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非常和諧,周文傑非常開心。</p>


    “你發如雪紛飛了眼淚”</p>


    “我等待蒼老了誰”</p>


    “紅塵醉微醺的歲月”</p>


    “我用無悔刻永世愛你的碑”</p>


    依舊是美如畫的歌詞,很有畫麵感。</p>


    歌唱了將近一半,MV也播放了將近一半。</p>


    作為葉倫首次執導的MV,故事不算太複雜,隻是兩位男主和一位女主之間有些感情糾葛。</p>


    要在短短幾分鍾內拍清楚也有難度,至於葉倫最終拍出來的效果如何……</p>


    見仁見智吧。</p>


    有句話是這麽說來著:“隻有葉倫能完美還原他歌的意境,也隻有葉倫最毀自己的歌。”</p>


    可以稱得上是雙刃劍。</p>


    相比之下,下一首要說的歌的MV,也是葉倫執導,質量就好太多了。</p>


    這首嘛,好在歌好聽,也就顧不上那麽多了。</p>


    副歌之後,緊接著是一段rap。</p>


    “你發如雪淒美了離別”</p>


    “我焚香感動了誰”</p>


    “邀明月讓回憶皎潔”</p>


    “愛在月光下完美”</p>


    “你發如雪紛飛了眼淚”</p>


    “我等待蒼老了誰”</p>


    “紅塵醉微醺的歲月”</p>


    不用說,這肯定是葉倫的意思,和《娘子》中的rap如出一轍。</p>


    截取了一段歌詞作為rap內容。</p>


    就是不知道文山會像《娘子》時期怒不可遏,爭取做出改變。</p>


    還是無奈搖了搖頭,就此作罷。</p>


    估計就算是和葉倫抗議,也會像《娘子》那樣無濟於事。</p>


    在創作方麵,葉倫無疑是固執的。</p>


    即便是先有歌詞再譜曲,也得聽他的。</p>


    要不然《發如雪》也不會是現在聽到的版本了。</p>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p>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p>


    “銅鏡映無邪紮馬尾”</p>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p>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p>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p>


    “銅鏡映無邪紮馬尾”</p>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p>


    “這段啦兒啦絕對是葉董寫的,文山老師不會在這裏加這些歌詞吧?”一曲結束,彈幕也熱烈討論了起來。</p>


    “我覺得應該也是,但是還挺好聽的。”</p>


    “有種俏皮的感覺,氛圍一下子變了。”</p>


    “倫哥又調皮了。”</p>


    “不知道這次文山老師有沒有拍桉而起,和葉董爭執一番。”</p>


    “就算爭執了,最後也是葉董贏了。”</p>


    “文山老師心裏苦啊,嘴長在倫哥身上,他又沒法控製,總不能自己上去唱吧。”</p>


    “可別,文山老師的歌喉,一言難盡。”</p>


    “細嗦,怎麽一言難盡了?”</p>


    評論區越聊越歪。</p>


    的確,“啦兒啦”是葉倫在錄音棚即興加的,朗朗上口。</p>


    寫這首歌的時候,文山已經和不少歌手合作過,也創作出了很多好歌。</p>


    他拿著寫好的詞,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葉倫。</p>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覺得隻有葉倫能譜出完美契合歌詞的曲。</p>


    隻是,讓他苦惱的是,葉倫總是要即興創作,在裏麵加上一些。</p>


    對於葉倫的做法,文山習以為常,隻好硬著頭皮點頭。</p>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正如阿郎憑借《以父之名》被大家所熟知時說的。</p>


    “誰不想給葉倫填詞,給他寫一首歌能賺好多錢。”</p>


    作詞人並不是隻拿一筆錢,還有後續的銷量分成。</p>


    而葉倫的歌銷量如何,就不用再贅述了。</p>


    “啦兒啦”的俏皮之語,和之前帶著傷悲的歌詞形成反差,也更好的唱出了最後兩句歌詞。</p>


    依舊是天衣無縫的配合。</p>


    有了《東風破》大獲成功,那時歌迷們已經知道了,葉倫加文山的國風歌質量肯定不用多說。</p>


    《發如雪》也印證了這點。</p>


    憑借著合作的多首國風,文山的名字和葉倫深深捆綁在了一起。</p>


    此後多年,即便文山多次和其他知名歌手合作,大家提起他的名字,第一時間想到的依舊是葉倫。</p>


    兩人合力,將國風歌曲真正定義,再到一步一步推上頂峰。</p>


    那幾年國風盛行,湧現出一大批國風歌手,林君傑、許鬆等人也奉上了多首優秀的國風歌曲。</p>


    可以說,那時的國風區風頭一時無兩。</p>


    哪個歌手還能不唱一兩首國風?</p>


    可惜後來林君傑沒有在國風領域深耕。</p>


    不少歌手隻是唱了一兩首國風,要麽銷聲匿跡,要麽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風格。</p>


    </p>


    許鬆倒是經常寫國風,作品也都很優秀,可惜獨木難支。</p>


    再到後來,短視頻越來越發達,但是冒出了許多披著國風名頭的作品。</p>


    隻是深扒之下,卻有不少屬於網絡裁縫之作。</p>


    最典型的莫過於李元傑的《離人愁》。</p>


    借著短視頻平台大火,播放量也高得驚人,卻融合了多首歌曲。</p>


    跟它相似的不止一首,比如網絡歌手七哥,更是被人戲稱“七裁縫”。</p>


    標榜自己是原創歌手,每次出新歌,都能被人拔出來抄襲了那些歌。</p>


    即便如此,他在鬥音還有一期忠實粉絲,鬥音關注量高達六七百萬。</p>


    甚至有些粉絲給他洗地,言語驚人。</p>


    “隻要歌好聽就行了,你們說別人抄,有本事自己也抄個好聽的。”</p>


    可謂猖狂之至。</p>


    此外,現在的整體氛圍很差,類似李元傑,七哥這種音樂裁縫,隻要有了人氣,便會收到邀請。</p>


    這兩人都出席過某些電視台的晚會,曾經上台表演過。</p>


    這無疑助長了抄襲之風,有些還在觀望,準備動手的裁縫,看到別人都抄襲賺的盆滿缽滿,當即不再猶豫,揮舞起了剪刀。</p>


    原創歌手的生存空間更差了。</p>


    有些原創歌曲,隻是某一部分和以前的歌相像,並不算抄襲。</p>


    卻被很多人噴成抄襲。</p>


    而真正的抄襲者卻逍遙自在,沒有受到任何懲罰。</p>


    隻能說,國內版權意識還有待加強。</p>


    不光是音樂,影視劇抄襲的片段也有很多。</p>


    葉倫當然是原創歌手,但他有時候也會“抄襲”。</p>


    隻是,這個抄襲和其他不同。</p>


    因為葉倫是自己抄自己。</p>


    比如,下一首即將播放的歌《霍元甲》,就和葉倫的另一首歌《藍色風暴》脫不了幹係。</p>


    二者的時間,自然是《藍色風暴》在前。</p>


    周文傑剪輯的視頻中,將故事原委講的清楚。</p>


    《藍色風暴》是那一年百事可樂的廣告主題曲,葉倫覺得這首歌的編曲很屌,卻沒火起來,很是遺憾。</p>


    於是他將編曲大致不變,套在了《霍元甲》這首歌上。</p>


    結果卻是如他所料,《霍元甲》大火。</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退隱十年,巨星身份被蘑菇屋曝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孟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孟雨並收藏退隱十年,巨星身份被蘑菇屋曝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