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煙花易冷》是國風嗎?
退隱十年,巨星身份被蘑菇屋曝光 作者:艾孟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說在葉倫的國風歌中選一個最不像國風的。</p>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桉。</p>
也許有人會選前麵聽起來像正常情歌的《雨下一整晚》。</p>
也許有人會選連名字都不是中文的《Now you see me》。</p>
也許有人會選聽不清在唱什麽的《爺爺泡的茶》。</p>
但幾乎不會有人選《煙花易冷》。</p>
或許很多人聽到《煙花易冷》是最不像國風的國風歌時,都會忍不住大笑。</p>
從歌名到歌詞,“雨紛紛,舊故裏草木深”這哪裏不像國風了?</p>
談到這首歌,大多數人的印象是詞寫得很好,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首歌的曲有多不可一世。</p>
首先,國風大多都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少用4和7這兩個音,當然不是完全不用。</p>
《煙花易冷》無疑是一首佳作,詞和曲都入圍了當年的金曲獎。</p>
編曲也是極具靈感。</p>
說它擁有最國風的調性,最國風的質感,恐怕都不會有人反對。</p>
然而就是這麽一首歌,在旋律中卻大量的用了7這個音。</p>
作為一首國風歌曲,這樣的和弦無疑是非常離經叛道的。</p>
然而葉倫卻總大量的7音,將這首歌整體的旋律寫得高度統一,段落清晰明了。</p>
曲子將《煙花易冷》中的那種蕭肅冷清描繪得非常傳神,而不同尋常的和弦進行,也將這首歌的耐聽度大大提高。</p>
說完非常不國風的曲,還有非常不國風的編曲。</p>
這首歌的編曲非常厲害,靈氣十足,國風味道也十足。</p>
但它的編曲中,卻沒有用到一樣華夏樂器。</p>
一首國風作品的前奏,居然是用吉他彈奏的。</p>
整首歌的編曲中,主要的三件樂器:吉他、鋼琴、架子鼓,全都不是華夏的樂器。</p>
但是葉倫卻用吉他來表達肅穆,用鋼琴來表達冷清。</p>
而架子鼓的節奏型,如果你單獨把它拎出來去聽,也並不是傳統的中國風歌曲的節奏型。</p>
但就是這些樂器,組合起來,卻讓聽慣了國風歌的人都察覺不到任何違和感。</p>
這就是葉倫厲害的地方。</p>
在葉倫創作國風以後,華語樂壇湧現出很多國風作品,還有“新國風作品”。</p>
其中有一些佳作,但大多數都不盡如人意。</p>
其中,有一些太過於執著於五聲音階,有一些也是單純的作曲水平不夠。</p>
論國風的創新,可以看看《煙花易冷》,無論是曲還是編曲,都很大膽。</p>
這也使得這首歌不同於葉倫的其他國風歌曲。</p>
當然,文山的國風填詞一如既往的高水平,也為這首歌增添了許多色彩。</p>
對非葉倫歌迷而言,很多人對這首歌的印象來自於另一位歌手林誌泫。</p>
他在一檔音樂綜藝上翻唱了這首歌,並對曲做了一定的處理,將整首歌的速度放慢。</p>
林誌泫的唱功母庸置疑,他的版本也很好聽,但放慢後的《煙花易冷》卻少了原本的神韻。</p>
流暢性和連貫性有所喪失。</p>
但林誌泫唱的好聽嗎?</p>
好聽,有了他自己的味道。</p>
葉倫唱的這首歌好聽嗎?</p>
好聽,但感覺有點奇怪。</p>
葉倫歌迷都知道,葉倫的咬字曾經被人所抨擊,但後來卻反而成為了他的一種特色。</p>
而在唱《煙花易冷》時,葉倫刻意將每個字唱的字正腔圓。</p>
和他以往的風格不同,因此容易讓歌迷有種奇怪的感覺。</p>
作為專輯《跨時代》中的歌,憑借這首非常不國風的國風,葉倫的確做到了。</p>
周文傑剪輯的視頻中,將這些做了簡單的介紹。</p>
即便是看視頻的網友,也有許多沒聽過葉倫的原版《煙花易冷》。</p>
林誌泫版本的,編曲上,中間加入了二胡元素。</p>
讓葉倫刻意避開的華夏樂器加入,好聽是好聽,卻少了不可一世的神韻。</p>
文山創作的歌詞,源於一個虛構的故事。</p>
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時期楊炫之所著《洛陽加藍記》中描述的盛極繁華後傾塌頹圮的千年古都洛陽城。</p>
《洛陽加藍記》是一部集曆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文學巨著,該書也與麗道元《水經注》一同並稱為北朝文學的雙璧。</p>
而且這首歌一開始的名字並不叫《煙花易冷》,而是名為《加藍雨》。</p>
網上搜加藍雨也可以出現《煙花易冷》。</p>
有傳言稱,是因為《加藍雨》被封了,於是葉倫改名《煙花易冷》重新唱了一遍。</p>
這種傳言離譜到了葉倫聽了都要反駁的程度,如果被封禁,怎麽可能改個名字就能重唱?</p>
隻是因為在給歌取名時,有時並不能一次定好。</p>
比如《紅顏如霜》原先叫霜降,後來才改。</p>
煙花易冷和加藍雨也是類似的關係。</p>
這首歌的MV拍的也非常好,為了跟歌詞以及歌曲的整體感覺適配,光是布景就花了上百萬。</p>
</p>
小橋、流水、涼亭的布景,完全是按照歌詞來搭。</p>
提到MV的花費,就不得不再提一嘴《蘭亭序》MV了。</p>
尤其是周文傑的視頻中,《蘭亭序》之後就是《煙花易冷》,對比過於明顯。</p>
這也讓歌還沒唱,網友就先議論紛紛。</p>
“這個MV好好看,比剛才的好看多了。”</p>
“據說這個場景布置就花費了上百萬,和上一首歌差太多了。”</p>
“文山啊,答應我,以後不要再拍MV了。”</p>
“哈哈哈我怎麽覺得是葉倫故意針對文山呢,相比之下,《蘭亭序》MV的布置太寒顫了。”</p>
“經費差的也太多了,很難不讓人懷疑是故意針對。”</p>
文山聽到會流淚,葉倫聽了也默然。</p>
至於《蘭亭序》的MV是不是真的被克扣了經費,當然不可能。</p>
作為合作多年的夥伴,當文山提出他想自己拍MV的時候,葉倫是全力支持的。</p>
在他看來,文山能寫出意境那麽優美的歌詞,腦海中的畫麵應該也很優美。</p>
所以商量之下,就將《蘭亭序》的MV交給了文山執導。</p>
結果嘛……</p>
大家也都知道了。</p>
不過即便被網友各種吐槽,文山也沒有放棄拍MV。</p>
後來還拍了好幾部,可以看出有進步,但也僅僅是有所進步。</p>
還是那句話,文山好好填詞就好了。</p>
相比之下,葉倫有拍的很尬的MV,但也有還不錯的。</p>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桉。</p>
也許有人會選前麵聽起來像正常情歌的《雨下一整晚》。</p>
也許有人會選連名字都不是中文的《Now you see me》。</p>
也許有人會選聽不清在唱什麽的《爺爺泡的茶》。</p>
但幾乎不會有人選《煙花易冷》。</p>
或許很多人聽到《煙花易冷》是最不像國風的國風歌時,都會忍不住大笑。</p>
從歌名到歌詞,“雨紛紛,舊故裏草木深”這哪裏不像國風了?</p>
談到這首歌,大多數人的印象是詞寫得很好,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首歌的曲有多不可一世。</p>
首先,國風大多都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少用4和7這兩個音,當然不是完全不用。</p>
《煙花易冷》無疑是一首佳作,詞和曲都入圍了當年的金曲獎。</p>
編曲也是極具靈感。</p>
說它擁有最國風的調性,最國風的質感,恐怕都不會有人反對。</p>
然而就是這麽一首歌,在旋律中卻大量的用了7這個音。</p>
作為一首國風歌曲,這樣的和弦無疑是非常離經叛道的。</p>
然而葉倫卻總大量的7音,將這首歌整體的旋律寫得高度統一,段落清晰明了。</p>
曲子將《煙花易冷》中的那種蕭肅冷清描繪得非常傳神,而不同尋常的和弦進行,也將這首歌的耐聽度大大提高。</p>
說完非常不國風的曲,還有非常不國風的編曲。</p>
這首歌的編曲非常厲害,靈氣十足,國風味道也十足。</p>
但它的編曲中,卻沒有用到一樣華夏樂器。</p>
一首國風作品的前奏,居然是用吉他彈奏的。</p>
整首歌的編曲中,主要的三件樂器:吉他、鋼琴、架子鼓,全都不是華夏的樂器。</p>
但是葉倫卻用吉他來表達肅穆,用鋼琴來表達冷清。</p>
而架子鼓的節奏型,如果你單獨把它拎出來去聽,也並不是傳統的中國風歌曲的節奏型。</p>
但就是這些樂器,組合起來,卻讓聽慣了國風歌的人都察覺不到任何違和感。</p>
這就是葉倫厲害的地方。</p>
在葉倫創作國風以後,華語樂壇湧現出很多國風作品,還有“新國風作品”。</p>
其中有一些佳作,但大多數都不盡如人意。</p>
其中,有一些太過於執著於五聲音階,有一些也是單純的作曲水平不夠。</p>
論國風的創新,可以看看《煙花易冷》,無論是曲還是編曲,都很大膽。</p>
這也使得這首歌不同於葉倫的其他國風歌曲。</p>
當然,文山的國風填詞一如既往的高水平,也為這首歌增添了許多色彩。</p>
對非葉倫歌迷而言,很多人對這首歌的印象來自於另一位歌手林誌泫。</p>
他在一檔音樂綜藝上翻唱了這首歌,並對曲做了一定的處理,將整首歌的速度放慢。</p>
林誌泫的唱功母庸置疑,他的版本也很好聽,但放慢後的《煙花易冷》卻少了原本的神韻。</p>
流暢性和連貫性有所喪失。</p>
但林誌泫唱的好聽嗎?</p>
好聽,有了他自己的味道。</p>
葉倫唱的這首歌好聽嗎?</p>
好聽,但感覺有點奇怪。</p>
葉倫歌迷都知道,葉倫的咬字曾經被人所抨擊,但後來卻反而成為了他的一種特色。</p>
而在唱《煙花易冷》時,葉倫刻意將每個字唱的字正腔圓。</p>
和他以往的風格不同,因此容易讓歌迷有種奇怪的感覺。</p>
作為專輯《跨時代》中的歌,憑借這首非常不國風的國風,葉倫的確做到了。</p>
周文傑剪輯的視頻中,將這些做了簡單的介紹。</p>
即便是看視頻的網友,也有許多沒聽過葉倫的原版《煙花易冷》。</p>
林誌泫版本的,編曲上,中間加入了二胡元素。</p>
讓葉倫刻意避開的華夏樂器加入,好聽是好聽,卻少了不可一世的神韻。</p>
文山創作的歌詞,源於一個虛構的故事。</p>
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時期楊炫之所著《洛陽加藍記》中描述的盛極繁華後傾塌頹圮的千年古都洛陽城。</p>
《洛陽加藍記》是一部集曆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文學巨著,該書也與麗道元《水經注》一同並稱為北朝文學的雙璧。</p>
而且這首歌一開始的名字並不叫《煙花易冷》,而是名為《加藍雨》。</p>
網上搜加藍雨也可以出現《煙花易冷》。</p>
有傳言稱,是因為《加藍雨》被封了,於是葉倫改名《煙花易冷》重新唱了一遍。</p>
這種傳言離譜到了葉倫聽了都要反駁的程度,如果被封禁,怎麽可能改個名字就能重唱?</p>
隻是因為在給歌取名時,有時並不能一次定好。</p>
比如《紅顏如霜》原先叫霜降,後來才改。</p>
煙花易冷和加藍雨也是類似的關係。</p>
這首歌的MV拍的也非常好,為了跟歌詞以及歌曲的整體感覺適配,光是布景就花了上百萬。</p>
</p>
小橋、流水、涼亭的布景,完全是按照歌詞來搭。</p>
提到MV的花費,就不得不再提一嘴《蘭亭序》MV了。</p>
尤其是周文傑的視頻中,《蘭亭序》之後就是《煙花易冷》,對比過於明顯。</p>
這也讓歌還沒唱,網友就先議論紛紛。</p>
“這個MV好好看,比剛才的好看多了。”</p>
“據說這個場景布置就花費了上百萬,和上一首歌差太多了。”</p>
“文山啊,答應我,以後不要再拍MV了。”</p>
“哈哈哈我怎麽覺得是葉倫故意針對文山呢,相比之下,《蘭亭序》MV的布置太寒顫了。”</p>
“經費差的也太多了,很難不讓人懷疑是故意針對。”</p>
文山聽到會流淚,葉倫聽了也默然。</p>
至於《蘭亭序》的MV是不是真的被克扣了經費,當然不可能。</p>
作為合作多年的夥伴,當文山提出他想自己拍MV的時候,葉倫是全力支持的。</p>
在他看來,文山能寫出意境那麽優美的歌詞,腦海中的畫麵應該也很優美。</p>
所以商量之下,就將《蘭亭序》的MV交給了文山執導。</p>
結果嘛……</p>
大家也都知道了。</p>
不過即便被網友各種吐槽,文山也沒有放棄拍MV。</p>
後來還拍了好幾部,可以看出有進步,但也僅僅是有所進步。</p>
還是那句話,文山好好填詞就好了。</p>
相比之下,葉倫有拍的很尬的MV,但也有還不錯的。</p>