒子的好了吧?


    沒想著自己爭權奪利,想著的都是孝順皇父,這在兒子中也是頭一份……


    九阿哥曉得自己的不足,也曉得自己的長處。


    做個沒有權力的“愛子”,不會吃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公公叫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九並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