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權遺哲又正視著素和敬碩說道:“皇上,臣不是反對皇上南巡,也不是說陛下南巡就要住條件樸素的行宮。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隻是應順官員的行為臣覺得不妥,應順是大州,因為南征的勝利商業等各方麵的發展都在整個國家中數一數二,它自有實力為陛下您重修行宮,也有實力將行宮修的比皇宮還要豪華,可是如果今日應順為了迎接南巡就修了行宮,還因此得到了陛下的誇獎,那其他的州縣呢。“


    “其他州縣的官員一定會因此眼紅,若皇上您再去他處巡視當地官員想必也會掏空心思來建點什麽吧,若是一個貧困的州縣呢。難道也要為了這樣的麵子工程而勞民傷財嗎?“


    權遺哲言畢曹仁君等老臣也為之動容,不停地點頭讚同。見到有老臣的讚同權遺哲更有了些底氣,繼續說道:“陛下為百臣表率,萬萬不可為了一時的虛榮起了這個不良之風啊。“


    原本素和敬碩還將權遺哲的話聽進去了些許。也有些感覺應順的行宮重修有些勞民傷財,但是又聽到權遺哲的話,心裏的這些思慮頓時煙消雲散。


    他走下交椅在殿中走了幾步說道:“你是說朕貪圖虛榮?嗯?還是想說朕要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權遺哲此時也知道方才自己失言了,跪拜了下來:“臣不敢,臣隻是,隻是??“


    一旁的陳留機慌忙出班跪倒在地說道:“皇上,權大人隻是一時的心急口快,口不擇言了。絕無指責陛下的意思!“


    接著又幾個重臣也跪拜了下來,謝素文在一旁懇切地說:“雖然權大人言語過激,但卻是一片拳拳赤子之心,還請陛下見諒。“


    “哼。赤子之心,哼!“見到有這麽多大臣為權遺哲求情,素和敬碩有些為難起來,他知道若不是權遺哲說的在理也不會有這麽多人為他求情,並且罰不責眾,一個權遺哲還能打個板子,這麽些大臣難道都要一同陪著他挨板子嗎。


    想到這裏素和敬碩在殿中連走了好幾步,最後一甩手跨出了金鑾殿。


    房威紀趕忙一把扶起了權遺哲,此時的權遺哲也是一身冷汗,腿也嚇得發軟,好久才站起身來。


    素和敬碩受了權遺哲和眾朝臣的頂撞,覺得自己顏麵盡無,絲毫沒有君王的威嚴,心裏一陣煩悶,回到禦書房看到一桌子的奏章更是頭大。


    “皇上,要是今日不想看奏章的話就去哪個娘娘那裏散散心吧。“良安在一旁打著扇說。


    素和敬碩背著手走出了禦書房。但也沒有往後宮走,就在宮內隨意的轉著,走著走著發現自己不自覺間走到了弘文殿。


    弘文殿裏王傅馬岩修今日正在當值,走近了以後素和敬碩才發現弘文殿裏除了馬岩修以外還有一個人。九皇子素和豪。


    見到皇帝到了,殿內的兩個人慌忙行禮,素和敬碩簡單看了一下馬岩修的政務以後問道:“怎麽小九在這裏?“


    “回父皇,兒臣剛入朝不久,對朝堂上的事務不是很清楚,犯了幾次錯誤以後七哥讓我趁著王傅空閑的時候多學習學習,所以兒臣趁著王傅當值就過來讀書。“素和豪垂首回答道。


    “哦,不錯。很是上進。“素和敬碩點了點頭誇讚道,眼光瞟過素和豪手中的書說,“《君王興衰史》,嗯,是馬王傅推薦的,就是不知你看的如何?朕來問問你,周朝始皇後人對他褒貶不一,你是怎麽看的?“


    素和豪欠了欠身,眼光瞟了一眼自己的王傅馬岩修,素和敬碩鬆快的坐到一旁的交椅上說道:“不必擔憂,朕隻是隨意問問,回答的不好也不會責怪你的。“


    素和豪這才穩了穩心神說道:“這本書兒臣以往也讀過。但是入朝以後王傅又讓兒臣讀了一遍,這前後帶給兒臣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素和敬碩挑了挑眉說道:“怎麽不同,說出來朕聽聽。“


    “周始皇為周王時,就已經文韜武略過人,同時那個時候他謙遜待人,廣納人才,也會虛心聽從自己門客的諫言,所以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可以不斷地擴張自己的疆土。滅掉了周圍的幾個小國,統一了中原。“說完這些素和豪抬頭看了看素和敬碩不再敢說下去。


    素和敬碩看著跪在腳邊畏畏縮縮的兒子,陷入沉思之中。這時馬岩修說道:“皇上,九皇子入朝不久。這些觀點也是他的片麵看法而已,希望陛下不要生氣,更不要因為白日的事情遷怒於他。“


    素和敬碩若有所思的說:“沒,方才他點評的很好。鑒古知今,很好,很好。“說完素和敬碩自顧自的離開了弘文殿,素和豪看著自己父親遠去的背影一下子癱軟在了地上。帶著哭腔說道:“王傅,我是不是說錯話了啊。“


    第二日早朝,素和敬碩下了一道聖旨,詔命五品以上的官員在五日內都上奏一道奏章,主要內容就是站在自己的觀點上議論目前朝政的得失,並且建立了朝臣上疏評論朝政的製度,從今往後每半年上書一次。


    一時之間朝臣們不知道自己的這位陛下所謂何意,五天後,素和敬碩親自將呈上來的奏章一份份翻看了半天,最後卻麵對著一堆奏章啞然失笑。


    他讓朝臣評論朝政的得失,想看看百官是怎麽看待自己這位皇帝的,但是麵前的這些奏章大部分都是歌功頌德的,全是吹噓他把控朝政以來的政績的。能夠說些真話的估計也就是那幾位平日裏就容易頂撞自己的老臣了吧,素和敬碩想到。


    忽然他被一份奏章吸引住了目光,這份奏章一上來就切中要害,從他執政五年後開始說起,評論了這幾十年間他的政績得失,將這些年他在朝堂中作出的大動作都作出了點評。並且每句點評都直擊痛點,點出了這樣做的後患,同時還根據這些缺點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雖然提出的有些建議太過理想化。看的出此人涉政年限尚淺,但仍然能夠看出書寫奏章之人的用心,除此之外,還小談了曆朝興亡之事,字字珠璣,讓素和敬碩看的很是痛快。


    一封奏折看下來素和敬碩很是想和此人當麵聊聊,可是翻到最後卻發現署名是自己的七皇子程連津。自己的這個兒子敢寫這樣的奏折嗎,並且他想到程連津已經入朝幾年了。如果要提出建議的話應該會提出些更加成熟的建議才是。


    素和敬碩立馬召了程連津到了禦書房,問道:“這份奏章是誰寫的?你會有這個膽子直接這樣評論朕嗎?“


    程連津回道:“是兒臣的門客吳用寫的,本來兒臣也寫了一份,最後看到這份後覺得自己的那份太過畏縮和奉承。就把這份遞了上來。“


    素和敬碩忙問:“這位門客是從哪裏來的,現在可還在府中?能否即刻進宮?“


    程連津有些詫異,在他看來這份奏章過於直白,或許全朝堂中隻有曹仁君大人的奏章敢如此露骨了,原以為父皇會訓斥兩句或者置之不理,沒想到還對書寫奏章的人有了興趣。於是回道:“此人是兒臣路過沅州時發現的,當時他是賓縣圍衙的帶頭人,後來在賓縣呆不下去了就投奔兒臣府下做了門客。“


    “哦?!還有此等事。那朕更要見見了。“說完素和敬碩就命令程連津即可回府將吳用帶來宮中麵聖。


    可是程連津回到府中卻不見吳用,連他的住處也沒有,詢問黃宇能後才得知今日吳用去了南央城周邊村鎮去了。最後程連津在東城門口等了許久才等到吳用歸來,將他接到了宮中。


    吳用行過禮後,素和敬碩問道:“你為何會跑到周邊村鎮去?“


    吳用回道:“草民是讀書人,以往就是在沅州的賓縣做教書先生。在草民看來,世間的道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書本上的,是曆代聖賢總結流傳下來的事理,另外一種不是書上的了,是從百姓疾苦中體會到的事理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隻有深入到百姓之間才能看到國家的現狀,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聽說你還是賓縣圍衙的帶頭人,那朕想問問你,為何會出現賓縣圍衙的事情,一個貪官馮與傳真的就這麽讓百姓憤怒嗎?“素和敬碩饒有興致地問道。


    吳用從容的回道:“其實此事歸根結底是因為朝廷的法度失去了威嚴,而不是馮與傳一個貪官造成的。雖然我國開國以來製定了一係列的朝廷律令,這些年也在完善這些律令,但是在草民看來,完善律令很重要,但是恪守這些律令更重要。可是這些年朝廷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說完吳用抬起頭看了看素和敬碩,似乎在等待皇上的批準,素和敬碩揚了揚下巴說道:“繼續說,朕聽著呢。“


    得到批準後吳用繼續說到:“這幾年朝廷經曆了南北兩戰,因為多年未征戰,在戰時平日裏的儲備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朝廷已經連續提前征了兩次租了,通過這兩次加征朝廷獲得了南北之戰勝利的基石,但是卻失去了朝廷法度的威嚴,有些地方官員更是有恃無恐,甚至拿此大做文章,賓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長久以往百姓怎麽負擔的了,怎麽不會心生抱怨呢?“


    素和敬碩聽聞沉默良久,程連津都在一旁為吳用捏了一把汗,半晌素和敬碩說道:“沒錯,是朕開了這道先例,是朕下旨提前征租的,當時隻考慮到戰時所需,沒有考慮到後續帶來的影響,看來賓縣圍衙的根本源頭是在朕啊。“


    一起看書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妃當道:王爺不好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霧並收藏醫妃當道:王爺不好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